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历史 高考冲刺二轮 --板块提升(四)

上传人:二少****畔 文档编号:130436686 上传时间:2020-04-2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 历史 高考冲刺二轮 --板块提升(四)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0 历史 高考冲刺二轮 --板块提升(四)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0 历史 高考冲刺二轮 --板块提升(四)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0 历史 高考冲刺二轮 --板块提升(四)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0 历史 高考冲刺二轮 --板块提升(四)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 历史 高考冲刺二轮 --板块提升(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 历史 高考冲刺二轮 --板块提升(四)(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板块提升(四)线索1希腊民主制度与罗马法律的演变(1)雅典民主政治一个实质是奴隶制民主政治,是少数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是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两个基本特点人民主权,轮流执政三个发展阶段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确立,伯利克里改革将雅典民主政治推向了顶峰四点认识是雅典奴隶制经济,特别是工商业发展的产物;与雅典自然地理条件相关;为雅典创造辉煌灿烂的文明奠定了基础;为近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初步基础(2)罗马法一个趋势随着罗马国家的发展,罗马法不断发展完善两个转变由习惯法到成文法,标志是十二铜表法的颁布;由公民法到万民法,再由零散到形成完整体系,标志是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

2、颁布三大原则维护奴隶制、保护私有财产、公民在法律面前平等四点认识稳定了罗马的统治;当代很多法律制度中的原则和做法,都可以在罗马法中找到源头;对近代欧美国家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是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工具【对点训练】1.著名古希腊史专家弗罗洛夫说,由于充当领袖的贵族的个人私欲必然使他们和人民群众之间存在距离,而由此引起的两者间的冲突,往往以某一领袖人物的垮台而告终。这反映了在雅典()A.不可能出现贵族专权的局面B.民主易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C.平民有维护民主的意识D.不能存在居领导地位的权威解析解读题干可知,反映的是贵族与平民的冲突,“往往以某一领袖人物的垮台而告终”,说明平民有维护民主的意识,故

3、选C项。雅典的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参政方式可能出现贵族专权的局面,A项错误;民主采用少数服从多数的方式,并不一定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B项错误;雅典民主政治采用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参政方式可能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沦为个人争夺权利的工具,D项错误。答案C2.后世的罗马法主要是指罗马法在它对商品生产的各种法律关系,如所有权、债权等,它成为大陆法系的主要渊源。马克思说:“即使在英国,为了私法(特别是其中关于动产的那一部分)的进一步发展,也不得不参照罗马法的诸原则。”这说明罗马法()A.保障公民私权B.使全民从中受惠C.内容庞杂且缜密D.体现了人文精神解析据题干中“为了私法(特别是其中关于动产的那

4、一部分)的进一步发展,也不得不参照罗马法的诸原则”,说明罗马法中“保障公民私权”的内容对后世影响深远,故选A项。罗马法保障罗马公民的利益,B项错误;题干没有涉及其内容的特点,C项错误;人文精神与罗马法无关,D项错误。答案A线索2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1)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标志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一条主线议会的发展演变两个趋势国王权力逐渐削弱和议会权力不断增强三个转移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政治权力由贵族民主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民主,并下移到公民民主(2)美国总统共和制确立标志美国1787年宪法的颁布一个转变邦联制转变为联邦制三大权力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

5、三项原则中央集权(联邦制)原则、分权制衡原则和民主原则(3)法国议会共和制确立标志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一项制度共和制度两大权力行政权力和立法权力三种职责总统、参议院和众议院(4)德意志君主立宪制一个标志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两种方式王朝战争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两个核心在德意志联邦内以普鲁士邦国为核心,在国家政权中以皇帝为核心三个特点主导权掌握在容克地主阶级手中;不彻底、不完善,保留大量封建残余;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浓厚【对点训练】3.钱乘旦教授认为,光荣革命解决了一个人统治国家的问题,但其后100余年间英国仍是被几十个大贵族通过议会进行统治。这说明当时的英国()A.革命成果遭严

6、重破坏B.宪政体制仍有待完善C.行政权尚未发生转移D.代议制机构形同虚设解析根据材料“其后100余年间英国仍是被几十个大贵族通过议会进行统治”说明英国当时的君主立宪制政体并不完善,故选B项;光荣革命结束了王权专制,其成果并未遭到严重破坏,排除A项;1721年的责任内阁制的建立,表明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排除C项;英国的议会是国家的权力中心,并非是形同虚设,排除D项。答案B4.俾斯麦曾说:“重视对于王朝的感情,把王朝的不可或缺当作联系手段,并以王朝名义来维持民族内的稳定,是帝国德意志人的特征。”这表明当时的德意志帝国()A.君主制得到各阶层的拥护B.权威政治有其法律合理性C.继承了旧时专制主义

7、传统D.君主立宪制民主形同虚设解析据题干材料信息可知,德意志人情感上认同王朝,并将王朝作为维护统治的工具,仍然存在旧时专制主义的传统,故C项正确。君主制得到各阶层的拥护以偏概全,A项错误;帝国的存在是德意志人情感上的认同,并非体现其存在的法律合理性,B项错误;君主立宪制民主形同虚设不符合题意,D项错误。答案C线索近代从分散走向整体的历程阶段线索特征历史结论新航路的开辟与殖民扩张(15001750年)(1)15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欧洲与亚洲、非洲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与美洲开始了经济交往,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出现。(2)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葡、西、荷、法、英等国

