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生物 高考冲刺二轮 --专题九 生物技术实践(京津

上传人:二少****畔 文档编号:130436542 上传时间:2020-04-27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8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 生物 高考冲刺二轮 --专题九 生物技术实践(京津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20 生物 高考冲刺二轮 --专题九 生物技术实践(京津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20 生物 高考冲刺二轮 --专题九 生物技术实践(京津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20 生物 高考冲刺二轮 --专题九 生物技术实践(京津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20 生物 高考冲刺二轮 --专题九 生物技术实践(京津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 生物 高考冲刺二轮 --专题九 生物技术实践(京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 生物 高考冲刺二轮 --专题九 生物技术实践(京津(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九生物技术实践考纲要求1.进行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2.测定某种微生物的数量。3.研究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4.探讨微生物的利用。5.运用发酵食品加工的基本方法。活动要求:1.用大肠杆菌为材料进行平面培养,分离菌落。2.分离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并计数。3.利用酵母菌、醋酸菌分别制作果酒和果醋。4.利用乳酸菌发酵制作酸奶或泡菜。知识主线思维串联微专题1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1.培养基制备与微生物纯化技术提醒:为了确定培养基的灭菌是否合格,微生物实验一般会设置空白对照: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培养基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培养基上是否有菌落生成。平板划线法只适用于微生物的纯化,不适合进

2、行计数,并且在最后一次划线的末端处的菌种最纯。 末端可分离得到一个单独的细菌细胞2.微生物分离与计数的两个实例题型一微生物的培养和无菌技术1.(2015江苏卷,19)做“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实验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高压灭菌加热结束时,打开放气阀使压力表指针回到零后,开启锅盖B.倒平板时,应将打开的皿盖放到一边,以免培养基溅到皿盖上C.为了防止污染,接种环经火焰灭菌后应趁热快速挑取菌落D.用记号笔标记培养皿中菌落时,应标记在皿底上解析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的相关知识。高压灭菌加热结束时,需先切断电源,让灭菌锅内温度降至100 C以下,压力表的指针回到零时,再打开锅盖,A错误;倒平板时

3、,不能将培养皿盖完全打开,以防污染,B错误;接种环经火焰灭菌后需待冷却后挑取菌落,C错误。答案D2.(2016江苏卷,25改编)漆酶属于木质降解酶类,在环境修复、农业生产等领域有着广泛用途。下图是分离、纯化和保存产漆酶菌株的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微生物,是分离产漆酶菌株的首选样品B.筛选培养基中需要加入漆酶的底物,通过菌落特征挑出产漆酶的菌落C.在涂布平板上长出的菌落,再通过划线进一步纯化D.斜面培养基中含有大量营养物,可在低温下长期保存菌株解析漆酶降解“木质”,则产漆酶菌株多存在于“木质”丰富的场所,虽然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微生物,但不一定含有产漆酶的菌株,A错误;筛

4、选产漆酶微生物的培养基中应加入木质素等漆酶降解的底物,可依据不同菌种形成的菌落的不同特点,挑选出产漆酶的菌落,B正确;在涂布平板上长出的菌落,再通过划线进一步纯化,C正确;斜面培养基中含有大量营养物,可在低温下长期保存菌株,D正确。答案A题型二分离特定微生物及计数3.(2019四川成都七中模拟)下列有关“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离土壤中的尿素分解菌实验中,采集的土样经高温灭菌后,可以用于制取土壤稀释液B.测定土壤中细菌的总量和测定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数量,选用的稀释度范围不同C.测定土壤样品中的活菌数目,常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法D.接种土壤微生物稀释液时

5、,平板划线法可以采取连续划线的方法使微生物均匀分布解析分离土壤中的尿素分解菌实验中,采集的土样经高温灭菌后,其中的微生物全部死亡,不能得到尿素分解菌,A错误;土壤中各类微生物的数量不同,为了获得不同类型的微生物,就需要按不同的稀释度进行分离,可见,测定土壤中细菌的总量和测定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数量,选用的稀释度范围也不同,B正确;测定土壤样品中的活菌数目,常用菌落计数法,一般不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法,C错误;接种土壤微生物稀释液时,可借助平板划线法,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但并不是使微生物均匀分布,D错误。答案B4.(2019上海普

6、陀区二模)如图为实验室培养和纯化大肠杆菌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步骤中导入培养基后立即盖上培养皿盖B.步骤中接种环只需在第一次划线前灼烧处理C.将接种后的图平板放入培养箱中培养时无需倒置D.步骤操作时不需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解析倒完平板后立即盖上培养皿,冷却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A正确;接种环在每次接种前和接种结束后都要通过灼烧来灭菌,所以完成步骤中5次划线操作前都要灼烧灭菌,接种结束后还需灼烧灭菌1次,防止造成污染,由此可见,完成步骤共需灼烧接种环6次,B错误; 划线接种结束后,将平板倒置后放入培养箱中培养,避免培养基表面的水分挥发和防止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C错误;

7、步骤操作时需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防止被杂菌污染,D错误。答案A题型三微生物的分离培养与测定5.(2019全国卷,37)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已知一种有机物X(仅含有C、H两种元素)不易降解,会造成环境污染。某小组用三种培养基筛选土壤中能高效降解X的细菌(目标菌)。号培养基: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加入X(5 g/L)。号培养基:氯化钠(5 g/L),硝酸铵(3 g/L),其他无机盐(适量),X(15 g/L)。号培养基:氯化钠(5 g/L),硝酸铵(3 g/L),其他无机盐(适量),X(45 g/L)。回答下列问题。(1)在号培养基中,为微生物提供氮源的是_。、号培养基中为微生物提供碳源的有

