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集 第十四章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规律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0600891 上传时间:2020-04-29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习题集 第十四章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规律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习题集 第十四章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规律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习题集 第十四章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规律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习题集 第十四章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规律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习题集 第十四章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规律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习题集 第十四章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规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习题集 第十四章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规律(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四章 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规律学习要求掌握: 1、赛前状态的生理机理。2、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3、产生进入工作状态的原因。4、疲劳产生的原因。5、恢复过程的阶段性及其特点。熟悉:1、调节赛前状态的方法。2、影响进入工作状态的因素。3、稳定状态的分类及特点。4、不同类型运动疲劳的特征。5、促进机能恢复的措施。了解: 1、“极点”和“第二次呼吸”产生的原因2、准备活动的作用机理。3、判断疲劳的方法。内容精要运动过程中人体生理机能的规律性变化包括赛前状态、进入工作状态、稳定状态、疲劳及恢复过程五个阶段。第一节 赛前状态赛前状态是指正式比赛或训练前,人体各器官、系统产生一系列条件反射性机能变化。

2、一、赛前状态的生理变化及其产生机理在正式比赛或训练前,人体几乎所有的器官、系统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机能变化。赛前状态的反应程度与比赛性质、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及心理状况等因素有关。赛前状态的机理是在大脑皮质的主导下,通过两个信号系统的相互作用而建立的自然条件反射。二、赛前状态的类型1、起赛热症:其特点是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过高。多见于初次参加比赛的年轻运动员,参加特别重大比赛的运动员或心理负担过重的运动员。2、起赛冷淡:其特点是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过低。起赛冷淡是起赛热症的继发性反应。3、准备状态:其特点是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适度提高,植物性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的惰性有所克服,机体机能得到预先动员。三、影响

3、赛前状态的因素及调整 1、影响赛前状态的因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思想问题,比赛经验等。 2、调整赛前状态的方法:(1)提高心理素质,正确认识和对待比赛的意义;(2)组织运动员多参加比赛,积累比赛经验;(3)安排适宜的准备活动;(4)按摩;(5)加强思想教育和管理。第二节 准备活动准备活动是指在正式训练或比赛前进行的各种身体练习。通过准备活动可预先动员人体的机能,克服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从而缩短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为即将进行的正式比赛或训练作好机能上的准备。一、准备活动的类型 准备活动包括一般性准备活动和专门性准备活动。一般性准备活动是指与正式比赛或训练动作结构及机能特点不相似的活动。其目的在于

4、提高人体的新陈代谢,体温升高;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以及各器官系统的机能;预防运动损伤等。专门性准备活动是指与正式比赛或训练动作结构、节奏及强度相似的各种身体练习。其目的是提高参与运动有关中枢间的协调性,强化动力定型。二、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1、代谢水平提高,体温升高。2、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加快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增强内分泌的活动。3、提高呼吸和循环等内脏器官的机能。 4、促进参与运动有关中枢间的协调性。 5、增强皮肤血流量,有利于散热,防止或减小正式练习时体温过高对机体造成的不良影响。6、调节赛前状态,使大脑皮质处于良好的兴奋状态三、准备活动的生理机理及影响因素1、准备活动的生理机理 准备活

5、动是指比赛或训练前进行的各种人为活动。其生理机理是“痕迹”效应,即通过准备活动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相应部位留下兴奋性提高的“痕迹”,从而改善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克服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提高运动能力。2、影响准备活动的因素 影响准备活动的主要因素包括准备活动的时间、强度、与正式比赛之间的时间间隔以及准备活动的内容等。第三节 进入工作状态 运动开始后人体机能逐步提高的过程称为进入工作状态。长期的运动训练可缩短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从而使机体能够更快地发挥出更大的工作效率,提高运动成绩。一、产生进入工作状态的原因 进入工作状态产生的原因包括物理惰性和生理惰性两方面。物理惰性是指人体由静止到运动,或者由低速

