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2020届高三第一次大联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130445245 上传时间:2020-04-27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3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2020届高三第一次大联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2020届高三第一次大联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2020届高三第一次大联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2020届高三第一次大联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2020届高三第一次大联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2020届高三第一次大联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2020届高三第一次大联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湘名校教育联盟2020届高三第一次大联考生 物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细胞分子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 糖原和脂肪氧化分解的终产物相同B. 磷脂和ATP的元素组成不同C. 酶、激素和抗体的本质均为蛋白质D. 纤维素和淀粉的基本组成单位不同【答案】A【解析】【分析】1、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有的酶在细胞内发挥作用如呼吸酶,有的酶在细胞外发挥作用如唾液淀粉酶。2、人体内的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化学物质,有的是蛋白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等,有的是固醇如性激素等,有的是氨基酸衍生物如甲状腺激素,可随着体液运输到达靶器官,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改变。3、

2、抗体是浆细胞产生的免疫球蛋白。【详解】A、糖原和脂肪氧化分解的终产物相同,为CO2和H2O,A正确;B、磷脂和ATP的元素组成都为C、H、O、N、P,B错误;C、部分激素是蛋白质,部分是脂质等,酶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抗体是蛋白质,C错误;D、纤维素和淀粉都是多糖,基本单位是葡萄糖,组成元素是C、H、O,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人体内酶和信息分子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生物大分子知识的记忆及知识迁移能力,并能综合运用知识进行分析和判断的能力,考生对相关化合物的化学本质和功能的识记和理解是解题的关键。2.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 真核细胞mRNA的合成只能发生在细

3、胞核中B. 各细胞器之间互不联系,分别执行不同的功能C. 原核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简单,只含有核糖体膜D. 细胞骨架与细胞分裂、分化以及能量转换有关【答案】D【解析】【分析】1、细胞骨架是真核细胞中由蛋白质聚合而成的三维的纤维状网架体系。细胞骨架包括微丝、微管和中间纤维。细胞骨架在细胞分裂、细胞生长、细胞物质运输、细胞壁合成等等许多生命活动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细胞器中,具有双层膜有线粒体、叶绿体,具有单层膜的有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它们都由生物膜构成,这些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详解】A、真核细胞mRNA的合成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和叶绿体也

4、能发生,A正确;B、各细胞器之间相互联系,协同配合,B错误;C、原核细胞无生物膜系统,只有细胞膜且核糖体是无膜结构,C错误;D、真核细胞的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其与细胞运动、能量转换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比较基础,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重点考查细胞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及生物膜系统的概念,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3.H+经胃壁细胞膜上的质子泵在能量驱动下从胃壁细胞泵出到胃腔而维持胃液的酸性;而K+可从胃腔由质子泵在能量驱动下泵入胃壁细胞,又可经通道蛋白顺浓度差出到胃腔。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H+从胃壁细胞

5、出到胃腔是主动运输B. K+经通道蛋白出到胃腔是被动运输C. 驱动质子泵所需能量由ATP提供D. K+顺浓度差出到胃腔说明通道蛋白不能控制K+通过细胞膜【答案】D【解析】H+经胃壁细胞膜上的质子泵在能量驱动下从胃壁细胞泵出到胃腔,属于主动运输,A项正确;K+经通道蛋白顺浓度差出到胃腔,属于被动运输,B项正确;ATP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C项正确;通道蛋白可以控制K+通过细胞膜,D项错误。4.下列关于酶和ATP的叙述,正确的是A. 酶分子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和核糖核苷酸B. 温度不影响ATP与ADP相互转化的速率C. DNA聚合酶能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D. 细胞中ATP的合成一般与吸能

6、反应相联系【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酶和ATP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酶的概念及化学本质;识记ATP的化学组成,掌握ATP和ADP相互转化的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详解】A、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和RNA,最终水解产物是氨基酸和核糖、磷酸以及碱基,A错误;B、温度会影响酶的活性因此会影响ATP与ADP相互转化的速率,B错误;C、DNA聚合酶能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C正确;D、吸能反应一般与ATP水解的反应相联系,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D错误。故选C。5.如图所示为细胞内进行的生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过程不能发生在同一个细胞中B. 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不能

7、发生过程C. 过程释放大量能量,过程释放少量能量D. 消耗等摩尔葡萄糖时,过程产生C02量相等【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以知道:是葡萄糖酵解产生丙酮酸的阶段,为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 是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为有氧呼吸;是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和属于无氧呼吸过程。【详解】A、过程为两种不同的无氧呼吸,不能发生在同一个细胞中,A正确;B、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也能进行有氧呼吸,B错误;C、有氧呼吸第一、第二阶段产生的能量少,第三阶段产生的能量多;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 无能量产生, C错误;D、消耗等摩尔葡萄糖时,过程产生的C02量是过程的1/3,D错误。故选A。6.生物制氢有良好的

8、发展前景,H在产氢酶的作用下可以产生H2,产氢酶对O2敏感。下面是利用生物制H2的两种方法:真核生物绿藻在光照条件下可以产生H2;一些厌氧微生物在黑暗环境下,能将多种有机物发酵成各种有机酸,同时产生大量的H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绿藻在光照条件下产生H的场所只有叶绿体B. 在厌氧微生物产H2的过程中无氧呼吸不会影响产氢酶的活性C. 当细胞代谢活动平衡时,绿藻细胞内参与反应的C3的含量小于C5D. 利用厌氧微生物制H2的优点:不受光照条件限制、避免了氧气的干扰等【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内容,要求考生能够识记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各阶段的物质变化以及发生的场所,能

