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 第四课 地球的公转及其意义习题复习.ppt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30403535 上传时间:2020-04-27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1.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地理 第四课 地球的公转及其意义习题复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高三地理 第四课 地球的公转及其意义习题复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高三地理 第四课 地球的公转及其意义习题复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高三地理 第四课 地球的公转及其意义习题复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高三地理 第四课 地球的公转及其意义习题复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 第四课 地球的公转及其意义习题复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 第四课 地球的公转及其意义习题复习.ppt(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四课地球的公转及其意义 对应学生用书第19页 1 理解并掌握地球公转的轨道 方向 周期 速度和黄赤交角 2 分析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了解四季的形成及其划分 3 理解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纬度变化及其成因 对应学生用书第16页 对应学生用书第20 23页 地球公转运动的特点 近似正圆的椭圆 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近日点和远日点 每年1月初 地球离太阳最近 这个位置叫近日点 7月初 地球距离太阳最远 这个位置叫远日点 如下图 平均速度59 日 约为1 日 因为地球绕日一周转360 而一个回归年大约365日 近日点时较快 远日点时较慢 公转方向与节气 从北极上空俯视 地球公转方向

2、呈逆时针方向 当地轴向右倾斜时 右为冬至日 左为夏至日 上为春分日 下为秋分日 如图1 当地轴向左倾斜时 左为冬至日 右为夏至日 上为秋分日 下为春分日 如图2 例1 读 地球公转运行位置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B地的节气是 在 月 日前后 2 地球运行到C点时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这时堪培拉的季节是 上海的季节是 3 在A B C D四点中地球公转速度较快的是 点 每年7月初地球位于 点附近 4 北极极昼的日数和南极极昼的日数是否相同 如不相同 极昼日数较多 其原因是 5 1月初地球公转于近日点附近 为什么北半球却是冬季 思路点拨 此题主要是利用公转轨道图考查地球上的节气 公转速度及近 远

3、日点等相关基础知识及其运用 从图中知A为冬至日前后 在近日点 1月初 附近 公转速度快 地球公转方向为逆时针 则B应为春分日 在3月21日前后 C为夏至日前后 在远日点 7月初 附近 北半球夏季 北极极昼时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 公转速度慢 时间长 决定地球表面温度的主要是太阳高度 答案 1 春分321 2 昼长夜短 纬度越高 白昼越长 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冬季夏季 3 AC 4 不相同北极北极极昼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远日点附近 公转速度较慢 所需时间较长 5 地球表面温度主要取决于太阳高度 近日点时 北半球的太阳高度小 到达地面的太阳光热少 故为冬季 黄赤交角 1 黄赤交角与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

4、动 用曲线图可表示如下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速度问题 太阳直射点以一个回归年为周期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故直射点大约每个月移动纬度为8 每移动1 大约需要4天 2 黄赤交角与五带 为黄赤交角等于23 5 为地轴与黄道面的交角等于66 5 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互为余角 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 即南北回归线之间的范围大小 也决定着回归线与极圈的度数 黄赤交角的度数 南北回归线的度数 极圈的度数 90 黄赤交角的度数 若黄赤交角变大 则热带 寒带范围变大 温带范围变小 极昼极夜范围扩大 若黄赤交角变小 则反之 3 黄赤交角与四季变化黄赤交角是形成地球上四季变化的根本原因 这是因为 若黄

5、赤交角等于零 就没有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也就没有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 也就不可能形成四季变化 例2 如图XOY为地轴 MN为赤道 EF E F 为回归线 ST S T 为极圈 读图 回答问题 1 目前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在图上是 A XOFB TOFC FOND TON 2 按地球上 五带 的划分 图上S T 与E F 之间为 带 3 当太阳直射点在图上自MN向北移动到EF 再由EF向南移动到MN的过程中 在S T 及其以南范围内 有极夜现象出现的地区变化规律是 4 为了研究黄赤交角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假设黄赤交角变为0 这时 在地球上将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有 多选题 A 太阳终年

