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化学复习题型突破(五)实验探究题练习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30280770 上传时间:2020-04-26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9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化学复习题型突破(五)实验探究题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化学复习题型突破(五)实验探究题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化学复习题型突破(五)实验探究题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化学复习题型突破(五)实验探究题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化学复习题型突破(五)实验探究题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化学复习题型突破(五)实验探究题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化学复习题型突破(五)实验探究题练习(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题型突破(五) 实验探究题针对训练.变质后成分类1.2018资阳 实验室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可能发生了变质(若发生变质,变质的结果是生成了Na2CO3),现对该瓶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分析检测。猜测溶质 猜测一:溶液中溶质只有NaOH;猜测二:溶液中溶质只有Na2CO3;猜测三:溶液中溶质。查阅资料 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则该溶液可能是碱溶液或碱性溶液;Na2CO3溶液能使pH试纸变蓝,BaCl2溶液不能使pH试纸变色。实验设计 实验方案一:实验方案二:实验结论 根据实验方案一,你得出的结论是: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可排除猜测;根据实验方案二,你认为该瓶溶液中的溶质是。讨论 (1)实验方案一不能准确

2、确定溶质一定含有NaOH的原因是。(2)实验室为防止NaOH溶液变质,你的措施是(答一点即可)。.无明显现象类2.2018遂宁 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加入一定量稀盐酸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提出问题 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进行猜想 猜想一:CaCl2、Ca(OH)2和HCl;猜想二:CaCl2和Ca(OH)2;猜想三:CaCl2;猜想四:CaCl2和HCl。同学们认为猜想一肯定不成立,原因是(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查阅资料 氯化钙溶液呈中性。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实

3、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振荡猜想二不成立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猜想三不成立,猜想四成立实验反思 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反应物是否有剩余。.标签破损类3.2018十堰 某学习小组在帮助实验员整理化学试剂时发现了一瓶标签残缺的无色溶液(如图T5-2),经实验员分析知原瓶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NaHCO3、NaOH、Na2CO3和NaCl中的一种,请你对该试剂作出猜想并进行实验探究。图T5-2提出问题 这瓶试剂是什么溶液?猜想与假设 甲猜想:NaHCO3溶液;乙猜想:NaOH溶液;丙猜想:Na2CO3溶液

4、;丁猜想:NaCl溶液。查阅资料 上述四种物质相关信息如下:物质NaHCO3NaOHNa2CO3NaCl常温下溶解度/g9.610921.536常温下稀溶液的pH913117实验探究1 取瓶中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实验探究2 另取瓶中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产生气泡。实验分析 通过实验探究1可知(1)同学的猜想一定错误。甲同学仔细分析四种物质的相关信息表后发现自己的猜想错误,他的理由是(2)。丙同学分析实验探究2并结合以上同学的实验结论,认为原瓶溶液是Na2CO3溶液。实验探究2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讨论质疑 乙认为以上同学分析有漏洞,需要进一步实

5、验确定,于是又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探究3 在实验探究1试管中的红色溶液中滴加过量氯化钙溶液(中性),充分反应后,试管中溶液仍呈红色,但有白色沉淀产生。得出结论 通过实验探究3可证明这瓶试剂为(4)溶液,但已经部分变质。反思与拓展 学习小组反思了这瓶试剂因为(5)而变质,得出了该溶液正确的保存方法。若要除去该溶液变质部分所采用的方法是(6)(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综合类4.2018徐州 为了探究金属活动性,将锌和铜分别放入稀硫酸中,铜不反应而锌的表面有气泡产生,写出锌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老师告诉学生,铜和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也能反应且产生气体。提出问题 铜与浓硫酸反应的生成物是什么?

6、其中气体是什么?猜想假设 同学们对产生的气体作出了猜想。猜想一:氢气;猜想二:二氧化硫;猜想三:氢气和二氧化硫的混合物。查阅资料 (1)二氧化硫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也能和碱性溶液反应;(2)H2+CuOCu+H2O。实验探究 师生设计了如图T5-3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部分仪器省略),请完成下列表格。图T5-3主要实验步骤主要现象解释或结论加热装置A一段时间装置B中的现象是有二氧化硫生成点燃装置D处酒精灯装置D玻璃管中无明显现象猜想正确停止加热,将铜丝上提,向装置A中玻璃管鼓入空气冷却,将A中液体用水稀释A中液体变为色有硫酸铜生成表达交流 (1)在步骤中,鼓入空气的目的是。(2)请完成铜与浓硫酸反

7、应的化学方程式:Cu+2H2SO4(浓)CuSO4+SO2+。反思拓展 (1)若将装置A中铜丝换成锌片,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的浓度逐渐变小,装置D玻璃管中看到的现象是。(2)下列各组药品能够证明锌的活动性比铜强的是(填序号)。锌、铜、稀盐酸锌、硫酸铜溶液锌、铜、氯化镁溶液5.2016徐州 化学兴趣小组探究金属的性质时,将一段去除氧化膜的镁条,放入一定量的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充分反应后静置,发现试管中有灰白色沉淀。提出问题 灰白色沉淀是什么物质?猜想假设 小华认为灰白色沉淀为碳酸镁(MgCO3),其他同学认为不需要实验就能否定小华的猜想,理由是。小宇认为由于反应后氯化镁的生成量偏多,灰白色沉淀

