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铁岭市六校协作体2020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130445365 上传时间:2020-04-27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6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铁岭市六校协作体2020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辽宁省铁岭市六校协作体2020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辽宁省铁岭市六校协作体2020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辽宁省铁岭市六校协作体2020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辽宁省铁岭市六校协作体2020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铁岭市六校协作体2020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铁岭市六校协作体2020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铁岭市六校协作体2019-2020学年度高三二联考试化学试卷第卷(共54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u 64 Ba 137 Na 23 O 16 K 39 S 32 Fe 56 Al 27 Cl 35.5一选择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1.2015年8月12日,天津一危险化工品仓库发生爆炸。爆炸区仓库里的危险品主要是氧化物、易燃物和剧毒物三大类。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 化学造成环境污染和严重事故,有媒体打出“我们恨化学”的广告是有道理的B. 对危险化工品应贴上相应的危险化学品标志,其中标志上的数字表示危险等级C. 易燃物钠、镁、电石着火,若及早发现,消防员可以用高压水枪将其

2、浇灭D. 对含剧毒物NaCN的废水,防化部队可用H2O2将之氧化,生成NaHCO3和NH3【答案】D【解析】【详解】A. 化学研究会造成污染和严重事故,但可以利用化学知识进行环境污染与治理,提高生活质量,打出“我们恨化学”的广告是无道理的,A项错误;B. 危险化学品标志上的数字表示危险品类别,B项错误;C. 钠、镁都能够与热水反应生成氢气,电石与水反应生成乙炔,着火后不能用水灭,应用沙土灭火,C项错误; D. NaCN中C为+2价,N为-3价,H2O2具有氧化性,可氧化NaCN,使之生成NaHCO3和NH3,D项正确;答案选D。2.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8.7 g

3、 MnO2与40 mL 10 molL1的浓盐酸充分反应,生成的氯气的分子数为0.1NAB. 常温常压下,CuZn原电池中,正极产生1.12 L H2时,转移的电子数应为0.1NAC. 将含3NA个离子的Na2O2固体溶于水配成1 L溶液,所得溶液中Na的浓度为2 molL1D. 1.0 L 1.0 molL1的NaAlO2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答案】C【解析】【详解】A. 8.7 g MnO2的物质的量为=0.1mol,随反应的进行,浓盐酸变为稀盐酸,稀盐酸与二氧化锰不反应,则1mol MnO2与4 mol浓盐酸充分反应后生成的Cl2分子数小于NA,A项错误;B. 常温常压不等于标

4、准状况,则1.12 L H2不能按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故转移的电子数不是0.1NA,B项错误;C. 含3NA个离子的Na2O2固体,物质的量为1mol,含钠离子为2mol,则溶于水配成1L溶液,所得溶液中Na+的浓度为=2mol/L,C项正确;D NaAlO2水溶液溶剂水中也含有氧原子,因此1.0 L 1.0 molL1的NaAlO2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远大于2NA,D项错误;答案选C。【点睛】与阿伏加德罗常数NA相关的化学计量的选择题是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对化学计量的理解与应用。本题B项是学生的易错点,要特别注意气体摩尔体积为22.4 L/mol的状态与条件,题设陷阱经常误将“

5、常温常压”当作“标准状况”、或者误把标准状态下的固体、液体当成气体,学生做题时只要善于辨析,便可识破陷阱,排除选项。3.下列各组离子可能大量共存的是()A. 遇酚酞变红的溶液中:Na、Cl、Ba2、CH3COOB. 常温下,KW/c(H+)11013 molL1的溶液中:SO42-、Fe2、ClO、NH4+C. 水电离出的c(H)1010 molL1的溶液中:Na、K、Cl、HCO3-D. 滴加KSCN溶液显红色的溶液中:NH4+、K、Cl、I【答案】A【解析】【详解】A. 遇酚酞变红的溶液为碱性溶液,溶液中存在大量氢氧根离子, Na、Cl、Ba2、CH3COO之间不反应,都不与氢氧根离子反应

6、,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A项正确;B. 常温下KW/c(H+)11013 molL1的溶液为酸性溶液,溶液中存在大量氢离子,ClO与氢离子反应生成次氯酸,Fe2+、ClO之间还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B项错误;C. 水电离出的c(H)1010 molL1的溶液可以为酸性或碱性溶液,溶液中存在大量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 HCO3-与氢离子、氢氧根离子均会发生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C项错误;D. 滴加KSCN溶液显红色的溶液含有Fe3+,I会与Fe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D项错误;答案选A。【点睛】离子共存问题,侧重考查学生对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及其实质的理

7、解能力,题型不难,需要注意的是,溶液题设中的限定条件。如无色透明,则常见的有颜色的离子如Cu2+、Fe3+、Fe2+、MnO4-、Cr2O72-、CrO42-等不符合题意;还有一些限定条件如:C. 水电离出的c(H)1010 molL1的溶液,数值小于110-7时,该溶液可能为酸溶液,也可能为碱溶液。做题时只要多加留意,细心严谨,便可快速选出正确答案。4.下列各组中微粒能大量共存,且当加入试剂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选项微粒组加入的试剂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Fe3+、I、ClNaOH溶液Fe3+3OHFe(OH)3BK+、NH3H2O、CO32通入少量CO22OH+CO2CO32+H