6、直射赤道B 各地全年都昼夜平分C 各地气温都无日变化D 各地都无四季变化E 无大气环流现象F 自然地理环境无区域差异 5 假设黄赤交角变为35 这时 地球上北半球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将自 纬度 纬线向南 北降低 在地球上 五带 的划分中 与现在相比 范围将扩大的是 思路点拨 第 1 题 XOY为地轴 E F为黄道面 所以其夹角在图上为 XOF 第 2 题 考查五带划分 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 南北极圈内为寒带 而极圈与回归线之间为温带 则S T 与E F 之间为南温带 第 3 题 考查了太阳直射点移动与极昼极夜范围变化的关系 第 4 题 当黄赤交角变为0 时 太阳终年直射赤道 全年都是昼夜平分 由

7、于太阳直射赤道 各地也无四季变化 但一天中太阳高度有变化 因此气温仍有日变化 由于热量存在纬度差异 仍然有大气环流现象 各地由于气温不同 环流形势不同 则自然地理环境仍有区域差异 第 5 题 当黄赤交角变为35 时 南北回归线为35 S和35 N 南北极圈纬度变为55 S和55 N 由此知五带中热带 寒带范围将扩大 温带范围则缩小 答案 1 A 2 南温 3 太阳直射点由MN向EF移动时 出现极夜的地区逐渐扩大 太阳直射点在EF时 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全部为极夜 太阳直射点由EF向MN移动时 出现极夜的地区逐渐缩小 太阳直射点在MN时 极夜现象消失 4 ABD 5 北纬35 热带 寒带 1 地轴

8、总是与赤道面垂直相交 2 地轴与黄道面呈66 5 夹角 3 黄道面与赤道面呈23 5 夹角 4 黄赤交角的度数等于回归线的度数 即有无太阳直射的最南 或最北 纬线 5 90 黄赤交角 极圈的度数 即有无极昼极夜的最南或最北的纬度 昼夜长短的变化 判读与计算 1 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 哪个半球昼变长夜变短 且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 如下图 2 昼夜长短的判读 1 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圈分割成昼弧和夜弧 同一纬线圈上 若昼弧长于夜弧 则昼长夜短 反之昼短夜长 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 2 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 哪个半球昼长夜短 且越向该半球高纬白昼时间越长 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9、方向无关 如下图所示 3 根据分布特点进行计算同纬度各地的昼长相等 夜长相等 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区昼夜长短对称分布 即北半球各地的昼长 夜长 与南半球同纬度数的夜长 昼长 相等 例3 2008年四川文综 如图各线示意不同纬度 地的白昼长度变化 读图 回答 1 2 题 1 若图中 地位于北半球 则a点时刻应为 A 春分B 夏至C 秋分D 冬至 2 图中五地中 A 地纬度高于 地纬度B 地位于赤道附近C 地 地白昼长度变幅最大D 地位于极圈之内 思路点拨 第 1 题 已知 地位于北半球 从图中可以看出 其白昼自左向右逐渐变长 说明此时段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并不断向北移动 移至a点时 昼长为12小

10、时 说明此时太阳直射在赤道上 因此a点时刻应为春分 故A选项正确 第 2 题 由图中可看出 两地白昼变化幅度最大 两地变化幅度次之 地白昼长度没有变化 可推知 两地纬度最高 两地纬度较高 地位于赤道 故C选项正确 答案为 1 A 2 C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 正午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就是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 如图所示 2 变化规律 1 纬度变化 春秋分日 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降低 夏至日 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降低 冬至日 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降低 2 季节变化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a 夏至日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b 冬至日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 a 冬至日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b

11、 夏至日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回归线之间地区 a 回归线上一年有一次直射 b 其他地区一年中有两次直射 太阳直射时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 3 正午太阳高度问题的综合应用 1 阳光照射方向 日影长短的问题 影子出现的方向与光源的方向相反 太阳高度越大 影子越短 反之 越长 一天中日影的变化规律是 日出最长 变短 正午最短 变长 日落最长 正午日影的朝向和长短变化 具体如下 A 北回归线以北 北回归线以北太阳终年南射 正午日影始终朝北 纬度越高 日影越长 6月22日前后达一年中最短 12月22日前后达一年中最长 B 南回归线以南 南回归线以南太阳终年北射 正午日影始终朝南 纬度越高 日影越长 12月2

