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中学、、龙泉中学三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130445250 上传时间:2020-04-2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荆州中学、、龙泉中学三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湖北省荆州中学、、龙泉中学三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湖北省荆州中学、、龙泉中学三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湖北省荆州中学、、龙泉中学三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湖北省荆州中学、、龙泉中学三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荆州中学、、龙泉中学三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荆州中学、、龙泉中学三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省荆州中学、宜昌一中、龙泉中学三校2019年高三上学期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1.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盖天子、诸侯之分始定于此。这反映了A. 殷商以前“天子”“诸侯”没有区分B. 自周以后才有了真正意义的国家概念C. 分封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是文明的演进D. 分封制的对象都是功臣、昆弟、甥舅【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西周的分封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传播了周文化,推动了历史的进步,故选C项;“没有

2、区分”的说法明显不符合史实,故排除A项;国家的概念自夏朝就已经开始出现,故排除B项;分封的对象除了功臣、昆弟和甥舅之外还有前朝帝王的后代,故排除D项。2.秦以郡县治东方,结果激起东方的反抗。汉初,这种区域文化的差异与冲突又显现出来,且仍以楚齐、赵三地最为明显。刘邦方面必须“承秦”,另方面又必须尊重东方社会之习俗。这反映出A. 汉代中华文化尚未出现融合B. 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有合理性C. 秦由于未从俗而治导致灭亡D. 汉承秦制才是长治久安的保证【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反映的信息来看,“承秦”实行郡县制;“另方面又必须尊重东方社会之习俗”,从而实行封国制,说明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有合理性。故

3、答案为B项。A项中的“尚未出现”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排除;秦朝因为暴政而亡,排除C项;郡国并行制未能实现汉朝的长治久安,排除D项。【点睛】西汉初年仿效秦朝实行郡县制,同时因鉴戒秦不分封孤立而亡,又恢复诸侯王分封制。郡和王国同为地方高级行政区划,郡直隶于中央,王国由分封的诸王统治,实行地方行政制度郡国并行制。汉初建立诸侯王国,本来的目的是拱卫中央,加强中央集权,但后来的发展却适得其反。诸侯王依恃其政治、经济、军事实力与中央对抗,并进而觊觎皇帝的位置,以致造成对中央的严重威胁。3.有学者研究发现,唐代城市道路功能单纯,主要满足城市交通需要。到了宋代,城市道路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两旁分布着各种商店,

4、形成繁华的商业街,成为城市生活的中心,道路宽度缩小。这种情况一直廷续到明清。这种变化反映了A. 城市经济功能的增强B. 城市建筑风格的质变C. 江南工商业市镇的兴起D. 手工业发展使商业繁荣【答案】A【解析】【详解】据材料“唐代城市道路功能单纯,主要满足城市交通需要。到了宋代,城市道路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两旁分布着各种商店,形成繁华的商业街,成为城市生活的中心,道路宽度缩小”可得出城市经济功能增强的结论,故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城市建筑风格,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江南工商业市镇的兴起,故C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手工业发展使商业繁荣,故D项错误。4.清代学者储大文说:“元代分省建置,惟务侈阔,尽废禹贡

5、分州,唐宋分道之旧。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故元、明二季流贼之起也,来无所堵,去无所侦,破一县,一府震;破一府,一省震;破一省,各直省皆震。”在此他认为A. 行省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 行省制不利于维持地方治安稳定C. 元代行省制克服了唐宋之弊D. 元代行省制导致了国家分裂割据【答案】B【解析】【详解】由题目中的信息“元代分省建置黄河之险长江之险失流贼起来无所堵,去无所侦”可知,行省制不利于维持地方治安稳定,故选B。由材料推断,行省制不利于维持地方治安稳定,也就不能加强中央集权,故排除A。“尽废禹贡分州,唐宋分道之旧”可见,元代行省制没有克服唐宋之弊,

6、故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元代行省制导致了国家分裂割据”的信息,故排除D。5.19世纪60年代起,清政府开始废除移民禁令,鼓励民众前往东北、西北、西南、东南等地垦荒,并于1884年设立新疆行省、1885年设立台湾行省。其主要目的是A. 缓解财政压力B. 推动民族交流C. 促进农业发展D. 应对边疆危机【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9世纪60年代起”“鼓励民众前往东北、西北、西南、东南等地垦荒,并于1884年设立新疆行省、1885年设立台湾行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60年代以来,为了加强同内地的联系,巩固国防,应对边疆危机,清政府采取了鼓励民众到边疆地区垦荒、设立行省等措施,故D项

7、正确;ABC项是并不是材料中措施的主要目的,排除。【点睛】解题过程中注意“19世纪60年代起”这一时间信息。6.剑桥中华民国史载“(辛亥)革命后10年,在(20世纪)20年代初,民族资本主义就开足了马力但这一城市经济和社会巨大进步,更多地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经济奇迹,而较少地受惠于一场早已被军人接管了的革命。”对材料最恰当的理解是A. 一战是造成“经济奇迹”出现的主要原因B. 辛亥革命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毫无作用C.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速度快程度高D. 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中“更多地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经济奇迹”是指一战期间中

