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级生物下册 第3单元 第1章 第2节 消化和吸收第1课时教案2 新济南.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30445232 上传时间:2020-04-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级生物下册 第3单元 第1章 第2节 消化和吸收第1课时教案2 新济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七级生物下册 第3单元 第1章 第2节 消化和吸收第1课时教案2 新济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级生物下册 第3单元 第1章 第2节 消化和吸收第1课时教案2 新济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级生物下册 第3单元 第1章 第2节 消化和吸收第1课时教案2 新济南.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消化和吸收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各器官的位置和形态和功能。 (2)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3)知道消化的概念和类型。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运用“五环节教学模式”进行本节课的教学。课堂上利用多媒体直观的图片演示,通过问题衔接知识点,由学生归纳,教师引导,小组合作交流探究活动结论,从中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学生课前预习、课堂交流、师生交流,学生学会在教师引导下归纳总结知识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时间安排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激趣导入3分钟1、复习提问(1)食物中含有哪几类营养物质?(2)描述三大营养物质的作用。(3)列举四种

2、维生素的食物来源和缺乏症。2、课堂导入:去年,中央电视台有一部纪录片非常火,大家知道是什么纪录片吗?对了,是舌尖上的中国,下面,请同学们欣赏其中的一个片段。(播放视频)舌尖上的美味不胜列举,单只是豆腐,在厨师们的手下,就会变成几十种美味佳肴。人们对美味的要求不只是色香味俱全,还应该含有一定的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是如何被细胞吸收利用的。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板书:第一章人的生活需要营养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课件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各器官的位置和形态和功能。 2、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3、知道消化的概念和类型。学生观看视频。学生齐读学习目标。学生明

3、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通过观看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使同学们本节课的知识点有一个清晰地认识。预习展示7分钟1、布置预习作业:预习生物课本8-10 页,完成生物助学 8-9 页的【自主学习】。2、检査学生完成预习作业的情况。3、解答学生在预习时遇到的困惑问题。1、完成助学上的预习作业2、分小组展示预习的内容3、提出预习时的困惑问题培养学生自主预习的能力。合作探究20分钟过渡:通过预习,我们知道消化和吸收是通过消化系统来完成的。接下来我们继续深入学习人体的消化系统。(板书:一、消化系统的组成)(一)消化系统的组成1、教师展示“合作探究一”的内容,要求小组同学合作讨论并回答

4、以下问题:(先独立思考,不能解决的问题再小组讨论)(1)对照课本第8页插图,说出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位置及作用。(2)指出自己的胃、小肠和肝脏的位置。(3)列表比较五种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名称、消化液流入的器官以及消化液中含有的消化酶的种类。(教师在学生小组探究的过程中巡回进行询问、指导。)2、教师展示图片,检查学生探究的情况。 123456789103、学生归纳总结出消化系统组成的知识结构图,教师用幻灯片进行展示。消化系统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 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大消化腺:肝脏、胰腺、唾液腺小消化腺:胃腺、肠腺4、教师指导学生描述消化道各器官的作用。5、教师补充:(1)唾液腺是由三对

5、大唾液腺和许多小唾液腺组成。(2)所以的消化腺都有导管开口于消化道。6、教师指导学生列表比较五种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名称、消化液流入的器官以及消化液中含有的消化酶的种类。消化腺种类分泌的消化液流入的器官含有的消化酶唾液腺唾液口腔唾液淀粉酶胃腺胃液胃胃蛋白酶肝脏胆汁小肠不含消化酶胰腺胰液小肠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的酶肠腺肠液小肠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的酶7、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图片了解唾液腺、肝脏、胰腺的导管分别通向口腔、小肠、小肠。 过渡:消化道的起始部位是口腔,口腔里有牙齿和舌,还有唾液腺分泌的唾液,口腔能不能消化食物呢?我们来做一个体验:掰一块馒头放在口腔中,慢慢咀嚼,体会一下馒头在口腔

6、中发生了哪些变化?同学们想不想知道,馒头在口腔内与唾液充分混合后,为什么会有甜味。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板书:二、食物的消化)(二)食物的消化1、教师展示“合作探究二”的内容,要求小组同学合作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先独立思考,不能解决的问题再小组讨论)(教师在学生小组实验的过程中巡回进行询问、指导。)(1)小组合作,设计并完成“探究馒头在口腔内与唾液充分混合后为什么变甜”的实验。(参考课本9-10的内容) 试管编号1号试管2号试管馒头各放入等量的_清水或唾液2mL_2mL_震荡后保温放在_ 的温水中_分钟加入碘液加入_滴碘液,并摇匀,观察(2)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这个探究实验的变量是什么?为

