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有机磷中毒致心肌损伤患者采用脂肪乳的效果.doc

上传人:zh****71 文档编号:130425597 上传时间:2020-04-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急性有机磷中毒致心肌损伤患者采用脂肪乳的效果.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急性有机磷中毒致心肌损伤患者采用脂肪乳的效果.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急性有机磷中毒致心肌损伤患者采用脂肪乳的效果.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急性有机磷中毒致心肌损伤患者采用脂肪乳的效果.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性有机磷中毒致心肌损伤患者采用脂肪乳的效果.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 急性有机磷中毒致心肌损伤患者采用脂肪乳的效果 2020年4月 急性有机磷中毒致心肌损伤患者采用脂肪乳的效果 本文关键词:心肌,损伤,脂肪,中毒,患者 急性有机磷中毒致心肌损伤患者采用脂肪乳的效果 本文简介:摘要:有机磷农药的广泛使用对灭虫增产具有显着效果,但同时也提高了有机磷中毒的风险率,尤其是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其病情危重,一旦抢救不当或不及时较易引起微循环障碍、心律失常和心肌损伤等,严重者导致患者死亡1。近几年来临床研究发现,脂肪乳静脉输注能有效减轻脂溶性药物引起的毒性,有一定程度的营养心肌 急性有机磷中毒致心肌损伤患者采用脂肪乳的效果 本文内容: 摘 要:有机磷农药的广泛使用对灭虫增

2、产具有显着效果, 但同时也提高了有机磷中毒的风险率, 尤其是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 其病情危重, 一旦抢救不当或不及时较易引起微循环障碍、心律失常和心肌损伤等, 严重者导致患者死亡1。近几年来临床研究发现, 脂肪乳静脉输注能有效减轻脂溶性药物引起的毒性, 有一定程度的营养心肌作用, 从而改善心肌酶谱2。本研究对脂肪乳治疗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所致心肌损伤的疗效进行分析, 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意见, 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脂肪乳,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所致心肌损伤,疗效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88例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所致心肌损伤患者, 按随

3、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44例和治疗组44例。治疗组中男性23例, 女性21例;年龄2156岁, 平均 (383) 岁;中毒至治疗时间0.22.7h, 平均 (1.50.3) h;有机磷毒物类型为乐果8例、甲胺磷11例、对硫磷3例和敌敌畏22例。治疗组中男性26例, 女性18例;年龄2058岁, 平均 (384) 岁;中毒至治疗时间0.42.8 h, 平均 (1.30.5) h;有机磷毒物类型为乐果10例、甲胺磷10例、对硫磷6例和敌敌畏18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临床诊断均与职业性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诊断标准及处

4、理原则中相关诊断标准相符合, 包括有机磷农药明确接触史, 伴有胸闷和心悸表现, 心电图异常变化。排除标准:既往有心脑肝肾功能异常, 胆碱酯酶活性超过30%, 患者家属放弃治疗。 1.3、 方法: 常规组采取常规治疗: (1) 一般治疗:血液灌流、洗胃、利尿和导尿, 予以盐酸戊乙奎醚、阿托品和氯解磷定等药物解毒; (2) 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入院ICU病房, 予以大剂量阿托品静脉注射, 同时阿托品化维持13 d, 直至全血胆碱酯酶活性恢复超过60%或中毒症状消失; (3) 营养心肌:予以磷酸肌酸1.0 g+5%葡萄糖250 m L静脉滴注, 1次/d, 持续7 d; (4) 血液灌流:每天2次

5、, 持续3 d。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脂肪乳治疗:静脉滴注250 m L 20%脂肪乳, 1次/d, 每次静滴时间超过3h, 持续输注7 d。 1.4、 观察指标: 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肌酶谱, 包括肌酸激酶 (CK) 、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 、乳酸脱氢酶 (LDH) 和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 水平。比较不同组患者ICU住院时间和死亡率。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用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 采用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治疗前后心肌酶谱水平比较: 治疗前, 治疗组患者

6、CK、CK-MB、LDH和AST等水平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治疗组患者治疗7 d后CK、CK-MB、LDH和AST等水平明显低于常规组 (P0.05) , 见表1。 2.2 患者ICU住院时间比较: 治疗组和常规组患者ICU住院时间分别为 (6.81.3) d和 (11.62.2) d, 治疗组患者ICU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常规组 (t=12.460, P0.05) 。 2.3 患者死亡率比较: 治疗组患者死亡率 (7%, 3/44) 略低于常规组 (14%, 6/44) , 但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1.114, P=0.291) 。表1 患者治疗前后心肌酶谱

7、水平比较 3、 讨论 急性有机磷中毒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危重症, 急性有机磷中毒会抑制神经系统乙酰胆碱酯酶活性, 导致大量乙酰胆碱与胆碱能受体相结合, 致使神经元产生持续冲动, 进而引起循环、呼吸和中枢系统功能异常。文献3报道, 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所致心肌损伤患者均具有一定程度的心悸、胸闷、心力衰竭和心动过缓等。随着临床对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研究的深入, 学者对重度急性有机磷所致心肌损伤形成几点共识, 包括: (1) 有机磷毒物直接损伤心肌细胞; (2) 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后抑制全血胆碱酯酶, 导致乙酰胆碱聚集在神经末梢, 致使冠脉血管痉挛, 心肌供血不足; (3) 有机磷中毒后M和N样症状会加快心

8、率、促进血管收缩, 增加心肌耗氧, 导致心肌受损。有研究报道, 脂肪乳能阻滞心肌细胞凋亡, 减少乳酸脱氢酶释放, 从而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本研究对常规治疗与常规治疗联合脂肪乳静脉滴注对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所致心肌损伤的疗效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 治疗前, 治疗组患者CK、CK-MB、LDH和AST等水平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治疗组患者治疗7d后CK、CK-MB、LDH和AST等水平明显低于常规组 (P0.05) ;治疗组患者ICU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常规组 (P0.05) ;治疗组患者死亡率略低于常规组, 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该研究结果与许江

9、涛和蔡昭和4研究结果相类似。分析上述结果以及相关研究得出脂肪乳可能通过以下方式治疗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所致心肌损伤: (1) 脂肪乳能减轻酰基肉碱的麻醉抑制效果, 提高细胞内线粒体活性; (2) 脂肪乳进入机体血液循环后, 以脂滴方式将脂溶性有毒物质从血浆中置换出, 从而发挥解毒效果; (3) 脂肪乳能改变机体内有机磷农药分布, 加速毒物代谢和排泄。 综上所述, 常规治疗联合脂肪乳对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所致心肌损伤临床疗效较好, 能有效改善心肌酶谱水平以及减少ICU入住时间。 1吴嘉荔, 冀晓静, 李文峰, 等.20%脂肪乳剂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

10、7, 39 (11) :1258-1262.2郑浪宁, 吴新宝.脂肪乳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的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6, 27 (17) :3186-3188.3秦朴, 蔡云刚, 秦亚伟, 等.脂肪乳用于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肺损伤临床评价J.中国药业, 2016, 25 (24) :33-36.4许江涛, 蔡昭和.静脉输注脂肪乳配合常规治疗对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所致心肌损伤的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 10 (35) :78-79. 论文来源参考:常东歌,袁咏梅,程晓丹,张庆.脂肪乳对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所致心肌损伤的疗效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10):1222-1223.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