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高三期中考试语文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3041321 上传时间:2017-10-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92.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届高三期中考试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0届高三期中考试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0届高三期中考试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0届高三期中考试语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0届高三期中考试语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届高三期中考试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届高三期中考试语文(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09 学年上学期广雅中学高三期中考试 语 文编命者:林虹 张子翔 郑莉 审核人:林虹 刘文岩本试卷共 10 题,六大题,共 24 小题,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校名、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的密封线内。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另发的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

2、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一、本大题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折腾折耗 剥削瘦削不堪 靡靡之音风靡一时B刹那古刹 累赘果实累累 强弩之末强人所难C佣工佣金 伺候伺机而动 报刊转载文以载道D殷红殷切 绰约绰绰有余 商贾之家余勇可贾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我们邀请您给学生做个报告,可是您一直敬谢不敏。要知道,我们的态度是非常诚恳的,学生也都翘首盼望啊! B过于膨胀的心态并不符合国家利益,国家利益来自于冷静的理性,而不是膨胀的情绪,中国在当今国际社会仍然需要韬光养晦

3、,而不是显山露水。C既然提升中国公民旅游素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绿色旅游”这种注重修正行为习惯的休闲方式,又怎能等量齐观?D收入差别过大,造成骨干教师“跳龙门” ,这对那些师资力量本不厚实的普通学校而言,无异于釜底抽薪,必然影响到该类学校的生源数量与质量。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风风雨雨中,他每天都在山里敲呀、凿呀,他用手锤敲醒了太阳,他又用手锤敲落了月亮,敲得石头都有了感情。B他在某杂志学习栏目上发表的那篇关于教育改革的文章,批评的人很多。C.我们这一代人的前途命运,犹如一天的气候,一大早只见阳光灿烂,红霞满天,岂料转瞬间乌云密布,阴风袭人。D李清照身为女人,她既不能

4、像岳飞那样驰骋疆场,也不能像陆游那样和朋友痛痛快快地使酒骂座,甚至也不能像辛弃疾那样上朝议事。4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是搜集材料,进行研究,解决某种问题,这才是它的目的。 像这样出于某种既定目的,有一定计划的阅读,就是专题阅读。专题阅读是一种为了研究或解决某个专门问题而有计划进行的阅读。2这种阅读和一般的精读、略读、速读不同,它的目的通常不一定是去原原本本地了解读物的整个内容。吕叔湘先生由于对报刊上太多的错别字十分不满,希望编辑校对人员的水平提高一些,避免错别字。 比如,高二有一篇课文错字小议 。他就围绕这个问题读一些报刊,搜集材料,分析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写成此文。A BC D二

5、、本大题 7 小题,共 35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 题。秦士录 宋濂邓弼,秦人也,身长七尺,能以力雄人邻牛方斗不可擘,拳其脊,折仆地。然好使酒,怒视人,人见辄避,曰:“狂生不可近,近则必得奇辱。 ”一日,独饮娼楼,两书生过其下,急牵入共饮。两生素贱其人,力拒之。弼怒曰:“君终不我从,必杀君,亡命走山泽耳,不能忍君苦也!”两生不得已,从之。酒酣,解表箕踞。两生雅闻其酒狂,欲起走,弼止之曰:“勿走也!今日非速君饮,欲少吐胸中不平气耳。四库书从君问,即不能答,当血是刃 ”两生遽摘七经数十义扣之,弼历举传疏,不遗一言,弼笑曰:“君等伏乎未也?”两生不敢再有问。弼被发跳叫曰:“古老学在养气

