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CT、MRI和CT在鼻咽癌诊断中的价值_1.doc

上传人:zh****71 文档编号:130416836 上传时间:2020-04-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PET—CT、MRI和CT在鼻咽癌诊断中的价值_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PET—CT、MRI和CT在鼻咽癌诊断中的价值_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PET—CT、MRI和CT在鼻咽癌诊断中的价值_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PET—CT、MRI和CT在鼻咽癌诊断中的价值_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ET—CT、MRI和CT在鼻咽癌诊断中的价值_1.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 PETCT、MRI和CT在鼻咽癌诊断中的价值 2020年4月 PETCT、MRI和CT在鼻咽癌诊断中的价值 本文关键词:鼻咽癌,诊断,价值,PET,CT PETCT、MRI和CT在鼻咽癌诊断中的价值 本文简介:摘要目的:鼻咽癌在头颈肿瘤中为首位探讨PET-T、MRI、T在鼻咽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6例临床病理确诊的鼻咽癌患者分别行PET-T、MRI、T检查均获得核素显像及MRI和T增强图像并对三者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MRI和T在患者中发现鼻咽癌阳性病变的比例PET-T为9(17/18)MRI、T PETCT、MRI和CT在鼻咽癌诊断中的价值 本文内容: 摘要目的:鼻咽癌在头颈肿瘤

2、中为首位探讨PET-T、MRI、T在鼻咽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6例临床病理确诊的鼻咽癌患者分别行PET-T、MRI、T检查均获得核素显像及MRI和T增强图像并对三者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MRI和T在患者中发现鼻咽癌阳性病变的比例PET-T为9(17/18)MRI、T为7(1/18)。对18例鼻咽癌初诊患者的PET-T影像进行分析鼻咽软组织肿块处呈结节、块状代谢增高对鼻咽癌的检测灵敏度为9特异性为86。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也是相当多见。结论:PET-T在检测鼻咽癌并颈淋巴结转移的敏感、特异性优于MRI、T。 陈燕武等 关键词:鼻咽癌淋巴结发射型计算机磁共振成像 头颈部肿瘤是比较常见的肿瘤在

3、我国的鼻咽癌占首位。11年1月1年1月对6例鼻咽癌患者行PET-T、MRI和T检测比较PET-T、MRI和T敏感性。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初诊鼻咽癌患者6例其中男5例女11例年龄575岁中位年龄55岁。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证实为鼻咽癌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作PET-T检测(观察组)一组作MRI和T对照(对照组)对照组18例患者中例为鼻咽炎(166)观察组中例既往有鼻咽癌病史经做放疗后5年。检查方法及判断与文献描述相同。 检查设备与图像诊断:本检测采用荷兰PET-T机和荷兰飞利浦15T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PET-T图像诊断由经验丰富高年资的核医学科医师做出诊断MRI、T增强图像由放射科医师做出诊断

4、。 结果 所有患者完成PET-T、MRI检查观察组18例患者鼻咽部PET-T检测异常浓度集聚最高标准化(UV)变化在85后续做病理除例原有鼻咽癌病史放疗后1例为鼻咽部炎症外鼻咽癌阳性病变为9(17/18);同时在本病例发现淋巴结转移同例颈部淋巴结转移率为888(16/18);双侧颈淋巴结转移率为611(11/18)。对照组18例患者做鼻咽部MRI或T检查鼻咽部阳性率为7(1/18)经做病理活检6例鼻咽炎(),颈淋巴结转移率为8(15/18)。PET-T和MRI诊断淋巴转移的灵敏度相近(888与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5)但PET-T特异性高于MRI和T。 讨论 头颈肿瘤是比较常见的肿瘤在我国的

5、鼻咽癌占首位。头颈部肿瘤主要采用放疗和手术治疗治疗前了解病变累及的范围及有无转移极为重要。头颈部肿瘤9的以上为鳞状上皮癌这类肿瘤绝大多数对18-DG摄取相当高病灶多表现为结节状或团块状高代谢灶边界一般显示比较清楚。本文对6例鼻咽部做PET-T、MRI和T分组检测分析PET-T呈结节状、块状代谢增高则PET-T对鼻咽癌的检测灵敏度为9特异性为86。PET-T对鼻咽癌病灶的定位、病灶边界的确定及显示肿瘤对周围组织的侵犯方面优于MRI和T。对放疗后出现的鼻咽部瘢痕组织增生、软组织增厚易误为肿瘤复发PET-T在鉴别术后瘢痕组织增生及肿瘤复发面准确性优于T。全身PET-T显像除了检出远位转移灶外更重要的价值在于它有助于检出远位双重癌症病灶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亦为多见也是与预后密切相关由于颈部炎性淋巴结增生较常见部分淋巴结可明显1cm因此有时仅凭淋巴结是否1cm来诊断淋巴结转移存在灵敏度和特异性不高的缺点。另外对部分鼻咽部炎症患者有时也可出现放射性异常沉聚应该仔细分析病灶的形态并充分结合T所见进行诊断。本文来自中国CT和MRI杂志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