9、够结合题干信息准确分析。【详解】A、真核生物绿藻在光照条件下,既进行光合作用又进行呼吸作用,两过程都产生H,因此绿藻在光照条件下产生H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A错误;B、厌氧菌无氧呼吸产生有机酸,导致溶液PH降低,影响产氢酶的活性,因此在厌氧微生物产H2过程中无氧呼吸也会影响产氢酶的活性,B错误;C、根据二氧化碳的固定的反应方程式可知,一个五碳化合物生成两个三碳化合物,因此绿藻细胞内参与反应的C3的含量大于C5的含量,C错误。D、一些厌氧微生物在黑暗环境下,能将多种有机物发酵成各种有机酸,同时产生大量的H2。与上述绿藻制氢方法相比,这种方法制H2的优点是不受光照条件限制、避免了氧气

10、的干扰、产气量大,D正确。故选D。7.二倍体生物某细胞刚刚完成着丝点的分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该细胞中染色体数、核DNA数与体细胞的相同B. 该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不含染色单体C. 该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可能含同源染色体D. 着丝点分裂形成的子染色体上基因一定相同【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和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详解】A、细胞正在进行着丝点的分裂,可能是有丝分裂后期,也可能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如果

11、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核DNA数是体细胞的一半,如果是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是体细胞的二倍,A不符合题意;B、如果是有丝分裂后期过程,含有4个染色体组;如果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过程,含有2个染色体组,B不符合题意;C、如果是有丝分裂后期过程,子细胞中含同源染色体;如果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过程,子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C符合题意;D、着丝点分裂可以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形成的2条子染色体上出现等位基因的原因可能是基因突变,也可能是交叉互换的结果,D不符合题意。故选C。8.D基因纯合的苦瓜植株不能产生卵细胞,d基因纯合的苦瓜植株花粉不能正常发育,杂合子植株完全正常。现有基因

12、型为Dd的苦瓜植株若干做亲本。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若连续白交至F2,则每一代的基因频率都不发生变化B. 若连续白交至F2,则F2中正常植株所占比例为1/2C. 若自由交配两代至F2,则每一代基因频率都不发生变化D. 若自由交配两代至F2,则F2中正常植株所占比例为1/2【答案】D【解析】【分析】由题意知基因型为DD个体不能产生卵细胞,因此产生卵细胞的个体是Dd、dd,dd植株的花粉不能正常发育,能产生正常花粉的植株的基因型是DD、Dd,基因型为Dd个体自交,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DD:Dd:dd=1:2:1,产生卵细胞的基因型是Dd:dd=2:1,产生的卵细胞的类型及比例是D:d=1:2,产生

13、精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DD:Dd=1:2,产生的精子的类型及比例是D:d=2:1,子一代自由交配得到子二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DD:Dd:dd=2:5:2;子一代自交,由于DD不产生卵细胞不能自交,dd不能产生精子,不能进行自交,能自交的只有Dd,因此子一代自交的基因型及比例是DD:Dd:dd=1:2:1。【详解】A、由分析可知,子二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DD:Dd:dd2:5:2,d的基因频率是2/91/25/91/2,D=1/2,每一代的基因频率都不发生变化,A正确;B、由分析可知,子一代自交的基因型及比例是DD:Dd:dd1:2:1,正常植株Dd占1/2,B正确;C、由分析可知,从亲代起至F2代,

14、每代均自由交配,则F2植株中的基因型及比例是DD:Dd:dd2:5:2,D的基因频率是2/91/25/91/2,d=1/2,每一代的基因频率都不发生变化,C正确;D、由分析可知,从亲代起至F2代,每代均自由交配,则F2植株中的基因型及比例是DD:Dd:dd2:5:2,正常植株Dd占5/9,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对于基因的分离定律实质的理解和应用、分析题干获取信息的能力并利用相关信息进行推理、判断的能力是解题的关键;解决该题的突破口是对于自由交配的和花粉败育的理解。9.某植物红花、白花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一红花植株和一白花植株杂交,F1中既有开白花又有开

15、红花的植株。F1中红花植株白交后代红花:白花=9:7,F1中红花植株和白花植株杂交后代开红花和白花的比例为3:5。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亲本中的白花植株一定为纯合体B. F1中开白花和红花的比例为1:1C. F1中白花植株白交后代均开白花D. F1中红花植株与亲本白花植株杂交,后代3/4开红花【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控制该性状的是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F1中红花植株自交后代红花:白花=9:7,说明有两种显性基因时才表现为红花,开红花的F1植株AaBb自交,F2表现为红花:白花=9:7,符合A_B_:(A_bb+aaB_+aabb)=9:7。一红花植株和一白花植株杂交,F1中既有开白花又有开红花的植株,所以亲本红花基因型为AABb,亲本白花基因型为aabb,F1的基因型为AaBb、Aabb。【详解】A、亲本中的白花植株基因型为aabb,亲本红花植株基因型为AABb,所以亲本中的白花植株必定为纯合子,A正确;B、F1的基因型为AaBb、Aabb,F1中开白花和红花的比例为1:1,B正确;C、F1中白花植株自交后代均开白花,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