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历史 高考冲刺二轮 --板块提升练(一)(鲁--(附解析答案)

上传人:二少****畔 文档编号:130436453 上传时间:2020-04-2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 历史 高考冲刺二轮 --板块提升练(一)(鲁--(附解析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20 历史 高考冲刺二轮 --板块提升练(一)(鲁--(附解析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20 历史 高考冲刺二轮 --板块提升练(一)(鲁--(附解析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20 历史 高考冲刺二轮 --板块提升练(一)(鲁--(附解析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20 历史 高考冲刺二轮 --板块提升练(一)(鲁--(附解析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 历史 高考冲刺二轮 --板块提升练(一)(鲁--(附解析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 历史 高考冲刺二轮 --板块提升练(一)(鲁--(附解析答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板块提升练(一)(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2019福建厦门一模)殷商时期,人们占候云气、祭祀神灵以求福佑。西周时期,统治者认为天命靡常,专门修筑灵台、设置职官观天望气,以指导政务修行。材料体现了西周()A.因朝代更替而否定天命神意B.君主集权强化祖先崇拜C.重制度人事以顺应社会变迁D.祭祀活动巩固宗法制度解析“西周时期,统治者认为天命靡常,专门修筑灵台、设置职官观天望气,以指导政务修行”表明西周时期重制度人事以顺应社会变化来指导政务,故选C项。答案C2.(2019山东日照一模)周公强调,天命的转移并非不可把握,上天实际上是以德的要求来检验下界统

2、治者。想要长久保有天命,就必须吸取前代和祖先执政的经验教训,时刻敬天、明德、保民。周公的这种天命观()A.意在阐释周人代商取得统治的合法性B.强调脱离天命关注现实政治的重要性C.蕴含着中国古代德法并用的治国理念D.成为后世统治者强调仁政的理论来源解析据材料可知,周公以德为标准,顺应天命行事,才能把握天命达到统治国家的目的,意在阐明西周顺应天命而建立,故选A项。答案A3.(2019百校联盟二月联考)西周时,王室拥有重兵,周王的政治号召力通过“册命”“朝聘”“巡守”“贡纳”等制度得以广布四方;诸侯在封国内拥有世袭的行政权、财权和军权。这种政治结构()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体现了周王与诸侯地位平

3、等C.顺应了当时社会实际D.使血缘关系开始与政治挂钩解析据材料可知,周王通过“授土、授民”,使周的亲族、姻亲和功臣建立一批国家,周王确立“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效果加强,故选C项。答案C4.(2019广东江门一模)唐朝时期,为了救助病残、乞丐及贫民,政府专门设置了一些病坊。据天宝年代敦煌郡会计牒记载,该郡的病坊有床4张、被子3张、碗10枚、匙箸各10口,可以提供10人一年的开支。其他州的情形与敦煌郡相差无几。这表明唐代()A.中央用法律保障弱势群体B.比以往的朝代更重视仁政C.重视基层治理以促进稳定D.具备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解析根据题干中“病坊”救助对象是“病残、乞丐及贫民”,这些人群属于社会

4、的基层,对基层人群的救助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故选C项。答案C5.(2019广东江门一模)北宋时,哲宗下诏:“初除转运判官、提举官须实历知县以上亲民人,提点刑狱以上须实历知州或通判人。”意即监司的官员必须有出任知县、知州或通判的经验。该项措施()A.防止了地方官员滥用职权B.强化了各机构之间的制衡C.能遏制地方官员贪污腐化D.有助于提升监察官员素质解析通过题干中“监司的官员必须有出任知县、知州或通判的经验”,可知宋朝对官员基层工作经验的重视,这有利于监察官员素质的提升,故选D项;“防止了地方官员滥用职权”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题干述及的是宋朝重视监察官员的基层经验,没有体现各机构之间的制衡关系

5、,排除B项;官员的腐败问题在古代中国专制体制之下得不到有效的遏制,排除C项。答案D6.(2019云南昆明一模)康熙曾发布“容教令”,认为西洋传教士“仰慕圣化”“劳绩甚多”“无违法之事”,其传教活动“不必禁止”。康熙晚年要求传教士尊重中国人敬天、祭祖、祀孔的习俗,否则不得传教。材料反映了()A.专制统治阻碍西学东渐B.中西方文化对立难以调和C.传统文化倾向保守封闭D.宗教政策服务于统治需要解析由材料“康熙晚年要求传教士尊重中国人敬天、祭祖、祀孔的习俗,否则不得传教”可知天主教必须遵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以维护自身统治,故选D项。答案D7.(2019河北石家庄模拟)中国古代原始的耜是一种石片,用于掘

