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鄂东南联盟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130445239 上传时间:2020-04-27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鄂东南联盟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湖北省鄂东南联盟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湖北省鄂东南联盟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湖北省鄂东南联盟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湖北省鄂东南联盟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鄂东南联盟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鄂东南联盟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秋季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期中联考高三历史试卷考试时间:2019年11月5日上午10:0011:30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1.柳宗元在封建论中写道:“彼封建者,更古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而莫能去之。盖非不欲去之也,势不可也。”可见,西周分封是A. “天下一家”文化认同的必然B. 对上古及夏、商制度的承袭C. 生产和交通技术等落后的结果D. 大一统在制度文化上的体现【答案】C【解析】【详解】柳宗元并不认为分封制是最好的制度,只是现实形势的必然结果。随着生产、交通和军事技术及相关制度的进步,中央王朝对地方控制能力增强,分封制最终被郡县制取代,故C项符合题意;“天

2、下一家”的文化认同更多的是体现了宗法制的影响,A项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强调制度的承袭关系,B项不符合题意;“大一统”指在国家政治上的整齐划一,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上的高度集中,而西周并没有真正出现这样的局面,D项不符合题意。2.“博士,掌教弟子,国有疑事,掌承问对”。据统计,秦始皇时有博士七十余人,二世时有博士诸生三十余人。秦朝博士官有姓名可考者十二人。十二名中,儒家占50%,而在可知学派的八名博士中,儒家占75%。由此可知,秦朝A. 强化了中央集权体制B. 注重缓和与士人矛盾C. 儒学居于主流的地位D. 利用仁德以优化统治【答案】D【解析】【详解】秦朝博士的主要职能是顾问咨询,有利于统治者决策

3、的优化,而儒生占绝对比例,故D项符合题意;中央集权是指加强对地方的管理,A项与材料无关,A项不符合题意;博士主要承担咨询职能,统治者的目的仍是加强统治,B项不符合题意;材料反映不了儒学在秦朝是否居主流地位,C项不符合题意。3.魏晋以来僧尼享受免税赋徭役。北朝周武帝为统一北方,采取“求兵于僧众之间,取地于塔庙之下”,规定以儒教为先,道教为次,佛教第三,最终开展灭佛运动。北周武帝的做法A. 巩固了封建统治基础B. 抑制了地主土地兼并C. 增强了儒学的影响力D. 推动了租调制的出现【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灭佛后僧尼一部分充实军队,一部分成为向政府交税服役的农户,可知增加了军队人数和国家税收

4、,巩固政权基础,故A项符合题意;土地私有制是土地兼并的根本原因,与材料没有关系,B项不符合题意;汉武帝以来,儒学一直是正统思想,C项不符合题意;北周之前就出现了租调制,时间不符,D项不符合题意。4.唐代三省布局示意图如下,中书和门下两省位于皇城内,尚书省位于长安城中心。由此可知,唐代三省布局A. 加剧了中枢机构的不稳定性B. 形成了三省分权制衡体制C. 防止了地方割据势力的膨胀D. 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答案】D【解析】【详解】据材料“唐代中书省与门下省位于皇宫内南侧的东西两边,尚书省则距离皇宫较远”可知三省的布局与其职能有关,中书省、门下省侧重于辅助决策,尚书省侧重于行政执行,中书省、门下

5、省靠近皇宫,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D项符合题意;三省既明确了行政分工,又相互牵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高度成熟的体现,不能体现中枢机构的不稳定性,A项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三省的布局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而非分权制衡,B项不符合题意;三省是中央行政机构,不可能防止地方割据势力的膨胀,C项不符合题意。5.根据下表可知,明清江南市镇管理A. 以治安和赋税征收为重点B. 注重发挥地方的自主性C. 蕴含了近代经济管理方式D. 保障小农生产的稳定性【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明清江南市镇经济发展繁荣。古代重农抑商,设置衙署和机构,是为了治安和税收,故A项符合题意;在市镇设置机构管理,体现了加强中央集权

