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联盟]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贵城四中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题

上传人:摇**** 文档编号:130310053 上传时间:2020-04-2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校联盟]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贵城四中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名校联盟]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贵城四中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名校联盟]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贵城四中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名校联盟]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贵城四中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名校联盟]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贵城四中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名校联盟]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贵城四中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校联盟]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贵城四中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与朱元思书一、 积累整合。1、给下列加点的词注音。缥碧()轩邈()泠泠()嘤嘤()鸢飞戾天()横柯()2、解释下列加点词。一百许里()急湍甚箭()水皆漂碧()负势竞上()互相轩邈()()窥谷忘反()疏条交映()3、按原文填空。总领全篇的句子是:。点明作者浏览路线的句子是:。从侧面描写水清澈的句子是:。文中直接体现作者沉湎于山水生活的句子是:。来源:Z_xx_k.Com4、指出下列各组中的加点词的不同用法。 蝉则千转不穷。( ). 欲穷其林。( ) 猿则百叫无绝( ).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果如鹤唳云端。( )5、与朱元思书的作者_,是_代文学家。字_,吴兴

2、故章人。他的散文以写景见长,有人仿效他的文体,称“_。”二、思考与探究。1、作者描绘异水时,抓住了水的什么特点,描绘奇山时,紧扣山的什么特征?_。2、本文按什么顺序写景的?_。3、找出从视觉和听觉方面写景物的对偶句各一组,并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_ _。4、文中直接描给急湍、猛浪的形象,使人恍茹亲见的句了是什么?它使我们想起了李白的朝发白帝城中描写江水的哪些句子?_。三、课内练习1、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来源:Zxxk.Com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译文:。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译文:。2、理解填空。全文共三段,段是第一层,为总写,以一句作为全文的纲领,

3、段是第二层,为分写,先写“异水”,以写水流舒缓处,以写水流湍急处。再写“奇山”以、等字,将崇山峻岭化静为动,再以,四种声音从听觉写出山间的勃勃生机。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记反”四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五柳先生传一、自主练习给加横线的字注音。性嗜酒而家贫( ) 造饮辄尽( ) 曾不吝情去留( ) 短褐穿结( )箪瓢屡空,晏如也( )( )( )( ) 颇示己志(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 衔觞赋诗( ) 无怀氏之民欤( )解释词语。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许: 不戚戚于贫贱 戚戚: 不汲汲于富贵 汲汲: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俦: 衔觞赋诗 觞: 亦不详其姓字。 详 : 亲

4、旧知其如此。 旧: 或置酒而招之。或:_ 置:_颇示己志。 颇:_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萧然:_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作者以史传的手法所写的一篇自传。B.这篇自传是用第一人称叙说的。C.这篇自传使我们了解陶渊明具有甘守贫贱、不慕荣利、恬淡宁静的高洁品质。D.这篇文章简练而生动,富有幽默情趣,给我们塑造了一个淡泊自得的隐士形象。选出“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A.兹若人之俦乎? B.或置酒而招之。 C.无怀氏之民欤? D.葛天氏之民欤?填空。陶潜, 时期的文学家和 。字 ,号 ,世称靖节先生,有 传世。黔娄之妻有言“ , 。”其言 乎? , 。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来源:学

5、科网ZXXK6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其言兹若人之诗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7找出文中表现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志趣的语句。性格: 生活: 志趣: 二、阅读延伸8、结合语境,解释文中加横线词的意思。造饮辄尽( ) 期在必醉(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10、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个 的形象,赞美了他 的精神。11、“不求甚解”一词按现在的理解带有贬义,为什么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 12、文中有“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的句子,请你结合五柳先生的桃花源记说说他的志是什么? 马说基础知识训练1

6、、给下列加点的注音祗辱( ) 骈死( ) 槽枥( ) 一食或尽粟一石( )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或尽粟一石 : 虽有千里之能 : 才美不外见 : 且欲与常马 : 3、翻译: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马说是一篇 ,作者 (朝代) (姓名)。文章短小精悍,通篇运用 手法。5、下列加 字的含义不同,请加以分辨。食之不能尽其材( ) 一食或尽粟一石(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 执策而临之( )策之不以其道( )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6、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它的本字和意义。(4分)才美不外见: 通_ 含义:_ 食之不能尽其材 _ _通_ _含义: ;_

7、 _通_ _含义: 其真无马邪 _ _ _通_ _ 含义:_7、“以”字的意思和用法与“不以千里称也”一句相同的一项是( )A、策之不以其道 B、以丛草为林 C、以至鸟兽木石 D、不以善小而不为8、用“/”标出下列句子的停顿。 食 马 者 不 知 其 能 千 里 而 食 也9、文章借有关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封建统治者比作“ ”,将人才比做“ ”,而伯乐喻指 ,集中抨击的社会现象是 。10、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作者借此表达了 的心情。 11、对文章的中心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 天下无马。 B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C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D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12、伯

8、乐和千里马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谁更重要?请畅谈你的看法?可举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 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2分) 送东阳马生序一、做客“联想吧”本文是作者写给同乡晚辈太学生马君则的。作者以自己当年求学的亲身经历,热情勉励马君则要勤奋学习。那么,请同学们展开联想,从你们积累的诗文和名言 当中,写出一句有关“勤学”的句子!(你应该没问题的!) 二、测测你的注音速度!(加油!)弗之怠( ) 稍逾( )约 硕( )师名人尝趋( )百里外 俟( )其欣悦 媵( )人沃( )灌 以衾( )拥覆 皆被( )绮( )绣三、验验你的写字速度!(看你的了!)( )疑质理 遇其( )( ) 负( )曳( )足肤( )裂 寓( )旅 戴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