8、为不能再溶解的氯化镁固体。小彤认为灰白色沉淀为脱落的镁粉细颗粒。实验探究1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取试管中的上层清液,加入适量的氯化镁固体氯化镁固体(填“溶解”或“不溶解”) 小宇猜想错误取适量白色沉淀加入足量稀盐酸中(填“有”或“没有”)气泡冒出小彤猜想错误基于以上探究与分析,原有猜想均遭到了否定。查阅资料 HCl+AgNO3HNO3+AgCl,AgCl是一种白色沉淀。实验探究2 他们又另取灰白色沉淀放入试管中加热,将蘸有硝酸银溶液的玻璃棒伸入试管内,玻璃棒上的溶液出现白色浑浊,证明产生了气体。再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悬于试管口,试纸变色。同学们请教老师后得知,足量的镁与稀盐酸反应时,溶液会经历从酸性

9、到碱性且碱性逐步增强的过程,从而生成了碱式氯化镁沉淀。据文献介绍,碱式氯化镁存在多种组成结构,化学通式可表示为Mgx(OH)yClzmH2O(其中2x-y-z=0,0m6)。反思拓展 (1)做镁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时,镁条的用量宜少不宜多。(2)铁片和铜片放入稀硫酸中产生的现象也不相同,据此推测出铁的活动性比铜。还可根据铁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来确定这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2018宿迁 实验课上,老师给了同学们一包红色粉末,该粉末可能是铜粉和氧化铁(Fe2O3)粉末中的一种或两种。为确定该粉末的成分,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参与其中并回答问题。提出猜想 甲组:铜粉;乙组:

10、氧化铁粉末;丙组:。设计实验 方案1:取少量红色粉末放入试管中,滴加足量的(从下列试剂中选择:氯化钠溶液、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振荡,若甲组猜想正确,则实验现象为。方案2:取8 g红色粉末放入硬质玻璃管中,先通入CO,然后用酒精喷灯加热一段时间(实验装置如图T5-4中所示),停止加热并继续通入CO至装置冷却。图T5-4若乙组或丙组猜想正确,则硬质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实验时要先通CO再加热的目的是。数据处理 等装置完全冷却到室温,称量硬质玻璃管内剩余固体质量为m g。若乙组猜想正确,则m的取值范围是。实验反思 图中虚线框内的装置用于吸收CO2并收集CO,请从图(广口瓶内均为氢氧化钠

11、溶液)中选择最合适的装置(填序号)。7.2018孝感 溶洞都分布在石灰岩组成的山洞中,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当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时,会反应生成溶解性较大的碳酸氢钙:CaCO3+CO2+H2OCa(HCO3)2。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们思考:若向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一定量二氧化碳,是否能生成碳酸氢钠(NaHCO3)?于是他们开始实验探究(不考虑二氧化碳和碳酸作为溶质的情况)。提出问题 所得溶液中所含溶质成分是什么?查阅资料 碳酸氢钠溶液呈碱性。提出猜想 猜想一,溶质为Na2CO3;猜想二:溶质为NaHCO3;猜想三:溶质为。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所得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的

12、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猜想二(填“成立”或“不成立”)取实验步骤中上层清液,滴加适量稀盐酸有气泡冒出猜想一不成立得出结论 猜想三成立,证明二氧化碳通入碳酸钠溶液生成了碳酸氢钠。写出实验步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讨论交流 碳酸氢钠的俗名叫。小明同学认为,向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一定量二氧化碳后,再向所得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就能证明一定有碳酸氢钠生成;小红同学对小明同学的结论产生质疑,其理由是。拓展应用 同学们回忆起实验室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情景,结合上述知识,如果向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中不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下列哪一个图像能正确反映生成的碳酸钙沉淀与二氧化碳的质量之间的变化关

13、系(填序号)。图T5-58.2018烟台 已知某品牌膨松剂的成分是碳酸氢钠、碳酸氢铵中的一种或两种。某化学兴趣小组为确定该品牌膨松剂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查阅资料氨的水溶液呈碱性;浓硫酸和碱石灰都可作气体吸收剂。浓硫酸能吸收氨,不能吸收二氧化碳;碱石灰是氧化钙与氢氧化钠固体的混合物,不与氨反应。设计实验 兴趣小组利用如下装置进行探究(装置气密性良好,各装置中气体吸收剂足量)。图T5-6依次连接装置A、C、D,点燃A处的酒精灯,将试管中的该膨松剂样品充分加热至完全反应后,通过观察到、的现象,可以证明该膨松剂中含有NaHCO3和NH4HCO3两种物质。其中装置C的作用是。拓展探究 为进一步确定该品

14、牌膨松剂中NaHCO3和NH4HCO3的质量比,同学们取两份等质量的该品牌膨松剂样品,利用图T5-6提供的实验装置,设计并进行了如下两组实验:序号实验操作测得数据实验1将其中的一份膨松剂样品加入装置A试管中,将装置A依次连接装置B、C,充分加热至膨松剂完全反应装置C增重1.98 g实验2将另一份膨松剂样品加入装置A试管中,将装置A依次连接装置C、B,充分加热至膨松剂完全反应装置B增重0.34 g基于以上实验数据分析,该品牌膨松剂中NaHCO3和NH4HCO3的质量比是。实验反思 小明认为以上拓展探究实验存在一定误差,导致误差的原因是(答一条即可)。9.2018梧州 梧州市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查资料得知:乙醇(分子式为C2H6O)俗称酒精,通常情况下化学性质稳定,在一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