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调查规范ppt课件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30553818 上传时间:2020-04-28 格式:PPT 页数:145 大小:23.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质灾害调查规范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45页
地质灾害调查规范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45页
地质灾害调查规范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45页
地质灾害调查规范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45页
地质灾害调查规范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质灾害调查规范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灾害调查规范ppt课件(1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交流内容 一 目标任务二 技术路线三 工作部署原则四 调查区划分五 调查方法与技术要求六 灾点调查分级与调查精度七 调查内容 填表与记录八 几起重大地质灾害引起的反思九 地质灾害隐患识别与调查十 图件编制 一 目标 一 目标任务 国务院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和国土资源部 全国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要求 在开展全国县 市 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础上 提高调查精度 开展地质灾害详细调查 为减灾防灾提供基础地质依据 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 2011 20号中明确将 以人为本 的理念贯穿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各个环节 以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 以建立健全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体系 监测预警体系

2、防治体系 应急体系为核心 全面提高我国地质灾害防治水平 一 目标 一 目标任务 在收集已有资料的基础上 以遥感解译 地面调查与测绘为主要手段 以县级行政区划或流域为基本单元 开展地质灾害详细调查 查明区内地质灾害及其隐患的分布 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和发育特征 并对其危害程度进行评价 圈定地质灾害易发区和危险区 建立地质灾害信息系统 建立健全群专结合的监测网络 为制定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减少灾害损失 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服务 1 开展地质条件调查 分析滑坡 崩塌 泥石流发生的岩土体结构条件 阐明其发育 分布规律及形成机理 评价和预测其发展趋势 进行环境工程地质条件区划 2 对已发生的滑坡 崩塌

3、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点进行调查 了解其分布范围 规模 结构特征 影响因素和诱发因素等 并对其复活性和危险性进行评估 3 对城市 村镇 厂矿 重要交通沿线 重要工程设施 大江大河 重要风景名胜区和重点文物保护点等潜在的滑坡 崩塌 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调查 并对其危险性和危害性进行评价 二 任务 一 目标任务 4 结合防灾规划 推荐应急搬迁避让新址 并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和建设适宜性初步评估 5 收集气象水文资料 调查水文地质条件 分析降水等对滑坡 崩塌和泥石流的影响 进行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区划 6 协助当地政府建立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和编制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预案 7 建立地质灾害信息系统 地质

4、灾害分区评价 圈定易发区和危险区 二 任务 一 目标任务 交流内容 一 目标任务二 技术路线三 工作部署原则四 调查区划分五 调查方法与技术要求六 灾点调查分级与调查精度七 调查内容 填表与记录八 几起重大地质灾害引起的反思九 地质灾害隐患识别与调查十 图件编制 在县 市 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础上 以现代地质灾害理论为指导 以已发生的滑坡崩塌泥石流 潜在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及其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调查为核心 以遥感解译验证为先导 以地面调查和灾点测绘为主要手段 并辅以必要的钻探 物探和山地工程 采用点 线 面结合 重点和一般调查结合 专业调查与地方政府部门参与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工作 查明地质灾害及其隐

5、患形成的环境地质条件 发育特征和分布规律 开展地质灾害分区评价和气象预警区划 为减灾防灾提供基础地质依据 二 技术路线 否 是 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地质灾害详细调查 与地方政府紧密结合 前人资料收集 分析与研究 遥感数据处理与解译 Spot5 QuickBird 地质灾害定点调查 地质灾害调查区控制 灾害点核查 灾害点调查 灾害点测绘 灾害点勘查 一般调查 重点调查区 1 1万工程地质测绘 遥感再解译 1 5万工程地质测绘 1 5万地质灾害核查 1 10万地质灾害核查 资料整理与综合研究 灾点稳定性分析 数据库与信息系统 地质灾害危险区划 极限平衡法 数值分析法 工程地质类比法 高危险区 中危险

6、区 数据库建设 模型库建设 信息系统建设 报告编写 地质灾害专业调查 室内前期工作 野外实地调查 室内资料整理 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技术路线框架图 培训与群测群防网络建设 补充控制点 补充灾害点 地质灾害易发区划 不易发区 低危险区 低易发区 中易发区 高易发区 1 以已发生的滑坡崩塌泥石流 潜在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及其形成的地质条件调查为核心以遥感解译和野外核查为主要手段 对已发生的滑坡崩塌泥石流进行调查 了解其数量 分布范围 规模 结构特征 影响因素和诱发因素等 开展滑坡崩塌泥石流易发程度区划 在遥感解译的基础行 以野外实地调查为主要手段 对城市 村镇 居民点 厂矿 重要交通沿线 重要工程设施 重

