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级生物下册 第6单元 第2章 第4节 生态系统的类型教学案2新 济南.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30399186 上传时间:2020-04-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级生物下册 第6单元 第2章 第4节 生态系统的类型教学案2新 济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八级生物下册 第6单元 第2章 第4节 生态系统的类型教学案2新 济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级生物下册 第6单元 第2章 第4节 生态系统的类型教学案2新 济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级生物下册 第6单元 第2章 第4节 生态系统的类型教学案2新 济南.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生态系统的类型教学目标:A知识目标与能力1、识记不同的生态系统类型,描述各类型的特点。2、能分析影响生态系统分布的因素。B.过程与方法1、收集和交流有关生态系统的资料,培养分析和处理资料的能力。2、通过各生态系统实例的分析,使学生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习惯。3、通过对各生态系统特点的比较,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学会归纳知识的一般方法。4、通过各生态系统的教学,让学生学会从宏观到微观的研究方法。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了解一些生态学观点,为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作准备。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德,增强学生保护生物及生物圈的意识,产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课前准备:制作课件;

2、学生课前进行相关预习活动。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时间安排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激趣导入3分钟播放视频拯救地球:保护热带雨林。请大家观看这段视频,并思考:1、 热带雨林具有什么样的特点?2、 我们应该从哪几个方面来保护热带雨林?学生回答:1、物种种类非常多、数目非常多,高大的数目和动物非常多,珍贵的物种非常多。2、保护热带雨林中的物种多样性,适度的开发利用,保护珍稀的物种等。教师总结:大家回答的很对,我们需要多种措施、全方位的保护雨林。宣传片中的数字震撼人心,也让我们更急迫的感知到保护热带雨林刻不容缓。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地球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看看它们分别具有什么样的特点,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它们,

3、让我们的地球更美好,更长久的发展下去。齐读教学目标1、识记不同的生态系统类型,描述各类型的特点。2、能分析影响生态系统分布的因素。3、通过各生态系统实例的分析,使学生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习惯。4、了解一些生态学观点,为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作准备学生观看视频。思考、讨论学生交流展示自己的观点,发布答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获取课本以外的生物学信息的能力。通过确认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使同学们有个清晰地认识。预习展示7分钟1、布置预习作业:预习生物课本53-57 页内容,完成生物助学 36页的【自主学习】的第一部分。2、检査学生完成预习作业的情况3、解答学生在预习时遇到的困惑问题交流展示学生回答后,

4、课件展示出生态系统类型的划分1、完成助学上的预习作业2、分小组展示预习的内容3、提出预习时的困惑问题培养学生自主预习的能力。合作探究25分钟合作探究一1、 资料分析课件展示文字资料:人民日报关于1998年我国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的报道。(报道中有对洪灾成因的分析,和我国政府在大灾过后做出的决策:宣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等。)请学生根据资料内容,回答问题: (1)我国长江一带发生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为什么我国要实施天然防护林工程? 学生回答:(1)人类活动的加剧,使大量植被大量破坏,环境遭到破坏,引起了水土流失、气候变化异常是引起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2)

5、天然防护林可保护植被、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减少旱涝灾害的发生。 2、结合课本关于草原生态系统和荒漠生态系统的介绍,请学生完成助学比较表的填写教师总结:(表格展示)学生讨论合作完成之后,课件出示比较表的填写参考。让学生对照自己所填的内容,修正、补充。解释总结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湿润和较湿润地区;植物以乔木为主,动物以攀援和树栖为主;木材和林副产品等经济效益,O2和CO2平衡,防风固沙和调节气候等生态效益,绿化环境、美化生活等社会效益。3、思考讨论:结合陆地生态系统的特点,观察课本53页图6.1-18,思考:影响陆地生态系统分布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学生回答,教师补充:温度、水分等气候条件,海拔、地形、

6、光照等。合作探究二分析比较,完成水域生态系统的比较表学生自主完成比较表的填写交流展示合作探究三1、总结人工生态系统中,农田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农田生态系统特点:由农民来管理农作物,因此,人的作用非常关键。人的作用一旦消失,农田生态系统很快就会退化。常见的动物和植物有:玉米、小麦等农作物,各种养殖动物。城市生态系统作用:为人类提供食物和生活所需。分布:在人群较多的地方。特点:人是城市生态系统的核心,生物部分主要是人,其他生物种类和数量都很少。对其他生态系统的依赖性很强。学生分析资料,讨论并回答相应的问题学生回答、补充,教师总结学生观看图片,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思考讨论,回答问题学

