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历史 高考冲刺二轮 --板块提升练(五)(京津)--(附解析答案)

上传人:二少****畔 文档编号:130436540 上传时间:2020-04-27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5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 历史 高考冲刺二轮 --板块提升练(五)(京津)--(附解析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20 历史 高考冲刺二轮 --板块提升练(五)(京津)--(附解析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20 历史 高考冲刺二轮 --板块提升练(五)(京津)--(附解析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20 历史 高考冲刺二轮 --板块提升练(五)(京津)--(附解析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20 历史 高考冲刺二轮 --板块提升练(五)(京津)--(附解析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 历史 高考冲刺二轮 --板块提升练(五)(京津)--(附解析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 历史 高考冲刺二轮 --板块提升练(五)(京津)--(附解析答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板块提升练(五)(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019浙江温州“十五校联合体”期中)在凡尔登战役正在激烈进行的时候,为减轻凡尔登法军的压力,英法两军发动了一次重要战役,这次战役发生的地点位于图中的位置是()A.B. C.D.解析材料中图表爆发于处的战争是索姆河战役,该战役的目的即是减轻法军在凡尔登的压力并削弱德军,故A项正确。答案A2.(2019山东滨州一中模拟)1917年3月,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其连任的就职演说中说:“我们不再是孤立的区域,经过那致命的骚乱所造成的30个月来的悲惨事件,我们已经成为世界公民。要想回头已经不可能,我们国家的命

2、运就取决于我们是否愿意全力去保卫这个国家。”这表明威尔逊()A.明确表达了美国参战的想法B.对俄国的二月革命非常不满C.主张放弃孤立主义外交政策D.希望协约国取得战争的胜利解析材料中的事件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由“我们不再是孤立区域”“我们已成为世界公民”可知美国不想再置身事外,故主张放弃孤立主义外交政策,所以C项符合题意;题干中的表述并没有明确表达参战的主张,故A错误;题干中没有提到二月革命,故排除B;材料表达与对协约国的态度无关,故排除D。答案C3.(2019山东济宁检测)1917年3月,俄国沙皇退位,“所有沙皇制度的象征物都被销毁,镶有罗曼诺夫王朝的两头鹰的旗帜被撤下。冬宫上,象征着国际革

3、命标志的红旗在飘扬着”。上述事件()A.促使俄国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B.标志着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分歧已经消失C.使无产阶级全面掌握了国家政权D.标志着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基本完成解析1917年3月,俄国沙皇退位,标志着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基本完成,故选D项;和平法令促使俄国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排除A项;俄国沙皇退位,二月革命胜利标志着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分歧成为主要矛盾,排除B项;1917年3月,俄国沙皇退位,俄国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临时政府实际掌握着国家权力,排除C项。答案D4.(2019山东烟台期中)有一种观点认为,粗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全球,它显示出的变化相当少,欧洲的

4、霸权比大战前更完整。但实际上,从全球史观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意义恰恰在于它开始了欧洲霸权的削弱。粗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的霸权比大战前更完整”的主要依据是()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以欧洲为中心B.国联由英法操纵C.欧洲的帝国主义阵营更巩固D.欧洲的海外殖民体系进一步扩大答案A5.(2019浙江金华十校联考)一段关于二战前夕的记载这样写道:“西方领导人仍为先前张伯伦对苏联红军的战斗力、苏联领导人的动机和苏联邻国的反应所表露的怀疑和担心所困扰。同样,随着轴心国在西班牙、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节节胜利,斯大林的疑虑也在不断增长。”上述情况()A.导致四国达成慕尼黑协定B.推动苏德签署“互不侵犯

5、条约”C.反映出英国的大陆均势政策D.推动三国军事同盟的正式建立解析“四国达成慕尼黑协定”不包含苏联,故A项错误;“斯大林的疑虑也在不断增长”可得出苏联对英法的不信任转而求自保,推动苏德和解,故B项正确;此时的英国奉行的是“绥靖政策”,故C项错误;三国军事同盟是一战时期存在的军事集团,故D项错误。答案B6.(2019山东青岛模拟)二战时期某宣言称:“(签字国政府)现在正对力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的力量从事共同的斗争,兹宣告:1.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2.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

