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案(共10课时)资料教程

上传人:youn****329 文档编号:130323653 上传时间:2020-04-2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15.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案(共10课时)资料教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4年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案(共10课时)资料教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4年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案(共10课时)资料教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4年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案(共10课时)资料教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4年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案(共10课时)资料教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案(共10课时)资料教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案(共10课时)资料教程(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10课时) 第一课时 20以内进位加法教学内容:“凑十”准备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明确给9、8、7、6凑十各需几,为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打基础,分散教学难点。过程与方法: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动脑,大胆发言的习惯。教学方法:情境演示、启发式教学法、 实践操作法。教学具准备:苹果数字卡、数字卡片、小花、小棒、五角星、小黑板。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10的组成:玩找朋友游戏,复习10的组成。师出1个手指,说道:“1的朋友在哪里呀在哪里?”生出9个手指,答道:“1的朋友在这里呀在这里。1和9组成10。”二、谈话导

2、入:小朋友们刚才对10的组成掌握得真好!1、哪个小朋友知道植树节使几月几日?( 3月 12日)2、植树节这天,六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们到人民公园植树,有十个坑,已经种了9棵树,再种几棵才能吧这十个坑填满? 教师板书:9+( )=10 给9凑十需要几? 9加几等于10? (生答)3、教师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凑十”(教师板题:“凑十” )三、新授:1、学生动手摆小棒,分别给9、8、7、6凑十。 如:学生先摆出9根小棒,教师提问“再摆几根才凑成十? ” (再摆1根凑成十,9+1=10) (8、7、6凑十教法类似)2、 小结:刚才我们学习了给9、8、7、6凑十各需要几,你们还记得吗?3、 下面我们

3、一起来拍手说一说。 给9凑十需要1,9加1等于10; 给8凑十需要2,8加2等于10; 给7凑十需要3,7加3等于10; 给6凑十需要4,6加4等于10;3、今天我们学习的新知识十什么?(凑十)4、你们还知道其他可以凑成十的数吗?小组4人交流,边摆边说。四、巩固练习:1、教师出题,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式: 妈妈叫小明去买10个鸡蛋,他先买了5个鸡蛋,再买几个才凑够10个鸡蛋?( 5+(5)=10 )2、指名学生自编题目,其他学生列式计算,再对答案。3、出示一幅三角形图,要求用我们今天刚学习的“凑十”法来做:教师引导学生用“凑十”法,9凑1“为什么要挪一个 ?”4、拍手说儿歌: “小朋友,拍拍手,大

4、家一起把十凑,9凑1, 8凑2,7凑3, 6凑4,两5相凑刚好够! ”3、大家来摘智慧星: 看算式马上说出得数,最快的小朋友就能得到智慧星。 9+ =10 8+ 3 = 7+4= 8+ =10 9+ 3 = 9+6= 7+ =10 8+ 6 = 6+3= 6+ =10 5+ =10 5+7= 五、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回家把今天学到的知识告诉爸爸,妈妈,并自己编题来考考他们,看哪个小朋友最厉害,编的题目最多,考倒爸爸和妈妈!教学反思: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算法多样化与

5、最优化都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在算法的优化过程中,我们不能强制性地把自己认为最优的方法传授给学生,但是如何在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想出多样化的算法)的基础上,又能让学生接受最优化的算法,需要我们采用一定的教学策略来引导。 第二课时:9加几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8-89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

6、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教学方法:情境演示、启发式教学法、 实践操作法。教具准备:小棒18根。 学具准备:每人准备小棒18根。 教学过程: 一、 教学例1 :1.教师用投影出示课本P88的全景图。 教师说明:这是学校运动会的场面,从图中你看到什么? (让学生自己看图互相说一说) 安全小知识:参加运动会要注意什么? 运动会持续时间长、运动强度大、参加人数多,安全问题十分重要 1要遵守赛场纪律,服从调度指挥,这是确保安全的基本要求。 2没有比赛项目的同学不要在赛场中穿行、玩耍,要在指定的地点观看

7、比赛,以免被投掷的铅球、 标枪等击伤,也避免与参加比赛的同学相撞。 3参加比赛前做好准备活动以使身体适应比赛。 4临赛前不可吃得过饱或者过多饮水。临赛前半小时内,可以吃些巧克力,以增加热量。 5比赛结束后,不要立即停下来休息,要坚持做好放松活动,例如慢跑等,使心脏逐渐恢复平静。 剧烈运动以后,不要马上大量饮水、吃冷饮,也不要立即洗冷水澡。2.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运动会上,学校为了给运动员解渴,准备了一些饮料,已经喝了一些,比赛快要结束时小明问:“还有多少盒?” 师:你们知道还有多少盒吗?互相说一说。 (学生互相说时,教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方法) 学生可能出现三种算法(1)数数法:1、2、3、

