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后限时作业三十七必修3.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30538447 上传时间:2020-04-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后限时作业三十七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后限时作业三十七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后限时作业三十七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后限时作业三十七必修3.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后限时作业(三十七)(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解析为教师用书独有)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光来源于地球以外,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B.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C.病毒是异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D.蚯蚓是需氧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解析】太阳光属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A项错误。病毒营寄生生活,属于消费者,C项错误。蚯蚓为分解者,D项错误。【答案】B2.(2012届湛江模拟)某生物从微观结构看,它无核膜和多种细胞器,但从生态系统的宏观结构看,它又是生产

2、者,此种生物应该是 ( )A.大肠杆菌 B.衣藻 C.硝化细菌 D.酵母菌【解析】由题意可知,无核膜和多种细胞器,所以应是原核生物;它又是生产者,说明应为自养型生物,由选项可看出应选答案C。【答案】C3.如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假设这四种生物只构成一条食物链,请问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种群数量增加,可能引起的后果是 ( )A.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增加B.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减少C.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减少D.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增加【解析】根据四种生物所含的有机物总量可以写出食物链:丙丁甲乙。当甲的种群数量增加,乙和丙的种群数量均增加,丁减少。【答案】D4.(2012届泉州质检

3、)如图表示在某生态系统中,a、b、c三个种群数量变化的相互关系,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a肯定是生产者,b肯定是初级消费者B.abc构成一条食物链C.a与b、b与c为捕食关系D.a与c为竞争关系【解析】由b增加a增加,b减少a减少,a减少b增加,可推出a捕食b,同理可推出b捕食c。所以捕食关系为:cba,但c不一定是生产者,b也不一定是初级消费者。【答案】C5.据报道,某草原为了治理草场退化而采取的措施之一是“鸡入场,羊入圈”,这里鸡的作用是作为 ( )A.初级消费者 B.次级消费者C.三级消费者 D.分解者【解析】鸡入场是为了捕食害虫,可形成草虫鸡的食物链,因此,这里鸡的作用是作为次级消

4、费者。【答案】B6.在南极工作的人员,形成的生活垃圾必须及时带走,主要因为 ( )A.生产者少 B.消费者少C.分解者少 D.人类活动少【解析】南极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稀少,营养结构简单,抵抗力稳定性差,而物质循环需要分解者参与。【答案】C7.有关图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图包含3条食物链B.鹰与鸟既是捕食关系又是竞争关系C.该图可表示的生态系统为草原生态系统D.鹰占两个营养级【解析】该图只包括2条食物链:草鼠鹰、草鸟鹰;鹰与鸟之间只有捕食关系,两者没有共同的食物来源,不存在竞争关系;鹰只占一个营养级,第三营养级。【答案】C8.(2012届长沙质检)如图曲线表示某生态系统中三个不同种群

5、的生长繁衍情况。已知种群C是自养生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系统简单食物链可表示为CBAB.种群B在第57年时间内个体数下降是由于A的增加和C的减少所致C.B和A的存在能加快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D.一定自然区域内,A、B、C三个种群中全部的生物构成生物群落【解析】由题干及曲线分析可知:C为生产者,B为初级消费者,A为次级消费者,它们共同构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CBA,A项正确;第57年B种群个体数下降是由于其天敌A增加和食物来源C减少造成的,B项正确;B和A是消费者,虽然不是生态系统的必备成分,但自然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可以加速生态系统中

6、的物质循环,C项正确;一定区域内,A、B、C和分解者等全部生物共同构成生物群落,D项错误。【答案】D9.如图表示除分解者外有5个物种(U、V、W、X、Y)的一个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箭头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下表描述正确的是 ( )生产者草食动物杂食动物肉食动物AUVWX、YBUYXW、VCVUWX、YDVUYW、X【解析】由食物网可看出,V的能量只能流出,为生产者。Y的能量只能流入,为最高营养级,其食物来源中有生产者V,所以为杂食动物。而U能量来源只有V,为草食动物。W、X捕食U,为肉食动物。【答案】D10.(2012届交大阳光中学月考)如图表示a、b、c三地区森林土壤有机物分解状况,则分解者的作

