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活的年代资料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0526084 上传时间:2020-04-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孔子活的年代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孔子活的年代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孔子活的年代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孔子活的年代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孔子活的年代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孔子活的年代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孔子活的年代资料(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孔子生活的年代孔子生活的年代是公元前551-479年。当时的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剧烈的制度转型时期,历史上称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当生活在春秋的中期,但孔子思想及学术成就形成的大背景当时春秋战国的整个时期。在周朝推翻殷商之后,经过镇压殷人后裔的叛乱,到成王时算是安定了下来。为了维护周王室的统治,在周公旦的辅佐下,成王开始大规模“封建亲戚,以蕃屏周”。据“史载周族灭商后,共灭国99,服国652。周族统治者在其统治势力所及的范围内,通过分封同性和异性亲属为诸侯,共建立起71国”(巫宝三主编先秦经济思想史)。在分封的基础上,周公又制定了以嫡长制为中心的一套等级森严的礼仪制度,即所谓的“周公制礼”。客观上讲

2、,周朝在取代殷商之后所实行的一套分封制度和以嫡长制为中心的礼仪制度是有其先进性和合理性的。首先解决了殷商后期农奴对领主的绝对依附,使其在一定的范围内有属于自己的土地,并通过助耕出力服役的方式向土地领主纳税,这样进一步缓和了领主与农奴之间的矛盾,也缓和了领主之间因农奴逃亡与追逃而发生的冲突;其次,由于嫡长制的建立,结束了殷商时代经常为争夺王位而发生的战争,也为后来形成周王朝的统治基础的宗、族以及宗法制度打下了基础。周族本是中国境内西北边界上的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小部落,长期受到游牧的民族的侵凌,由此造成其历史上几次内迁,几乎亡国。公刘迁至豳、古公亶父迁至岐山。在共同抵抗外族侵凌的过程中,周族的头领,

3、尤其古公亶父,懂得了与部族内的奴隶阶层同舟共济共同维护部落的生存和发展和“节用爱民”的道理,对前来依附的人们分给其土地,实行的是宽仁抚恤的政策。他们对待农奴的态度也比一般奴隶主要好,不像其他部落首领对农夫那样残暴。农夫只是每年到“王田”服一定的劳役即可。在春天,每当助耕的农夫们出耕的时候,周国国君带着妻子到田地上举行“饁(ye)礼”,表示给农夫亲自送饭。农事完毕后,农夫到公堂上饮酒吃羊肉,欢呼“万寿无疆”,让农夫们一年的劳作得到慰劳,在诗经上有很多篇章记载了这些事情。传至文王,在周国内普遍实行“仁政”。孟子 梁惠王等篇说:周文王行仁政,先从经界(划分田地)开始。农民助耕公田,纳九分之一的租税,

4、八家各分得私田百亩。大小官都有分地,子孙继承,作为公禄。商贾往来,关市不收税,水泽捕鱼不禁,一人犯罪,妻子不连坐。周朝实行的以宗法制制度为基础的封建制度在灭商之前的周国已经具备了雏形,并且也取得了施政的经验,而且还从这项制度中尝到了甜头,即经济取得了空前的发展,进而取得了“剪商”的胜利。经过西周初年的周公的“制礼作乐”,使这一制度更加完善,并推广于周所统治的势力范围,大概就是中国目前版图的长江以北及长江中下游平原。有的学者认为,殷周制度交替不是由于生产力发展而引起的,应该是有道理的。但确实是一个文明取代不文明的交替。在周初的分封制度中,周朝统治者按照不同的等级分别授土给亲族、功臣、以及先祖后裔

5、等。这些有封土的人就是所谓的诸侯。在授土的同时,还向这些诸侯授民,如授“鲁国殷民六族,卫国殷民七族,晋国怀姓九宗。”又如“赐臣、仆(奴隶)若干家,人献或民献(殷俘)、庶民或庶人(农夫)若干夫或若干人。”(以上见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这些有土之君,要立嫡传子,以弥争立之斗;而士大夫则选贤任能,以达治理国家的目的。即所谓“尊尊、亲亲、贤贤”。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是这样论述的,“周人以尊尊、亲亲二义,上治祖祢,下治子孙,旁治昆弟,而以贤贤之义治官。故天子、诸侯世,而天子、诸侯之卿、大夫、士皆不世。盖天子、诸侯者,有土之君也。有土之君,不传子、不立嫡,则无以弭天下之争;卿、大夫、士者,图事之臣也,不

6、任贤,无以治天下之事。”通过成康两代治理,在西周初期形成了一个等级森严,各安其份和初步繁荣的等级社会,所谓成康之治、小康社会就是当时的写照。左传 昭公七年记载当时的社会情况,“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马有圉,牛有牧,以待百事。” 社会矛盾缓解,人民安居乐业,生产生活基本稳定,这一时期是中国古代少有的繁荣稳定的时代。周初建立这种新制度的旨意就在于“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团体”。(王国维:观堂集林第二册,P.451-480,中华书局,1984年版)中国社会经过西周长达四百多年的相对和

