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厅勘察报告5-21

上传人:二少****畔 文档编号:130265302 上传时间:2020-04-26 格式:DOC 页数:63 大小:2.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展厅勘察报告5-21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展厅勘察报告5-21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展厅勘察报告5-21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展厅勘察报告5-21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展厅勘察报告5-21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展厅勘察报告5-2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展厅勘察报告5-21(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贵 阳 国 际 会 议 展 览 中 心 A1、A2、B1、B2展厅岩 土 工 程 勘 察 报 告(详细勘察)(送审稿)证书等级:甲 级证书编号:240600-kj发证机关:建 设 部-贵 阳 建 筑 勘 察 设 计 有 限 公 司二OO九年五月贵 阳 国 际 会 议 展 览 中 心 A1、A2、B1、B2展厅岩 土 工 程 勘 察 报 告(详细勘察)(送审稿)总 经 理:总 工 程 师:审 定:审 核:工 程 负 责:贵 阳 建 筑 勘 察 设 计 有 限 公 司二OO九年五月 目 录 文字部分:1、工程及勘察工作概况1.1 拟建工程特征1.2 勘察目的、任务及技术依据1.3 勘察方法和完成实

2、物工作量2、场地岩土工程地质条件2.1 气象2.2 地形地貌及工程环境条件2.3 地质构造2.4 场地岩、土构成2.5 水文地质条件3、场地岩土工程评价3.1场地稳定性评价3.2 场地抗震条件评价3.3 场地岩土单元划分及物理力学指标确定3.4 岩体物理力学指标确定3.5 天然地基评价及基础持力层、基础形式选择4、边坡评价5、结论与建议附件: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商业中心地基卓越周期测试报告岩样测试表图件:图名 比例 图号总平面图 1:500 No.01钻孔平面布置图 1:200 No.02工程地质剖面图 横1:200 No.03No.50纵1:100钻孔柱状图 264孔 1、工程及勘察工作概况

3、 1.1 拟建工程特征“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工程,为中天城投集团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有限公司投资兴建,深圳市博艺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拟建场地位于贵阳市金阳新区,长岭北路和迎宾路交叉口南西侧,交通十分方便。本次勘察拟建工程为会展中心A1(钻孔编号“E”)、A2(钻孔编号“I”)、B1(钻孔编号“F”)、B2(钻孔编号“J”)展厅,展厅为3层,局部有一层地下室。占地平面呈似长方形;长边为东西向(288.00m),短边为南北向(166.50m);设计0.00高程为1285.30m。B1展厅西南角(a2-3a2-1a2-V-a2)轴线为一层地下室,地下室底板高层为1280.00m。拟建工程为框

4、架剪力墙结构,展厅部分为轻钢结构,柱网为6m9m9m9m,展厅跨度为72m126m,拟采用基础形式为柱下独立基础或桩基础,设计最大荷载为10000KN/柱,一般荷载3000KN/柱。根据上述建筑工程基本特征,A1、A2、B1、B2展厅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根据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拟建场地为中等复杂场地(二级场地),二级地基。综上所述,本次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受中天城投集团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有限公司委托,贵阳建筑勘察勘察设计有限公司承担了拟建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详勘阶段)工作。1.2 勘察目的、任务及技术依据1.2.1 勘察目的、任务根据委托要求,本次勘察的目的、任务为:(1)、查明场地的地

5、层结构及其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2)、查明场地内及其附近有无影响工程稳定性的不良地质现象,本次勘察未委托进行边坡勘察。(3)、查明地下水类型、埋藏情况、渗透性、腐蚀性以及水位的季节性变化幅度。(4)、查明持力层和主要受力层的分布,对其承载力和变形特性作出评价,提出经济合理的基础方案建议。(5)、判明场地土类型和建筑场地类别,提供抗震设计的有关参数。(6)、提供地基承载力及地基基础设计、施工中注意事项。1.2.2 本次勘察主要研究的岩土工程问题本次勘察工作的重点是场地的岩体、岩溶和地下水,主要研究的岩土工程问题为:(1)岩石地基问题,包括地基强度及其建筑性能;(2)岩溶问题,包括岩溶发育位置、形

6、态及稳定性,岩溶地基处理方案;(3)地下水问题,包括水位、水量、水质及腐蚀性、降水方案等。1.2.3 本次拟建场地岩土工程勘察主要执行的技术规范、规程、技术依据为: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贵州建筑岩土工程技术规范(DB22/46200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贵州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22/452004);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建筑边坡工

7、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 5021894);供水水文地质手册第二册(水文地质计算)拟建项目的设计勘察技术要求。1.3 勘察方法和完成实物工作量为查明场地上述岩土工程问题,达到本阶段勘察研究目的,本次勘察工作以XU-100型钻机钻探为主,岩样实验、地表工程地质测绘、资料收集、工程地质类比等为辅。结合现场岩土鉴定与临近场地的施工经验等,综合分析、研究场地岩土工程地质条件。具体方法如下:1.3.1地表地质调查:以场地为中心,在1Km2范围内进行地质调查。查明场地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以及岩层产状等。1.3.2钻探:根据规范要求,钻探孔布置按拟建物设计柱网资

