2006年地理考纲分析.ppt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0604085 上传时间:2020-04-29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8.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6年地理考纲分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2006年地理考纲分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2006年地理考纲分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2006年地理考纲分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2006年地理考纲分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6年地理考纲分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6年地理考纲分析.ppt(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近五年高考地理试题特点 1 突出地理主干知识的考查2 对图像 文字的解析能力要求不断提高3 实际联系理论 突出地理学的价值4 关注时代特点 紧扣时代主题 1 突出地理主干知识的考查 地理主干知识是指具有地理特点 对学生地理思维发展有影响的知识 地球上方位的判定 距离与时间的计算 板块构造学说 气温曲线与降水柱状图的判定 地理图表的解析能力 地理基本规律与原理的应用能力 地理思维观念等方面的知识 地理主干知识是影响学生地理思维形成的重要基础 2 对图像 文字的解析能力要求不断提高 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 对学生的要求在不断提高 试题已不再是就教材 考教材的直接式 已转化为对学生基本素质的

2、考查 要求学生必须能读懂试题中给出的信息 并且对信息进行必要的挖掘 这就要求对学生解析材料的能力加以训练 逐步适应日益变化的高考改革 适应国家选拔人才的需要 3 实际联系理论 地理观念突出 在试题提供的背景材料中 目前已绝大部分使用真实的材料作为背景 一方面感觉试题亲切自然 另一方面也突出考查了学生实际与理论的结合 再者 在试题中也蕴含着深刻的地理观念 在全国三套试卷中地域差异观点 因地制宜观点 可持续发展观念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4 关注时代特点 紧扣时代主题 时代性是地理学的重要属性 关注时代发展 关注社会热点 提高公民的社会责任 以地理学的视角观察社会 解读社会 为社会服务 体现地理学的应用

3、价值 在社会实践中发展地理学 在实际应用中使用地理学知识 也是新的课程标准中学习 有用的地理 的客观要求 05试题题组主题 知识点的分布 试题题组主题 知识点的分布 二 第二 三阶段备考建议 明确地理学科研究内容的特点 研究地表各种地理事象的分布 并探究其原因 探寻地理事象变化的规律 反映地理事象间的相互联系和地区差异性 阐明人和地理环境的正确关系 明确地理高考的评价目标 是否具备理解地理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能力 是否具备运用地理工具和方法分析和评价地理事象的思维品质 是否具备综合运用地理知识评判地理事象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是否具备基本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学生是否明确地理学习关键 是否有一个有效

4、能的知识结构 是否掌握基本的地理技能 是否有主要中心问题的答题思路 应对新情境试题的能力如何 地理知识方面突出空间定位强化基本概念挖掘要素联系巩固规律原理联系实际生活 地理能力方面信息提取准确链接有效清晰比较概括得当逻辑通顺畅达评价准确到位 明确知识与能力的要求 第二阶段 2006年3月 4月 理念 第二轮复习并非第二遍复习 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阶段 目标 挖掘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培养发现能力 第三阶段 2006年5月至高考 1 针对高考试题的题型 题量 难度进行模拟训练 2 提高学生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分析问题的能力 运用知识能力 描述论证能力 认识高考 理论联系实际 实际联系理论 强调地

5、理学科研究方法 关注地理时空 地理要素的差异性与关联性 养成良好的地图学习习惯 学会从地图中发现知识 灌输正确的区域分析思想 形成科学的地理观念 强化比较法和归纳法的研究 勤于实践 三维空间的定位 定量 动态 综合空间分布的差异 关系 结构 变化区域发展 区域规划 区域预测 区内关系 空间交换人与环境的关系 冲突与协调利用信息科学和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地理发展过程 中国著名地理教育家褚亚平在王树声从教五十五周年研讨会上的贺词 中学地理问题探究的思想 分类讨论的思想合并归纳的思想整合迁移的思想类比发现的思想 重视地理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 地理知识有其发生 发展的过程 理清知识之间的因果关系和前后关系

6、 有助于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加强对地理事物的探究 探究的过程是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的过程 发现是前提 解决问题是大脑积极的思维过程 专题复习抓基础总结提高抓链接针对能力抓能力做题技巧抓思路审时度势抓热点鼓励激励促动力 思路与做法 三 地理基础知识的再复习 自然地理重概念人文地理重观念区域地理重界线 专家提出地理学最主要的十个概念 区位 区域 景观 时空耦合 网络 等级 模型 循环 相互联系 机制 经线 纬线 经纬网绝对高度 相对高度角速度 线速度近日点 远日点晨线 昏线 晨昏圈气压梯度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气环流 三圈环流 季风环流地质作用 地壳运动 地质构造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暖流 寒流潜水 承压水

7、常规能源 新能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重要概念 区时与地方时人口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太阳高度与正午太阳高度气温的日较差与年较差复种制度与耕作制度气候特征与水文特征的描述盐度与洋流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区别低压与高压 气旋与反气旋光照与热量海啸与风暴潮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观测到当地日出 日落的时间分别是北京时间6 40 16 40 该研究性学习小组所处的经度是 区时与地方时 当地日出 日落时间北京时间6 40 16 40 当地昼长的时间10小时 当地中午的地方时间12点 日出的地方时时间7点 日出的时间于北京时间的差20分钟 当地的经度125E 常识概念 基本概念 要素概念 走向 流向

