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化学 高考冲刺二轮 --小题快练(九)(京津)--(附解析答案)

上传人:二少****畔 文档编号:130436532 上传时间:2020-04-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 化学 高考冲刺二轮 --小题快练(九)(京津)--(附解析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0 化学 高考冲刺二轮 --小题快练(九)(京津)--(附解析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0 化学 高考冲刺二轮 --小题快练(九)(京津)--(附解析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0 化学 高考冲刺二轮 --小题快练(九)(京津)--(附解析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 化学 高考冲刺二轮 --小题快练(九)(京津)--(附解析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 化学 高考冲刺二轮 --小题快练(九)(京津)--(附解析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题快练(九)本试卷为选择题,满分40分,考试时间2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N14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基于其氧化性的是()A.氨用作制冷剂B.次氯酸钙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C.氧化铝透明陶瓷用于防弹汽车的车窗D.生石灰用于废气的脱硫解析A.液氨气化需吸收大量热量,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所以可用作制冷剂,但与氧化性无关,A错误;B.次氯酸钙水解产生的HClO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杀死水中细菌、病毒,因此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与氧化性有关,B正确;C.氧化铝透明陶瓷用于防弹汽车的车窗,与其物理性质有关,而与氧化性无关,C错误;D

2、.生石灰与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反应产生亚硫酸钙,再被氧化产生硫酸钙,利用的是其碱性氧化物的性质,与氧化性无关,D错误。答案B2.用还原法可以将硝酸厂烟气中的大量氮氧化物(NOx)转化为无害物质。常温下,将NO与H2的混合气体通入Ce(SO4)2与Ce2(SO4)3的混合溶液中,其转化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Ce4H2=2Ce32HB.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C.反应前溶液中c(Ce4)一定等于反应后溶液中的c(Ce4)D.反应过程中混合溶液内Ce3和Ce4离子的总数一定保持不变解析A.根据图示可知反应为2Ce4H2=2Ce32H,A正确;B

3、.反应的反应物为Ce3、H、NO,生成物为Ce4、N2、H2O,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及原子守恒,可得反应方程式为4Ce34H2NO=4Ce4N22H2O,在该反应中NO是氧化剂,Ce3是还原剂,故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的比为2412,B正确;C.反应前后溶液中n(Ce4)的物质的量不变,但由于反应后溶液中水的物质的量增多,所以反应后溶液中c(Ce4)减小,C错误;D.由于反应前后各种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根据Ce元素守恒可知反应过程中混合溶液内Ce3和Ce4离子的总数不变,D正确。答案C3.短周期主族元素M、R、X、Y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只有X属于金属元素,由M、R、X三种元素可组成

4、一种化合物Q,常温下,0.1 molL1 Q溶液中lg12,由M和Y组成的化合物MY是强电解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简单离子半径:YRXB.Y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是强酸C.X分别与M、R、Y组成的二元化合物中都只含离子键D.化合物XRM和XYR均能抑制水的电离解析常温下,0.1 molL1 Q溶液中lg12,则Q溶液中c(OH)0.1 molL1,Q为一元强碱,又M、R、X、Y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故M为H,R为O,X为Na,MY是强电解质,则Y为Cl。简单离子半径:ClO2Na,A项正确;Cl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HClO时,HClO为弱酸,故B项错误;Na与O形成的

5、化合物有Na2O、Na2O2,Na2O2中既含离子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C项错误;NaOH为强碱,抑制水的电离,而NaClO为强碱弱酸盐,ClO水解会促进水的电离,D项错误。答案A4.(2019河北张家口市期末)示踪原子法是研究化学反应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2Na2O22HO=4NaOH18O2B.2KMnO45HO23H2SO4=K2SO42MnSO4518O28H2OC.CH3C18OOHCH3OHCH3CO18OCH3H2OD.6H37ClNaClO3=NaCl337Cl23H2O解析该反应中Na2O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氧气中的氧元素来源于过氧化钠:2Na2O2

6、2HO=2Na18OHO22NaOH,A错误;KMnO4与HO2的反应中,HO2中氧元素由1价被氧化为0价,B正确;CH3C18OOH与CH3OH发生酯化反应时,羧酸断CO键,醇断OH键,化学方程式为CH3C18OOHCH3OHCH3C18OOCH3H2O,C错误;氯酸钠跟浓盐酸混合时,氯酸钠中的氯元素被还原,生成氯气,盐酸中37Cl一部分被氧化生成37Cl2,一部分与Na结合生成Na37Cl,反应为6H37ClNaClO3=Na37Cl3Cl2(6个Cl原子中只有5个37Cl原子)3H2O,D错误。答案B5.下列物质在给定条件下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正确的是()A.C4H10属于烷烃的同分异构体有

7、3种B.分子组成是C5H10O2属于羧酸的同分异构体有5种C.分子组成是C4H8O属于醛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D.结构简式为的一溴代物有5种解析C4H10属于烷烃的同分异构体有2种:正丁烷和异丁烷,A项错误;分子组成为C5H10O2属于羧酸的同分异构体可写成C4H9COOH,丁基有4种,故属于羧酸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B项错误;分子组成为C4H8O属于醛的有机物可写成C3H7CHO,丙基有2种,故属于醛的同分异构体有2种,C项错误;甲基环己烷的一溴代物有5种,其取代位置如图。答案D6.在不同电压下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NaCl溶液制备少量NaClO,实验结果如下:实验电压U1U2U3现象a极产生少量气泡