6、运动到高速运动时所必须克服的惯性;生理惰性是指人体机能逐步提高的特性。影响生理惰性的主要因素有:1、人体的所有活动都是反射活动; 2、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植物性神经的支配,神经体液的调节)。二、影响进入工作状态的因素 1、运动项目;2、训练水平;3、运动强度;4、赛前状态;5、准备活动等。三、极点与第二次呼吸1、“极点”及其产生的机理 在进行长时间剧烈运动时,由于运动开始阶段内脏器官的活动赶不上肌肉活动的需要,练习者往往会产生一些非常难受的感觉。如呼吸困难、肌肉酸痛无力、心率剧增、胸闷、头晕、动作迟缓不协调、精神低落,甚至不想再继续运动等,通常将这种机能状态称为“极点”。“极点”现象多出现于中

7、长跑等强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的运动项目。其主要原因是内脏器官的活动赶不上肌肉活动的需要。 2、“第二次呼吸”及其产生的机理 “极点”出现后,如依靠意志力和调整运动节奏继续坚持运动,躯体性神经和植物性神经的机能水平将会达到新的平衡,从而使运动动力定型的协调关系得到恢复,机体不良的反应逐渐减轻或消失,动作变得轻松有力,呼吸均匀自如,心率趋于平稳,这种现象称为“第二次呼吸”。 “第二次呼吸”标志着进入工作状态的结束,人体各种机能活动开始进入到稳定状态。 “第二次呼吸”产生的主要原因是:(1)植物性神经的惰性逐步得到克服,内脏器官活动逐步加强,氧气供应增加,乳酸得到逐步清除;(2)“极点”出现后,运动

8、强度暂时下降,。第四节 稳定状态稳定状态是指进入工作状态结束后,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或动态平衡的状态。根据摄氧量与需氧量的关系,可将稳定状态分为真稳定状态和假稳定状态。一、真稳定状态的特点是:摄氧量能够满足需氧量的要求。运动中能量供应以有氧代谢为主,因此,运动持续时间较长。 二、假稳定状态的特点是:摄氧量不能满足需氧量。运动中能量代谢以无氧代谢为主,因此,运动持续时间较短。第五节 疲劳一、疲劳的概念疲劳是指机体不能将它的机能保持在某一特定的水平,或者不能维持某一特定的运动强度。疲劳导致运动能力下降是暂时的,经过适当的休息可以恢复。力竭是疲劳的一种特殊形式,是疲劳发展的

9、最后阶段。它是指肌肉或器官完全不能维持运动的一种疲劳现象。二、疲劳的分类 1、根据其发生部位不同可分为中枢疲劳和外周疲劳。2、根据产生疲劳的主要器官不同可分为骨骼肌疲劳、心血管疲劳及呼吸系统疲劳。3、根据运动方式可分为快速疲劳和耐力疲劳。4、根据整体和局部可分为整体疲劳和局部疲劳。此外,疲劳还可分为心理疲劳和体力疲劳等。三、疲劳产生的机理 1、衰竭学说(又称为能源耗竭学说):疲劳产生的原因是能源物质耗竭造成的。2、堵塞学说(又称为代谢产物堆积学说或窒息学说):疲劳的产生是由于运动过程中某些代谢产物在肌肉组织中大量堆积造成的。 3、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学说:疲劳是由于血液中PH值下降,细胞内、外离子

10、平衡破坏以及血浆渗透压改变等因素造成的。4、保护抑制性学说:无论是脑力疲劳,还是体力疲劳都是大脑皮质保护抑制发展的结果。运动时大量冲动传至大脑皮质相应的神经细胞,使之长期兴奋,导致消耗增多,为了避免过度消耗,当消耗到一定程度时便产生了保护性抑制。5、突变学说:运动性疲劳的发展一般是在能量消耗及兴奋性衰减过程中,为避免能量储备进一步下降而存在的一个运动能力急剧下降阶段。它是由于运动过程中能量消耗、力量下降及兴奋性丧失三维空间关系改变造成的。6、自由基损伤学说:疲劳是自由基破坏细胞的结构,并造成细胞功能下降的结果。 除此之外,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机能异常以及免疫系统机能低下也与疲