7、平稳定和经济繁荣发展,新的矛盾不断涌现。以平王东迁雒邑为标志,最终使中国社会进入长达五百多年的春秋战国的动荡时期。在西周名义上是“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但是,一经授土授民的这些诸侯,“土”和“民”就成了其势力范围,也成为其日后对抗王室的资本。在西周土地是不可以买卖的,诸侯之间各自有着自己的疆界,诸侯城池的建制也有着详细的规定。但随着社会的生产力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西周初年的地多人少逐渐演化成人多地少的局面,虽然各诸侯国内都进行了大面积的开垦,而这种局面仍然不能改善,加上耕作技术的改进,又有大批农奴从土地上富余出来。从鲁宣公十五年“初税亩”开始,各诸侯国也逐渐废除了西周初

8、期的助耕制改为以土地多少为纳税基数的“税亩制”,这等于公开承认了土地的私有化。控制土地的多寡就决定了诸侯的财富和强弱。土地与人口之间的矛盾、各诸侯对土地、财富占有的野心导致诸侯之间的侵伐。王室东迁后的衰微,使东周王室丧失了宗主的地位而不能制止这种日益加剧了的诸侯间的冲突,逐渐演化成以占有对方土地、财富为目的的长达数百年的以强凌弱的诸侯兼并战争(即所谓“春秋无义战”)。叶行昆先生是这样描述这段历史的,“从原先的周公制礼作乐发展到了礼乐征伐自诸侯出,乃至自大夫出,进而陪臣执国命,终于导致了天下大乱,社会急剧动荡不安,”(论“礼坏乐崩”与制度变迁 叶行昆 )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是非常惨烈的,战争的规模

9、也是相当大的,许多著名的战争和战役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具有典范的,专门研究战争的著作孙子兵法也出在这个时期,没有详细的战争资料和战例是很难有如此对战争的认识的。战争对社会的破坏和给人们带来的灾难也是深重的。据鲁史记载,242年内,列国间的军事行动有483次,朝聘盟会450次,总计933次。从王室贵族以及诸侯家族内部来看,开始还可以在自己的土地上拿出一些土地来加封一些没有嫡传的子弟,即所谓“内诸侯”,或者,成为诸侯国中的大夫,大臣;到后期,连这些土地都没有了,所以大批的贵族子弟也都成为没有土地的游民甚至沦为庶人。这些人出身高贵,又受过良好的教育,在没有赖以生存的土地的情况下,有的走上经商的道路,而相

10、当一部分成为各诸侯或家族供养的武士,为了诸侯的兼并战争领兵打仗、驾车御射。这些人的加入使得这些武士逐渐由武转变成文,即所谓士。“平王东迁、周室式微,王官失守,学术下移”,西周实施的学在官府制度开始瓦解,私人讲学之风盛行于世。遂有民间诸子百家兴起,这就为当时的中国社会培养出了大批的有知识有观点的知识分子,士开始成为一个阶层。而士阶层就成为动荡社会中急于寻求安定生存的诸侯、贵族们的座上宾(所谓“养士”之风),通过游说这些诸侯以达到其生存和政治目的,即“学也,禄在其中矣。”孔子就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剧烈动荡的时代。从孔子到孟子这一个世纪之中,士阶层的发展最为惊人。一方面,士已成为一个最具影响力的社会集

11、团,另一方面此集团本身有发生了学派的分化。毋庸置疑,士阶层是中国古代社会中最具特色的一个阶层,亦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个变数和动因,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乃至整个中华文明特征中的许多秘密都应到这一阶层中去寻觅,况且“士志于道”(论语里仁)“君子谋道不谋食”(论语卫灵公),“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士”以道自任,“知书识礼”,是各种思想的承担者,“文化和思想的传承与创新自始至终都是士的中心任务”。(余英时:,“自序”,P.1)针对当时的中国社会状况,诸子百家提出了各自政治主张和学术观点,以孔子为代表,经过其弟子的几代努力建立起来的儒家学说最终成为上下广泛接受的学术思想,而影响中国社会两千多年。孔子作为旧贵族中的一位失去赖以生存资源且受过良好教育的子弟。年轻时有过相对的生活困境,也做过一些所谓低贱的差事,甚至还为贵族家做过管理牛羊的小官,虽然在鲁国做过司寇一类所谓士大夫,但这些并没有改变其命运和实现自己的主张。经过长达十五年在诸侯国的游说,并未实现自己政治主张的情况下,回到鲁国,专事讲学和历史文献的整理。把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思想抱负倾注于笔端。成为中国历史上私学的开山鼻祖。“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开创了影响中国知识分子两千多年的儒家学派。 5 /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