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陈涉世家

上传人:摇**** 文档编号:130320897 上传时间:2020-04-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1、陈涉世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1、陈涉世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1、陈涉世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1、陈涉世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1、陈涉世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1、陈涉世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1、陈涉世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 科语文课 题21、陈涉世家课 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能力1、了解陈涉起义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2、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熟悉课文,疏通文意。过程方法1、认识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的原因、过程及其历史必然性。2、把握本文运用对话及对话时的语气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情感态度了解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的经过及其历史意义。教学重点学习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教学难点认识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的原因、过程及其历史必然性。教学媒体多媒体教 学 过 程 设 计教 学 内 容 及 问 题 情 境学 生 活 动设 计 意 图一、导入新课:秦始皇统治时期,大规模地兴建宫殿和陵墓,以及筑长城、修驰道,对匈奴和南越的用兵,耗费

2、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极大地加重了人民的徭役和赋税负担。同时,还制订严刑酷法,使人民动辄触犯刑律。秦二世继位后,赋敛益重,致使天下困疲不堪,人民陷于深重的苦难之中。“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在这样的残暴统治下,爆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这就是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司马迁对这次农民起义给予高度的评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二、检查预习1、史记是一部什么书?2、陈胜、吴广起义发生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3、检查生字词。4、对封建社会第一次大规模的家民起义你了解多少呢?三、合作交流,疏通文意 1、师生讨论解决疑难字词 2、扫除疑难语句,把握文意 3、学生结合文本,逐段翻译 4、

3、两人一组,互译全文学生背诗:始皇修建阿房宫,骊山陵墓万人动。 徭役兵役极繁重,死刑车裂十多种。 陈胜吴广揭竿起,推翻秦朝立大功。 项羽巨鹿战强秦,刘邦入咸秦始终。谈自己对史记的认识,明确起义发生的历史背景自由朗读课文翻译全文激趣,引起思考。唤醒学生已有的情感积累,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了解陈胜起义的历史背景初读、翻译,理解课文内容大意5教 学 内 容 及 问 题 情 境学 生 活 动设 计 意 图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陈涉是什么出身?明确:“佣耕”之民,却入世家反秦大业“由涉首事”,“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竟亡秦”,故入“世家”。正如项羽反秦首功,列入“本纪”一般。2、他与一般的农民有何不同?明确

4、:这一段从籍贯、身世、志向等方面来介绍陈胜。(1)“与人佣耕”,表明陈胜是个被剥削受压迫的穷苦农民;(2)“怅恨久之”,说明他对所处的贫困地位的不满;(3)“苟富贵,毋相忘”,表现出他不满现状,渴望改变命运以及与穷朋友同甘共苦的心愿;(4)“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用形象的比喻显示了他那非凡的个性和远大的抱负。 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知道了,九百谪戍之徒,因雨误期,按秦律当斩。此时到了性命攸关之际,正是英雄人物涌出之时。正是这一场大雨,引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大泽乡暴动。二、精读课文、把握文意师范读第2段,要求学生引用课文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1、起义的导火线和根本原因是什

5、么? 2、陈涉的“谋”和对形式的分析是什么? 3、陈涉是如何以舆论来号召、发动群众的?明确:1.导火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己失期.失期,法皆斩。” 根本原因:“天下苦秦久矣”2.决定举大计分析形式(天下苦秦久矣一番话)-分析秦内部矛盾和与六国的矛盾-提出发动群众的策略3.置书鱼腹和篝火狐鸣用心品读课文了解陈胜的出身及志向听老师读课文,思考问题,引用原文回答思考分析起义的原因以及起义前的准备工作初通文意后,进一步理清文章脉络,使下一步的学习建立在整体阅读之上。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初步认识陈胜这个人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明白起义的原因和起义前的准备工作教 学 内 容 及 问 题 情

6、境学 生 活 动设 计 意 图阅读并分析第3段1、思考陈涉“公等遇雨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一番话对当时起义的作用,以及所反映的陈涉的性格特点。2、找出课文中描写陈涉、吴广“并杀两尉”所用的一连串动词和叙写起义军胜利进军所用的一连串动词,想一想,这些动词好在哪里?明确:1、这一段起义前的动员,说明了走投无路的处境,指出了死里求生的前途。“死即举大名耳”和“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两句,表现了陈胜的远大抱负、反抗决心和叛逆性格。2、并杀两尉时,运用“笞”“挺”“夺”“杀”这一连串动词,准确、生动地表现了激烈的格斗场面。最后写起义军胜利进军时,用“攻”收“下”“徇”“入”“据”等一连串动词,表现了起义军势如

7、破竹的强大威力。三、质疑讨论,把握形象 1、文中对人物的刻画主要采用什么描写方法?明确:刻画人物以对话为主,运用语言、动作、外貌描写刻2、陈涉与吴广的合作中,可以看出陈涉拥有怎样的能力? 讨论明确:在陈涉与吴广准备、组织起义的过程中,可以看出陈涉具有领导者的才干。3、作为史官,司马迁在写陈涉传记时,并未把爱憎直接流露在文字间,但他对陈涉自有自己的看法。是怎样的怎法,你看出来了吗?讨论明确:标题暗示了作者在高度评价陈涉的义举,把一个出生卑微,后又被当权者杀戮的农民,编入了世家,足见司马迁很肯定陈涉在强秦统治下首先发难的义举。更看出司马迁不以成败论英雄的先进的历史观。四、课外延伸总结 课文仅仅选了

