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模块一政治成长历程第3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单元高考整合学案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30307869 上传时间:2020-04-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南省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模块一政治成长历程第3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单元高考整合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海南省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模块一政治成长历程第3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单元高考整合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海南省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模块一政治成长历程第3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单元高考整合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海南省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模块一政治成长历程第3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单元高考整合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海南省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模块一政治成长历程第3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单元高考整合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南省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模块一政治成长历程第3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单元高考整合学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知识网络脉络清晰|框图纵览,用联系的观点牢记历史【认读导引】两大线索:列强的侵略,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程;中国社会各阶级追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探索历程。四大主题:列强侵华战争的结果、影响;中国农民阶级的抗争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领导的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无产阶级领导的五四爱国运动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知识整合无障通达|专题归纳,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历史纵向梳理一、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三四十年代列强侵华的阶段特征、影响及认识1阶段特征、影响时期阶段特征影响19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1)侵略方式:以发动战争打开中国大门为手段,以商品输出为主要侵略方式(2)国家:英、法

2、为首,俄、美随后(1)政治: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经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3)思想: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4)外交:国门大开,清王朝被迫对外开放19世纪末20世纪初(1)侵略方式:政治上,由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到实行“以华治华”;经济上,由商品输出为主到资本输出为主(2)国家:除英、法、美、俄外,德、日、意、奥加入,尤其是日本曾独霸中国(1)政治:民族危机加深,推动了民主革命运动的高涨(2)经济:严重摧残了中国的民族经济,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3)思想:维新思想和民主共和思想对封建思想形成了巨大冲击,新文化运动更是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4)外交:中外反动势力

3、勾结,反动政府成为列强侵华工具20世纪三四十年代方式从“以华治华”到独霸中国,主要国家是美、日(1)政治: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促成国共合作抗日(2)经济: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2.认识(1)从起因看,与世界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和程度紧密相关,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征。(2)从列强侵华目的看,最终目的是获取最大经济利益。不平等条约规定的开埠通商、协定关税、资本输出等,都是这一根本目的的具体体现。(3)从结果看,除了日本的全面侵华战争外,其他均以中国失败告终,这说明了只有全民族联合起来,才能取得反对外来侵略的胜利。(4)从列强侵华的影响看,对中国产生了双重影响。一方面,造成了中国的贫穷落后,阻碍了中国民族资

4、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冲击了中国旧的经济和政治秩序,扩大了中外交流的范畴和规模。二、国共两党关系发展演变的阶段特征、演变原因、结果或影响时期阶段特征演变原因结果或影响国民革命时期两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帝国主义、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国共合作,共同发动国民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土地革命时期两党对峙,“围剿”与反“围剿”的斗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中共开始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中共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逐步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逐渐走向成熟全民族抗战两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日本不断侵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抗日战争胜利,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解放战

5、争时期两党内战蒋介石在美国支持下,企图消灭共产党,维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统治解放战争胜利,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与大陆分离,中国长期不能统一三、近代史上中华民族的觉醒民族觉醒的本质内涵是民族认同感和为民族富强而奋斗的精神。进入近代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野蛮侵略,中华民族的生存面临严重威胁,各民族之间形成空前的休戚相关、命运与共的关系,中华民族精神也在各民族共同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中得到了升华。1鸦片战争民族意识的萌发鸦片战争的惨败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开始发生改变,人们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惊醒,反对外来侵略、保家卫国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2甲午中日战争民族意识逐渐强化甲午

6、中日战争、列强瓜分狂潮使民族危机意识空前强化,首先是知识分子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紧接着是农民阶级的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掀起了辛亥革命,民族意识逐渐强化。3五四运动民族意识的升华五四运动是一次全民族参与的反帝爱国运动,工人、农民、资产阶级空前团结,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表现出极大的爱国热情,使民族意识进一步升华。4抗日战争民族意识的高涨随着日本侵华的不断加剧,中国的民族意识进一步强化,形成高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民族复兴意识也达到了空前的觉醒。中外关联_20世纪世界形势对中国社会的影响领域表现政治列强侵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从列强共同支配中国到日本独霸中国再到美国控制中国中国革命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中国革命领导阶级为无产阶级,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走苏俄(联)式到走中国式革命道路国际地位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其胜利使中国国际地位有所提高,解放战争的胜利最终使中华民族获得了独立经济民族工业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中国民族工业经历了较快发展,但经济危机及列强侵华使中国民族工业到后期逐渐萎缩甚至破产思想文化思想解放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广泛传播思想理论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形成并发展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