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手法基本要求1ppt课件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30592703 上传时间:2020-04-29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3.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拿手法基本要求1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推拿手法基本要求1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推拿手法基本要求1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推拿手法基本要求1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推拿手法基本要求1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推拿手法基本要求1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拿手法基本要求1ppt课件(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推拿手法概述 推拿教研室魏振朴 学习目的要求 1 掌握推拿手法的基本要求2 熟悉运动关节类手法的原则3 了解推拿手法的分类原则 第五章推拿手法第一节概述 推拿手法 用手或肢体的其他部位 或借助器械 按各种特定的技巧动作 在人体体表做有规范的操作 称之推拿手法 按手法动作形态分类 这种分类方法把手法分为六大类 即摆动类手法 摩擦类手法 振动类手法 挤压类手法 叩击类手法和运动关节类手法 这种分类方法的特点是把手法动作形态与作用原理结合 摆动类手法 指用指 掌 腕关节通过前臂的主动摆动 在操作部位做协调的连续摆动的一类手法 其代表性手法有一指禅推法 滚法 揉法等 摩擦类手法 指以手的掌面 指面或肘

2、臂部贴附在体表 做直线或环旋移动 使之产生摩擦功力的一类手法 其做功形式可分为单向直线 往返直线 环形及弧形 包括摩法 擦法 推法 搓法 抹法等 振动类手法 以较高的频率进行节律性的轻重交替振抖运动 持续作用于人体 使受术部位产生振动 颤动或抖动等运动形式 称为振动类手法 振动类手法主要包括抖法 振法 挤压类手法 用指 掌或肢体其他部位垂直按压或对称挤压体表一定的治疗部位或穴位的手法 称挤压类手法 本类手法包括按 点 拿 捏 捻 拨和踩蹻7种 叩击类手法 用手掌 拳背 手指或特制的器械有节奏地叩击 拍打体表的方法 称为叩击类手法 本类手法操作虽简单 但技巧性较强 须做到击打有力 收放自如 刚柔

3、相济 叩击类手法种类较多 主要的代表手法有拍法 击法 叩法 弹法4种 运动关节类手法 对关节作被动性活动 使关节产生伸展 屈伸或旋转的一类手法 称为运动关节类手法 主要包括摇法 背法 扳法 拔伸法和杠杆扳法等 基本要求 均匀有力柔和持久深透 均匀 手法操作时 动作幅度 频率的快慢 手法压力的轻重 都必须保持相对的一致 使手法操作既平稳又有节奏性 幅度不可时大时小 频率不可忽快忽慢 用力不可时轻时重 柔和 手法操作时 要求动作稳柔而富有节律感 灵活而不僵滞 缓和而不生硬 手法变换要自然 协调 使手法轻而不浮 重而不滞 挥洒自如 柔和并不能惜误地理解为轻慢柔软 而是要体现 以柔为贵 刚柔相济 以柔

4、克刚 的理念 使手法具有美感和艺术性 切忌生硬粗暴 更不能用蛮力和爆发力 医宗金鉴 中指出 法之所施 使患者不知其苦 方称为手法也 持久 手法在操作过程中 能够严格按照规定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持续运用 在足够的时间内不走样 保持动作和力量的连贯性 以保证手法对人体的刺激足够累计到临界点 起到调整内脏的功能 改变病理状态的作用 有力 手法在操作过程中 必须具备一定的力度和功力 使手法具有一定的刺激量 有力一是指手法直接作用于体表的力 二是指维持手法持续操作并保持一定刺激量所需要的力 用力的基本原则是根据病人体质 病证 部位等不同清况而增减 既保证治疗效果 又避免产生不良反应 深透 病人对手法刺激

5、的感应和手法对疾病的治疗效应 要求手法的刺激不仅作用于体表而且能够克服各种阻力 使手法的效应达到疾病的深处 经脉骨肉 甚至脏腑 持久 有力 均匀 柔和 深透是密切相关 相辅相成 互相渗透 持续运用的手法可以降低肌肉的张力和组织的粘滞性 使手法能逐渐渗透到组织深部 均匀协调的动作使手法更趋柔和而更具有渗透性 力量和技巧相结合使手法有力又柔和 达到 刚柔相济 医宗金鉴中 一旦临证 机触于外 巧生于内 手随心转 法从手出 运功关节类手法的原则 一 稳是对整复类手法安全性方面的要求 强调在施行手法整复时 首先要考虑到安全问题 它包括排除整复手法的禁忌症和具体手法的选择应用两个方面 就手法操作本身而言

6、应做到平稳自然 因势利导 避免生硬粗暴 一般来说 某一个关节可以通过多种手法来实现整复目的 可根据具体病情 患者适宜的体位 以及手法的特异性作用而选择安全性相对高的手法 不能过分依赖单一的扳法 此外 也不可一味追求手法整复时 卡嗒 声的出现 它并不是判断手法整复成败的惟一标准 二 准是对整复类手法有效性方面的要求 强调进行关节整复时 一定要有针对性 首先必须具有明确的手法应用指征 即明确诊断 做到有是症方用是法 其次 在手法操作过程中 定位要准确 如施行拔伸类手法时 通过变换拔伸力的方向和作用点 可以使应力更好地集中于所要整复的关节部位 而在施行青柱旋转扳法时 则可以通过改变脊椎屈伸和旋转的角

7、度 以及手指的支点位置 使应力集中于需要整复的关节部位 三 巧是对整复类手法施力方面的要求 强调运用巧力 以柔克刚 以巧制胜 即所谓的 四两拨千斤 不可使用蛮力 暴力 从力学角度分析 大多数整复类手法是运用了杠杆原理 因此 在施行关节整复时 力的支点选择和力的组合运用于分重要 同时还要考虑到不同体位下的灵活变化 要尽可能地借患者自身之力以完成手法的操作 不能超越关节生理许可范围 只有这样 才能符合 巧 的技术要求 四 快是对整复类手法发力方面的要求 强调发力时要疾发疾收 首先 需要对发力时机做出判断 它主要依靠手下的感觉 一般是在关节活动到极限位而又没有明显阻力的时候发力 其次 术者无沦采用哪

8、一个部位发力 一般都是运用自身肌肉的等长收缩方式进行 即所渭的 寸劲 极少有形体和关节大幅度的运动 再次 需要对发力时间和力的人小进行控制 不能过长过大 以上4个方面的技术要求应贯穿于每一个整复手法操作的全过程 只有这样 才能确保手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明 张介宾在 类经 官能 中告诫说 导引者 但欲运行血气而不欲有所伤也 故惟缓节柔筋而心和调者乃胜是任 其义可知 今见按摩之流 不知利害 专朋刚强手法 极力困人 开人关节 走人元气 莫此为甚 病者亦以谓法所当然 即有不堪 勉强忍受 多见强者致弱 弱者不起 非惟不能去病 而适以增害 用若辈者 不可不慎 而 医宗金鉴 正骨心法要旨 则明确指出 法之所施 使患者不知其苦 方称为手法也 这里的手法 实则指的便是整复手法 思考 试述推拿手法的基本原则及内涵 试述关节运动类手法的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