8、,b极无明显气泡 a极产生较多气泡,b极产生少量气泡a极产生大量气泡,b极逸出大量黄绿色气体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中,a极均发生了还原反应B.、中均能发生Cl22NaOH=NaClNaClOH2OC.电解时OH由b极向a极移动D.不宜采用实验的电压制备NaClO解析根据图示可知a电极为阴极,溶液中的阳离子H在阴极上获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A正确;B.在a电极溶液中的H获得电子,变为H2逸出,附近溶液中OH增多,阴极产生NaOH,在阳极b电极上溶液中阴离子Cl失去电子变为Cl2,Cl2与溶液中的NaOH发生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B正确;C.电解时阴离子OH向正电

9、荷较多的阳极移动,即会由a极向b极移动,C错误;D.实验电压高,电流大,反应速率快,反应产生的氯气未能与NaOH溶液反应,就会从溶液中逸出,所以不能采用该电压制备NaClO,D正确。答案C7.(2018湖南长郡中学模拟)将混合物粉末溶于水制得澄清溶液,进行如下实验:向溶液中加入过量(NH4)2CO3,得到气体甲、溶液甲和白色沉淀甲;向溶液甲中加入过量Ba(OH)2,加热得到气体乙、溶液乙和白色沉淀乙;向溶液乙中加入Cu粉和过量稀硫酸,得到气体丙、溶液丙和白色沉淀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粉末中可能是Fe2(SO4)3和Al(NO3)3的混合物B.沉淀乙和丙都是BaSO4C.气体乙和丙分别是

10、NH3和H2D.气体甲可能由Al3与CO相互促进水解得到解析由实验可知,加入过量(NH4)2CO3,得到白色沉淀,则一定不含Fe2(SO4)3,否则生成红褐色沉淀,A错误;B.实验加入过量的Ba(OH)2,生成的沉淀乙可能为钡盐或氢氧化物,故B错误;C.由实验可知加入铜粉和稀硫酸,二者不反应,但生成气体,可能为酸性条件下,硝酸根离子氧化铜,生成的气体为NO,C错误;D.如含有Al3,加入(NH4)2CO3,可发生互促水解生成CO2,故D正确。答案D8.(2019山西晋城市一模)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3.2 g肼(N2H4)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0.4

11、NAB.标准状况下,4.48 L CO2和N2O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电子数为4.4NAC.0.5 L 0.5 molL1醋酸溶液中含有的分子数目小于0.25NAD.常温常压下,NaH与水反应产生2 g氢气时,转移电子数为2NA解析肼(N2H4)的结构简式为H2NNH2,每个分子中含有4个NH键和1个NN键,3.2 g肼的物质的量为0.1 mol,则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0.5NA,A错误;每个CO2和N2O分子都含有22个电子,标准状况下4.48 L CO2和N2O的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0.2 mol,则含有的电子数为4.4NA,B正确;0.5 L 0.5 molL1醋酸溶液中n(CH3COOH)

12、0.5 L0.5 molL10.25 mol,醋酸是弱电解质,在溶液中部分电离,但溶液中还含有大量的水分子,则所含分子数目大于0.25NA,C错误;NaH与水发生的反应为NaHH2O=NaOHH2,该反应中1价和1价H元素均变成0价,则产生2 g(即1 mol)氢气时,转移电子数为NA,D错误。答案B9.(2019山西晋城市一模)在容积均为1.0 L的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的相同质量的固体B,再分别加入0.1 mol A和0.2 mol A,在不同温度下反应A(g)B(s)2C(g)达到平衡,平衡时A的物质的量浓度c(A)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图示、点均处于曲线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3、.反应A(g)B(s)2C(g)S0、H0B.A的转化率:()()C.体系中c(C):c()c()D.化学平衡常数:K()K()K()解析反应A(g)B(s)2C(g)的正反应是气体分子总数增加的反应,则有S0;由图可知,起始反应物的量一定时,平衡时A的物质的量浓度c(A)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说明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则有H0,A错误。温度一定时,增加A(g)的量,平衡正向移动,由于该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反应,其转化率降低,则A的转化率:()(),B错误。增加A(g)的量,反应正向进行,体系中c(C)增大,故体系中c(C):c()c(),C正确。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动

14、,则平衡常数增大,故化学平衡常数:K()K()K(),D错误。答案C10.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不能推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实验结论A在Na2S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产生浅黄色沉淀非金属性:ClSBSO2气体通入Na2SiO3溶液中,产生胶状沉淀酸性: H2SO3H2SiO3C将KI和FeCl3溶液在试管中混合后,加入CCl4,振荡,静置,下层溶液显紫红色氧化性:Fe3I2D加热盛有少量NH4HCO3固体的试管,并在试管口放置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石蕊试纸变蓝NH4HCO3显碱性解析在Na2S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产生的浅黄色沉淀为S,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Cl2=2NaCl

15、S,可以说明非金属性:ClS,A项不符合题意;SO2气体通入Na2SiO3溶液中,产生的胶状沉淀为H2SiO3,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OSO2Na2SiO3=H2SiO3Na2SO3或2H2O2SO2Na2SiO3=H2SiO32NaHSO3,根据强酸制弱酸原理,可以得出酸性:H2SO3H2SiO3,B项不符合题意;下层溶液显紫红色,说明生成了I2,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32I2Fe2I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可以得出氧化性:Fe3I2,C项不符合题意;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有NH3生成,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4HCO3NH3H2OCO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