6、,B项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提到了沿用传统模式没有体现近代经济管理模式,C项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涉及的是市镇,和农村没有关系,D项不符合题意。6.明代王阳明在传习录说“日用事为间,体究践履,实地用功”,要做到“讲之以身心,行著习察,实有诸己”。在王阳明心学的影响下,士大夫提倡实学、办实事,有一批自然科学家走出书斋,亲身参与科学实践。受此影响出现的代表著作是A. 永乐大典B. 梦溪笔谈C. 本草纲目D. 海国图志【答案】C【解析】【详解】李时珍编著本草纲目时,不仅遍阅前人的本草,还“采访四方”,采集标本,摹绘图像,C项符合题意;永乐大典是明朝永乐年间出现的大型类书,时间和内容不符,故啊A不符合题意;梦

7、溪笔谈是北宋沈括编写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时间不符合,故B不符合题意;海国图志是清朝魏源编写的一部介绍西方国家的科学技术和世界地理历史知识的综合性图书,故D不符合题意。7.雅典陪审法庭可以根据法律来否定公民大会通过的决议,因为决议虽然也是公民意志的体现,但由于它是为适应特定具体的情势而制定的,因此可能并不符合城邦生活的真正准则,是可以取消的。这说明()A. 雅典公民利益高于一切B. 权力运行体现了法律至上原则C. 城邦公民主导了民主政治D. 陪审法庭已成为最高权力机关【答案】B【解析】【详解】由材料信息“陪审法庭可以根据法律来否定公民大会通过的决议”可知,雅典陪审法庭对公民大会权力的制约,体现了

8、法律至上的原则,故选B;由材料“决议虽然也是公民意志的体现,但可能并不符合城邦生活的真正准则,是可以取消的”可知,雅典公民的利益并不会高于一切,也是受到法律制约的,排除A;仔细研读材料信息可知,雅典民主政治是有法律准则的,并不是由公民主导的,排除C;雅典最高权力机构自始至终都是公民大会,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陪审法庭可以根据法律来否定公民大会通过的决议”,紧扣关键信息并联系所学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分析解答。8.罗马法学家认为,在适用于特定民族的市民法和适用于全人类的万民法之外,还有“自然界教给一切动物的法律”自然法,根据自然法,一切人都是生而自由的。据此,下列结论合理的是A. 市

9、民法与万民法之间彼此矛盾B. 自然法可等同于罗马私法规范C. 市民法和万民法维护奴隶制度D. 市民法与自然法之间相互抵触【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自然法,一切人都是生而自由的”,可知自由人和奴隶的区分仅仅在市民法或万民法的意义上才是成立的,故C项符合题意;市民法与万民法适用范围不同,市民法以它适用的国家命名,万民法为全人类制定的,二者并不矛盾,A项不符合题意;罗马私法包括自然法、万民法、市民法,B项不符合题意;自然法是自然界的一切动物都知晓并遵循的,市民法以它适用的国家命名,二者并不相互抵触,D项不符合题意。9.学界普遍认为古希腊戏剧起源于对酒神狄俄尼索斯的祭祀,因为狄俄尼索斯是葡萄之

10、神,所以早期戏剧主要是描写神的世界,公元前5世纪戏剧出现越来越多对人物性格的描写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这一变化反映了A. 戏剧服务对象转向民众B. 宗教信仰丧失主导地位C. 人文主义思想逐渐兴起D. 戏剧创作开始面向生活【答案】C【解析】【详解】公元前5世纪,民主政治日益完善,使得当时人们的关注点从“神”变为“人”,体现了人文精神的兴起,故C项不符合题意;古希腊戏剧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民众,没有发生转变,排A项不符合题意;戏剧内容转变适应了当时市民政治生活的需求,“宗教丧失主导地位”与史实不符,B项不符合题意;D项“开始面向生活”与史实不符,D项不符合题意。10.彼特拉克(13041374年)的财富

11、观与当时教会“追求财富是有罪的”主张是一致的,而同为人文主义代表的布鲁尼(13701444年)却肯定了人对财富追求的正当性。这一财富观的变化反映了A. 人文主义者缺乏统一的观念B. 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发展C. 教会权威开始受到了挑战D. 享乐主义社会新风气的形成【答案】B【解析】【详解】彼特拉克和布鲁尼生活的时代不同,虽同为人文主义者,但是两人财富观有别,后者认为追求财富是正当的,这显然是因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导致,选项B正确;材料只提及两人财富观不同,无法得出人文主义者缺乏统一的观念,排除A;选项C错在“开始”,排除;追求财富不等于享乐,排除D。11.狄德罗百科全书编纂工作多次受当局的