11、劳有着一定的关系。四、不同运动练习时疲劳的特征1、短时间、最大强度运动:中枢神经系统机能下降、磷酸肌酸耗竭引起ATP转化速率降低所致;2、短时间、次最大强度运动:肌肉和血液中乳酸大量堆积、PH值降低而导致机体机能下降的结果;3、长时间、中等强度运动:肌糖原和肝糖原大量消耗、血糖浓度下降、体温升高、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工作肌氧气供应减少以及神经系统活动能力下降等;4、静力性运动:中枢神经系统持续性兴奋、肌肉中血液供应减少、过度憋气导致心血管机能下降。五、疲劳产生的部位1、中枢性疲劳中枢性疲劳是指发生的大脑皮质至脊髓部位的疲劳。具体表现为:(1)脑细胞工作强度下降;(2)运动神经元工作能力下降。2、

12、外周性疲劳外周性疲劳产生的原因是:(1)神经肌肉接点释放乙酰胆碱减少;(2)细胞膜损伤、细胞膜上Na+/K+-ATP酶活性下降,肌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肌细胞功能降低;(3)收缩蛋白:去抑制作用减弱,横桥与细微丝结合受阻,收缩蛋白结构异常;(4)兴奋收缩脱偶联六、判断疲劳的方法1、骨骼肌疲劳测定:(1)肌肉力量;(2)肌肉硬度;(3)肌电图。2、血管疲劳测定:(1)血压体位反射;(2)心率;(3)心电图。3、感官及神经系统疲劳测定:(1)皮肤空间阈;(2)闪光频率融合;(3)反应时;(4)脑电图。4、主观感觉判断疲劳。5、教育学观察。6、生理生化指标,如血乳酸、血尿素、尿蛋白、血睾酮等。第六节

13、恢复过程恢复过程是指人体在运动过程中和运动结束后,各种生理机能及运动中所消耗的能源物质逐渐恢复到运动前水平的过程。一、恢复过程的阶段性1、运动时恢复阶段:消耗大于恢复;2、运动后恢复阶段:恢复过程占明显优势。3、超量恢复阶段:运动时消耗的能源物质及各器官、系统的机能恢复得超过原有的水平。超量恢复的程度及出现的时间与运动量的大小、能源物质种类等因素有关。二、促进人体机能恢复的措施1、整理活动:运动后进行的各种较为轻松的身体练习。2、积极性休息:运动过程中为了消除疲劳而采取的各种变换动作或运动强度的练习。3、营养:合理安排营养(膳食)有助于消除疲劳,促进恢复。 4、睡眠:睡眠代谢活动以合成代谢为主

14、。所以良好的睡眠可使人体的精神和体力得到良好的恢复。5、盐水浴。6、中草药。习 题 一、名词解释1.赛前状态2.进入工作状态3.稳定状态4.疲劳5.“第二次呼吸”6.“极点”7.外周疲劳8.中枢疲劳9.恢复10.超量恢复11.积极性休息12.整理活动13.一般性准备活动14.专门性准备活动15.准备活动二、选择题 【A1型题】1.赛前状态的生理机理是A、非条件反射 B、运动性条件反射C、防御性条件反射 D、自然条件反射E、状态反射2.起赛热症的特点是A、神经系统兴奋性过低 B、超限抑制 C、神经系统兴奋性过高 D、反应迟钝E、神经系统的稳定性较高3.影响赛前状态的因素是A、气候 B、比赛经验 C、比赛项目 D、年龄E、性别4.适宜的准备活动可A、缩短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 B、产生疲劳 C、促进恢复 D、产生“第二次呼吸”E、出现“极点”5.准备活动的本质是A、操作性条件反射 B、姿势反射 C、防御性条件反射 D、储备能量E、人为活动6. “极点”现象常出现于A、短跑项目 B、中长跑项目 C、跳跃项目 D、投掷项目E、体操项目7.产生“极点”现象的原因是A、有氧代谢能力过强 B、摄氧量太小 C、需氧量较大 D、准备活动不充分E、摄氧量小于需氧量8. “极点”现象出现在A、真稳定状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