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备考辅导-2011教师资格考试幼儿教育学之幼儿德育(3).docx

上传人:caoka****i234 文档编号:130557478 上传时间:2020-04-28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9.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考试-备考辅导-2011教师资格考试幼儿教育学之幼儿德育(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教师资格考试-备考辅导-2011教师资格考试幼儿教育学之幼儿德育(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考试-备考辅导-2011教师资格考试幼儿教育学之幼儿德育(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考试-备考辅导-2011教师资格考试幼儿教育学之幼儿德育(3).docx(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资格考试幼儿教育学之幼儿德育(3)2遵从德育的规律实施德育人的每一种品德都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四要素构成。在幼儿的品德形成过程中,四要素的发展不是同步的,幼儿的道德认识、道德意志等发展较差,因此,幼儿德育必须从情感入手,重点放在道德行为的形成上。具体应注意(1)由近到远,由具体到抽象比如,对幼儿进行爱祖国的教育,祖国这一概念对幼儿是很抽象的,因此,必须从培养幼儿对周围的人和事物、对周围生活的爱入手,由近及远,逐步扩大范围。可以从爱家庭、爱幼儿园、爱家乡的情感开始培养,从对父母、家庭成员、老师和同伴的爱,引导到对家乡、对生活以及对当前所处的社会之爱,然后对祖国的爱才会成为

2、可能。(2)直观、形象,切忌说教,切忌空谈由于幼儿思维能力的局限,德育必须直观、形象、具体,才容易为幼儿所理解和接受。比如用“拔萝卜”的故事或图书教育幼儿团结友爱,就远比教师讲道理有效得多;又如,要让幼儿认识劳动的意义,教师就要让幼儿切切实实地看到劳动的成果。如当幼儿参加打扫卫生,把活动室的地板擦干净了,如果教师表扬说“你们爱劳动,真是好孩子”,就比较空洞,如果再具体地说“你们把地板擦得千干净净,待会儿小朋友在地板上玩游戏就不会弄脏衣服了”,就为幼儿描述了一个可理解的具体景象,让其看到自己劳动的价值。德育中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空洞的说教除了让幼儿鹦鹉学舌似地学会一些道德词语之外,是不可能有真正

3、的效果的。(3)注意个别差异幼儿在个性品质的发展上存在着个别差异,因此德育应当有针对性地进行,以保证每个幼儿的个性健康发展。如德育中常用的表扬手段在不同性格的幼儿身上所产生的效应是不一样的,随幼儿的年龄、家庭背景等的不同,表扬的方式也应当不同。如有的幼儿需要教师的口头表扬胜过物质奖励,而有的幼儿则相反。同样,批评教育也必须因人而异。如常常让教师头疼的打人的幼儿,其情况也往往是各不相同的,有的是习惯反应,有的是被欺负后的报复,有的是出于自卫,有的是模仿电视中的人物行为等等,因此教师必须进行不同的教育,一把钥匙开一把锁。3重视指导幼儿行为的技巧有目的地改变幼儿的行为是幼儿德育的重要任务。它不仅需要

4、教师的热情,而且需要一定的技巧。常用的技巧主要有(1)强化行为的技巧强化有利于形成、巩固幼儿正确的行为。教师对幼儿正确行为的表扬肯定、赞许鼓励和对消极行为的批评、惩罚等都是强化。如话语、表情、目光、动作、物质奖励等都可以向幼儿传递“你做得很好!“我相信你能完成!”“老师支持你这样做!”等积极强化的信息;同样,无原则的迁就、姑息会让幼儿的不良行为得到消极强化。需要注意的是,教师无意识的言行举止、幼儿园的环境中的各种因素也有不可忽视的强化作用,因此,必须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另外,强化只针对幼儿当前的行为,让其确切地知道老师对他现在行为的态度,而不宜与幼儿过去的行为混在一起。如老师对幼儿说“你今天还

5、可以,可昨天抢了小朋友的玩具,看你明天怎么样。”这类话容易让幼儿感到老师一直没有原谅自己,而失去信心,同时也弄不明白自己今天究竟什么行为可以,而感到茫然。(2)预估行为的技巧预先估计到幼儿行为的发生而提前干预,有利于激发幼儿的积极行为、避免消极行为。成熟的教师通过对幼儿的长期观察和了解,能够在事情发生之前预估到幼儿的行为而提前采取措施。如上课时提问,能预估到哪些幼儿会回答、哪些不会举手,从而拟定办法调动各个幼儿积极的学习行为。又如,教师了解某个幼儿的睡眠习惯,就可以作出符合幼儿个体特点的灵活处理,从而避免因其午睡睡不着而出现影响别人、违反纪律的行为(可参考第二章的小资料3幼儿园午睡中的保教结合

6、)。(3)转移行为的技巧转移是指把幼儿的注意力从当前的活动转到另一项活动上去,以引导幼儿行为向积极方向发展。如一个幼儿总呆在美术区活动,教师就应当诱导他转移到别的区角去;好几个幼儿都要玩娃娃家时,教师可以用“小军,小刚正在找你,你不是想和他下棋吗?”“小英、小红,用积木给娃娃搭个大房子,让娃娃搬个新家,怎么样?”等一类的建议,去提醒、启发、诱导幼儿转移到其他活动上去。指挥、命令的强制方式是不恰当的。(4)让幼儿理解行为后果的技巧幼儿的一些错误行为是因为不能预见到自己行为的后果,不理解规则而造成的。因此,要让幼儿改变行为,巧妙地让他们看到自己行为造成了什么影响,是一个很有效的办法。如某幼儿画画时

7、总要用蜡笔、铅笔在桌上乱画,教师提醒过多次也改不了。一天打扫卫生,教师让几个幼儿擦桌子,一人一张,还说“比比看谁擦得最干净”。这个幼儿被分配去擦他用的那张桌子,擦啊擦,怎么也擦不掉蜡笔、铅笔的痕迹。看别人都擦干净了,这幼儿急得哭起来。这次教育以后,这个幼儿再也不在桌子上乱涂了。又如日本某幼儿园有这样一例幼儿常在园后面的假山上玩“植树”游戏,把水往假山下面倒,教师多次提醒不准往下倒水,可幼儿总也记不住。有一天,教师把幼儿喜爱的一条小花狗放在假山下面。突然,一桶水倒下来,小花狗被淋成了落汤鸡,冷得发颤,幼儿们发现了十分惊讶“谁把小花狗淋成这样?”赶快去抱可怜的小花狗。这时,那个倒水的幼儿害怕得哭了,教师摸着他的头安慰说“不要紧,给小花狗擦擦干就好了。”接着,教师问“从假山上倒水下来好吗?”此后,再也没有谁从假山上往下面倒水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