6、约。”这一宣言()A.标志着二战达到真正的世界规模B.表达了英美反对纳粹暴政的决心C.说明英法等国开始放弃绥靖政策D.大大加强国际反法西斯整体力量答案D7.(2019山东烟台期中)联合国宪章规定在形成重大决议方面须“五大国一致”,各常任理事国享有“否决权”。这一规定()A.有效地解除了战争的威胁B.体现了美苏两国霸权主义C.顺应了多极化的发展趋势D.突出了大国的责任和作用答案D8.(2019山东济南期末)1943年在德黑兰会议上斯大林同意在欧战结束之后出兵中国东北对日作战,此后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开始积极调解国共矛盾,力主中国建立统一、民主的“联合政府”。1945年2月部分美国驻华外交官还在一份

7、集体签署的给国务院的报告中主张向中共提供援助,并迫使蒋介石实行有实际内容的政治改革。这说明美国()A.对苏联的冷战已经开始B.稳步输出政治理念和体制C.积极谋划战后国际格局D.准备放弃扶蒋的政策解析通过题干可知,美国在二战之后,“开始积极调解国共矛盾,力主中国建立统一、民主的联合政府”“主张向中共提供援助,并迫使蒋介石实行有实际内容的政治改革”,可知美国积极谋划二战之后的世界格局,故选C项;杜鲁门主义是冷战开始的标志,排除A项;题干中只是述及“迫使蒋介石实行有实际内容的政治改革”,这与美国“稳步输出政治理念和体制”无关,排除B项;通过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在二战之后是扶植蒋介石的,排除D项。答案C

8、9.(2017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某西方学者说:“直到美国觉察欧洲普遍不满与苏联的影响日益扩大的危险同时出现时,它才被迫制定了马歇尔计划,答应为大规模恢复自由世界的工业提供巨额资金。”该学者认为“马歇尔计划”出台的目的是()A.履行“北约”成员的义务B.缓和两大阵营的紧张局势C.对抗“华约”集团的冲击D.扶持西欧国家和遏制苏联答案D10.(2019山东烟台期末)“几十年前还统治全球的欧洲大陆的前途这时似乎是暗淡的、危险的。但20世纪50年代后,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这实质上

9、意味着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至少从政治上来看是如此。”上述材料意在说明()A.多极化格局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B.美苏两极格局被多极格局所取代C.世界格局即将呈现“一超多强”局面D.“冷战”时期已呈现政治多极化趋势答案D11.(2019山东聊城二模)根据科索沃战争后召开的赫尔辛基首脑会议的决定,欧盟于2000年11月、2001年3月先后成立了欧盟政治和安全委员会、欧盟军事委员会和欧盟军事参谋部。这主要表明()A.债务威胁欧盟安全B.恐怖阴霾笼罩欧盟C.欧盟自主意识增强D.欧盟成为世界一极答案C12.(2019苏北三市模拟)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所长约翰齐普曼认为:“美国的权力虽然强大到能设定国际行动日

10、程,但却无力有效地在全球执行这样的日程,其他强权无论是国家还是次国家都有力量足以对抗美国的日程,但是却无力塑造有吸引力的替代品或推行不受外界影响而又能持久的地区日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多极化趋势日渐加强B.地区性力量逐步崛起C.美国建立起单极世界D.一超与多强局面并存答案D13.(2019山东济南一模)近年来,新兴经济体开始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成为IMF增资的重要来源。出身工会领袖的巴西总统卢拉就感慨,在过去20年里他在历次抗议中大多会要求“IMF滚出去”,但“现在,(我的)财政部长说,我们将借钱给IMF”。这说明()A.世界多极化趋势逐步加强B.南北经济发展渐趋平衡C.经济区域集团化