8、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根本原因是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所以正确选项是A。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扫清了障碍,B错误;材料并不是说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速度快程度高,C错误;材料说明的是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导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出现了“经济奇迹”,D错误。7.某一历史时期,毛泽东提出:“根据山地战与游击战的理由,红军要求位于冀察晋绥四省交界之四角地区,向着沿平绥路西进及沿平汉路南进之敌作侧面的袭击战,配合正面友军战略上的行动。”据此判断,该时期中共武装力量的主要任务是A. 配合国民革命北伐作战B. 开展反“围剿”斗争C. 抵抗日本帝国主

9、义侵略D. 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根据山地战与游击战的理由,红军要求位于冀察晋绥四省交界之四角地区配合正面友军战略上的行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内容体现了抗战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作战情况,故C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民革命的北伐是由广州开始北伐,并且与材料“配合正面友军战略上的行动”等信息不符,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反“围剿”斗争发生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与材料“配合正面友军战略上的行动”不符合,故B选项错误;根据材料“根据山地战与游击战的理由,红军要求位于冀察晋绥四省交界之四角地区配合正面友军战略上的行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内容发生在抗日战争

10、时期,而不是解放战争时期,故D选项错误。8.下表是19781988年中国客运量结构分布表,(单位:万人)年份铁路公路水运航空19788149114922923042230.911988122645650473350321442表格中中国客运量数据变化,说明这一时期我国A. 改革开放促进了人口流动B. 科技发展使交通方式更加多样化C. 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城市化D. 对外开放政策加速了航空业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表明1978年以来各种交通出行客运量都得到增加,说明改革开放促进了人口流动,故A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科举发展与交通方式的关系,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解决体制改革与城市化

11、的关系,故C不符合题意;D只是涉及问题的一个方面,故D不符合题意。9.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说:“国家是人民的事业。可是人民是指一个人群因服从共同的正义的法律和享受共同的利益造成的整体结合。国家的精神目的就是维护正义,物质目的就是保护私有财产。国家是人民为了正义和保护私有财产,通过协议建立起来的政治组织。”以下是十二铜表法条文,体现西塞罗这一法治观的是A. “禁止平民和贵族通婚”B. “不得为任何个人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C. “家属终身在家长权的支配下。家长得监察之、殴打之、使作苦役,甚至出卖之或杀死之”D. “前后制定的法律有冲突时,后法取消前法”【答案】B【解析】据材料“国家是人民的事业服从

12、共同的正义的法律和享受共同的利益国家的精神目的就是维护正义,物质目的就是保护私有财产”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法律具有正义和公平的特点,“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具有正义和公平性,故B项正确;“禁止平民和贵族通婚”维护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地位,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家属终身在家长权的支配下。家长得监察之、殴打之、使作苦役,甚至出卖之或杀死之”维护了家长权,也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前后制定的法律有冲突时,后法取消前法”体现了后法优于前法,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人民的事业服从共同的正义的法律和享受共同

13、的利益”,学生据此可以正确理解罗马法的正义、平等性特点,再结合选项进行逐一分析判断,即可得出正确答案。10.1883年,德国通过了工业化国家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保险立法医疗保险法,1884年又通过了工伤事故保险法,1889年通过了第一部老龄和残疾保险法。这三大保险法旨在A. 建立现代社会保险制度B. 应对现代化社会的挑战C. 否定自由资本主义原则D. 推动企业自觉科技创新【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为了应对工业化带来的严重的社会问题,缓解严重对立的阶级矛盾,19世纪后期德国政府开始采用立法的形式为工人设立社会保险,这是应对现代化社会的挑战,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是德国实施的措施

14、,不是目的;C选项错误,这是国家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和完善,并未否定自由资本主义原则;D选项错误,保险法的实施与企业科技创新无关。故正确答案为B 选项。11.赫鲁晓夫上台后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下图是1953至1963年苏联与世界实际GDP平均增长率对比(%)。对该图信息解读符合实际的是A. 冲击斯大林模式,初期取得一定成效B. 承认市场管理体制,造成了经济混乱C. 强化部门管理体制,降低生产积极性D. 与美国军备竞赛,致使经济全面滑坡【答案】A【解析】【详解】由图可知,赫鲁晓夫上台后针对斯大林模式开始寻求突破,其执政初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苏联的GDP平均增长率要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故选

15、A。赫鲁晓夫实行的依然是计划经济发展模式,排除B;降低生产积极性的说法显然不符合苏联1953年到1958年的经济发展形势,排除C;与美国展开军备竞赛,致使经济全面滑坡的是勃列日涅夫,排除D。12.二战后,美国逐渐改变重欧轻亚的援助计划,一方面加强对菲律宾经济援助,帮助亲美的菲律宾政府稳定政局,另一方面帮助菲律宾政府镇压共产党领导的胡克运动。这一政策转变A. 使菲律宾丧失国家独立B. 标志着冷战开始扩展到亚洲C. 体现了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D. 确立了美菲平等伙伴关系【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美国逐渐改变重欧轻亚的援助计划,一方面加强对菲律宾经济援助另一方面帮助菲律宾政府镇压共产党领导的胡克运动”可知,二战后随着世界局势变化而改变以往重欧轻亚的策略,说明美国调整全球战略,故C选项正确;根据材料“一方面加强对菲律宾经济援助,帮助亲美的菲律宾政府稳定政局,另一方面帮助菲律宾政府镇压共产党领导的胡克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内容是美国调整全球战略的体现,没有体现菲律宾成为了美国的殖民地,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的是二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没有体现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