8、开始了殖民扩张,不仅为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也使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展。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这一转变开始于新航路的开辟,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着整体世界发展基本完成,全球联系加强工业革命时代(17501870年)(1)工业革命使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操作,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为标志,人类进入“蒸汽时代”。(2)生产关系发生重大变革,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对立,工人运动兴起;近代城市兴起,自然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列强对外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代(18701918年)(1)以电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第

9、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2)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促使垄断组织出现;资本主义列强加紧瓜分世界和输出资本,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对点训练】1.15世纪以后,西欧商人用美洲白银换取中国的黄金,由于中国和日本的金银比价不同,再用中国黄金到日本换取更多的白银从中赚取差价,所获高额利润就地购买中国印度东南亚等地的商品然后再高价转卖到欧洲和美洲。此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是()A.价格革命导致了物价暴涨B.全球商品交流网络开始形成C.工业革命使社会财富增加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成熟解析据题干材料的内容是亚非欧美洲之间的商品贸易,这是由于新航路开辟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具雏形,故选B项。材料的内容

10、是亚非欧美洲之间的商品贸易,不是价格革命,故A项错误;工业革命的时间是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中期,C项错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成熟是通过两次工业革命,D项错误。答案B2.下表是17501850年间英国266位工业家在创建其大型工业企业时所属社会阶层分布表。从表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社会阶层划分数量所占总数比例(%)上等阶级83.0中等阶级14253.4底层中等阶级8532.0劳工阶级3111.6A.工业革命推动了产业结构的变化B.工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C.19世纪英国已经完成了工业化D.工业革命推动了社会结构变化解析据题干材料“266位工业家在创建其大型工业企业时所属社会阶层分布表”

11、可知,成为工业资产阶级之前他们分属于“上等阶级”、“中等阶级”、“底层中等阶级”、“劳工阶级”,工业革命推动了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故选D项。材料的主旨是工业革命与社会阶层变动间的关系,与产业结构无直接关联,A项错误;同理,故B项错误;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C项错误。答案D线索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和演变人的发现古希腊的人文精神(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探讨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强调人的价值人的觉醒文艺复兴(人追求世俗的生活)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提倡现世的享乐;把人从神权的枷锁中解放出来人的自主宗教改革(人追求心灵的生活)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把人从教权的控制中解放出来

12、人的自觉启蒙运动(人追求政治的生活)激发了人追求理性的勇气和决心,把人从王权的枷锁中解放出来人的自信自然科学(人追求幸福的生活)建立了人在自然界中的自信,把人从自然束缚中解放出来【对点训练】1.文艺复兴时期,有些学者认为人类文化在古代世界已经达到顶点,而后随着基督教的兴起和蛮族的入侵而衰亡,人类进入千年黑暗愚昧的时代。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这种认识的价值在于()A.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B.准确描述了文明演进的过程C.掀起了文化复古浪潮D.推动了思想解放与社会转型解析据题干“人类文化在古代世界已经达到顶点,而后随着基督教的兴起和蛮族的入侵而衰亡,人类进入千年黑暗愚昧的时代”可以得出文艺复兴促进人类由

13、黑暗走向光明,故选D项。材料没有提到封建君主专制,排除A项;材料描述没有看到历史进步的真正原因,排除B项;“文艺复兴时期”不是简单地复兴古典,而是表达资产阶级的诉求,排除C项。答案D2.在启蒙运动期间,沙龙、图书馆、咖啡厅都成为传播新思想的有效渠道,为逃避追查,出版的启蒙著作有许多用的是笔名、假出版社和假印刷地点,甚至有不少书籍还标明是在“北京”印刷的。可见当时的法国()A.言论自由的环境渐趋成熟B.启蒙思想日益为民众接受C.大众传媒尚远离民众生活D.崇尚中华文化已蔚然成风解析根据材料“在启蒙运动期间,沙龙、图书馆、咖啡厅都成为传播新思想的有效渠道”,可知当时的法国启蒙思想传播迅速,日益为民众

14、接受,故选B项。根据材料可知当时言论自由的环境受到限制,排除A项;据材料可知当时印刷类大众传媒深入民众生活,排除C项;据材料可知当时崇尚启蒙文化已蔚然成风,排除D项。答案B热点1民主政治和公平、正义及妥协精神【精要点拨】 公平正义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是衡量一个国家或社会文明发展的标准。公平正义是每一个现代社会孜孜以求的理想和目标。妥协就是民主的艺术,妥协是一种必要的执政手段。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和近代中国追求民主的潮流,反映出人类社会民主与法制的公平、正义;其蕴含的妥协精神保证了民主政治成果的留存和发展,对后世影响深远。【预测演练1】 美国制宪会议代表富兰克林说:“首先我承认,对这部宪法的

15、若干部分,到现在也仍然不能同意,但没有把握说永远不会同意。同时我也怀疑,无论召开多少次会议,也未必能制定一部更好的宪法。因为每个代表固然会带来自己的智慧,但也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他的偏见。我们能指望有完美无缺的成果吗?”由此说明富兰克林()A.阻碍了宪法制定的进程B.批评美国宪法弊端丛生C.主张设计权力制衡框架D.认为制宪应该选择妥协解析根据材料“同时我也怀疑,无论召开多少次会议,也未必能制定一部更好的宪法。因为每个代表固然会带来自己的智慧,但也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他的偏见”可知富兰克林认为制宪应该选择妥协,故选D项。据材料可知富兰克林认为制宪应该选择妥协,促进了宪法制定的进程,排除A项;根据材料可知当时美国制宪会议还未制定出1787年美国宪法,“批评美国宪法弊端丛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杰斐逊主张设计权力制衡框架,排除C项。答案D热点2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