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内蒙古高三10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30295402 上传时间:2020-04-26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1,012.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内蒙古高三10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2020届内蒙古高三10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2020届内蒙古高三10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2020届内蒙古高三10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2020届内蒙古高三10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届内蒙古高三10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内蒙古高三10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word版)(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三(10月)月考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世界卫生组织在2016年2月1日称,南美洲严重出生缺陷(小头症)数量的猛增很大程度上与寨卡病毒有关,已经构成了国际卫生紧急事件寨卡病毒是单股正链RNA,是一种通过蚊虫进行传播的虫媒病毒,会导致人发烧、出疹子、关节痛等,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病毒属于生命系统中最微小的结构层次 寨卡病毒的RNA位于其拟核中,仅含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 为了研究寨卡病毒的致病机理,可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普通培养基大量培养该病毒 寨卡病毒虽没有细胞结构,但也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A. 0项B. 1项C. 2项D. 3项【答案】A【解析】【

2、分析】生物病毒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单一核酸(DNA或RNA),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据此答题。【详解】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错误;寨卡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含细胞核,也不含拟核,错误;寨卡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因此不能用培养基培养该病毒,错误;寨卡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也不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错误。故选A。【点睛】易错点:容易把病毒划归为原核生物,认为它有拟核、核糖体等结构,甚至可以在培养基中独立生活繁殖。2.有关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 蛋白质的生物活性与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有关B. 数量相同的5种氨基酸可以组成不

3、同的多肽链C. 将抗体溶于NaCl溶液中会造成其生物活性的丧失D. 氨基酸序列相同的多肽链可折叠成不同的空间结构【答案】C【解析】【详解】蛋白质的功能主要取决于组成其的氨基酸数目、种类、排列顺序及形成其的空间结构,A正确。数量相同的5种氨基酸可以有多种组合方式且形成长度不同的多肽链,B正确。在NaCl溶液中会出现盐析现象,但其生物活性没有丧失,抗体将保持其活性,C错误。氨基酸序列相同的多肽链可折叠成不同的空间结构,D正确。【名师点睛】熟知蛋白质多样性的形成及影响结构的因素是正确解答该题的关键。3.在人表皮细胞中能正常完成的生理活动有() 核DNA核DNA 合成RNA聚合酶 mRNA蛋白质 K+

4、自由扩散进入细胞 染色质染色体 H+O2H2O H2OH+O2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人表皮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再分裂,但能进行有氧呼吸,能转录和翻译形成蛋白质,也能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吸收矿质离子等,据此答题。【详解】人表皮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再分裂,因此不会发生核DNA核DNA,错误;几乎所有的细胞都能合成合成RNA聚合酶,正确;几乎所有的细胞都能合成蛋白质,因此会发生mRNA蛋白质,正确;细胞吸收K+方式为主动运输,错误;人表皮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再分裂,因此不会出现染色质染色体,错误;人表皮细胞能进行有氧呼吸,因此可以发生H+O2H2O,正确;人表皮细胞不能进行光

5、合作用,因此不会发生H2OH+O2,错误;综上所述,故选C。【点睛】本题综合考查细胞分裂、细胞呼吸、光合作用、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分裂的特点;识记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过程;识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4.如图是达到平衡的渗透装置,半透膜不允许蔗糖分子通过,此时漏斗内(S1)和漏斗外(S2)为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液面的高度差为 h,初始时漏斗内、外液面相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初始时水分子从S1到S2的速率小于S2到S1的速率B. 此时漏斗内外液体浓度大小关系为S1小于S2C. 若向漏斗内加入蔗糖酶,则 h逐渐变大直至重新达到

6、平衡D. 若漏斗内外是不同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平衡时S1的浓度大于S2的浓度【答案】A【解析】【分析】据图分析,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通过半透膜,从溶质浓度低的溶液向溶质浓度高的溶液转移的现象;漏斗内液面上升,则漏斗内溶液(S1)浓度大于漏斗外溶液(S2),渗透平衡时的液面差为h,此时的S1浓度仍然大于S2的浓度,是因为静水压抵消掉了浓度差,静水压使水分子向下运动的力,浓度差使水分子向上运动力,渗透平衡时这两个力平衡,因此,只要有高度差就会有浓度差存在。【详解】漏斗内溶液(S1)和漏斗外溶液(S2)为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渗透平衡时液面差为h,此时S1和S2浓度的大小关系为S1S2,A正确;据图分

7、析,渗透平衡时,漏斗内外液体浓度大小关系仍然为S1大于S2,B错误;若向漏斗内加入蔗糖酶,则S1溶液摩尔浓度增大,液面会上升,随着蔗糖分解成的单糖透过半透膜,液面开始下降,C错误;如果S1为KNO3溶液,则在水中电离成硝酸根离子和钾离子,而硝酸根离子和钾离子能够通过半透膜,最终半透膜两侧的溶液浓度相等,则一段时间后h为零,D错误。【点睛】本题的难点是如果溶质不能透过半透膜,渗透平衡时,漏斗内外的溶液浓度不相等。如果溶质能透过半透膜,渗透平衡时,漏斗内外的溶液浓度相等。5.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大脑中X细胞合成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9(FGF9)是一种分泌蛋白,含量远高于正常人。判断正确的是A. 抑

