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利川市第五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30310056 上传时间:2020-04-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利川市第五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湖北省利川市第五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湖北省利川市第五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湖北省利川市第五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湖北省利川市第五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利川市第五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利川市第五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第II卷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卡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3.本试卷主要命题范围:必修一起至必修二全部第卷 一、 选择题(本大题有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谢维扬在周代家庭形态中说:“(宗法制度)就是国家承认血脉团体的领袖对其成员有代替法律来实施的管理和处置权,承认这种血缘团体是国家行政及司法的基本单位。

2、”他认为,宗法制的根本目的是 ( ) A、强化国家管理 B、 强化族长权力 C、 均衡权力分配 D、 维护贵族特权2、美国学者G.罗兹曼认为:“科举曾充当过传统中国的社会和政治动力的枢纽。这种考试是为维持儒家的国家正统的运作需要而设计的,是授予特权和打通向上层社会的手段,构成了社会理想的中国模式。”这是因为科举制的实施 ( )A、提升政府官员的文化素质 B、体现了公正唯贤的选才标准C、有利于强化专制和集权政治 D、促进了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3、剧明史记载:朱元璋所设殿阁之职,对国家事务鲜所参决;“自正统后,始专命内阁条旨”;而“终天顺之世,李贤为首辅,吕原、彭时佐之,然贤委任最专”。以上变化表明

3、 ( )A、内阁首辅专权现象严重 B、内阁已成为法定中央行政机构C、内阁取代六部掌管行政 D、内阁拥有参与国事决策的权力4、“甲午一役的失利并非洋务运动的破产,也并未打断中国现代化的进程,相反,他具有积极意义:它使旧政府的秘密暴露无遗,中国近代化进程得以延续至政治层面”。材料旨在说明甲午战争的失败( )A、并未表明洋务运动的破产 B、充分体现清政府腐朽落后C、促使现代化进程首次转移 D、促进洋务运动深入发展5、有学者说,因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这里强调的是辛亥革命( )A、提供了可以大胆尝试的民权政治舞台 B、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

4、制政体C、促进了民主精神以及平等意识的觉醒 D、奠定了中国实行民主宪政的制度框架6、1930年5月,李立三在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一文中写到:“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和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制他的的死命。”这表明当时( )A、尚未找到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 B、他基本认情了中国的国情C、他看到了工农力量的伟大 D、他反对工农武装割据理论7、1937年10月30日蒋介石在日记中记述道:今谢晋元死守()闸北一隅,任务与目的已达,故令其为荣誉之撤退,不必再作无谓之牺牲矣!”材料所反映的会战( )A、促使抗战进入相斥阶段 B、 粉碎了日军迅速

5、的计划C、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D、 首次表明国民政府自卫抗战的决心8、在雅典城邦,任何公民都要在一年内为自己的提案负责,即使提案经过了公民大会的批准。如果实施成功,荣誉归于公民大会;反之,公民大会将追究提案人或执行人员的责任。这反映出古代雅典城邦政治( )A、使政治领袖操纵民意 B、 公民大会徒具形式C、强调公民的责任意识 D、 各个环节权责分明9、1783年英国政坛不稳,一年内更换三届内阁。英国议会下院又对刚上台执政的小威廉.皮特内阁提出了不信任案。但小威廉.皮特并未提出辞职,而是要求英王乔治三世下令提前解散并重新选举下院。为保持内阁的相对稳定,英王批准了小威廉.皮特首相的要求,下令将

6、未满任期的议会下院解散。材料表明( )A、英国国王仍是国家权力的中心 D、 英国内阁与议会可以相互监督制衡C、解散下院不利于英国政坛的稳定 B、 英国内阁对议会负责的机制被破坏10、20世纪60年代中期,法国戴高乐政府提出了“缓和” “谅解” “合作”的对苏外交策略,对苏联进行合作达成缓和;60年代末70年代初,联邦德国勃兰特政府推行新东方政策,改善同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关系。这些实例表明( )A、法德两国外交自主性有所增强 B、美国推行单边主义遭到西欧抵制C、冷战时期的美欧联盟关系瓦解 D、苏联对法德两国的威胁已经解除11、宋代土地兼并的现象非常严重,但大土地所有者在遇到水旱灾年的时候,大多数人

7、能够做到主动减免田租,给佃农提供种子,他们这样做的主要原因在于( )A、担心佃户因负担过重而放弃续租 B、具有富则兼济天下的社会责任感C、防止流民增多而影响社会的稳定 D、宋代佃户的社会经济地位更优越12、明清两代,先进地区的耕作方法逐渐向落后地区传播,稻麦间作和双季稻广泛种植;原产美洲的耐寒高产农作物玉米、甘薯等的引进推广了粮食产量的大幅提高。农业生产的发展( )A、主要得益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B、推动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C、为人口的大量增加提供了可能 D、 提高了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13、宋代限制各国各国朝贡使团的规模,严令海商不得“擅载外国入贡者”,否则将处以“徒二年,财物没官”的惩罚;

