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历史 高考冲刺二轮 --板块提升(二) 工业文明时代的世界和中国(鲁

上传人:二少****畔 文档编号:130436653 上传时间:2020-04-27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3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 历史 高考冲刺二轮 --板块提升(二) 工业文明时代的世界和中国(鲁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2020 历史 高考冲刺二轮 --板块提升(二) 工业文明时代的世界和中国(鲁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2020 历史 高考冲刺二轮 --板块提升(二) 工业文明时代的世界和中国(鲁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2020 历史 高考冲刺二轮 --板块提升(二) 工业文明时代的世界和中国(鲁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2020 历史 高考冲刺二轮 --板块提升(二) 工业文明时代的世界和中国(鲁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 历史 高考冲刺二轮 --板块提升(二) 工业文明时代的世界和中国(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 历史 高考冲刺二轮 --板块提升(二) 工业文明时代的世界和中国(鲁(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板块提升(二)工业文明时代的世界和中国阶段一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西方文明15世纪18世纪60年代特征归纳从新航路开辟到工业革命前(15世纪末至18世纪60年代)是资本主义的兴起阶段,资产阶级开始按照自己的要求改造世界。(1)政治上,英、美等国逐渐建立起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2)经济上,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伴随着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世界市场得到拓展。人类文明开始向工业文明迈进。(3)思想文化上,1416世纪,新兴资产阶级掀起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1718世纪,资产阶级的启蒙运动

2、不仅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而且为资产阶级提供了一整套新制度构想,同时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4)科技上,在文艺复兴运动影响下,欧洲的近代科学逐渐形成;牛顿力学体系的提出,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命题链接视角1从政治、对外关系、思想角度理解工业革命前的英国社会(1)从政治上看,资本主义发展推动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建立起君主立宪制,为资本主义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2)从对外关系上看,英国积极开展海外扩张与争夺,先后打败了西班牙、荷兰和法国。18世纪中后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3)从思想上看,16世纪,英国进行了宗教改革

3、,建立了民族宗教;启蒙运动兴起,推动了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建立。视角2从政治、经济、思想角度分析近代欧美代议制的多样性(1)从政治上看,英国和法国经历长期曲折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德国通过三次王朝战争,三国封建专制势力强大;美国爆发了独立战争,但没有封建专制势力的束缚和阻挠。(2)从经济上看,1718世纪,英美处于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时期,资本主义经济基础相对薄弱,故经历了长期曲折的过程;19世纪中后期,法、德两国工业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但法国封建势力强大,德意志王朝统一战争保留大量封建残余等,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过程依然曲折漫长。(3)从思想上看,英国虽经历过启蒙运动,但思想解放程度相对较低,最终确

4、立了符合英国国情的君主立宪制;美国深受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确立起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政体;法国是启蒙思想的中心,民主共和势力不断壮大,最终共和派战胜了君主派;德意志军国主义、专制主义思想浓厚,君主立宪政体不彻底、不完善。视角3从政治、经济、思想角度认识近代西方人文精神的兴起(1)从政治上看,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成长中的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与教权的束缚,政治上取得自己的政治地位;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代议制政体;18世纪法国大革命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启蒙运动直接推动下爆发的。(2)从经济上看,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与新航路开辟、西欧殖民扩张和掠夺密切相关,

5、既反映了西欧封建制度解体、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成长的历程,也反映了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后大力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3)从思想上看,公元14、15世纪,以意大利为发源地的文艺复兴运动兴起,标志近代人文主义的兴起;16世纪以德意志为中心的宗教改革兴起,人文主义得以扩展;18世纪以法国为中心的启蒙运动发展到顶峰。创新演练1.有学者指出:“1213世纪,英格兰领主为了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主动采纳货币地租。15世纪以后的领主采纳货币地租则主要是为了规避价格风波的风险。”这表明货币地租取代劳役地租的主要原因是()A.圈地运动破坏了农村经济B.手工工场需要大量货币C.新航路开辟引起价格革命D.商品经济在农村的渗透答案

6、D2.“所有的节日都应该废除,唯有礼拜日应该保留。假若有意要保留圣母和较大圣徒的节日,就应当把他们并入礼拜日,或在节日仅举行一个早晨弥撒,把那日的其余时间仍用为工作时间。”该材料实质反映了()A.简化宗教仪式的举措 B.否定宗教的思想C.新经济因素的时代诉求 D.启蒙时代的到来解析根据“把那日的其余时间仍用为工作时间”,可知简化宗教节日在实质上是为经济发展服务,故C项正确。答案C阶段二工业革命时代的西方文明18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特征归纳从工业革命到俄国十月革命前(18世纪60年代至1917年)是资本主义的工业革命时期,人类历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政治上,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资本主义

7、民主政治制度继续在欧洲大陆扩展,社会主义运动兴起,大大推动了人类的民主化进程。(2)经济上,两次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生产力发展水平,将人类历史分别推进到“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世界市场最终形成。(3)思想文化上,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动力;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文学艺术出现了新的成就。命题链接视角1从政治、思想、世界政治格局角度认识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从政治上看,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发展壮大,推动了欧美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如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法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德国三次王朝战争、美国南北战争、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等。(2)从思想上看,第一次工