8、料,基础轴线布置,经业主、设计部门协商,共同确定采取一柱一孔原则布设勘探点。拟建物勘察共布置273个钻孔,由于场地原因限制,我方共完成264个钻孔施工,有9个钻孔位于东侧与4-2台地交界的斜坡上,暂时无法施钻,待场平完成后进行补充勘察。详见钻孔平面布置图。钻孔深度:根据建筑荷载及有关规范要求,钻探深度控制预计基础埋置深度以下完整岩体8.0m,其中选择中柱的1/5钻孔为控制性钻孔,钻探深度加深35m。1.3.3岩样采集:本次勘察采取含泥质白云岩样18件进行室内实验(详见附件岩石常规实验报告)。由于土层厚度较小,且红粘土在场地零星分布,故未采集土样,红粘土物理力学参数参照地区经验确定。1.3.4简

9、易水文观测:场地内地下水埋藏较深。为了解地下水动态的基本特征和地下水埋藏的基本条件,根据规范和技术要求,于全部钻孔施工结束24小时后对钻孔内混合水位进行观测。观测采用万用表直接量读的方法进行,大部分钻孔漏水,量测为干孔,部分填土覆盖的钻孔塌孔堵塞。1.3.5 测量放孔:建设单位提供及指定的规划控制点位于长岭北路西侧人行道,控制点数据为贵阳市测绘院金阳分院提供,其编号及坐标分别为: HZ2点:X2949439.887,Y365000.775,H1261.381m; HZ3点:X2949324.505,Y364995.384,H1258.707m。拟建物角点坐标:E1号钻孔,X=2949442.3

10、82, Y=364506.832;F74号钻孔,X=2949276.034,Y=364499.741;I12号钻孔,X=2949430.501,Y=364785.579;J60号钻孔,X=2949264.152,Y=364778.488;在上述控制点的基础上,根据设计图资料,我公司测量技术人员使用南方NTS202全站仪进行钻孔定位及孔口高程测量,高程引测自HZ2点。1.3.6 本次勘察工作于2009年3月15日开始,5月18日结束外业工作,5月21日提供报告。勘察完成主要工作量如下:表1 岩土勘察主要完成实物工作量统计表工 作 项 目单 位工 作 量备 注地表地质调查Km21地形地貌,地质构造

11、、工程环境等地表地质调查钻孔定位测量个264坐标法土层钻探进尺米829.10土层冲击钻进岩层钻探进尺米4102.50岩层回转钻进岩 样件28于岩芯中取样进行常规岩石试验工程物探点3地微振测试2、场地岩土工程地质条件 2.1 气象据贵州省建筑气象标准(黔DBJ22-01-89)资料,工程区所在的贵阳城区属北亚热带,冬春半干燥夏季湿润型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年平均温度15.3,最冷月1月平均4.9,最热月7月平均24.0,极端最高39.5,极端最低-7.8,年平均降水量1174.7毫米,集中于下半年;年平均风速2.2米/秒,全年以NE风为主,夏季盛行S风,冬季盛行N风,8级的风日数8

12、天,静风频率为38%,30年一遇大风为21.9m/s,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为11.6天,风荷载较大,建议进行预防处理。年平均相对湿度77%,年日照数为1420.0小时,全年积雪深最大达8cm,年无霜期261天;全年平均雾日数9.1天。降雨主要集中于夏秋季节。2.2 地形地貌及工程环境条件2.2.1 地形地貌:拟建场区地貌单元为贵阳岩溶盆地北面的峰丛谷地地貌类型,白云区野鸭溶蚀槽谷中小湾河溶蚀洼地西侧,火烧寨溶蚀缓丘斜坡上,经过场地内初期场平,现在场地平坦,场地标高1285.4m左右。2.2.2 工程环境条件:拟建物位于金阳新区内,场地工程环境简单。2.3 地质构造根据区域地质资料,拟建场地位

13、于场区位于SN向十二滩背斜东部,出露地层为三叠系中统松子坎组(Tsz)薄中厚层泥质白云岩、泥页岩、灰岩。实测产状为倾向90100,倾角1620,岩体呈现单斜构造。场区及临近地段无断层通过,地质构造较简单,区域稳定性较好。场地内节理裂隙发育,主要发育垂直节理,走向270度,密度为34条m,多呈闭合状,部分开口宽度0.512 mm,方解石充填,延伸长度0.51.7 m。2.4 场地岩、土构成据基坑开挖及钻探揭露,拟建场地岩土主要由第四系覆盖层及下伏基岩组成。通过土芯、岩芯观察、鉴别,岩土特征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2.4.1 土层素填土:为新近填土,主要由粘土、碎石、块石构成,填筑时间为1-2个月,结

14、构松散。场地内广泛分布,厚度不均0.314.7m,可塑红粘土(Qel):似层状及透镜状分布,厚度不均,上覆于基岩面,厚度0.510.7m。软塑红粘土(Qel):似层状产出,仅于A1展厅E21钻孔附近有零星分布,上覆于基岩面,厚度1.90m左右。2.4.2 基岩:三叠系中统松子坎组(Tsz)薄中厚层含泥质白云岩,层状单斜产出,按风化程度可分为强风化和中风化。岩体特征分述如下:强风化含泥质白云岩:灰白色、灰黄色,易钻进,岩芯呈碎块状、砂状,极破碎岩体,岩体基本质量级别为级。中风化含泥质白云岩:灰白灰黄色,薄-中厚层,隐节理发育,岩芯主要呈砂状、块状、少量短柱状、柱状,岩芯采取率2580,RQD值050,部分岩芯表面见针孔状溶孔,晶洞,节理多呈闭合状,少数张开状节理为方解石脉胶结,岩体基本质等级为级。岩块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frk=25MPa(详见后述),为较软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