6、地,后来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有了木柄。在夏商周时期,出现了青铜底片,韧度加强。在春秋战国时期,底片又换为铁片,更加锋利和灵巧。这段材料体现了()A.人类文明的演变进程 B.农具在继承中完成定型C.农具革新推动社会变革 D.中国农业长期领先世界解析由材料“原始的石片耜”、“有了木柄”、“夏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底片”、“春秋战国时期,底片又换为铁片”可知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农具的发展演变而非农业生产工具的定型,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农具的发展而非社会变革,故C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提及世界其他地区农业的发展,故D项错误。答案A8.山越分布于闽浙等地的山区,处于比较原始的状态。孙吴

7、政权建立后,山越不纳赋税,并不时出山掳掠。孙权派兵征讨,将其迁至平原,纳入郡县编户。对此评价正确的是()A.将中华文明扩展到江南地区B.抵御落后民族维护中原文明C.迟滞了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D.促进了江南地区的经济开发解析“孙吴政权建立后”本是南方政权,故A项错误;“孙权派兵征讨,将其迁至平原,纳入郡县编户”不属于维护中原文明,故B项错误;“将其迁至平原,纳入郡县编户”是有利于南方民族融合的,故C项错误;材料“处于比较原始的状态。孙吴政权建立后,山越不纳赋税,并不时出山掳掠。孙权派兵征讨,将其迁至平原,纳入郡县编户”体现了对开发江南地区有积极的意义,故D项正确。答案D9.(2019甘肃一模)宋朝

8、时,随着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南方的开发、农作物的传播与发展,原来的作物种植结构几乎全被突破,以粟、麦为主的粮食种植结构,被以稻、麦为主的粮食种植结构所取代。其主要原因是()A.稻麦轮作使耕地亩产增加B.粟的产量已达传统农业极限C.玉米种植面积迅速扩大D.北民南迁刺激江南麦类发展解析由材料“以粟、麦为主的粮食种植结构,被以稻、麦为主的粮食种植结构所取代”可知稻麦轮作促进江南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故选A项;“已达”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项;明清时期中国开始种植玉米,排除C项;魏晋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在于北民南迁给南方带来了技术和劳动力,排除D项。答案A10.(2019湖北荆州模拟)中

9、国古代有轻讼、贱讼、厌讼的思想,世人多以“重义轻利”的道德说教来反对诉讼。宋代袁采在其家训中则是从买卖借贷契约、诉讼成本等角度规劝减少诉讼,这反映出()A.家训具有社会教化作用 B.宋代商品经济比较繁荣C.儒学复兴影响世风民风 D.士大夫义利观明显转变解析由材料“宋代袁采在其家训中则是从买卖借贷契约、诉讼成本等角度规劝减少诉讼”可知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家训中以经济思想解决纷争,故选B项;材料强调家训的内容而非影响,排除A项;宋代儒学发展为理学,排除C项;“义利观明显转变”表述过于绝对化,排除D项。答案B11.(2019清华大学标准学术能力诊断)在春秋战国时期多数思想家看来,人类在宇宙中有卓越的地

10、位,“天地之性人为贵”;人有道德,是“天地之德”;人有知觉,是“天地之心”。这说明该时期()A.道德认同意识增强 B.富有人文精神C.现实功利思想浓厚 D.摆脱宗教束缚解析根据材料“人类在宇宙中有卓越的地位”、“人为贵”、“人有道德”、“人有知觉”,突出人性,体现了人文精神,故选B项;材料不仅强调人的道德,还强调人的知觉,排除A项;“现实功利思想”,与材料“人有道德人有知觉”不符,排除C项;“摆脱宗教束缚”,表述绝对,且与历史事实不符,排除D项。答案B12.(2019河南天一大联考)下图为汉武帝初年和汉宣帝末年法家或法吏与儒家或儒者出身的公卿所占可考公卿总数比重的变化情况示意图。此图可用于研究