7、什么将试管放在37的温水中?两只试管中出现的现象有什么不同?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实验中将馒头细细地切碎,是模拟口腔中的什么动作?倒入2毫升唾液或清水后,充分振荡,又是模拟口腔中的什么动作? 过渡:在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的作用下,馒头中的淀粉被分解成麦芽糖,这个过程就是消化。2、教师展示“合作探究三”的内容,要求小组同学合作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先独立思考,不能解决的问题再小组讨论。(教师在学生小组探究的过程中巡回进行询问、指导。)(1)描述消化的概念。(2)举例说明消化的类型。(3)说说狼吞虎咽的进食方式为什么不科学。3、学生描述消化的概念,教师用幻灯片展示。学生分小组进行合作探究。学

8、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各小组的合作探究成果。(1)学生看图说出消化系统各部分的名称。(2)学生对照自己的身体指出肝脏、胃、小肠的位置。(3)学生归纳总结消化系统组成的知识结构图(4)学生描述消化道各器官的作用(5)学生列表比较五种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名称、消化液流入的器官以及消化液中含有的消化酶的种类。学生咀嚼馒头,体会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小组合作,设计并完成探究实验。学生完成生物助学9页的【合作探究】。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描述消化的概念。学生举例说明消化的类型。学生讨论吞虎咽的进食方式不科学的原因。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探究讨论,能够了解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各器官

9、的位置。了解消化道各器官的作用。通过列表对比五种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名称、消化液流入的器官以及消化液中含有的消化酶的种类。锻炼了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学生对消化酶的概念了解较少,通过咀嚼馒头的体验,让学生对消化酶有一个感性的认识。通过完成“探究馒头在口腔内与唾液充分混合后为什么变甜”的实验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以及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归纳能力。通过一步一步引导,使学生自己得出消化的概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总结概括的良好习惯和能力,实现老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角色转变。巩固练习8分钟一、 填空题1.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道和_。(1)消化道:由口腔、_、食道、_、小肠、_、肛门组成,其

10、中_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2)消化腺:2.食物的消化(1)消化:食物在_里被分解成_的过程。(2)消化方式:物理消化:通过_和_,食物被磨碎并与_充分混合的过程。化学消化:_将食物中的有机物分解的过程。二、选择题1、细嚼馒头有甜味,这是由于()A牙齿咀嚼的缘故 B舌搅拌的缘故 C口腔分泌消化酶的缘故D与以上三条都有关2、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是( )A口腔B.胃C小肠 D.大肠3、下列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是()A.唾液B.胃液 C 胆汁D.肠液4、吃饭时细嚼慢咽的好处主要是( ) A.可品味食物 B.防止食物进入气管 C.可将淀粉彻底分解 D.减轻肠胃的负担5、对蛋白质、脂肪、糖类

11、都能起到消化作用的消化液是( ) A.唾液 B.胃液 C.胆汁 D.胰液和肠液6、下列有关对消化系统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所有的消化液都含有消化酶 B.所有的消化腺都能分泌消化液C.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D.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7、唾液对淀粉的消化实验”要求在一定温度下进行,这是由于唾液中的淀粉酶在高于和低于37 条件下催化作用都会逐渐降低。下图能正确表示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与温度关系的是( )三、简答题1、下图表示的是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据图回答: (1)人体消化系统包括_和消化腺两部分。(2)请写出图中、代表的器官名称:_、_。(3)能分泌胰液的器官是_,消化吸收的主

12、要器官是_。(4)馒头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最先对淀粉进行初步消化的部位是_(填序号)。2、下表是“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探究实验步骤,请根据此表回答问题:步骤123加入的物质 馒头碎屑+2毫升唾液 馒头碎屑+2毫升清水 馒头块+2毫升唾液 搅拌 充分搅拌 充分搅拌不搅拌 保温 37 水浴10分钟 37 水浴10分钟 37 水浴10分钟 加入碘液 2滴 2滴 2滴 (1)若以1和2为一组,则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2)若以1和3为一组,则实验的变量是_。(3)加入碘液后变成蓝色的是_号试管,淀粉被分解的是_号试管,除口腔外,淀粉的消化分解还可在人体的_内进行。(4)若要探究“37 ”是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消化的最佳温度,请写出实验设计方案。学生独立完成。通过练习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答题速度和规范,将学习延伸到课下。测试评价7分钟完成生物助学10页的【当堂达标】。学生独立完成。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明确的完成目标。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节课我采用的是“五环节”教学模式。第一个环节是激趣导入。我通过播放视频舌尖上的中国,让学生在了解中华美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