12、2日前后达一年中最短 6月22日前后达一年中最长 C 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 正午时 在南北回归线内 太阳有直射 南射和北射 正午日影有时无 有时向南 有时向北 长短由正午太阳高度确定 D 极点 任何时候日影始终朝南或北 且日影长度无日变化 全天等长 2 楼房间距的问题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建房时 为保证一楼全年均有阳光照到 两楼之间的最短距离L与楼高h的关系如图所示 H为冬至日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L应大于等于h cotH 3 太阳能热水器的角度问题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板要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来调整角度 集热板与地面之间的夹角 应等于当天正午太阳高度H的余角 如图所示 H 90 时效果最佳 太阳能

13、热水器的安装倾角 纬差 即当地纬度和太阳直射点纬度的差值 4 有前檐的窗户与房顶之间距离L的设定 L 前檐长度 tanH 例4 2010年江苏 如图为6月22日与12月22日地球表面四地正午太阳高度 读图 回答 1 2 题 1 四地按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列 依次是 A 甲 乙 丙 丁B 乙 丙 丁 甲C 丙 丁 甲 乙D 丁 甲 乙 丙 2 四地自北向南排列 依次是 A 甲 乙 丙 丁B 甲 丙 丁 乙C 丁 乙 丙 甲D 甲 丙 乙 丁 思路点拨 第 1 题 丙地在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到90 故丙地在北回归线上 23 5 N 乙地在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接近90 故应在南回归线附近

14、 23 5 S 且乙地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大于丙地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 故乙地应在南回归线以北与赤道之间 甲地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远远大于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 因此甲地应在北回归线以北 丁地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也是远远大于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 所以丁地在南回归线以南 且甲地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小于丁地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 故丁地距南回归线比甲地距北回归线近 所以甲 乙 丙 丁四地的纬度由低到高的顺序为乙 丙 丁 甲 即四地按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第 2 题 根据第 1 题的分析 完全可以得出第 2 题的答案 即四地自北向南的排列顺序依次是甲 丙 乙 丁 答案

15、为 1 B 2 D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1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 H 某地正午太阳高度 90 太阳直射点与该地的纬度差 若太阳直射点与该地同在南半球或者同在北半球 两点纬度差为大数减去小数 若太阳直射点与该地分属于南北不同半球 两点纬度差为两纬度之和 2 若计算出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等于零 说明此点在晨昏线上 若小于零 说明此点此时为极夜 如图所示 当太阳直射B点 10 N 时 A点 40 N 正午太阳高度是 对应学生用书第23 2页 一 光照图的主要类型光照图按投影面的不同 可分为地球侧视图 极地俯视图 圆柱投影图三种 各种示意图如下 虚线表示回归线和极圈 1 地球侧视图 2 极地俯视图 3

16、圆柱投影图 二 太阳光照图的判读技巧 1 确定地球自转方向如图 若弧AB为昏线 则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 中心为北极点 若弧BC为昏线 则地球呈顺时针方向自转 中心为南极点 因为晨线上的点随着地球自转会进入白昼 昏线上的点会进入黑夜 2 判断晨昏线 1 自转法 首先要明确所绘地球的自转方向 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 即自西向东 由昼过渡到夜的分界线为昏线 反之 由夜过渡到昼的分界线为晨线 2 时间法 赤道上6时所在的晨昏线为晨线 18时所在的晨昏线为昏线 3 方位法 昼半球的东侧分界线为昏线 西侧分界线为晨线 相反 夜半球的东侧分界线为晨线 西侧分界线为昏线 3 判断时刻 1 昼半球 白天 中央经线为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 地方时为正午12时 夜半球 黑夜 中央经线为0时或24时 2 赤道上永远是地方时6时日出 18时日落 即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 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 3 晨昏线与纬线相切的点所在经线 出现极昼现象的是0时或24时 出现极夜现象的是12时 4 某地的日出时间就是该地所在经线与晨线的交点上的时间 日落时间就是该地所在经线与昏线的交点上的时间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