8、郁症患者有较多FGF9的根本原因是合成FGF9的酶的活性较高B. 可通过抑制X细胞中核糖体的功能来治疗抑郁症C. FGF9的分泌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流动性D. FGF9通过胞吐从细胞中出来作用于靶细胞,属于细胞间直接信息传递【答案】B【解析】抑郁症患者大脑中FGF9含量远高于正常人,其根本原因是控制合成FGF9的基因过量表达,A错误;FGF9是一种分泌蛋白,在X细胞的核糖体内合成,因此可通过抑制X细胞中核糖体的功能来治疗抑郁症,B正确;FGF9是以胞吐的方式分泌,其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流动性,C错误;FGF9通过胞吐从细胞中出来作用于靶细胞,需经过体液的运输,不属于细胞间直接信息传

9、递,D错误。6.下列关于脂质与糖类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叙述错误的是()A. C,H,O三种元素的比例不同B. 有些脂质含有N,P等元素C. 脂质中O元素比例高D. 脂质中H元素比例高【答案】C【解析】【分析】脂质的组成元素是C、H、O,有的含有N、P,糖类的组成元素只有C、H、O。【详解】组成脂质和糖类的元素都有C、H、O,但C,H,O三种元素的比例不同,A正确。有些脂质比如磷脂由C、H、O、N、P组成,B正确。脂质和糖相比,虽然都有C、H、O,但脂质中氢多氧少,C错误,D正确。7.在线粒体中不会发生的过程是 ()A. 葡萄糖分解为乳酸B. 氧气和H结合生成水C. ATP的合成和水解D. 以m

10、RNA为模板合成肽链【答案】A【解析】【分析】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分解的底物是丙酮酸;线粒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能进行DNA复制和某些基因的表达。【详解】A、葡萄糖分解为乳酸,是无氧呼吸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A正确;B、氧气和还原氢结合生成水,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B错误;C、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这两个阶段都有ATP的合成,此外线粒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能进行DNA复制和某些基因的表达,在该过程中有ATP的水解,C错误;D、线粒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线粒体内具有核糖体,能进行某些基因的表达,故存在以mRNA为模板合成肽链的翻译过

11、程,D错误。故选A。8.下列关于无氧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 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可释放少量能量、合成少量ATPB. 细胞质基质是破伤风芽孢杆菌产生ATP的唯一场所C. 人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CO2的产生量大于O2的消耗量D. 该过程中反应物的大部分能量储存在彻底的氧化产物中【答案】B【解析】【分析】由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本题考查学生对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无氧呼吸仅在第一阶段释放少量能量、合成少量ATP,A错误;破伤风芽孢杆菌只能进行无氧呼吸,因此细胞质基质是破伤风芽孢杆菌产生ATP的唯一场所,B正确;人体细胞有氧呼吸的产物是C02和 H2O,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因此人

12、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CO2的产生量等于O2的消耗量,C错误;无氧呼吸过程中反应物的大部分能量储存在不彻底的氧化产物中,D错误。9.苋菜叶片细胞中除了叶绿体含有色素外,液泡中也含有溶于水但不溶于有机溶剂的花青素(呈现红色)。某探究小组用50%的乙醇提取苋菜叶片中的色素,然后用层析液分离。层析结束后滤纸条上色素带由上到下,叙述正确的是( )A. 第四条色素带对应的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B. 第一条色素带的带宽比第二条色素带窄C. 第三条色素带对应的色素是呈现黄绿色的叶绿素bD. 如果采用圆形滤纸法分离色素,则最外一圈的颜色为红色【答案】B【解析】【分析】层析结果会出现4条色素带,第1条为橙黄色的胡

13、萝卜素,第2条为黄色的叶黄素,以上两种色素主要吸收蓝紫光,第3条为蓝绿色的的叶绿素a,第4条为黄绿色的的叶绿素b,以上两种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详解】A.第四条为黄绿色的的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小,A错误;B.第一条为橙黄色的胡萝卜素,第二条为黄色的叶黄素,胡萝卜素含量比叶黄素小,因此第一条色素带的带宽比第二条色素带窄,B正确;C.第三条为蓝绿色的的叶绿素a,C错误;D.如果采用圆形滤纸法分离色素,则最外一圈的颜色为橙黄色的胡萝卜素,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意在考查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

14、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10.下图表示真核细胞内基因表达过程中相关物质间的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物质 a 上含有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B. 组成物质 a、b、c、d 的基本单位共有 8 种C. 过程的产物中有些具有生物催化作用D. 过程的场所是核糖体,该过程中有水生成【答案】A【解析】据图分析可知,物质a为基因、物质b为mRNA、物质c为tRNA、物质d为具有催化作用的RNA(即酶)。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位于mRNA上,A项错误;基因是DNA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其基本单位是四种脱氧核苷酸,RNA(包括b、c、d)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四种核糖核苷酸,B项正确;过程是以DNA为模板生成RNA

15、的转录过程,少数酶的化学本质是RNA,具有生物催化作用,C项正确;过程表示翻译,其场所是核糖体,在该过程中会发生氨基酸脱水缩合生成水和肽链,D项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依据图中呈现的信息,准确识别a、b、c、d所示物质的名称,正确推断所示生理过程,据此与所学知识有效地结合起来,进行图文转换,实现对知识的整合和迁移。11.为研究冬虫夏草提取物和鬼臼类木脂素的抗癌机理,科研小组做了大量实验,结果如下表。研究发现Bc1-2蛋白是一种调控细胞凋亡的蛋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组别培养液中物质的相对量细胞中Bcl-2蛋白相对量胸腺嘧啶尿嘧啶葡萄糖肝腹水癌细胞数目a.冬虫夏草提取物溶液b.鬼臼类木脂素溶液c.生理盐水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