7、要风景名胜区和重点文物保护点等地潜在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排查 并逐一对其危险程度和危害性进行评价 开展地质条件调查 查明滑坡崩塌泥石流发生的地质环境条件 发育特征和分布规律 二 技术路线 2 以遥感调查为先导 并将遥感调查贯穿于详细调查工作的全过程全区采用Spot5遥感数据 城区或重点工程地段采用QuickBird遥感数据进行地质灾害与环境地质条件解译 并逐一填卡建档 在室内解译基础上 结合前人资料 初步判断滑坡崩塌泥石流的危险性 确定需要进一步核查和调查的已有地质灾害点 以及需要排查的基本具备成灾条件的地质灾害隐患地段或区域 划分重点调查区和一般调查区 指导野外调查 将遥感解

8、译 野外核查 再解译贯穿于详细调查工作全过程 发挥遥感技术优势 获得了常规调查方法难以获取的地质环境条件和地质灾害信息 起到了先导和事半功倍的作用 提高了调查精度和工作效率 二 技术路线 3 调查区采用重点调查区与一般调查区相结合的方法根据地质环境条件和地质灾害发育程度 将调查区划分为重点调查区与一般调查区 采用重点调查区与一般调查区相结合 不搞平均布点的调查方式 按照四种不同的精度开展调查 1 1万比例尺草测1 5万比例尺正测1 5万比例尺简测1 5万比例尺草测采用点 线 面结合的调查方法 对区内地质灾害进行全面系统地调查 对于基本具备成灾条件的地质灾害隐患地段或区域逐一排查 二 技术路线

9、4 灾害点按野外核查 地面调查 测绘和勘查四个层次开展野外核查 对于未成灾或没有威胁对象 且规模小 发育特征不典型的滑坡 崩塌 泥石流自然地质现象 采用野外核查为主的方法 野外核查包括遥感解译结果野外核查和已有勘查或调查资料野外核查两个方面 在室内遥感解译基础上 通过野外实地调查 核实验证 进而修正解译标志 一是核查解译的地质现象是否符合实际 二是核查实地存在而没有解译出来的地质现象 对比研究实地情况与影像特征 补充和完善解译标志 提高解译精度和工作质量 对已有治理 勘查或调查资料的灾害点 根据已有资料的完备程度进行野外核查与完善 重点核查地质灾害是否发生变化及其变化程度与发展趋势 二 技术路

10、线 地面调查 对于已成灾的已有地质灾害点或具有威胁对象的地质灾害隐患点 逐一进行现场调查 做到 点点必到 村村必到 滑坡灾害测绘 对于危险程度较大的地质灾害 进行大比例尺工程地质测绘 包括平面测绘和剖面测绘 平面图测绘比例尺1 500 1 2000 剖面图测绘比例尺1 250 1 1000 滑坡勘查 调查中发现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 当地面调查和测绘工作仍不能解决问题时 对其实施控制性勘查 二 技术路线 5 采用点 线 面结合 重视环境地质条件调查 以专业调查为主的方法地质灾害点调查 根据遥感解译成果 县 市 地质灾害调查资料 群众报险线索等 对已有地质灾害点逐一进行现场调查 对于基本具备成灾条

11、件的城镇 矿山 主要公共基础设施 主要居民点的地质灾害隐患进行现场排查 确保不 漏查 地质灾害隐患点 对重大灾害隐患点进行大比例尺地面测绘 辅以必要的物探 钻探 山地工程等验证 二 技术路线 沿线追踪调查 沿着主干河流及其支流低地 交通线路及输油管线进行地质环境条件 滑坡 崩塌以及地质灾害隐患点追踪调查 对于河谷较宽的延河 调查线路分为左 右两条 遇一级支流追踪至沟内进行调查 除各地质灾害点逐一填写卡片外 还用野外记录本做了沿途观测记录 面上控制调查 在地质灾害点较少地段 采用网格控制调查 调查中突出地质灾害形成的环境地质条件调查 体现以专业调查为主的特点 二 技术路线 6 紧密与各级政府国土