11、汉代()A.非儒家各学派的消亡 B.察举制度的日益完善C.国家教育体系的健全 D.社会主流文化的转型解析由图表信息可知武帝初年法家或法吏出身的公卿比重高于儒家或儒者的比重,而宣帝末年则儒家或儒者的比重高于法家或法吏的比重,联系史实可知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汉代董氏儒学逐渐成为统治思想,选官制度也以儒学为考察内容和标准,因而材料中变化体现了社会主流文化的转型,故选D项。答案D13.(2019湖北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联盟)玄学是魏晋时期思想文化的标志性成果,玄学家主张的是清谈或玄谈。其特征是远离政治,回避现实,无关道德,蔑视俗务。玄学产生的主要社会因素是()A.门阀士族垄断仕途 B.社会动荡与政治

12、黑暗C.佛教对儒学的冲击 D.传统儒学的理论局限解析由材料“玄学是魏晋时期思想文化的标志性成果”“特征是远离政治,回避现实,无关道德,蔑视俗务”可知在动荡的魏晋时期,玄学家远离现实纷扰谈论事务,故选B项;门阀士族垄断仕途是魏晋政治黑暗的具体表现,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玄学而非佛教,排除C项;玄学是以老子为研究核心的哲学思潮,排除D项。答案B14.(2019江苏无锡一模)宋元至明清,孙悟空的艺术形象变化如下表。这突出反映了()时期宋元明清形象特点神通广大,追求个人享乐,爱憎不鲜明从任性妄为到诚心向佛A.佛教融入中国,影响艺术形象塑造B.商品经济发展,社会重视物质享受C.市民阶层扩大,个性解放要求

13、增强D.儒家思想发展,封建伦理纲常加强解析“从任性妄为到诚心向佛”体现儒学融合佛道思想形成理学,不断强化伦理纲常,故选D项;佛教融入中国是汉代,排除A项;“诚心向佛”不能体现重视物质享受,排除B项;“诚心向佛”不能体现个性解放,排除C项。答案D15.(2019河北沧州高三联考)据考证,商代青铜铭文的内容较简单,一般不含重要意义。到了西周,青铜铭文记载着王室的政治谋划、历代君王事迹、祭典训诰、征伐方国、政治动乱、赏赐册命以及家史、婚媾等等。据此可知,西周时期的青铜铭文()A.推动了文字体系创新B.促进了宗法分封制的形成C.具有明确的书史性质D.使甲骨文失去了存在价值解析据材料“西周,青铜铭文记载

14、着王室的政治谋划、历代君王事迹、祭典训诰、征伐方国、政治动乱、赏赐册命以及家史、婚媾”,可知西周的青铜器上明确记载着西周的历史发展,具有书史的性质,故选C项。答案C16.(2019安徽蚌埠一模)明后期书画家董其昌每每绘完山水,题以诗文,行楷簇簇如行蚕,闪闪如迅霆飞电,全图诗、书、画相映成趣,和谐一致,更富有抒情意境。此类绘画作品()A.彰显文人画的独特技法 B.注重抨击封建专制统治C.以世俗生活为主要题材 D.表明写意画发展至顶峰解析根据所学并结合材料“题以诗文,行楷簇簇如行蚕,闪闪如迅霆飞电,全图诗、书、画相映成趣,和谐一致,更富有抒情意境”,可知文人画注重写意,讲求神似、意境和气韵,故选A

15、项。答案A17.(2019山东德州期末)考古发现,古希腊城邦最主要的历史遗迹往往是市政广场、议事大厅、神庙、露天剧场等,它们用以举行城邦会议、宗教节庆、戏剧演艺。这些公共空间在当时()A.增强了公民对城邦的认同感B.加剧了希腊社会内部矛盾C.抑制了城邦公民的个性发展D.实现了希腊人的真正平等解析材料体现了重视城邦的公共活动,其作用是增强了公民对城邦的认同,故选A项;材料并未涉及希腊社会的内部矛盾,排除B项;材料重视公民对城邦的认同,不意味着抑制其个性发展,排除C项;在雅典仍实行阶级统治,维护奴隶主和公民的利益,排除D项。答案A18.(2019福建龙岩检测)罗马法规定,如果原告有诈欺、胁迫等情形,虽程式书中未列有抗辩,承审员也有权减免被告的责任。这表明罗马法()A.忽视对公民私有财产的保护B.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处理纠纷C.注重以诚信规范人们的行为D.遵循了古老的契约自由原则解析根据材料“罗马法规定,如果原告有诈欺、胁迫等情形,虽程式书中未列有抗辩,承审员也有权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