12、阻止,检查官曾在最高法院对百科全书派提出公诉,其罪名是“他们形成一个集团,为着拥护唯物主义,摧毁宗教,鼓吹独立自由和败坏风俗”。反动当局把百科全书称之为“魔鬼的新巴比伦塔”和“异教徒以及神和国王与教会敌人的大集合”。这是因为百科全书的编写A. 促进了民主政治在欧洲的普遍实现B. 实现了大众民主科学观念的普及C. 有利于民主科学社会影响力的扩大D. 矛头直指欧洲的封建神学世界观【答案】C【解析】【详解】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掀起反对封建统治与教会特权的启蒙运动,狄德罗、伏尔泰、卢梭等都参加百科全书的编写,他们反对封建特权制度和天主教会,向往合理的社会,认为迷信、成见、愚昧

13、无知是人类的大敌,主张一切制度和观念要在理性的审判庭上受到批判和衡量。他们推崇机械工艺,重视体力劳动,孕育了资产阶级务实谋利的精神,故C项符合题意;“民主政治在欧洲普遍实现”说法错误,19世纪后期欧洲大陆主要国家才纷纷确立了立宪政体,A项不符合题意;“实现”说法不准确,应该是促进了,B项不符合题意;反封建神学世界观只是百科全书的一个观点,D项不符合题意。12.1800年左右蔗糖在欧洲的普及,使得普通人可以把蔗糖放入红茶(曾经也被认为是上层社会的饮品)中随意饮用,意味着“吃什么”已经不再是一种权力或特权的象征。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A. 美洲地区的发展B. 中国商品的大量输入C. 商业革命的发展D.

14、 民众生活的不断提升【答案】C【解析】【详解】新航路开辟对当时的欧洲产生了两大影响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物品种类的交换属于商业革命的范畴,故C项符合题意;材料中主要讲欧洲饮食结构的转变,重心是欧洲,A项不符合题意;中国商品的大量输入主要增加欧洲茶叶供应量,而蔗糖主要来自美洲,B项不符合题意;民众生活的提升不是原因,D项不符合题意。13.17世纪,经济发展受到专卖、土地等因素限制的资产阶级,依靠农民群众,发动了英国阶级革命,但革命阶级内部也充满了矛盾,长老会派、独立派、平等派,分别代表了大财团、工厂主和乡绅、小手工业者和士兵等,他们之间相互制衡。据此A. 可以佐证未来英国政治基本趋势B. 能证明英

15、国社会结构有利于革命C. 无法划分两大阵营最明显的界限D. 能探讨光荣革命成功的主要原因【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革命阶级内部充满矛盾”可知当时革命力量不够团结,这能够用来分析英国革命的长期性、曲折性以及君主立宪制度最终在英国确立的一些原因,故A项符合题意;材料无法证明英国的社会结构是否有利于革命,B项不符合题意;划分英国两大阵营最明显界限主要在于宗教信仰,C项不符合题意;光荣革命能得以成功有地缘、经济、政治、文化传统等多方面的因素,D项不符合题意。14.1787年,美国拟定宪法草案期间,为了使大州与小州之间达成共识,康涅狄格州代表罗杰舍曼提出一项折衷方案获通过。议会分成上下两院,众议院中每个州的代表数目由州内自由民加上五分之三的奴隶的数目决定。参议院中每个州都有两个代表,由州议会选举。国会通过法令须两院一致方式共同批准。这一规定体现了A. 权力制衡原则B. 联邦主义原则C. 共和主义原则D. 三权分立原则【答案】A【解析】【详解】国会通过的决议必须参众议院同时通过体现了国会内部的权利制衡原则,故A项符合题意;联邦制强调中央与地方的权利关系,B项不符合题意;君主不是一个国家的元首的政治体制被称为共和,C项不符合题意;三权分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