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低碳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分析论文.doc

上传人:zh****71 文档编号:130430076 上传时间:2020-04-2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力企业低碳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分析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电力企业低碳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分析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电力企业低碳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分析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电力企业低碳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分析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企业低碳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分析论文.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 电力企业低碳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分析论文 2020年4月 电力企业低碳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分析论文 本文关键词:指标体系,电力企业,构建,绩效评价,分析 电力企业低碳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分析论文 本文简介: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强调绿色发展,走低碳经济之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2009年,国务院做出了到2020年我国单位GDP比2005年下降40%50%的承诺。电力行业由于其生产经营具有高碳排放的特征,在我国低碳经济发展中担负着重大责任。构建电力企业低碳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促 电力企业低碳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分析论文 本文内容: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强

2、调绿色发展,走低碳经济之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2009年,国务院做出了到2020年我国单位GDP比2005年下降40%50%的承诺。电力行业由于其生产经营具有高碳排放的特征,在我国低碳经济发展中担负着重大责任。构建电力企业低碳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促进电力企业低碳经营的重要举措。 1 我国电力企业开展低碳经营和低碳绩效评价的必要性分析 资料表明,19952010年,我国发电总量增加了近3倍,占世界总发电量的20。3%,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另一方面,我国电力消费需求依然旺盛。我国正处于工业化进程的中后期,能源和电力消费都将快速增长,且用电量增速更快于能源消费。2011年全国用电量

3、为4。69万亿千瓦时,比上年约增长一成二,人均用电量3483千瓦时,比上年增加351千瓦时,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总体看,电力工业还将保持高速增长势态,电气化还会继续向深度和广度方向发展。 我国电力行业是一个典型的依赖煤炭生存的行业,而煤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成分。每年开发的煤炭有近一半用于发电,这也意味着由于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50%来源于电力行业。2009年7月,国际绿色和平环保组织发布中国发电集团气候影响排名报告,报告指出,中国电力行业对煤炭的过度依赖,阻碍了中国更加积极的应对气候变化。2008年,仅排名前三的发电集团(华能、大唐和国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总和,就比同年

4、英国全国的排放量还要多。高碳排放造成的温室效应将会导致气候变暖,由此造成海平面上升、农作物产量下降等一系列不良后果。 贯彻国家节能减排方针,开展低碳经营,是电力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电力企业应加大科技投入,推广“清洁煤”和“热电联产”等新技术,重视对太阳能、风能等新兴能源的开发利用,减少对煤炭资源的依赖,使电力行业逐步成为高技术、低能耗、高附加值的行业。 构建电力企业低碳指标体系有重要意义:首先,构建低碳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国家管理部门对电力企业进行更好的评价和调控。国家根据评价结果对整个行业进行调控,淘汰产能落后和污染严重的企业,督促合格企业积极开展对新能源的利用和机械设备的改善,提高工作人

5、员的低碳意识。其次,该指标体系有助于电力企业实现低碳经营的目标。评价指标反映了企业在能源消耗、电力产出、终端消费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绩效,依据评价结果,管理者可以有针对性地做出改进,寻求高产高效而又环保的经营模式,更好地响应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政策。最后,构建低碳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更好地评价和监督企业的环保业绩。 2 电力企业低碳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结合电力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依据相关法规和标准所做出的要求,构建电力企业低碳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本文从低碳能源消耗和产出、低碳消费和低碳管理三个维度,建立电力企业低碳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下对该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

6、进行阐释。 (1)低碳能源消耗与产出指标。 该类指标衡量电力企业在能源消耗和产出方面的低碳绩效,包括以下5个二级指标: 非化石能源用于发电的比重。非化石能源包括核能、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非化石能源是通过非燃烧的方式获得热能,之后再转化成电能等其他能量。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能够有效减少碳排放。计算公式如下: 非化石能源用于发电的比重=用于发电的非化石能源/(用于发电的非化石能源+非发电类化石能源) 电压合格率。该指标衡量在电网运行时,一个月内监测点电压在合格范围内的时间占电压监测总时间的百分比。 低碳电力调度比重。电力调度是指当居民用电超过一个限度的时候,适当的把企业用电限制并输送给