8、业革命时,资本主义发展处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盛行,马克思主义诞生;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阶段,一定程度上放弃了自由竞争的信条。(3)从国际政治格局上看,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西欧成为世界政治舞台的中心,形成“东方从属于西方”的格局;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德等工业国崛起,冲击了英国的霸权,但欧洲仍为世界政治格局的中心,东方完全从属于西方。视角2从政治、经济、思想角度认识马克思主义诞生(1)从政治上看,资本主义代议制确立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逐渐激化,工人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不断起来斗争。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为科学理论的创立奠

9、定了阶级基础。(2)从经济上看,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也促使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日益暴露,为马克思主义诞生提供了社会经济前提。(3)从思想上看,工业革命期间,自由主义理念盛行,社会主义思想是工人阶级反对资本主义剥削和压迫的理论表现,德意志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理论来源。视角3从政治、经济、思想角度认识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文学艺术(1)从政治上看,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逐步确立和完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弊端日益暴露,人们对启蒙思想家描写的美妙社会逐渐失去幻想,推动了浪漫主义文学艺术的产生。(2)从经济上看,伴随工业革命的开展及扩展,资本主

10、义经济发展,反映社会经济发展与现实矛盾的文学艺术作品出现;经济的发展与富裕,出现了阵容庞大的交响乐团和气势恢弘的歌剧,为影视艺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3)从思想上看,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西欧社会贫富分化日益明显,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形成了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等,这些反映在文学艺术作品中体现为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的艺术特色。创新演练1.1852年,马克思曾说:“在我之前很久,资产阶级的历史学家就已叙述过阶级斗争的历史发展,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也已对各阶级作过经济上的分析。”材料表明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是()A.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推动B.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C.

11、社会阶级矛盾的逐渐激化D.资产阶级理论研究的发展解析材料“资产阶级的历史学家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也已对各阶级作过经济上的分析”反映出资产阶级经济理论研究对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影响。答案D2.19世纪,精细描绘人物或景物细节的写实画家在欧美仍然占有很大市场,进入20世纪之后,他们的市场日益缩小。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民众审美观发生了重大变化B.作家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逃避C.近代科学发展改变艺术创作方式D.现代主义艺术更贴近大众生活解析据材料“19世纪,精细描绘人物或景物细节的写实画家在欧美仍然占有很大市场,进入20世纪之后,他们的市场日益缩小”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近代科学发展改变艺术创作方式,

12、故C项正确。答案C阶段三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18401894年特征归纳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18401894年)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初步形成时期,中国在屈辱中逐渐向近代化迈进。(1)政治上,西方列强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逐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国人民为取得民族独立和政治民主进行了艰苦的抗争,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2)经济上,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加剧,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洋务运动创办大量近代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中国开始向近代化迈进。(3)思想上,清朝统治者“天朝上国”的愚昧思想受到冲击,“

13、向西方学习”成为社会新思潮。(4)社会生活上,随着中西方交往的增多,西方生活方式传入中国,中国的生活习俗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传统生活方式和社会礼仪受到冲击,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命题链接视角1从政治、经济、思想、社会习俗角度认识两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国的社会转型(1)从政治上看,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性质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主要矛盾、革命任务都发生变化;列强侵华促使晚清政局变化,开始出现洋务派,中国被迫融入世界发展潮流中,对外关系逐步近代化。(2)从经济上看,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工业,迈出了中国近代工业化的第一步;民族资本主义随之产生。(3)从思想上

14、看,鸦片战争使一批爱国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开始觉醒,“睁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地主阶级内部出现洋务派,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逐步形成“中体西用”的洋务思想,并付诸实践。(4)从社会生活上看,近代西方的生活习俗、交通工具等在通商口岸传入,客观上推动中国社会生活的近代化进程。视角2从政治、经济、思想角度认识洋务运动(1)从政治上看,是抵御外来侵略和镇压国内农民起义的需要,出现了中外勾结的局面,但未涉及政治制度方面变革。总理衙门的设立,开启了中国外交的近代化。(2)从经济上看,引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技术,兴办了一系列近代工业,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迈出了经济近代化第一步。(3)从思想上看

15、,倡导“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冲击了“天朝上国”观念,传播了西方先进思想。创新演练1.下面为1858年中国、日本分别与外国签订的条约内容对比表。从表中可以看出()内容日美友好通商条约天津条约及其附则基督教传教只限于签约国国民受清朝政府的保护内地旅行权限制在居留地内全国各地内河航运无外国军舰可在长江各口岸通航关于关税制定无进一步降低税率鸦片条款明确禁运明确表明其合法性A.中国丧失了反抗的能力B.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较深C.中国的近代化早于日本D.中日已成为西方国家的经济附庸解析从中国与外国签订的天津条约及其附则看,中国的内河航运、关税等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说明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较深,故B项正确;A项材料体现不出来,排除;材料无法体现中国的近代化早于日本,故C项错误;从材料看,日本受列强侵略的程度并不深,没有成为西方国家的经济附庸,故D项错误。答案B2.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建议洪秀全“恳自今而后,可断则断,不宜断者付小弟掌率六部等议定再献,不致自负其咎,皆所以重尊严之圣体也”,他还建议“立一无情面之谏议在侧,以辅圣聪不逮”。据此可知,资政新篇()A.是中国历史经验的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