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日常生活中有趣的生物问题素材 1.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30468380 上传时间:2020-04-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7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生物日常生活中有趣的生物问题素材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初中生物日常生活中有趣的生物问题素材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生物日常生活中有趣的生物问题素材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生物日常生活中有趣的生物问题素材 1.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日常生活中有趣的生物问题1.米虫、谷象从来不喝水,为何不会渴死?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成语中至少有几个营养级?螳螂虽“狡猾”,但也逃不过比它更“狡猾”的黄雀的捕食,这体现了什么?3.鱼儿在一天中的什么时候最容易因缺氧窒息而翻塘?为什么?4.一些山区、半山区流传出“一代肿、二代傻、三代以后断根芽”的说法,有何道理?5.为什么增肥容易减肥难?6.鲁迅名言“牛吃进的是草,挤出的是奶”,整个同化作用的过程是什么?7.下列动物尿中尿素含量最高的是谁,为什么?A.兔B.羊C.牛D.狼8.为什么“大树底下好乘凉”?9.一对单眼皮的夫妇(纯合体),各自到美容院拉了个双眼皮,正常情况下,他们能生出个双眼皮的

2、小孩吗?为什么?10.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两个白胖子”,其中“麻屋子”、“红帐子”、“白胖子”各指花生果实的什么结构?11.“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说明了生物有_特征。12.如果把每一张牌看成一条染色体,则除大小王外,一副牌中有几个染色体组?13.封建社会我国缠足女子的足比较小,但其后代的脚并没有逐渐变小,原因是_。14.“一山不容二虎”反映了生物之间的什么关系?从能量流动的角度来讲,原因是_。15.雌蜘蛛与雄性蜘蛛交配结束后,往往会出其不意地将雄性个体咬死,并将其吃掉,该现象体现的生态关系是_。16.从事养殖业的人都知道这样一个常识,大多数海产鱼类不能在淡水中生存,这是

3、为什么?17.“脑子越用越灵活”,如何从突触角度来理解?18.某些麻醉剂在人体局部使用后,该部分的痛觉消失,而其他部分的神经传递正常,这说明了什么_ _。19.将一只快孵化出鸭子的鸭蛋暴露在一个正左右来回移动的大气球前,待小鸭出壳后将有何反应?此现象叫什么?_。20.严重缺氧的病人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5的CO2,目的是什么?21.在没有任何外界干扰的情况下,落叶有何规律?为什么?22.为什么新疆的哈密瓜特别的甜?23.古代宫庭的太监不长胡须,声调较高,声音和动作酷似女人,为什么?24.红头发的人往往雀斑较多,这说明了_。25.人有时会“触景生情”,这属于生物的什么基本特征?又是何种反射?参考

4、答案1.米虫、谷象在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水2.四体现了生物适应的相对性3.早晨。水生动植物经过一整夜的呼吸作用,消耗了水中大量的氧气4.因这些地区缺碘,人们易患地方甲状腺肿,当孕妇缺碘时,其后代很容易患呆小症,而呆小症的特征之一就是性器官发育不全,因此不能产生后代5.因为糖类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而脂肪不可以大量转化为糖类6.草的蛋白质草的氨基酸牛的氨基酸牛的蛋白质7.D,狼是肉食性动物,其食物中含丰富的蛋白质,而蛋白质在代谢过程中可以通过脱氨基作用产生尿素随尿液排出8.树叶蒸腾作用散失大量水分的同时,水由液态变成了气态带走了大量的热量,从而降低了温度9.不能。因为夫妇双方虽然有了双眼皮,

5、但其遗传物质并没有改变,此变异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10.果皮种皮胚(“白胖子”主要部分是子叶)11.遗传的12.四个13.脚小是由于外界环境引起的,而缠足女子自身的遗传物质并没有改变14.种内斗争。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而虎的营养级别较高15.种内斗争16.不能维持体内的水分平衡17.突触数目及种类受环境影响,在刺激丰富的环境中生长的正常孩子的脑神经元突触数量大大增多18.不同神经元之间的递质不同,此麻醉剂只是一种递质的阻断剂19.小鸭尾随气球而移动。印随20.CO2是调节呼吸的有效生理刺激,在纯氧中混入5的CO2,可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21.总是叶面向下,叶背向上。因为靠近上表皮的是栅栏组织,细胞排列整齐,细胞内含有较多的叶绿体,同时,叶面接受的光照也较强,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多,而靠近下表皮的是海绵组织,细胞排列疏松,细胞含有的叶绿体少,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也不多22.新疆哈密瓜产区的地理位置独特,昼夜温差大,夜晚呼吸消耗的有机物较少,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和糖分的形成23.因封建社会的残酷,太监进宫前得被阉割,失去了睾丸后的太监因无正常的雄激素而丧失了第二性征24.生物的不同性状有连锁现象25.应激性。条件反射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