8、 上风向 最小风频 递变规律 区位 地质构造 地质作用 锋面气旋 季风 扩展扩散 迁移扩散 生态农业 立体农业 概念是理解知识的前提 概念是解开问题的钥匙 地形特征 气候特征 水文特征 河流补给 大气环流 耕作制度 雪线 伏旱 基本规律和原理地球和地图 11 天体系统原理 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原理 地球自转和公转规律 地球上存在生命现象原理 经度纬度变化规律 时区变化规律 地图方向规律 阳光直射点移动规律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规律 四季变化规律 水平运动物体偏转规律 大气 12 大气垂直分层原理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原理 太阳辐射分布与光照原理 大气保温作用原理 气压变化规律 气团和

9、锋面移动规律 气压带风带分布规律 气温和降水变化规律 大气运动原理 热力环流与大气环流原理 气候和天气形成原理 气候类型和自然带分布规律 海洋 6 海水温度和盐度变化规律 洋流的形成原理 洋流分布规律 水平衡与水循环原理 河流补给原理 承压水形成和运动原理 地质作用与地貌分布原理 板块运动原理 火山地震分布规律 地壳物质循环原理 生物与土壤分布规律 陆地 5 自然要素相互作用原理 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原理 能源对人类活动影响原理 自然灾害分布规律 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原理 自然与灾害 5 农业区位选择原理 农业地域类型分布规律 工业区位选择原理 工业地域形成原理 城市形成原理 城市化原理

10、 6 交通方式评价原理 交通点线选择原理 商业中心形成原理 环境问题产生原理 可持续发展原理 自然灾害形成原理 自然灾害分布规律 7 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原理 人口数量与环境关系原理 人口素质与环境关系原理 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原理 城市功能分区形成原理 5 文化景观形成原理 文化区分布规律 文化扩散原理 旅游资源评价开发原理 旅游景观欣赏原理 综合国力评价原理 6 结构转移差异条件发展优势不足治理 水土流失土地的荒漠化 人文地理 区域地理 抓住界线地理事物 山脉界线 三大阶梯 主要界线山脉 河流界线 例如 黄河 长江沿线等 一些主要界线 秦岭淮河一线 长城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内流区与外流区

11、我国1月平均温0 C等温线 年降水800毫米 400毫米 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中国人口线 京哈 京广线 陇海 兰新线等铁路沿线 空间定位多样化 1 经纬线定位 抓住四至点与主要经纬线 明确中国范围和位置 进行宏观定位 微观局部定位 2 相对地理事物进行定位 34N 3 文字描述定位 岛 位于太平洋 处于低纬度地区 热带雨林气候 地跨南 北半球 被三个国家所拥有 河流 上游通航期190天 下游通航期150天左右 自南向北流 中下游为广阔的冲积平原 中下游两岸湿地广布 属于北冰洋流域 中 下游地区石油资源丰富 高原 海拔600米左右 属于一个国家 位于该国南部 高原上主要种植水稻 小麦 棉花 白

12、色人种 位于低纬度地区 高原东西两侧临海 高原上耕地广布 关注地理事物存在的空间位置 同一条经线 同一条纬线上的地理事物地球公转二分 二至点的空间位置地形雨发生的位置冷锋与暖锋雨区的位置洋流的分布位置气压带 风带的分布及其移动位置台风的位置对周边的影响高低压的位置与风向地质灾害与气象灾害发上的地区景观欣赏中的位置人口 城市的分布位置工业与农业区的空间位置大国位置关系与国际政治国土整治中不同位置的治理 地理规律图像化 相邻两条等值线之间的封闭等值线的判读 1处 0 2处 4 M 那幅地图不正确 北京哈尔滨武汉广州 图中反映的地理事实有哪些 1 看温度的分布规律2 看弯曲的方向3 推出水流的方向

13、判断是寒流还是暖流 低 北半球 1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2 日出的地理位置 地理联系框图化 大气环流 三圈环流 季风环流 气候 降水 洋流 盐度 关系例举 晨昏线与光照黄赤交角与极昼极夜等温线的走向与太阳辐射 地形 海陆分布降水量 汛期长短 与河流径流的关系盐度与降水 蒸发 径流和洋流的关系气压与高度 温度的关系 地理要素关系化 地理差异比较化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青藏地区 西北地区 高 水 热 1 太阳能丰富 2 水能丰富 3 西藏地热资源丰富 4 高原牧场 5 河谷农业 6 雪山连绵 冰川纵横 7 交通不便 8 人口少 1 从草原到荒漠的景观 2 风蚀作用显著 沙漠广布 3 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14、4 耕作业主要为灌溉农业和绿洲农业 5 农田 村镇呈带状或点状分布 6 棉纺织工业和毛纺织业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和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河流的径流量小 河流的径流量大 一月平均气温在0 以下 一月气温在0 以上 旱地 水田 气候的分布 常识记忆短语化 近地面 冷高压 热低压低压上升阴雨 高压下沉晴朗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干 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湿太阳给大地 大地反大气 总结归纳共性化 对流雨 地形雨 锋面雨 台风雨 受热上升 受阻上升 相遇上升 旋转上升 上升 规律 空间规律 时间规律 地理事物发展变化规律 地带性规律 非地带性规律 日变化规律 季节变化规律 年变化规律 年际变化规律 重组知识线索化 例 总结同时异地和同地异时的地理现象 如 大洲大洋分布 板块构造 全球地震火山带分布 年青褶皱山脉的分布 年青的高原的分布 古老的高原的分布 某些矿产资源的分布 人类的活动 注意知识之间的因果联系 如 人类与土地资源 毁林开荒 水土流失 退耕还林 毁草开荒 土地荒漠化 退牧还草 围湖造田 湖面淤积 退耕还湖 滥垦湿地 土地退化 保护湿地 理清人地协调观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