7、居民用电,低碳电力调度应实现对传统电力调度方式的继承和发展,深入分析电能生产的CO2排放特性和减排潜力。计算公式如下: 低碳电力调度比重=新能源并网发电量/总供电量 智能化配电网容量,即实现智能化配电网变电容量与区域内全部配电网变电容量的比率。智能电网能实现主网与分布式能源的交互供电,可大幅降低网损,低碳效益明显。 单位供电量CO2排放强度。国家和地区层次的CO2排放强度,是指相对于单位GDP计算的CO2排放量。对企业层次而言,是针对企业单位产值所计算的碳排放指标。这里,使用供电量来取代产值的概念。计算公式如下: 单位电量CO2排放强度=电力CO2总量/总供电量 供电量指标是发电企业的最主要的

8、常规统计指标,真实、可靠,易于取得和监控;此外,之所以用供电量而不用发电量指标,是由于企业供电量是扣除掉自身生产用电后的电量,相比于发电量更能反映企业的最终产出。 (2)低碳消费指标。 该类指标衡量电力企业在促进电力低碳消费方面的绩效,具体包括以下2个二级指标: 终端用电活动CO2排放强度。终端用电效率体现了需求侧管理的理念,即作为供应侧的电力公司采取有效措施以及负荷管理技术等,与终端消费者共同提高终端用电效率管理活动。终端用电活动CO2排放强度衡量终端消费者的用电所产生的CO2与总供电量所产生的CO2的比值关系。计算该指标时,需要先确定终端用电分配系数(终端用电量/总电量),然后再计算终端用

9、电活动所排放的CO2。 充电站电力消耗比重。主要反映供电企业所供电量用于清洁电动汽车的比例,体现其对减少传统化石燃料消耗及温室气体排放的促进作用。计算公式如下: 充电站电力消耗比重=充电站用电量/总用电量 (3)低碳管理绩效。 低碳管理理念和措施是改进企业碳排放绩效的根本保障,以下从5个方面设置评价指标: 开展煤质源头控制。加强源头和过程控制,是电力企业实现低碳的有力途径。应定期召开煤质工作会议查找影响煤炭质量的不利因素,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供电半径规划的合理性。节能降损需将供电半径的规划合理性作为重要内容统筹考虑,坚持和体现小容量、密布点、线路半径宜短不宜长的原则,合理选择供电半径和控制

10、最长的电气距离,突出电网规划、建设和改造的科学性、经济性和环保性。 新能源并网建设投资。主要从基础建设对新能源并网的支持及各类设施的建设、技术标准的制定对新能源电力特征的适应等角度,考察供电企业在电网建设投资方面是否有对新能源并网设施建设。 低碳电力技术投资。衡量企业在低碳电力技术投资方面的表现,主要包括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可再生发电技术,高效洁净的发电技术,特高压技术等方面的投资。 企业技能岗位职工培训。低碳经营的理念要通过职工来贯彻,加强技能岗位职工培训,有助于从根本上改变企业经营模式,落实低碳管理措施。 3 电力企业低碳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 应用以上所构建的电力企业低碳绩效评价指标

11、体系,需要注意做好以下基础工作: 第一,电力企业决策层应树立低碳经营的理念并将低碳绩效纳入绩效评价的整体框架中。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电力企业担负着重要使命。电力企业的决策层应该首先树立低碳经营的理念,并通过各种途径将该理念传达到每个职工。改变传统的只注重净利润的绩效评价模式,将低碳绩效纳入绩效评价的整体框架中。 第二,企业应做好数据统计工作。低碳绩效指标体系的应用离不开准确的数据统计。因此要建立健全电力企业统计管理体制,认清企业统计管理工作的作用和意义,明确各个职能部门的统计职能及责任,确保电企业统计资料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要求各部门按统一口径、范围及时间提供相应的统计资料及分析报告,实现部门与部

12、门之间的统计数据资料共享。 总之,在发展低碳经济的时代背景下,电力企业开展低碳经营至关重要。构建和应用电力企业低碳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企业实现低碳经营的目标,减缓能源消耗,降低CO2排放,以此实现我国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中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2曾鸣等。供电企业低碳贡献效果综合评价研究J。水电能源科学,2011,(8)。 3高虎,陶冶。我国与国际上非化石能源发电的能量折算方法比较分析J。中国能源,2011,(1)。 4与燕栖。电力低碳指标系列研究之三电力企业与终端用户之间CO2减排义务的分配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1,(2)。 5李云,陈斌。构建发电企业碳排放统计指标体系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0,(29)。 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