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30295279 上传时间:2020-04-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本试卷共6页,5个大题,22个小题,满分70分,考试时间60分钟。2. 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 晚上小华邻居家的孩子正在弹钢琴,优美的琴声是由物体的产生的。琴声影响了小华的学习,她关上窗户,这是在控制噪音的。2. 2017年11月25日,搭载着“遥感三十号02组”卫星的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在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发射时卫星相对于运载火箭是_的;卫星与火箭成功分离后,卫星相对于运载火箭是_的(填“运动”或“静止”)3.如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是cm,刻度尺的分度值是第3题第4题4.如图

2、所示是某种物质加热时变成液态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观察图像并回答:(1)这种物质是(填“晶体”或“非晶体”)(2)BC段表示该物质处于状态,其熔化特点是5.身高165cm的同学距平面镜2m,则他的像距他本人m,像高cm,当他以0.5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2s后,他本人与镜中的像的距离变为m.6.小明去森林游玩时发现阳光透过树的缝隙在地上形成一些圆形光斑,形成原因是。7.一只容积为300cm3的瓶子中盛有0.2kg的水,一只口渴的乌鸦每次将一块质量为0.01kg的小石子投入瓶子中,当乌鸦投了25块相同的石子后,水刚好到瓶口,乌鸦就能喝到水了,则乌鸦投入瓶子中石块的体积是cm3,石块的密度是k

3、g/m3。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8.人们在欣赏器乐曲时能分辨出不同乐器演奏的声音,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A. 响度 B.频率 C.音色 D.音调9.下列是对日常生活中一些物体的质量和长度的估计,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正常成年人的鞋子的长度约为42 cmB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0.26 mC一枝普通铅笔的质量约为500 gD一个普通鸡蛋的质量约为0.3 kg10.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发生折射,下面描述折射的四幅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11.用电热壶烧水时,水沸腾后,从壶嘴里冒出“白气”;夏天打开冰棒纸时,可以看到冰棒周围也出现“白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壶嘴里冒出的“白气”,是水沸腾

4、时产生的水蒸气B冰棒周围的“白气”是冰棒发生升华形成的水蒸气C在这两种“白气”形成的过程中,都需要吸收热量D这两种“白气”都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12.小明在一次跑步中,前半段路程的速度是6m/s,后半段路程的速度是4m/s,那么,他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5m/s B.10m/s C.4.8m/s D.5.2m/s13.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质量的大小与地理位置有关B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体积大的密度小C.冰熔化成水后,密度变大D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14.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30o时,反射角也为30oB.当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

5、射光线也靠近法线C.入射角增大5o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oD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15.如图所示的四幅图,有的能够说明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像原理,有的给出了近视眼或远视眼的矫正方法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图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图给出了远视眼的矫正方法B图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图给出了远视眼的矫正方法C图能够说明近视眼的成像原理,图给出了近视眼的矫正方法D图能够说明近视眼的成像原理,图给出了近视眼的矫正方法三作图题(每题2分,共4分)16.画出下图中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保留作图痕迹)第16题17. 如图,一束激光斜射向半圆形玻璃砖的圆心o,结果

6、在屏幕MN上出现两个光斑,请画出两个光斑的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第17题四.实验探究题(第18题4分,第19题7分,第20题7分,共计18分)18.如图所示,小凡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1)他的操作如图A所示,其中错误之处是。(2)纠正错误后,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B所示,沸点为 ,说明此时气压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3)分析图C所示图像,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的特点是:。1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1)组装并调整实验器材,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位于,(2)正确调整后,改变蜡烛与凸透镜间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的数据如下表:实验序

7、号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cm光屏上像到凸透镜的距离/cm14013.3230153202041530510光屏上没有像该凸透镜的焦距是cm,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3)蜡烛位置如图所示,光屏上看到的应是倒立、的实像,人们利用这个原理制成了,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像要成在光屏中心,此时需将光屏(向上/向下)移动;(4)要观察到正立、放大的虚像,眼睛应与蜡烛在凸透镜的(选填“同”或“异”)侧;20.在测量液体密度时(1)小明首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将游码放在标尺左端,他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左侧,应向 (选填“左”或“右”)侧调节平衡螺母,待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上开始进行称量。(2)下面

8、实验步骤正确顺序为:,向瓶中倒入适量液体,用天平测出液体和瓶的质量m1,将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测出液体的体积v,用天平测出瓶与剩余液体的质量m2,(3):如图所示:瓶与液体的质量m1=g。算出液体的密度=kgm-3。(4):在读量筒的示数过程中,小明视线应与液体的相平。如果读数时俯视则所测出的液体密度将(偏大或偏小)。五.综合应用题.(第21题8分,第22题9分,共计17分)21. AB两地相距900km,一列火车早上6:30从A地出发开往B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5:30到达B地,火车行驶途中以40m/s的速度匀速通过一长度为400m的隧道,火车全部通过隧道的时间是15s.求:(1)

9、火车从A地开往B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米?22. 一个质量为158g的铁球,放入水中浸没后它排开水的质量为30g,(铁=7.9103kg/m3)(水=1103kg/m3)问:(1) 这个铁球是实心还是空心的?(2) 如果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少?西华县20172018八年级物理上期试卷答案1 填空:(每空1分,共15分)1. 振动,在传播途径中,2. 静止, 运动3. 1.85 1mm4. 晶体液固共存 吸收热量,温度不变5. 4 165 26. 光沿直线传播7. 100 2.5X103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8.C 9.B 10

10、.A 11.D 12.C 13.C 14.B 15.A三作图题(每题2分,共4分) 略四实验探究题(18题4分,19题7分,20题7分,共18分) 18(1)温度计玻璃泡接触烧杯底部 (2)98 小于 (3)温度不变 19(1)同一高度 (2)10 缩小 (3)放大投影仪向上 (4)异 20(1)零刻线处 右 (2) (3)33.40.86103 (4) 凹面偏小5 综合应用题(21题8分,22题9分,共17分)21.解:(1)火车从A到B的平均速度 v1=100km/h (4分) (2)火车过隧道通过的总距离:s2=v2t2=40m/s15s=600m,所以火车的长度s火车=s2s1=600m400m=200m (4分)22.解:(1)V球=V排= =30cm3 (2分)V铁= =20cm3(2分)因为V球V铁 ,所以,此球为空心 (1分) (2)V空=V球-V铁=30cm3-20cm3=10cm3 (4分)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