8、2OCH+,Fe2+、SO42Ba(NO3)2溶液SO42+Ba2+BaSO4DNa+、Al3+、Cl少量澄清石灰水Al3+3OHAl(OH)3A. AB. BC. CD. D【答案】D【解析】【详解】A. Fe3+、I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共存,A项错误;B. 通入少量CO2, NH3H2O优先反应,为弱电解质,在离子方程式中保留化学式,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NH3H2O +CO2CO32+H2O+2NH4+,B项错误;C. 加入硝酸钡后,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氧化亚铁离子,所以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还有:NO3+3Fe2+4H+NO+3Fe3+2H2O、SO42+Ba2+BaSO

9、4,C项错误;D. Al3+与少量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OH Al(OH)3,D项正确;答案选D。5. 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地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图1用于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B. 图2是原电池装置,Fe电极为负极C. 图3用于提取I2/CCl4溶液中的I2D. 图4用于检查碱式滴定管是否漏液【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NO2不能用排水法收集,A错误;B、铁是活泼的金属,可以构成原电池,B正确;C、碘易溶在四氯化碳中,不能分液,C错误;D、该操作属于碱式滴定管排液赶尽气泡,D错误,答案选B。考点: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6.X、Y、Z、

10、W、U是分别位于短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X与W位于同一主族,Z元素的单质既能与盐酸反应也能与NaOH溶液反应,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Z、W、U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Y元素的单质在X的某种氧化物中可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W的最高价氧化物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B. Y、Z元素的单质作电极,在NaOH溶液环境下构成原电池,Z电极上产生大量气泡C. 室温下,005 mol/L U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的pH 1D. Y 、Z 、U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Y Z U【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知:X是C;Y是Mg;Z是Al;W是Si;U是S。AW

11、的最高价氧化物SiO2难溶于水,不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错误;BY、Z元素的单质作电极,在NaOH溶液环境下构成原电池,由于Al可以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所以Z作负极,Y作正极,在Y电极上产生大量气泡,错误;C室温下,0.05 mol/L U的气态氢化物H2S的水溶液呈酸性,由于氢硫酸是弱酸,所以溶液的pH 1,正确;D对于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就越小,对于电子层结构不同的离子来说,离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就越大。Y 、Z 、U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U Y Z ,错误。考点:考查元素的推断、元素的构、位、性的关系的知识。7.向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

12、KI溶液至过量,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CuI,溶液变为棕色。再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不断通过SO2气体,溶液逐渐变成无色。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上述实验条件下,物质的氧化性:Cu2+I2SO2B. 通入SO2时,SO2与I2反应,I2作还原剂C. 通入SO2后溶液逐渐变成无色,体现了SO2的漂白性D. 滴加KI溶液时,转移2mole-时生成1mol白色沉淀【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硫酸铜和碘化钾反应生成碘化亚铜沉淀,和碘单质,和硫酸钾,然后二氧化硫和碘反应生成硫酸和氢碘酸。A、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分析,铜离子做氧化剂,碘做氧化产物,第二个反应中碘做氧化剂,二氧化硫做还原剂,所

13、以氧化性顺序为:铜离子碘单质二氧化硫,正确,选A;B、二氧化硫和碘的反应中二氧化硫做还原剂,碘做氧化剂,错误,不选B;C、二氧化硫表现还原性,不是漂白性,错误,不选C;D、每摩尔碘化亚铜生成转移1摩尔电子,所以当有2摩尔电子转移时产生2摩尔白色沉淀,错误,不选D。考点:氧化还原反应8.已知高能锂电池的总反应式为:2Li+FeSFe+Li2SLiPF6SO(CH3)2为电解质,用该电池为电源进行如图的电解实验,电解一段时间测得甲池产生标准状况下H24.48L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从隔膜中通过的离子数目为0.4NAB. 若电解过程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电解后甲池中溶液浓度为4mol/LC. A

14、电极为阳极D. 电源正极反应式为:FeS+2Li+2e-Fe+Li2S【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由反应FeS+2Li=Fe+Li2S可知,Li被氧化,应为原电池的负极,FeS被还原生成Fe,为正极反应,正极方程式为FeS+2e-=Fe+S2-,甲连接原电池负极,A为阴极,生成氢气,电极方程式为2H+2e-=H2,n(H2)=4.48L22.4L/mol=0.2mol,转移0.4mol电子,生成0.4molOH-,则隔膜中通过的K+离子数为0.4mol,通过的离子数目为0.4 NA,A正确;B、甲连接原电池负极,为阴极,生成氢气,电极方程式为2H+2e-=H2,n(H2)=0.2mol,转

15、移0.4mol电子,生成0.4molOH-,则隔膜H中通过的K+离子数为0.4mol,c(OH-)=(0.2L2mol/L+0.4mol)0.2L=4mol/L,即电解后甲池中溶液浓度为4 mol/L,B正确;C、A电极为阴极,C错误;D、FeS被还原生成Fe,为正极反应,正极方程式为FeS+2e-=Fe+S2-,D正确,答案选C。【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了电解原理【名师点晴】该题属于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的考查,明确离子交换膜的作用及阴阳极上发生的反应是解本题关键,计算量较大,计算时注意守恒法的灵活应用,题目难度中等。9.下列有关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A. 胶体的本质特征是具有丁达尔效应B. 阳离子、阴离子中均分别只含有一种元素,则由这样的阴、阳离子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C. 白磷转化为红磷是物理变化D.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答案】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