8、412、13,一共有13盒。 (2)接数法:箱子里有9盒,然后再接着数10、11、12、13, 一共有13盒。 (3)凑十法:把外面的一盒饮料放在箱子里凑成10盒,10盒再加上剩下的3盒,一共是13盒。 教师说明:你们说的几种方法都很好,这三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 3.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刚才有的同学用数的方法知道了还有多少盒饮料,也有的同学是通过计算的方法得到的。下面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些同学是怎样计算9加几的。 提问:要算还有多少盒饮料怎样列式?(板书94) 师:9加4该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操作:左边摆9根小棒代表盒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小棒代表盒子外边的

9、4盒饮料。 教师边提问边指导学生操作:盒子里的9盒再加上几盒就凑成了10盒?这个1盒是从哪来的?外边的4盒饮料拿走1盒后还剩多少盒?10盒与剩下的3盒合起来是多少盒?所以94等于多少?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如下: 师:谁能结合板书完整地说一说,刚才我们是怎样计算94的? 4.利用课本右边的资源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师:同学们接着看图,运动会上有9个踢踺子的,还有6个跳远的,要求踢键子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板书:96) 师:96等于多少呢?自己用小棒摆一摆。 学生汇报后,教师启发:你们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每提一个问题,教师就让学生说一说一共有多少人。对于9加几的问

10、题,还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二、练习反馈 :1.圈一圈,算一算。(“做一做”第1题 ) 学生独立看图说意,并动手圈一圈,直接看图写出得数。 2.看图列式。(“做一做”第2题 ) 学生独立看图填写,订正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3.教师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会计算9加几了? 学生每说一个算式,就让学生说出得数。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题目有什么特点?(板书课题:9加几) 教师指出:今天我们学习的是9加几,计算9加几的题目,可以用数的方法,也可以用计算的方法。 四、课堂作业。(“做一做”第3题 ) 学生在课本上独立完成,个别有困难的学生,教师给予个别指导和帮助,也可以让

11、学生借助学具学习。 教学反思: 本节教材开始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口算加法。教材分为两段进行编排,第一段是9加几的口算加法,第二段是“用数学”。这部分内容可以用3课时进行教学。可以安排2课时教学9加几的内容,并在课堂上进行巩固练习的混合练习。完成练习十七中的习题,可以安排1课时教学“用数学”的内容,并在课堂上进行9加几和10以内加减法的练习完成练习十八中的习题。教学例子时,要出现运动会全景挂图,幻灯投影(课件),并用语言描述生龙活虎的比赛场面,吸引学生“入场”。教学例题时,要让学生自己摆一摆,使学生在操作中体验凑十法的过程,从而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如计算9加速度时,先让学生在左

12、边摆出九根红色小棒,在右边摆3根绿色小棒,然后可以启发学生想:怎样把凑成10?可以多摆几次,边摆边就,使学生头脑中形成凑十的表象,可以加深学生对凑十法的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凑十法。 第三课时 9加几练习课教学内容:教材第90练习二十第15题。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9加几的口算方法。教学重点:使学生能熟练的运用“凑十法”进行9加几的口算。教学难点:提高学生运用“凑十法”进行9加几的口算的能力。教学方法:情境演示、启发式教学法、 实践操作法。教学过程:一、动手操作1、学生用自己喜爱的学具摆一摆“9加几”。2、与同桌说一说。3、学生

13、交流。二、创设情境。1、出示教材第90页第1题图。学生列式计算,教师指名说说。2、出示教材第90页第4题。学生说图,然后列算式。指名板演,指名说说怎样算的。三、巩固运用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二十第2、3、5题。四、数学游戏_找朋友。 1、把第5题的算式制成动物头饰,让学生玩“找朋友”的游戏。 游戏玩法:一名学生说“我是9+3”,另一学生说“9+3=12,我是12,我们是好朋友。” 2、针对活动情况进行小结。教学反思: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习是一种个体的认知活动。由于每个人的认识水平、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和途径不可能相同,所以在面临一个新的计算问题时,就会出现不同的计算方法。教师

14、教学时既突出了凑十法这一重点,也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9加几,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所提倡的“算法多样化”的新理念。鼓励算法多样化,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是十分必要的。提倡算法多样化,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就给学生留下了更多展示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策略的机会。这样,不仅肯定了学生的解题方法,而且肯定了学生的劳动成果,学生在不断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创新意识便会得到很好的培养。教学中时间安排稍紧,如果再把课中说算理安排紧凑一些就会更好。 总之,上完本课的教学,我深刻体会到一个教师的教学经验的累积是讲好课的关键。我也会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多多探索管理和组织班级的方法,积累经验,作为有效数学学习的保证。 第四课时:8、7、6加几教学内容:书91页 8、7、6加几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自主探索得出计算8、7、6加几的各种方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8、7、6加几。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及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数学应用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自主探索得出计算8、7、6加法的各种方法,培养学生初步对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教学方法:情境演示、启发式教学法、 实践操作法。教学具准备:图、小棒、教学过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