7、用强弱依次是 ( )A.abc B.cba C.c=ba D.ac=b【解析】由图可知,a地区落叶供给量最多,但土壤有机物量却最少,得知a地区有机物被大量分解,所以a地区分解者的作用最强;同理可知,b地区分解者作用强于c地区,所以abc。【答案】A11.(2012届宿州模拟)下面表格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情况(“”表示存在捕食关系),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被捕食者捕食者鸟昆虫鼠狐狸草鸟昆虫鼠狐狸鹰A.此食物网有三条食物链B.次级消费者有鸟、鹰、狐狸C.人类大量捕杀鼠会使狐狸的数量增多,鹰的数量减少D.鹰占有第三、四两个营养级【解析】由表可知,该草原生态系统有3条食物链:草昆虫鸟鹰,草

8、鼠狐狸,草鼠鹰,A项正确;次级消费者有鸟、狐狸、鹰,B项正确;鹰占有两个营养级,分别是第三、第四营养级,D项正确;如果人类大量捕杀鼠,则会使狐狸缺少食物来源而数量减少,鹰的数量可能减少,C项错误。【答案】C12.在一条食物链中,共含有三个营养级。若每个营养级每日每小时的耗氧量如图中曲线所示,则曲线a、b、c所反映的营养级依次为 ( )A.第三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一营养级B.第三营养级、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C.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第一营养级D.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解析】由耗氧量的多少推知a为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b为初级消费者,为第二营养级,c为次级消费者,为第三营养级。

9、【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13.(2012届巢湖模拟)(10分)近年来,惠州治理西湖,以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如图是西湖的生物类群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湖泊生态系统有 条食物链,鱼类与贝类关系应该是 。(2)西湖治理前被排入过量居民生活污水,水体变绿、发臭,从生物因素分析,湖水变绿的原因是 ,发臭的原因是 。(3)水草和浮游藻类所需的矿质营养来自细菌、真菌等生物的 ,生活在西湖淤泥中的细菌代谢类型主要为 。(4)西湖治理前被排入过量居民生活污水,藻类和水草疯长,并带来了负面影响,下列控制水草疯长不合理的措施是 。(多选)打捞水草,开发利用 引水稀释 使用除草剂 控制污

10、水排入(5)有人提出大量引种水花生、水葫芦抑制西湖藻类及水草疯长。你认为这样做会引起哪些不良后果? 。【答案】(1)6 捕食、竞争(2)浮游藻类爆发 厌氧微生物分解有机物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造成(3)分解作用 异养厌氧型(4)(5)水花生、水葫芦疯长;外来物种入侵,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4.(16分)为验证生态系统成分的重要性和不可缺少性,某生物课外活动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如下实验设计。(一)实验过程如图所示:瓶号处理1号瓶2号瓶3号瓶1各加入等量的水2不加河泥加少许河泥3不加金鱼藻加入等量的金鱼藻4加入相同状况的金鱼5置于相同光照下6置于室温20 条件下金鱼生存时间(天)31125(1)1、

11、2、3号瓶相比较,相同的非生物因素有哪些? 。(2)2号与3号瓶相比较,2号瓶中金鱼存活的时间短,说明了 。(3)能说明生产者是生态系统成分中不可缺少的实验是 。(4)3号瓶的金鱼最后也死亡,其原因是什么? 。(二)请继续设计实验,探究阳光对生态系统的影响。(1)实验设计思路:取同样形状、同样体积的4号瓶,进行 处理,与3号瓶作对照。(2)推测最可能的实验结果是什么? 。【答案】(一)(1)阳光、水分、温度、空气等(2)分解者是生态系统成分中不可缺少的(3)1和2(4)金鱼藻固定的太阳能不足以满足金鱼生存所需要的能量(二)(1)遮光(2)4号瓶中金鱼生存的时间比3号瓶中金鱼生存的时间短15.(

12、2011全国新课标)(14分)某岛屿栖息着狐和野兔,生态系统相对稳定。后来有人登岛牧羊、捕食野兔和狐,狐也捕食羊羔。第5年,岛上狐濒临灭绝,但野兔数量大大超过人登岛前的数量。第6年,野兔种群爆发了由兔瘟热病毒引起的瘟疫,其数量骤减。回答问题:(1)人与狐的种间关系是 ,兔瘟热病毒与野兔的种间关系是 。(2)画出由人、羊、狐、野兔和牧草组成的食物网。 (3)人登岛后的第5年,与登岛前相比,野兔种内竞争强度 (增加、减小、不变)。(4)一般情况下,被捕食者传染病的流行程度将随捕食者种群密度的增加而 (增强、减弱、不变)。解析:(1)原来岛屿上的狐捕食野兔。人登岛牧羊后,人捕食羊、野兔和狐、狐捕食羊羔,据此可画出食物网,并看出人与狐的种间关系是竞争和捕食。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