7、生思考、总结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主动思考的能力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通过分析,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比较表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有利于学生形成条理的思维方式通过比较的方式,让学生更深刻的识记农田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识记二者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差别巩固总结5分钟思考感知:南极科学考察中,科学家发现南极的企鹅体内竟然有杀虫剂DDT,这一地区从来没有施用过农药,那么请大家思考这些DDT是从哪里来的呢? 各个生态系统之间的是相对独立的吗?学生回答:由于农田中大量施用农药DDT,随雨水冲刷进入水体后,导致水中生物中毒,甚至远在南极的企鹅也难逃幸免。教师补充总结:地球可以看作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地球上的

8、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的。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由于地域相隔,表面看来好像毫不相干,但实际上每一个生态系统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与其他生态系统密切相关。 整个生物圈中在结构和功能上是一个整体。学生总结归纳,形成答案通过体系的形成和知识的构建通过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从而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测试评价5分钟1、下列不属于农田生态系统主要特征的是A人的作用非常突出 B动植物种类较少 C群落结构简单 D自我调节能力强2、下列哪一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之称A海洋生态系统 B农田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草原生态系统3、下列属于荒漠生态系统特点的是A气候湿润,

9、动植物种类稀少 B气候干燥,动植物种类稀少C气候湿润,动植物种类繁多 D气候干燥,动植物种类繁多4、如图是某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关于该食物网的叙述正确的是 A此食物网中,初级消费者有鼠和蛙B若该农田受到农药污染,则生物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最高的为猫头鹰C此食物网中,由植物到鼠,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D此食物网中包合3条食物链5、苏州湿地资源丰富,具有面积庞大的湿地生态系统。下列有关湿地生态系统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能有效蓄水、吸污、净化水质B能调节区域小气候C是所有类型的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D是两栖动物、鸟类和其他野生生物的重要栖息地6、)生态系统有多种类型,地球上最大的生态

10、系统是A陆地生态系统 B海洋生态系统 C城市生态系统 D生物圈7、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微山湖 B微山湖的所有植物C微山湖的所有动物 D微山湖的所有生物8、下列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因的多样性体现最突出的是A草原生态系统 B农田生态系统C城市生态系统 D森林生态系统9、下列做法对于保护农田生态系统不利的是( ) 稻田放养蜘蛛剧毒农药治虫多施农家肥料 捕杀毒蛇大面积单一种植严禁捕捉青蛙 A. B. C. D.10、我国南方某些地区建立的“桑基鱼塘”模式,是现代农业的典型,该模式获得了鱼、蚕、桑、气的全面丰收。请据下图回答:桑叶鱼塘泥沼气渣蚕蚕沙沼气(1)在该生态系统中,桑与蚕是

11、关系。(2)鱼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归根结底来自 。(3)该生态系统的类型属于 , 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较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4)桑叶中传递到蚕的能量约占桑叶总能量的 。(5)该生态系统中,物质经多次重复利用,提高了 效率。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多媒体展示答案,即时反馈1.D 2.C 3.B 4.B 5.C 6.D 7.A 8.D 9.C10.(1)捕食 (2)太阳能 (3)人工(农田)生态系统 较差 (4)1020% (5)能量利用通过练习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答题速度和规范,将学习延伸到课下。板书设计:第四节生态系统的类型类型分布区域主要植物主要动物特点作用森林生态系统草

12、原生态系统 荒漠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教学反思: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新课程理念,具体表现为:体现了学生是教学活动核心的理念。创设氛围情景,注重学习方法的训练,思维的启迪,给学生体验和领悟的机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本节课通过自主预习、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本节课我采用的是“五环节”教学模式。第一个环节是激趣导入。采用视频激趣的方式,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发学生思考。同时,保护热带雨林的宣传片也更好的扣住本节课的主题,突出本节课的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保护家园的意识。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