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诗词诵读《望月有感》课件2鄂教版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30338302 上传时间:2020-04-26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1.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诗词诵读《望月有感》课件2鄂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诗词诵读《望月有感》课件2鄂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诗词诵读《望月有感》课件2鄂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诗词诵读《望月有感》课件2鄂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诗词诵读《望月有感》课件2鄂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诗词诵读《望月有感》课件2鄂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诗词诵读《望月有感》课件2鄂教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望月有感 白居易 你了解白居易吗 我们一起来说说 话题 诵读诗歌延伸拓展 赏读诗歌揣摩精髓 品读诗歌体会情感 朗读诗歌理解诗意 欣赏诗歌的方法 1 2 3 4 朗读欣赏 自河南经乱 关内阻饥 兄弟离散 各在一处 因望月有感 聊书所怀 寄上浮梁大兄 於潜七兄 乌江十五兄 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望月有感 时难年荒世业空 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 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 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 一夜乡心五处同 初读感知美 诵读后 你对本诗内容是怎样理解的 白居易所处的中唐是一个多难的时代 他从十多岁开始 即因战乱而离家四处飘泊 德宗贞元十五 799 春 宣武军节度使董晋死 其部下

2、举兵叛乱 继之彰义军节度使吴少诚亦叛 唐朝廷不得不发兵征讨 河南一带再次沦为战乱的中心 由于漕运受阻 加上旱荒频仍 关内饥馑十分严重 就在这一年秋 白居易为宣州刺史所贡 第二年春在长安考中进士 旋即东归省亲 这首河南经乱书怀的诗 大约就写于这一时期 写 作 背 景 译诗 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 再读领悟美 每联各写了什么内容 传达诗人怎样的情感 我们一起来品读 时难年荒世业空 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 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 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 一夜乡心五处同 三读欣赏美 用你的耳朵去倾听 用你的心灵去体会 你最欣赏的是哪一句呢 吊影分为千里雁 辞根散作九秋蓬 诗

3、人不仅以千里孤雁 九秋断蓬作了形象贴切的比喻 而且以吊影分飞与辞根离散这样传神的描述 赋予它们孤苦凄惶的情态 深刻揭示了饱经战乱的零落之苦 共看明月应垂泪 一夜乡心五处同 孤单的诗人凄惶中夜深难寐 举首遥望孤悬夜空的明月 情不自禁联想到飘散在各地的兄长弟妹们 如果此时大家都在举目遥望这轮勾引无限乡思的明月 也会和自己一样潸潸泪垂吧 恐怕这一夜之中 流散五处深切思念家园的心 也都会是相同的 诗人在这里构出一幅五地望月共生乡愁的图景 从而收结全诗 创造出浑朴真淳 引人共鸣的艺术境界 残月如弓 新月如眉 满月如镜 美丽的月亮是历代诗人笔下多情之物 你能试着写一写吗 诵读创造美 感谢白居易 感谢他用浅白平实而又意蕴精深的语言 倾诉自己身受的离乱之苦 感谢白居易 感谢他以绵邈真挚的诗思 构出一幅五地望月共生乡愁的图景 创造出浑朴真淳 引人共鸣的艺术境界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愿大家美好的人生路上永远有一片皎洁的月光 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