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世界史学科奠基人刘祚昌先生.doc

上传人:zh****71 文档编号:130425634 上传时间:2020-04-27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世界史学科奠基人刘祚昌先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我国世界史学科奠基人刘祚昌先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我国世界史学科奠基人刘祚昌先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国世界史学科奠基人刘祚昌先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世界史学科奠基人刘祚昌先生.doc(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 我国世界史学科奠基人刘祚昌先生 2020年4月 我国世界史学科奠基人刘祚昌先生 本文关键词:世界史,奠基人,学科,我国,昌先生 我国世界史学科奠基人刘祚昌先生 本文简介:摘要:刘祚昌先生是我国世界史学科的奠基人之一,在世界近代史的教材建设中,为打破苏联的史学体系和极左思潮的影响,创立中国特色的世界近代史体系做出了很大贡献。在世界近代史的许多重大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对中西文明进行了比较研究,提出了精辟的结论;对美国史的研究成果卓着,如: 我国世界史学科奠基人刘祚昌先生 本文内容:摘要:刘祚昌先生是我国世界史学科的奠基人之一,在世界近代史的教材建设中,为打破苏联的史学体系和极左思潮的影响,

2、创立中国特色的世界近代史体系做出了很大贡献。在世界近代史的许多重大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对中西文明进行了比较研究,提出了精辟的结论;对美国史的研究成果卓着,如:杰斐逊思想、美国革命成就、林肯的评价。关键词:世界近代史; 美国史; 杰斐逊; 美国革命;Liu Zuochangs Studies of World HistoryAbstract:Liu Zuochang was one of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the new discipline of world history after 1949. He helped greatly with the writ

3、ing of textbook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discipline, which was tinted with strong Chinese color and was freed from the influence of its counterpart from Soviet Russia and the Leftist influences. He had a lot of insightful answers to a sequence of big problems. He had penetrating evaluations in

4、the comparative studies of Eastern and Western civilization. His study of American history was fruitful, especially in his study of Jeffersonian legacy,the achievements of American Revolution, and the evaluation of Lincoln.Keyword:Recent World History; American History; Jefferson; American Revolutio

5、n;刘祚昌(1921-2006年)先生是我国世界史学科的奠基人之一,为我国的世界史和美国史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一刘祚昌(曾用名刘西仁)先生于1921年5月出生于辽宁省辽阳县一个耕读世家。刘先生从小受到家庭的影响,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尤其喜爱中国的古典文学、历史和文化。在读小学时,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中国东北三省,建立了伪满洲国.学校强迫学生学习日语,进行奴化教育。这深深激起了刘先生的民族义愤,深感当亡国奴的耻辱。抗日战争爆发后,刘先生满怀爱国热情,于1939年离家就读于北平辅仁大学社会经济专业。后因战事扩大,刘先生又南下,经过上海、香港和广州,辗转到大后方昆明,入西南联大政治系就读,不

6、久又转到历史系学习。在西南联大的自由、民主空气的熏陶下,刘先生如饥似渴地学习。他聆听了朱自清、闻一多等许多着名学者的讲课,和同学们自由地讨论国内外大事和胸中抱负。两年后,他又转学到四川大学史地系。在这里,他曾选修着名国学大师钱穆先生讲授的中国学术思想史课,受益匪浅,为他学习中国历史和文化、走上治学之路打下了扎实的功底。同时,他对外国史、尤其是欧美近代史产生了浓厚兴趣。通过这段学习,他痛感近代中国多灾多难的根本原因在于愚昧,遂决心选择历史研究作为一生的事业,要用历史进行启蒙工作,启迪人民的心智,消除人民的愚昧.他特别热衷于美国史的研究,希望利用仅有200年历史的美国的成功经验,来激励国人奋发图强

7、。他的学士论文题目就是罗斯福的新政。从此,他将一生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对美国史的研究上。1946-1948年,刘先生先后任教于沈阳东北临时大学补习班、东北大学先修班和长春大学。新中国成立后,刘先生在长春东北大学(后改为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任讲师,讲授世界近代史。这里培养了新中国最早一批世界史工作者,他们毕业后分配到全国各地,创建了各高校的世界史专业,可以说东北师大乃是中国世界史学的摇篮.1956年,刘先生调到山东师范学院历史系任教。当时他正值精力充沛、出成果的黄金时期,却因其耿直的性格被打成右派。从此在政治上长期受到歧视和打击。在文革期间,他又受到冲击,被批斗、下放牛棚劳动改造。然而,种种磨难并没

8、使先生倒下。他忍辱负重,以顽强毅力进行研究工作,为以后在学术上取得辉煌成就打下了基础。粉碎四人帮后,刘先生在政治上获得了解放,在学术研究上焕发了青春,成果层出不穷,各种荣誉和头衔也接踵而至。1978年,他担任硕士生导师,开始招收文革后的首批世界史研究生。1980年他被评为教授。1985年获美国富布赖特学者称号。1986年在南开大学历史研究所担任兼职教授和博士生导师。1988年被评为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989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他先后当选为第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世界近代史学会和中国美国史研究会顾问、中国孔子基金会理事以及山东省史学会名誉会长等职。他还多次应邀