11、趋势加强D.IMF面临严重资金困境解析据材料“新兴经济体开始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成为IMF增资的重要来源”和“我们将借钱给IMF”说明新兴经济体在国际中的作用加强,体现世界多极化趋势,故选A项;据所学发达国家仍旧占据优势,排除B项;材料“国际责任”和“IMF”都说明不是区域集团,排除C项;材料“成为IMF增资的重要来源”不能说明IMF面临严重资金困境,排除D项。答案A14.(2019山东泰安期末)1921年12月,苏俄政府做出决定:凡雇佣工人20名以下的小企业,不论是否已被国家接管,一律归还业主或者出租。到了1922年底,私营企业已占全国企业总数的88.5%。据此可知苏俄()A.修正了十月革命

12、的奋斗目标B.彻底否定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资本家掌握了国家经济命脉D.致力于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解析十月革命后,苏俄成为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排除A、C。新经济政策没有从根本上否定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而是调整其不合理部分,以便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探索向共产主义过渡的路径,排除B。材料表明苏俄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实行国家资本主义,部分国有企业采取租让制和租借制,这有利于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故选D。答案D15.(2019山东济宁检测)苏(俄)联某领导人将实现社会主义和谋求国家强大的战略同步实施,提出:只有在胜利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上才能消灭俄国的落后;只有走“捷径”,采取强制措施,打破常规,才

13、能实现生产力水平的加速发展。这种认识()A.肯定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推动了斯大林体制的形成C.违背了苏联当时基本国情D.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解析根据材料“只有在胜利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上才能消灭俄国的落后采取强制措施,打破常规,才能实现生产力水平的加速发展”并结合所学可知苏联集中一切有限资源搞重点建设,实行公有制和计划经济,推动了斯大林体制的形成,故选B项;根据材料“将实现社会主义和谋求国家强大的战略同步实施”可知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符,排除A项;谋求国家强大的战略适应苏联当时基本国情,排除C项;材料“只有走捷径,采取强制措施,打破常规,才能实现生产力水平的加速发展”可知这种认识打破新经济

14、政策的精神,排除D项。答案B16.(2019山东潍坊二模)1962年苏联学者利别尔曼建议,用利润、奖金、价格、货币等手段来刺激企业的生产,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在赫鲁晓夫的倡导下,围绕此建议展开了学术讨论。这一讨论()A.主张恢复新经济政策B.使苏联经济进入市场轨道C.动摇了公有制的地位D.促进了苏联经济体制改革答案D17.(2019山东临沂期中)1923年底,美国一项调查发现,某城镇123个工人家庭中60个都有汽车,而这60个家庭里面有26家住房相当简陋,其中21个家庭甚至连洗澡盆也没有。据此推断,当时美国()A.经济通货膨胀相当严重B.经济运行过程隐含危机C.一战对美国的打击沉重D.轻重工业

15、比例严重失调解析根据材料“123个工人家庭中60个都有汽车,而这60个家庭里面有26家住房相当简陋,其中21个家庭甚至连洗澡盆也没有”,反映了美国的经济繁荣之下,暗藏隐忧,故选B项;通货膨胀的显著特点是物价飞涨,排除A项;一战美国是最大的受益国,排除C项;部分居民家庭消费,不能反映美国的工业结构状况,排除D项。答案B18.(2017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罗斯福新政的某项法案在国会讨论时,反对者声称,如果它得到通过,子女就将不再赡养父母,工人也会辞工不干。有人甚至认为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的著作中抄来的。下列与之直接相关的新政措施是()A.整顿财政金融B.加强工业计划指导C.成立农业调整署D.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解析“反对者声称,如果它得到通过,子女就将不再赡养父母,工人也会辞工不干”表明新政的措施是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故D项正确。A、B、C项材料中没有涉及,故排除。答案D19.(2019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1996年12月的时代周刊首次提出“新经济”一词,用于形容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经济。下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