8、同时鼓励海商招徕蕃商来华贸易,“蕃商有愿随船来宋国者,听从便”。这说明宋代( )A、逐步放弃朝贡贸易体制 B 、加强了海外贸易的管理和征税C、调整重农抑商为官商分利 D、 对海外贸易采取了务实的政策14、真正的旅游业兴起于近代的英国,主要原因在于工作强度的增大和工作时间的限定,使工作和休闲形成强烈的反差。特别是在工业革命中兴起的中产阶级。他们反对各种野蛮的或者充满血腥的娱乐方式,希望取消容易引起骚乱的传统节日庆典。这主要反映了( )A、经济活动影响政治地位的升降 B、 工业革命促进社会个界的层次化C、工业革命决定人们的生活方式 D、大机器生产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15、19世纪30年代女装流行面料

9、有薄棉布、白麻布、薄纱、蝉翼纱、条纹毛织物,而19世纪晚期后,人造染料、人造纤维的发明改变了衣料,人造丝袜成为女性的时尚用品。这一变化实质上放映了( )A、女性社会地位不断提高 B、工业革命中棉纺织业的发展C、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 D、 女性审美情趣发生重大变化16、1829年,道光帝谕军机大臣等:“朕闻外夷洋钱,有大髻、小髻、蓬头、蝙蝠、双柱、马剑诸名,在内地行使.自闽、广、江西、浙江、江苏渐至黄河以南各省,洋钱盛行,凡完纳钱粮及商贾交易,无一不用洋钱。”这表明当时( )A、洋钱流入中国始于道光年间 B、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市场C、鸦片走私导致大量白银外流 D、清政府缺乏主权货币观念17、阅读

10、1936年国民政府贸易和生产指标表,对该表中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面纱进口棉布进口面粉进口钢铁进口机器进口生铁产量下降38下降20下降15增加20增加20增加30A、官僚资本在中国形成 B、 国民经济比例失调C、为抗战奠定物质基础 D、民族工业日益萎缩18、19611965年,全国共精简城市职工约18.87万人,压缩城镇人口2600万人;城市化水平由1960年的19.8下降到1964年的14.6,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出现了大幅度回落。中国出现“逆城市化”反映了( )A、中央决定精兵简政减轻人民负担 B、“一五”计划的城镇化建设过于超前C、农业生产水平跟不上工业化进程 D、党中央对“左”倾错误进行

11、局部调整19、198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在兴办社队企业的同时,鼓励农民个人兴办或联合兴办各类乡镇企业,但大量新兴的私营企业还是称自己为“集体企业”。这反映出( )A、私营经济获得法律认可 B、农村改革仍未取得突破C、国企改革目标逐步明确 D、 传统观念有待进一步解放20、G20第十一次峰会于2016年9月在中国杭州举行。作为国际合作论坛,G20以非正式的部长级会议为主要运行形式,没有常设秘书处,主席采取轮换制。与G20运行方式相类似的国际经济组织是( )A、世界银行 B、 欧洲联盟 C、 亚太经合组织 D、世界贸易组织21、1918年,美国的哥伦比亚特区通过了最低工资法。之后特区儿童医院向最

12、高法院上诉,认为这项法律侵犯了雇主的签约自由权,最高法院最终以5比3的表决结果宣布该法违宪。这表明当时( )A、最高法院是美国权力中心 B、政府极力维护资本家的利益C、美国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盛行 D、国家干预经济思想已经形成22、“福利国家”是西方发达国家政府干预经济生活,通过税收政策重新分配国民收入的一种福利政策,它把国家对部分人的社会责任变成全体人民的权利,把消极的援助变成经济的预防。从长远看,这一政策( )A、解决了贫富分化问题 B、损害了经济增长的活力C、保证了国民体面生活 D、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23、以下是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投资分配表。(单位:亿卢布)投资项目19221927年19

13、291933(总额为646)工业(含电力,主要用于生产资料)52195运输业2799农业150232冶金工业和机械制造业40表中数据的变化表明当时苏联( )A、建立了投资平衡机制 B、实现了各行各业的均衡发展C、强化了农业的优势地位 D、改变了工业稳步发展的方针24、20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和科技发展速度放慢,造成了贸易逆差。相反,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等国却从日益扩大的市场中获得了生产优势,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发展。这说明( )A、共同市场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B、英国的经济霸权地位受到冲击C、经济全球化加强了贫富分化 D、英国被排斥在欧洲一体化之外25、下表是18611901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数据(部分),该数据反映了( )年份进口(万两)出口(万两)18615107503418759780989018951716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