9、访问美国,参加学术会议,进行研究和讲学活动。退休后,已80高龄的刘先生仍奔走于中国与加拿大、美国之间,笔耕不辍,直至逝世。他把毕生精力贡献给了世界史和美国史的研究事业。二刘祚昌先生是我国世界史学科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在半个世纪的学术生涯中,共出版有重大影响的学术专着5部、译着5部,主编省部级以上立项教材3套,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1978年以来,先后培养了22名硕士和3名博士。1995年退休以后,虽然住在美国,但是仍然十分关心学校和系里的教学工作和世界史的学科建设。每次回国都要给学生作学术报告。刘先生在世界近代史的教材建设中,为打破苏联的史学体系和极左思潮的影响作出了很大贡献。我国的世界史体系

10、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前一直受到苏联史学体系的束缚,并为国内的极左思潮所桎梏,存在严重的教条主义、公式化、简单化、脸谱化以及假大空的问题。刘先生自20世纪80年代起,和史学界同仁一起打破僵化的旧框框,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从事研究和探索。他们先后主编了世界史:近代史(上、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世界近代史(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和世界史近代史编(上、下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等三部教材,均被作为全国通用教材使用。他还在高教版教材中增加了社会史内容,并在人物的评价上有其独到之处,这些都使这部新教材的内容更加生动和翔实,在学术上达到了新的高度,从而创立了中国特

11、色的世界近代史体系。该教材还被用作国家八五计划重点用书和国家教委面向21世纪重点教材向全国推广,并获得了国家教委1995年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在上述三部教材以及他撰写的论文中,刘先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在世界近代史的理论和结构上敢于创新。在史学观念和世界近代史的历史分期问题上,否定了过去在国内史坛占支配地位的阶级斗争史观,主张以五种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演变作为历史发展的主要线索,以具有世界意义的经济形态的重大变化作为分期断限的依据。根据这种史学观念,阐释并运用了一种新的历史分期法:将世界近代史时限从原来的1640-1917年改为世界近代史起始于1500年左右发生的

12、地理大发现,终结于1900年前后世界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12. 对高校世界近代史教材的内容和编写方法做了实质性的改进。改变了以往世界史注重政治、经济史的作法,增加了社会史的内容;加强了对近代西方政治、经济、思想和社会思潮的研究力度;重视对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的研究;重视历史人物的研究;填补了旧教材在理论和史实上存在的空白,等等。关于教材编写方法,采取了整体史学的宏观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站在全人类的大视角,对世界历史进行纵横交错的宏观把握。这样,以往干巴巴的世界史就变成了生动活泼、有血有肉、有声有色的活生生的历史。3. 对世界近代史的许多重大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把英国1688年政变定为168

13、8年革命而非光荣革命或政变.他认为法国大革命并非资产阶级革命的典型,它的一系列过激行为和恐怖政策给法国造成了巨大灾难,包括政治动荡和社会不安。他否定了传统的法国热月政变是反革命的观点,认为是开始了巩固革命成果和进行资本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他认为德国统一不存在两条道路,只有自上而下通过普鲁士进行的王朝战争统一德国的唯一道路。他特别重视美国革命、尤其是在革命期间进行的民主改革在世界史上的重大意义。(2) 他破除了关于19世纪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全面走向反动的传统提法,认为这期间西方国家进行的一系列改革,稳定了社会局势和政权,使资本主义增添了活力,出现了经济繁荣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他对以往被否定的垄断资本

14、主义给予新的评价,认为垄断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成熟时期,对于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3) 他还对英国革命的农村资本主义发展、英国革命中的土地问题和掘土派运动,提出了独到深刻的见解。(4)4. 在世界史科研领域中的成就令人瞩目。早在1950年他就出过两部专着:美国独立战争简史(上海:华东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上海:新知识出版社1956年版),这是我国史学界研究美国史和英国近代史的开拓之作,至今仍是美国史和英国史研究生的必读书目。除了精通英文外,刘先生的俄文和日文也有相当水平,1956年曾由三联书店出版了他主译的苏联史。拨乱反正后,他迎来

15、了学术研究的丰收时期。1978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他写的美国内战史。他用生动的笔调绘声绘色地将美国历史上这场规模最大、影响深远的内战展现在读者面前,并介绍了当时美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思想等各方面的情况。该书已收入于美国国会图书馆。5. 对中西文明进行了比较研究。刘先生学贯中西,兴趣广泛,在世界史和中国史方面均有不少着述,对中国史研究也有很深造诣。他撰写了有关孔子、孟子、王安石、王阳明和诸葛亮的许多文章。(5) 通过对中西历史的研究和比较,刘先生提出了发人深思的见解:孟子和杰斐逊均倡性善说,主张人性皆善,认为每一个人都天生具有道德意识。孔子提出仁这个道德范畴,主张仁者爱人,要求人们互相亲爱。杰斐逊同样提倡人与人之间的爱,宣扬耶稣所倡导的博爱精神。孔孟都非常重视教育,并且认为教育是政治的基础,把教化人民的责任放在君主身上。杰斐逊是美国第一位提倡教育最力的政治家,他认为政治民主是和教育分不开的。孔子重视人的价值,他的全部学说都源于此。杰斐逊同样重视人的价值。他的理想是自食其力的自耕农社会,人们可以充分享受人的尊严,既不剥削别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