6、,令人一服儒衣,反奄奄欲绝,徒欲驰骋文墨,儿抚一世豪杰。此何可哉!君等休矣。 ”两生素负多才艺,闻弼言,大愧归,询其所与游,亦未尝见其挟册呻吟也。 泰定末,德王执法西御史台,弼造书数千言,袖谒之。阍卒不为通,弼连击踣数人,王令隶人捽入。弼盛气曰:“公奈何不礼壮士?今天下虽号无事,东海岛夷,尚未臣顺;西南诸蛮,虽曰称臣奉贡,而称制与中国等诚得如弼者一二辈,驱十万横磨剑伐之,则东西为日所出入,莫非王土矣。公奈何不礼壮士!”王曰:“尔自号壮士,百万军中,可刺大将乎?”曰:“能。 ”王曰:“姑试之。 ”阴戒善槊者五十人,驰马出东门外。暨弼至,众槊齐进,弼虎吼而奔,人马辟易五十步。已而烟尘涨天,但见双剑

7、飞舞,连斫马首堕地,王抚髀欢曰:“诚壮士!诚壮士!”乃命勺酒劳弼,弼立饮不拜。王上章荐诸天子,会丞相与王有隙,格其事不下。弼叹曰:“天生一具铜筋铁肋,不使立勋万里外,乃槁死三尺蒿下,命也,亦时也。尚何言!”遂入王屋山为道士,后十年终。史官曰:弼死未二十年天下大乱中原数千里人影殆绝玄鸟来降失家竞栖林木间使弼在必当有以自见惜哉弼鬼不灵则已若有灵吾知其怒发上冲也。(本文有删节)3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两生素贱其人,力拒之 贱:鄙视B今日非速君饮,欲少吐胸中不平气耳 速:邀请C两生素负多才艺,闻弼言,大愧 负:享有D询其所与游,亦未尝见其挟册呻吟也 游:交往6下列各组

8、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 分)7下列省略句括弧中所补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邻牛方斗不可擘,拳其脊, (弼)折仆地B弼造书数千言,袖谒之。阍卒不为(王)通C徒欲驰骋文墨, (两书生)儿抚一世豪杰D天生一具钢筋铁肋,不使(弼)立勋万里外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邓弼,秦地人,身材高大,力气极大,而且嗜好喝酒,常常借酒使性,羞辱旁人,因此大家看见他就都远远地躲避开。 B邓弼强拉两位儒生到娼楼喝酒,并与他俩比试学问。邓弼博通经传,让两儒生非常羞愧,自此他俩再也不敢拿书吟诵。C邓弼带着文稿,强闯德王府,建议德王要居安思危,礼贤下士,并指

9、出,若能这样做,就能安抚边夷,天下皆为王土。D德王向朝廷举荐邓弼,但丞相与德王不和,便从中作梗阻止。邓弼因此悲叹自己生不逢时,壮志难酬,于是遁迹山林。9断句翻译(10 分)(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断句。 (4 分)弼 死 未 二 十 年 天 下 大 乱 中 原 数 千 里 人 影 殆 绝 玄 鸟 来 降 失 家 竞 栖 林 木 间 使 弼 在 必 当 有 以 自 见 惜 哉 弼 鬼 不 灵 则 已 若 有 灵 吾 知 其 怒 发 上 冲 也 (2)翻译下面的句子(6 分)君终不我从,必杀君,亡命走山泽耳,不能忍君苦也!四库书从君问,即不能答,当血是刃。10阅读下面两首诗,回

10、答后面的问题。 (7 分)春夜闻笛 李益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4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1)这两首诗都写了夜闻笛声。在两首诗中,笛声各引发了什么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3分)(2)第二首诗题为“闻笛” ,但诗歌的前两句却写了登城所见之景,你如何理解这种艺术处理?(4 分)5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 3 题,多选则按前 3 题计分) (6 分)宫中府中,俱为一体,_,_。 (出师表 )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_,_?(师说 )_,_。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

11、行雪满山。 (行路难 )_,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_。 (琵琶行 )三、本大题 4 小题,共 16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5 小题。文化散文的关键新时期散文出现“文化散文”之谓,这种观念是从余秋雨的散文出现以后才明确起来的。而台湾地区作家柏杨、李敖他们的写法虽不像余秋雨散文那么文气典雅,但从取材、意旨、内涵、观念等都非常“文化”来看,他们的散文与杂文其实都是很地道的“文化散文”文化散文所写对象本身就是文化意味很突出、文化含量很丰富的社会人事现象和自然景观。如大唐蒲东一共描述了蒲州文化的好几个方面:与唐朝起辉煌的蒲州古城,唐代经典传奇莺莺传的诞生地普救寺,晚唐衰落的象征王官

