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 第一部分 一 第二讲 地球运动.ppt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30295857 上传时间:2020-04-26 格式:PPT 页数:80 大小:1.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二轮 第一部分 一 第二讲 地球运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高考地理二轮 第一部分 一 第二讲 地球运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高考地理二轮 第一部分 一 第二讲 地球运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高考地理二轮 第一部分 一 第二讲 地球运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高考地理二轮 第一部分 一 第二讲 地球运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二轮 第一部分 一 第二讲 地球运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二轮 第一部分 一 第二讲 地球运动.ppt(8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网控全局 表解考情 1 地球运动及相关地理现象时空规律总结 2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意义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常被作为考查的知识点 简单归纳如下 例1 2010 江苏高考 下图为6月22日与12月22日地球表面四地正午太阳高度 读图回答 1 2 题 1 四地按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列 依次是 A 甲 乙 丙 丁B 乙 丙 丁 甲C 丙 丁 甲 乙D 丁 甲 乙 丙 2 四地自北向南排列 依次是 A 甲 乙 丙 丁B 甲 丙 丁 乙C 丁 乙 丙 甲D 甲 丙 乙 丁 考点定位 1 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和时间变化规律 2 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分布规律 解析 第

2、 1 题 本题考查不同地点 不同日期的正午太阳高度大小比较 意在考查考生对全球各地不同时期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的理解能力 丙地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达90 位于北回归线上 乙地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接近90 且6月22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也较大 故它位于南回归线之北不远处 比丙更靠近赤道 丁地12月22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大于甲地6月22日的 6月22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大于甲地12月22日的 故这两地均位于回归线与极点之间 且所处半球不同 但丁地的纬度比甲地低 第 2 题 本题 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地区分布 意在考查考生根据不同时期正午太阳高度判断纬度位置的能力 结合两个日期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和上题的分

3、析可知 甲位于北回归线以北较远处 丙位于北回归线上 乙位于南回归线以北不远处 丁位于南回归线以南 故四地自北向南依次为甲 丙 乙 丁 答案 1 B 2 D 1 地方时的计算方法 1 先求两点的经度差 两地同为东 西 经取其差 两地东西经不同 取其和 2 将经度差转换为时间差 两地经度差 15 小时 两地的时间差 小时 或两地经度差 4分钟 1 两地的时间差 分钟 3 确定时间早晚 东早西晚 时间东加西减 4 列出算式 所求地区的地方时 已知地方时 两地时间差 所求地区在已知地区以东取 以西取 2 区时的计算 1 先求时区 时区数 经度数 15 余数大于7 5 在整数基础上加1 余数小于7 5

4、保留整数 2 找出两地相差的时区数 相差几个时区就相差几个小时 两地同在东 西 时区时 取其差 两地分属东西时区时 取其和 3 比较时区早晚 东早西晚 向东推算加上时区差数 向西推算减去时区差数 4 计算公式 所求区时 已知区时 两地相差的时区数 所求地区在已知地区以东取 以西取 3 日期的计算 1 先找日界线 国际日期变更线 简称日界线 大致相当于180 经线 位置固定 0时或24时所在的经线 自然日界线 其位置是变动的 2 日界线的相关规律 由西向东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 大致为180 经线 则日期减去1天 反之由东向西越过该线则加上1天 某时刻地球上分属两个日期 0时经线向东到180 经线为

5、今日 0时经线向西到180 经线为昨日 若0时经线与180 经线重合 则此时全球正好处于同一天 注意 0时经线不是0度经线 若0时经线与0 经线重合 则地球分属相等两天 昨天与今天 若0时经线在东时区则昨天所占范围大于今天 若0时经线在西时区 则昨天所占范围小于今天 3 特殊情况下的时间数的处理 在地方时或区时的计算过程中 若所得时间数大于24 则日期加上1日 时间数减去24 若所得时间数为负数 则日期减去1日 时间数加上24 4 日出时间 日落时间与昼长 夜长的关联计算同纬度昼长时间 夜长时间 日出 日落的地方时相同 计算方法如下 1 日出时间 12 昼长 2 夜长 2 2 日落时间 12