8、机物是_。(2)若将土壤悬浮液接种在号液体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不能降解X的细菌比例会_,其原因是_。(3)号培养基加入琼脂后可以制成固体培养基,若要以该固体培养基培养目标菌并对菌落进行计数,接种时,应采用的方法是_。(4)假设从号培养基中得到了能高效降解X的细菌,且该菌能将X代谢为丙酮酸,则在有氧条件下,丙酮酸可为该菌的生长提供_和_。解析(1)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牛肉膏、蛋白胨为微生物提供了氮源,而号、号培养基中除X外的其他物质均不含碳,所以能为微生物提供碳源的有机物是X。(2)因为号培养基中碳源只有X,相当于是选择培养基,只有能降解X的细菌才能增殖,而不能降解X的细菌因缺乏碳源不能

9、增殖。(3)要对菌落进行计数,应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接种。(4)在有氧条件下,丙酮酸参与细菌的有氧呼吸,可以为该菌的生长提供能量和合成其他物质的原料。答案(1)牛肉膏、蛋白胨X(2)下降不能降解X的细菌因缺乏碳源不能增殖,而能降解X的细菌能够增殖(3)稀释涂布平板法(4)能量合成其他物质的原料微专题2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1.理清“3”种传统发酵食品的制作技术食品菌种呼吸类型原理控制条件果酒酵母菌有氧、无氧有氧呼吸大量繁殖,无氧呼吸产生酒精1825 前期有氧,后期无氧果醋醋酸菌有氧糖醋酸;酒精乙醛醋酸3035 严格有氧泡菜乳酸菌无氧无氧呼吸产生乳酸1820 为宜严格无氧2.把握控制杂菌的“四大措

10、施”(1)通过发酵条件控制杂菌。无氧发酵时的无氧环境可以抑制好氧菌。乳酸菌发酵、酒精发酵形成的酸性环境抑制杂菌繁殖。(2)利用盐控制杂菌:如腐乳的制作。(3)利用酒精控制杂菌:如果酒、腐乳的制作。(4)利用香辛料控制杂菌:如腐乳、泡菜的制作。3.理解乳酸菌、乳酸、亚硝酸盐的数量(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题型一果酒、果醋的制作1.(2019江苏卷,9改编)下列关于传统发酵技术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过程中,先通气培养,后密封发酵B.家庭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通常都不是纯种发酵C.果醋制作过程中发酵液pH逐渐降低,果酒制作过程中情况相反D.果酒发酵、果醋发酵温度分别控制在30 、

11、20 解析乳酸菌是厌氧细菌,在无氧的情况下,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因此,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的过程中,应该密封发酵,A错误;家庭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的过程中存在多种微生物,通常都不是纯种发酵,B正确;醋酸菌在氧气充足、糖源充足时,能将果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在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从而使发酵液中的pH逐渐降低;而在果酒制作过程中,酵母菌在细胞呼吸过程中会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也会使发酵液中的pH逐渐降低,C错误;果酒发酵温度控制在1825 ,果醋发酵温度控制在3035 ,D错误。答案B2.(2016全国卷,39)苹果醋是以苹果汁为原料经发酵而成的,回答下

12、列问题:(1)酵母菌的呼吸代谢途径如图所示。图中过程和是苹果醋生产的第一阶段,在酵母菌细胞的_中进行,其产物乙醇与_试剂反应呈现灰绿色,这一反应可用于乙醇的检验;过程在酵母菌细胞的_中进行,与无氧条件相比,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的增殖速度_。(2)第二阶段是在醋酸杆菌的作用下将第一阶段产生的乙醇转变为醋酸的过程,根据醋酸杆菌的呼吸作用类型,该过程需要在_条件下才能完成。(3)在生产过程中,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发酵温度不同,第一阶段的温度_(填“低于”或“高于”)第二阶段的。(4)醋酸杆菌属于_核生物,其细胞结构中_(填“含有”或“不含有”)线粒体。解析(1)图示中的过程和分别表示无氧呼吸的第一、

13、第二阶段,其场所均为细胞质基质;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过程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其场所分别为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即在酵母菌细胞的线粒体中进行。与无氧条件相比,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的增殖速度快。(2)醋酸杆菌是一种好氧菌,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才能进行旺盛的生命活动,因此将第一阶段产生的乙醇转变为醋酸的过程,需要在有氧条件下才能完成。(3)第一阶段即果酒的制作,所控制的温度范围是1825 ,第二阶段即果醋的制作,所控制的温度范围是3035 ,所以第一阶段的温度低于第二阶段的。(4)醋酸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结构中不含线粒体等复杂的细胞器

14、。答案(1)细胞质基质酸性重铬酸钾线粒体快(2)有氧(3)低于(4)原不含有题型二利用乳酸菌发酵制作泡菜和酸奶3.(2016全国卷,39)某同学用新鲜的泡菜滤液为实验材料分离纯化乳酸菌。分离纯化所用固体培养基中因含有碳酸钙而不透明,乳酸菌产生的乳酸能溶解培养基中的碳酸钙。回答下列问题:(1)分离纯化乳酸菌时,首先需要用_对泡菜滤液进行梯度稀释,进行梯度稀释的理由是_。(2)推测在分离纯化所用的培养基中加入碳酸钙的作用有_和_。分离纯化时应挑选出_的菌落作为候选菌。(3)乳酸菌在20 长期保存时,菌液中常需要加入一定量的_(填“蒸馏水”、“甘油”或“碳酸钙”)。解析(1)分离纯化乳酸菌时,首先需要用无菌水对泡菜滤液进行梯度稀释;进行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