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10《石头记胜》同步练习上海五四制版.doc

上传人:xinsh****encai 文档编号:130532705 上传时间:2020-04-2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10《石头记胜》同步练习上海五四制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10《石头记胜》同步练习上海五四制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10《石头记胜》同步练习上海五四制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10《石头记胜》同步练习上海五四制版.doc(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0、石头记胜对于石头瓦片,我是生有偏爱。我认为一块石头也好,一块瓦片也好,它们本身都会说话。用不着写在日记上,只要看着它们,它们就会告诉你,何时何地,何年何月,它曾接待了我,而它,又何年何月来我家作客。时间匆匆过去,长期以来,我拾掇的野趣痴心的成果,并没有被我留住,连那些精心收买来的案屏石刻之类,也都没能保住,何况一些破铜碎铁都不如的石头瓦片呢。 记得我在团河参加土改时,白天开会,晚上整理材料,忙得不可开交,加之我又发疟疾,还打着颤,但仍拣回来一些乾隆时代的瓦片。这当然没有什么更大的价值,但我还是把它拣回来,不久骆新民来了,他笔名骆驼,是徐悲鸿的学生,和我志同道合,就更拣得来劲了。在土改时还

2、去干这种事,真可说未免太“那个”了。有谁想到在“文革”中,不但成为“罪名”,还都被“破四旧”给破了。想来就更加有些“那个”了。(24) 不过,话又说回来,我眼前还有几块心爱的石头,估计不会有人再从手中夺去打碎扔掉了。因为这几块石头,不但会说话,而且会“呐喊”,它们会抗议不理解它们的人肮脏的手来碰它!(25)我书桌上有一尊碧石像,其实是山东崂山石。它是天然生成的,被水彩画家王润华发现了,把它从崂山带到北京赠给我。他说,这个石形太像罗丹塑造的巴尔扎克像了。所以亲自把可喜的收获带来移赠给我。也有客人初看时,说不太像。但是,我却越看越觉得神似(26)大自然的大手笔塑造的巴尔扎克,在桌上对着我不住地凝视

3、。巴尔扎克说:“爱不只是一种感情,而且是一种艺术。”(27)爱成为他创作的动力。因为,他把自己也全部交给了创作。我屋内还有没被破掉的四副大理石挂屏。四副石屏,每副按天然构图分为春夏秋冬景色,使我每日看到新奇的天然图画,一共十六景,到我家来的人看了,都会点头称赞。其中最令人惊叹不已的是,一副天然造像,居然显示着鲁迅先生的神态。酷似鲁迅先生在演讲,一只手还夹着一支点燃的烟,真是惟妙惟肖。是鲁迅!是巴尔扎克!这两个天造地设的文学巨匠的石造像,在屋里天天伴着我,对我真可说是(甲);同时,也是我(乙)。(28)因为我的工作,他们是首先看到的。石头对我有这样奇妙的作用,石头和我产生了不可分割的感情,要我忘

4、记它们,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石头会发出声音来,而我能听到。有一块石头不能不提,因为它跳在荷叶形的砚池上虽然是冬天,它也给我传来初夏的情趣。(29)石头,既能补天,又能砸地;既能默默无言,又能轻轻细语;既能发出崆峒大响,又能奏出美妙的音阶;既能起高楼,又能填峡谷。人在发热时,枕着它可以清醒;人在寒冷时,把它烤热贴在身上,不但可以取暖,还可以愈病石头,蕴含着最美的语言的石头,你是属于我的,我也是属于你的。(30) (端木善良石头记胜)1、这里的“那个”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其意思是什么?_2、选出对这段文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艺术遭浩劫的时代过去了,人们会更加珍惜这大自然给予人类的艺术。 B现

5、在是繁荣艺术的时代,人们会从石头上发现美,看到它的价值,从而珍惜它。C这里既有作者对浩劫的控诉,又洋溢着对石头精神的讴歌之情。D浩劫已经过去了,人们坚信,从此不会再出现文物遭破坏的现象了。3、作者说“我却越看越觉得它神似”,原因是什么?选出分析不对的一项。( )A作者很爱碧石像,已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对它的再创作中去了。 B作者认为碧石像的神是与罗丹塑造的巴尔扎克像相通的。C碧石像是画家王润华发现的,连艺术家都认为它很像。D作者是用探求艺术的眼睛去审视碧石像的。4、为什么说“爱”是一种艺术?(限30字内)_5、从下列四项中,为甲、乙两处选取最合适的短语。( )A有力的督促 B无言的监督 C最大的快乐 D独有的快乐6、想想看,这块不能不提的石头酷似什么?_7、这里“最美的语言”指的是石头什么样的精神品格?请根据原文概括出两点。(限40字内)_ 1、答案:讳饰;不合时宜。2、答案:D提示:说“不会再出现文物遭破坏的现象”不对。3答案:C提示:不是原因。4答案:青蛙5答案:A、D 6答案:爱能使人全身心地投入到创作之中,发现美,挖掘美,创造美。7答案:既能从事伟大事业,又能做平凡工作;既能给人以鼓舞,又能给人以警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