12、资源部门结合 采用政府部门和当地群众参与的调查方法一是调查组充分了解地方政府部门对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需要 并将其需要贯穿于调查工作中 提高调查成果实用性 二是在地方政府部门配合调查时 调查组实时将地质灾害隐患点移交给政府部门 政府部门及时实施避让 监测等防治措施 减少不必要的灾害损失 三是专业调查与群测群防相结合 提高群众地质灾害防治意识 完善群专结合的监测网络 二 技术路线 交流内容 一 目标任务二 技术路线三 工作部署原则四 调查区划分五 调查方法与技术要求六 灾点调查分级与调查精度七 调查内容 填表与记录八 几起重大地质灾害引起的反思九 地质灾害隐患识别与调查十 图件编制 1 统一部署

13、 统一要求 逐步推进的原则 2 坚持 以人为本 和 可持续发展 的原则 3 突出重点 兼顾一般的原则 4 充分利用新技术 新方法的原则 5 采用点 线 面结合 以专业调查为主 地方政府部门参与的原则 6 调查与研究相结合的原则 三 工作部署原则 1 统一部署 统一要求 逐步推进的原则 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工作必须统筹考虑 统一部署 统一技术思路与技术要求 综合考虑不同地区地质灾害特点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统一规划 优先开展地质灾害多发和社会经济较发达的地区 逐步实施 三 工作部署原则 2 坚持 以人为本 和 可持续发展 的原则 坚持 以人为本 和 可持续发展 的理念 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同时兼顾

14、重要公共设施 资源和环境 重点调查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影响经济建设的滑坡 崩塌 泥石流灾害 达到避免 群死群伤 和重大经济损失的目标 三 工作部署原则 3 突出重点 兼顾一般的原则 把市区 乡镇人口密集区和主要居民点 工矿企业及主要工程设施区 交通 通讯 油气管道布设区作为地质灾害重点调查区 不搞平均布点 并对重要地质灾害进行工程地质测绘 投入适量山地工程 兼顾一般区地质灾害调查 在高精度遥感解译的基础上 对零散分布的居民点近区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实地调查 在地质灾害较少的地段定地质环境调查控制点 三 工作部署原则 4 充分利用新技术 新方法的原则 采用高精度遥感数据和影像 进行遥感解译

15、 指导调查工作 采用集GPS GIS RS以及地质灾害信息于一体的地质灾害数字采集系统 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以及地质灾害调查水平 以GIS为平台 建立地质灾害空间数据库和评价预警系统 三 工作部署原则 5 采用点 线 面结合 以专业调查为主 地方政府部门参与的原则 在遥感解译的基础上 采用点 线 面结合 以专业调查为主 辅以工程地质测绘 山地工程 物探和钻探的调查方法 查明地质灾害分布与发育规律 要充分发挥地方政府部门的作用 专业调查与群测群防相结合 提高群众地质灾害防治意识 完善群专结合的监测网络 三 工作部署原则 三 工作部署原则6 调查与研究相结合的原则 开展地质灾害详细调查项目不仅要

16、按照 规范 的规定完成地质灾害调查内容 而且要带着问题去调查 勇于创新 探索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分布规律 形成机理 成灾模式 防治对策等 交流内容 一 目标任务二 技术路线三 工作部署原则四 调查区划分五 调查方法与技术要求六 灾点调查分级与调查精度七 调查内容 填表与记录八 几起重大地质灾害引起的反思九 地质灾害隐患识别与调查十 图件编制 四 调查区划分 1 危害对象的等级划分 2 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划分 四 调查区划分 3 调查区分级 四 调查区划分 4 调查区划分延安市宝塔区重点调查区 延河 汾川河及其一级支流河谷区 主要包括延安市区 各乡镇 铁路 县级以上公路 水库等 面积1066km2 占全区总面积的30 一般调查区 无重要工程设施 人口稀少的丘陵 梁峁区顶部或分水岭区 面积2490km2 占全区总面积的70 四 调查区划分 丹巴县1 5万地质灾害调查工作部署图 A为重点调查区 B为一般调查区 四 调查区划分 四 调查区划分 四 调查区划分 交流内容 一 目标任务二 技术路线三 工作部署原则四 调查区划分五 调查方法与技术要求六 灾点调查分级与调查精度七 调查内容 填表与记录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