12、谷等等这些是蒲州文化甚至于大唐文化的物质性代表。文化散文的“文化” ,决不仅仅在取材方面走了“文化旅程” ,写了浸润着文化韵味的寺庙楼阁秋水长天,或文化名人的风流诗文轶事趣闻;其灵魂应当是作者显示的文化态度、文化观念如何这里面,就有保守与变革、陈腐与新生、愚昧与智慧、小嚣与大气的差异作家们写作河东文化丛书是明确地从文化的角度以文化的意识来表现描写对象的,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一种鲜明的文化态度,那就是作家们不光深情地热爱河东文化,而且能够以学者的眼光来审视河东文化,将河东文化的内涵准确地阐述出来,并进行了理性的分析。 大唐蒲东写蒲州古城时,将它定位成李唐王朝起跑与终点的战略中间站,讲述了李

13、渊和李世民与蒲州古城的解不开,割不断的情感,阐发了蒲州古城在战略上对于李唐王朝的重要性,这就决定了蒲州文化在整个大唐文化中的特殊意义,因此,也才有了之后不断出现的国家顶尖级别的文化景观,古城的价值也就在这种解剖与开掘中显现出来了这些无不说明文化散文能够以独立的文化思考和深刻的文化思想,来解剖事物的特征和挖掘现象的本质6作为一部文化散文,在行文风格、叙述语言、描写手段、文史知识的运用等多方面,都富于文化韵味虽然这些都是属于技术性层面,但是,却是整部作品成功的不可忽缺的环节总的来说,文化散文是多种涵义的集合但文化散文的灵魂是什么呢?“文化散文”固然与取材、定法、文笔等是否有文化性,文化色彩和文化韵

14、味有关,但更重要的还是审美主体的文化观念、文化意识和文化情趣如何秦砖汉瓦固然易于扬起文化的古老烟尘,唐朝的风、宋代的雨固然易于激发人们的文化情怀,但审美主体若没有深层的文化意识、深刻的文化思考、透彻的文化理解和阔大的文化视野,以投注和激活安睡的“文化” ,以连接和穿透古今的“文化” ,那读者还真不如到历史博物馆去看看发绿的嚣物生锈的历史比如建国以来,我们写文化历史,文化陈迹的作品也不少,反映现实文化景观的作品也比比皆是,如杨朔的抒情散文和秦牧的知识散文,但为什么感觉不到“文化”的较突出的存在?谈起“文化散文”的文化观念和文化反思,不少作家作品是值得推崇的比如,被称为“人生大书”的巴金的随想录五

15、卷,就谈了许多文化问题它们虽未被称为“文化散文” ,但其文化反思还是比较深刻。而丑陋的中国人 传统下的独白 ,更是以极为强烈的文化意识来集中反思和解剖中国传统文化。或许由于它们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激愤批判,往往就被认为只是社会杂文,这其实是片面看法事实上,它们既是社会杂文,同时也是文化意味很浓的“文化杂文” 。或者说就是现实性和批判性突出的“文化散文” 八十年代中期,柏杨丑陋的中国人在大陆引起争论时,公刘发表了丑陋的风波一文,其间有些看法是令人深思的公刘以此来批评我们为何会出现那么多只是一味盲目乐观、一味歌功颂德的肤浅散文,也就不言而喻了我以为,余秋雨最初的“文化散文” ,重古典主义而缺乏现代精神,多传统文人情怀而少现代知识分子的批判意识,多少也与这种文化背景和现实环境的制约有关李敖的文化杂文,我们总觉有点“危言耸听” ,但又不能不佩服其深刻,这种“危言” ,行文还是比较稳重的余秋雨大约难以写出。我决不是赞成大家都来“危言耸听” ,但我们是不是太四平八稳而太缺乏特立独行的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