6、昼长 2 24 夜长 2 3 夜长 2 日出时间 2 24 日落时间 4 昼长 2 日落时间 12 2 12 日出时间 季节的判断 例2 2010 全国卷 据报道 某年3月9日 我国科考队员在中国北极黄河站 78 55 N 11 56 E 观看了极夜后的首次日出 完成 1 3 题 1 当日 科考队员在黄河站看到日出时 北京时间约为 A 10时B 13时C 16时D 19时 2 当日 日落于黄河站的 A 东方B 西方C 南方D 北方 3 据此推算 黄河站此次极夜开始的时间约在前一年的 A 9月21 30日B 10月1 10日C 10月11 20日D 10月21 30日 考点定位 1 区时的计算

7、2 日落方位 3 极昼极夜的时间 解析 第 1 题 本题考查时间计算 意在考查考生的地理计算能力 当天为极夜后的首次日出 昼长应为0小时 也就是正午12时日出 12时日落 黄河站所在的时区为东一区 比北京晚7个小时 故黄河站日出时北京时间应该在19时左右 故选D 第 2 题 本题考查地球运动 意在考查考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当日该地12时日落 正值正午 太阳应在黄河站的正南方向 故选C 第 3 题 本题考查地球公转 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黄河站出现极夜和结束极夜的日期距离冬至日的时间应该相等 或 者说和秋 春分日的时间距离相等 从题中可知 当地极夜结束于3月9日 在春分日前12天 故极

8、夜开始的时间应在秋分日后12天左右 为10月5日前后 故选B 答案 1 D 2 C 3 B 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 1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方法 立竿见影 近大远小 来增去减 1 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与测量正午太阳高度是各地一日内最大的太阳高度 即地方时为12时的太阳高度 可利用 立竿见影 的方法进行正午太阳高度的测量与计算 如图所示 已知图中杆高为h 当某日正午太阳从3位置照射时的影长为l 则该日正午太阳高度H可通过公式计算 tanH h l 2 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 近大远小 某日太阳直射某纬度 则该纬线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 离该纬线越远 则正午太阳高度越小 简记为 近大远小

9、由此可以推知 一日内 同一纬线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正午太阳高度从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3 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 来增去减 由近大远小的规律可以推知 直射点向本地所在纬线移来 正午太阳高度增大 反之减小 简记为 来增去减 4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 90 纬度差其中 H为所求点的正午太阳高度 90 为太阳直射点的太阳高度 纬度差是指某地的地理纬度与当日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之间的差值 当所求点与太阳直射点在同一个半球时 纬度差为两地纬度数之差 当所求点与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个半球时 则纬度差为两地的纬度数之和 简记为 同减异加 5 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幅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方 其

10、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幅度 H 23 26 为当地纬度 在回归线与极圈之间的地方 其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度变化幅度恒为46 52 从极圈到极点之间的地方 其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从46 52 逐渐降低至23 26 任一纬度 的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 H 90 23 26 2 昼夜长短的判断方法 1 昼长的计算公式 定量计算 某地的昼长 该地所在纬线昼弧的比例 24小时 该地所在纬线昼弧所跨经度 15 日落时间 日出时间 若上图中KL所在纬线 昼弧所占的比例为3 4 则该纬线的昼长为24 3 4 18 小时 或者优弧KL所跨经度为270 则其昼长 270 15 18 小时 或者K正好日落 地方时为21

11、点 L正好日出 地方时为3点 则其昼长 21 3 18 小时 2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定性比较 以北半球为例 夏半年 昼长夜短 纬度越高 昼越长 极点附近出现极昼 夏至日 昼最长夜最短 极圈及以内出现极昼 冬半年 昼短夜长 纬度越高 夜越长 极点附近出现极夜 冬至日 昼最短夜最长 极圈及以内出现极夜 春 秋分日 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 例 分析5月1日 7月1日长沙地区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 解答 长沙位于北半球 5月1日到7月1日期间太阳始终直射北半球 北半球为夏半年 故长沙昼长夜短 6月22日 夏至日 长沙昼长达到最大值 故5月1日到7月1日期间 长沙的昼长先变长后缩短 例 比较