8、史记陈涉世家前半部分,陈涉其人在历史上究竟如何?请同学结合书后练习,全面了解陈涉。仔细研读课文分析陈涉的性格特点说说课文采用的描写方法分析陈涉的领导才能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学习人物描写方法,重点体会动作描写的作用进一步学习人物描写的作用理解作者的思想倾向辩证的看待历史人物作业设计1、熟读课文,掌握词语。2、完成课后规定的背诵等作业。3、结合学习的内容并查阅有关资料,谈谈你眼中的“陈涉其人”板书设计直接:失期,法皆斩原因: 根本:天下苦秦久矣谋划起义 策略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置书鱼腹舆论:篝火狐鸣开始的情形发动起义迅猛发展各地响应教学反思相关链接相关链接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一、史家之绝唱 1、

9、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事年限最长。史记记事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时代,约3000年的兴衰沿革。这在二十五史中,叙事年限最长,为第一部纪传体通史。2、首创纪传体记史体例。以本纪、书、表、世家、列传统览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活动,显示出司马迁驾驭历史材料的高超能力,和对历史作整体把握的会通精神。本纪记载历代帝王的政绩,以帝王在位为系年大纲;表是各个时期的大事记;书是关于天文、地理、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专史;世家是写历代王侯和辅汉功臣的事迹;列传是历代有影响人物的传记。 3、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最为鲜明、大胆(分批判与赞颂)。 如对陈涉、项羽等秦末农民起义领袖的历史功绩的赞颂,对吕后等宫廷秽行揭示。二、无韵

10、之离骚 (一)史记的叙事艺术 1、沟连天人、贯通古今的结构框架 。司马迁为达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修史目的,首创纪传体记史体例,以本纪、书、表、世家、列传统览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全书形成纵横交错的叙事网络和沟连天人、贯通古今的结构框架。 2、司马迁在编排人物传记时,体现了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叙事脉络 。具体表现在:本纪与世家传主的入编,既参照历史事实又考虑实际作用;人物传记的排列,既以时间先后为序,又兼顾各传记之间内在联系,以类相从;人物合传的排列。 3、侧重对事物因果关系及规律的揭示。司马迁在叙事过程中,并不停留在对事物表象的描述,而是侧重在对事物的因果关系的探索揭示,并以

11、此取舍材料和决定行文的详略。 4、 多种叙事方法的运用。司马迁在叙事过程中,善于运用顺叙、倒叙、正叙、侧叙等多种叙述方式记载复杂的历史事件,采用白描、铺陈、渲染筀等多种笔法描绘各种宏大的场面,显示出高超的驾驭历史材料的能力。 (二)史记的人物刻画 1、塑造了数量众多、类型丰富、个性鲜明的、来自不同阶层的人物形象 。史记所记人物,共有4000多个,重要人物有数百个,上自帝王将相,下至游侠医卜,来自不同阶层。中下层优秀人物的入传,最具史学眼光与新人耳目,悲剧英雄人物形象,则占比例最大与最具感染力。全书悲剧英雄人物约120余名,大致可分五种类型:其一,站在时代前列,代表着历史前进方向,为了变革社会而

12、被反动势力杀害。如商鞅、陈涉等。其二有崇高理想、高尚气节,忠于国家而英勇献身 ,如屈原等。其三,在历史上起过一定作用,最终由于自身的某些错误行为而结局悲惨。如赵武灵王、齐桓公、项羽。其四,曾立过大功,后因最高统治者犯忌而被杀害的文臣武将。如白起、韩信、李广。其五,为维护道义或遵循某种原则而献身的中下层优秀人物。如荆轲、公孙杵臼、豫让等。 2、史记人物形象,既有鲜明个性,又有普遍的共性,是共性与个性完美的结合 。表现个性方面,司马迁渲染和突出对象的基本特征,同时注意人物的家庭背景、文化教养、社会经历等多方面因素。人物共性方面,主要有三:其一知恩图报,以德报德。其二,以牙还牙,以怨报怨。其三,士为

13、知己者死。 3、 丰富多彩的人物刻划方法。(1)精心选取历史人物一生中最重要的、最有代表性的大事突出人物性格的主要特征。如项羽本纪钜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围。李广将军列传上郡遭遇战、雁门出击战、右北平之战、随卫青出击匈奴。廉颇蔺相如列传: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将相交欢。(2)选择富有表现力的细节表现人物性格或暗示人物的未来。前者如魏公子列传写信陵君迎侯生。后者如项羽本纪、陈涉世家开头。(3)复杂人格的多维透视和旁见侧出笔法。司马迁刻画人物时,一方面,把握对象的基本特征,同时其性格的次要方面也能给予充分重视,多侧面地展现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复杂性。表现在具体篇章中,则有时在一篇之中写出人物性格的多个侧面,有时则在几篇传记中完成对人物性格的整体塑造,即旁见侧出法或互见法。(4)善于运用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性格。 (三)史记的风格特征1、宏伟壮阔而意蕴深邃。史记叙事紧紧围绕“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写史宗旨,将绝大多数人物传记放在重大的历史进程中展开,从而具有宏伟壮阔的画面;同时,对历史进程和人物事迹并不停于一般的、表面的叙述,而是对历史规律和人物命运进行深刻的思考,从而显得意蕴深邃。2、浓郁的悲情色彩。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提出古人“发愤著书”的学说,这不完全合乎历史实情,但完全合乎司马迁的实情。史记中占比例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