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九年级化学第二次测试题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0564174 上传时间:2020-04-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九年级化学第二次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6年九年级化学第二次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6年九年级化学第二次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6年九年级化学第二次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6年九年级化学第二次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九年级化学第二次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九年级化学第二次测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二)九年级化学部分题样考生注意:1化学学科和物理学科考试时间共计150分钟。2全卷共五道大题,共六页,总分80分。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答题纸上的相应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3一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二题、三题、四题、五题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如需改动,先在原来的答案上划一横线,然后在旁边空位处重新写。不准使用铅笔、涂改液、修正带和刮纸刀。4答题卡保持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5.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14 O

2、:16 Mn:55 K:39 H:1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2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0小题,每小题1分;1115小题,每小题2分)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水的沸腾 B蔗糖溶解 C蜡烛燃烧 D干冰升华2.食用海带、紫菜等海产品可以补碘,这里的碘指的是 A元素 B单质C分子 D原子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检查装置 B点燃酒精灯 C加热液体 D滴加液体4.空气中含量较少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物质是氧气 稀有气体 氮气 二氧化碳5.依据国家相关法律规定,自2011年5月1日起,机动车驾驶员醉驾将受到刑事处罚 检测驾驶员是否酒后驾车,可用一种装有

3、重铬酸钾(K2Cr2O7)的仪器在K2Cr2O7中铬元素的化合价是A.+2 B.+3 C. +7 D. +66.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A汽水 B稀有气体 C臭氧(O3) D氢氧化钠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 B称量易潮解的药品时,需把药品放在纸上称量C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中放少量水可吸收二氧化硫D在实验室,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8.去年我国大范围内出现了雾霾天气,PM2.5是造成这种天气的“元凶”之一。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可入肺颗粒物。下列行为不能产生PM2.5的是 A将校园的垃圾堆积起来,就地焚烧 B为方

4、便出行,提倡大量购买和使用私家车C节日里燃放鞭炮D大力发展风力发电9. 区别氧气、空气、二氧化碳的最好方法是A用带火星的木条 B用燃着的木条C用澄清石灰水 D分别测量它们的密度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以作燃料 B稀有气体有不同的颜色,可用作电光源C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 D氧气具有氧化性,但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11.下面是四名同学对分子、原子、离子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点燃A B C D12.某纯净物X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X+7O2=4CO2+6H2O则X的化学式为A.C4H12 B.C2H5OH C.C4H6 D. C2H6 13.

5、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分子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B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C二氧化碳是由碳原子和氧分子组成的D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14. 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硫和水则该物质一定含有的元素是A硫元素和氢元素 B氧元素和氢元素 C硫元素和氧元素 D硫元素、氧元素和氢元素15.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有关说法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283050反应后的质量/g20待测4616A.该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B.待测值为0C.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比为9:8 D.乙一定是该反应的

6、催化剂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60分)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空1分,共18分)16.请用恰当化学用语填空。(1)氦气 。(2)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 。(3)地壳中含量最非多金属元素 。 (4)两个铵根离子 。17.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宝贵的资源。请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自来水厂在净水时,加入明矾的目的是 。(2)生活中将硬水软化的一种常见方法是 。(3)电解水的实验中,电源负极产生的气体检验的方法是 。(4)节约用水、人人有责。请你提出一条节约用水的合理化建议 。18.下图是几种元素的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和氖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1)钠元素与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2)

7、氧原子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3)氖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4)氧原子与硫原子的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 。(5)写出钠元素与硫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19.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反应前 反应后(1)一个丙分子由 个原子构成;由大量丙分子聚集成的丙物质 (填 “可能”或“不可能”)是氧化物。(2)甲分子与乙分子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3)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4)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是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化学方程式2分)20.(3分)用微粒的观点解释:(1)体温计受热汞柱上升

8、的原因是 ;(2)气态氧气和液态氧的化学性质相同的原因是 ;(3)湿的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的原因是 。21.(6分)某课外活动小组在学习了书本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知道P2O5 不能随便排放在空气中,否则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所以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如右图所示: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内共有25mL空气,然后给装有红磷的玻璃管加热。同时交替推动两个注射器的活塞,至玻璃管内的红磷变成白烟,且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后停止加热,待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内。回答下列问题:(1)在实验的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的目是 。(2)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

9、)小组测得实验结果如下: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总体积反应后注射器内气体总体积25mL22mL由此数据可以推算出他测定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2l(填“”、“”“”)造成该实验出现误差的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A.没有交替缓缓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B.读数时没有冷却至室温;C.加入红磷量太少;D装置漏气(4)通过上面的实验,你学到的测量混合物中某成分含量的方法是 。22.(7分)右图是初中化学中几种常见物质间的反应及转化关系,A物质为无色气体,可用于炼钢。图中“ ”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反应。请回答:(1)若B白色固体,则B转化成A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BACD(2)

10、若D是红色固体,则D可能是 。(3)若A与C的反应生成黑色固体,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若D是无色液体,说出D物质在实验室的一种用途 。(5)若C为黑色块状固体,则A与C反应的现象为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每空1分、共18分,化学方程式2分)23.(4分)回答下列实验仪器和实验操作的有关问题。(1)图A中试管的用途是 。(2)指出图B中的错误操作的后果 。21世纪教育网(3)如图C所示:玻璃棒的作用是 。(4)如图D所示:量取47mL水时,仰视读数,所得水的体积数会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24.(7分)下图是初中化学实验室中常见的几种仪器,请按要求回答下列

11、问题。(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 。(2)在实验室若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择的仪器为 (填选项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在实验室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补充 (填仪器名称),操作时,在装入药品前应 。收集完氧气后,发现氧气不纯,其原因可能是 (答一点)。25.(7分)小明同学用下面三个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请回答下列问题:A B C(1)A装置:玻璃管上的气球在此实验中的主要作用是 。(2)B装置: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小明做完A与B的装置实验时,观察到天平指针没有偏转,则他得到的结论是 。(4)小明做完C装置的实验时,发现天平指针向右偏,请你分析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5)反思: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 (从微观的角度回答)。 若用C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需选择 的反应。五、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8分)26.(2分)N(NO2)3是科学家2011年发现的一种新型火箭燃料。计算:(1)N(NO2)3中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2)76g这种燃料中氮元素的质量是 g。27.(6分)某同学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取31.6g高锰酸钾放入试管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称量试管中固体的质量是28.4g。请计算:(1)该同学制得的氧气是 g。(2)理论上可回收二氧化锰的质量是多少?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