12、9月1日到10月1日期间 哈尔滨与北京的昼长长短 解答 9月1日 北半球为夏半年 越往北昼越长 9月23日 北半球为秋分 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10月1日 北半球为冬半年 越往南昼越长 因此9月1日 9月22日 哈尔滨昼长长于北京 9月23日 两地昼长相等 9月24日 10月1日 北京昼长长于哈尔滨 3 关于昼长的几点推论 随纬度的增加 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来越大 即昼长年较差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大 赤道地区昼夜终年等长 昼长年差为0 南北极圈及以内发展到了极端 最长昼长达24小时 最短昼长仅为0 昼长年较差达24小时 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的地区发生极昼 极夜的日数 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多 极点地区达到

13、最大值 一年中 极圈上的极昼 极夜各为1天 极点上的极昼 极夜各约为半年 北极点极夜天数比极昼天数要略少 这是因为北极点发生极夜时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 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所需时间短 任意地点 其一年中的最长昼长与最短昼长之和恒为24小时 任意一天 南北半球纬度相同的甲 乙两地 甲 乙在不同半球 甲地的昼长 乙地夜长 24 乙地昼长 全天可分为四部分 见下图 上午时长 下午时长 上午时长 下午时长 昼长 上半夜时长 下半夜时长 上半夜时长 下半夜时长 夜长 12 日出时间 日落时间 12 昼长的一半 日出时间 日落时间 24小时 例 6月22日这一天 北半球的甲地4 30日出 地方时 南半球的乙地

14、15 30日落 地方时 试比较甲 乙两地纬度的高低 解答 可计算出甲地昼长为15小时 乙地昼长为7小时 与乙地纬度相等的北半球丙地昼长为17小时 甲地与丙地相比 丙地纬度更高 故乙地纬度高于甲地 例3 2010 安徽高考 11月22日 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观测房屋采光状况时 发现甲楼阴影恰好遮住乙楼三层中部 如下图所示 在甲楼顶层GPS测得纬度为31 8366 经度为117 2179 高程为96m 完成 1 2 题 1 隔25小时再次观测时 甲楼阴影可遮挡乙楼 A 二层西部B 四层东部C 五层西部D 七层东部 2 此后一个月内 A 法国进入冷饮畅销期B 广东省进入雨季C 澳大利亚播种冬小麦D

15、 云南省昼短夜长 考点定位 1 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2 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 解析 第 1 题 本题考查太阳视运动规律 意在考查考生空间想象的能力 11月22日 甲楼阴影恰好遮住乙楼三层中部 说明此时为正午 25小时后 即第二天13时 太阳偏西 阴影则偏东 排除选项A C 11月22日之后一段时间内 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 但25个小时使甲楼阴影遮住乙楼七层说法不太现实 排除D 第 2 题 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意在考查考生对地理事物运动规律的掌握与地理现象的分析能力 此后一个月即从11月22日到12月22日 北半球为冬季 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 云南省符合这一规律 选项D正确 答案 1 B

16、2 D 1 光照图的判读要点 紧抓特殊的点 线 面 角和方向 2 图图转换过程中的基本要求日照图判读过程中 无论是局部图转换为整体图 还是组合图转换为常见图 转换时都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 绘制转换新图时 一定要明确图上点 线 面的空间关系 归纳起来主要有 地轴 过直射点的太阳光线一定通过地球球心 地球公转轨道面所示的平面为黄道平面 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成23 26 的夹角 各纬线圈与赤道平行 与各经线相互垂直 各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点 晨昏线与各纬线既可垂直 也可斜交 与极圈内的各纬线还可相切 相离 极圈上出现极昼或极夜 平分赤道 即赤道与晨昏线的两交点经度相差180 即赤道昼夜平分 与各经线既可斜交 也可重合 晨昏线把相交的各纬线圈分为昼弧和夜弧 根据昼弧和夜弧的长度 所跨经度 可确定该纬线的昼夜长短 如果与各纬线垂直 则晨昏线必定通过南北两个极点 且该日全球昼夜平分 2 把握好时间点的转换 转换时的注意事项主要有 赤道上昼夜始终平分 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位置可以通过时间计算 6时 18时 或通过经度判读在新图中找到 晨昏线与纬线圈切点位置的确定 可以通过切点时间 12时 0时或24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