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一板块中国古代史 .ppt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30263544 上传时间:2020-04-26 格式:PPT 页数:224 大小:1.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第一板块中国古代史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4页
高中历史 第一板块中国古代史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4页
高中历史 第一板块中国古代史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4页
高中历史 第一板块中国古代史 .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4页
高中历史 第一板块中国古代史 .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第一板块中国古代史 .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第一板块中国古代史 .ppt(2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 专题1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专题2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专题3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专题4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一板块中国古代史 专题1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专题1 专题备考引擎 考情报告 专题1 专题备考引擎 专题1 专题备考引擎 专题1 专题备考引擎 专题1 专题备考引擎 专题1 专题备考引擎 专题1 专题备考引擎 专题1 专题备考引擎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主要有分封制和宗法制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集中体现 历经建立 完善 加强 强化并衰落的发展过程 这一过程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即 秦汉至隋唐为第一阶段

2、历史进步性居主流 北宋至明清为第二阶段 消极影响日趋突出 历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具体措施都具有明显的继承性 共性和特殊性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专题综述 专题1 专题备考引擎 本专题在高考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是高考命题的高频点 2011年命题应从以下方面进行备考 1 命题仍将从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影响角度 尤其是对现实的影响角度考查 如 认祖归宗 等 2 注重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各个时期的表现 特别要注意考查角度的变化 如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演变过程中出现的重要政治制度郡县制 三省六部制等 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举措 明清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 特点及影响等 考向预

3、测 专题1 专题备考引擎 3 明清时期专制制度不断强化带来的弊端对今天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启示 4 古代政治制度 中央集权制度 选官用人制度 监察制度等 不断创新对今天改革开放的借鉴作用 5 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 将古代君主专制 近代民主政治以及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联系起来 分析人类政治文明发展演变的过程及不同模式的政治文明之间的关系 专题1 专题备考引擎 1 复习早期政治制度时 突出对分封制 宗法制内涵 特点及影响的复习 2 复习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时 要抓一条主线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形成 发展的演变历程及阶段特征 两个方面 一是围绕着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梳理中国古代中央官僚机构的演变历程及作

4、用 二是围绕着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 梳理中国古代中央加强对地方管辖的措施 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对中国社会发展的进步影响和消极作用 3 重视对主干知识从不同命题角度的分析 联系现实生活和热点问题 如与民主政治建设 反腐倡廉 公务员制度等的链接复习 复习策略 专题1 专题网络构建 专题1 专题网络构建 专题1 重点要点探究 探究点一宗法制的内涵 影响及社会遗存 1 宗法制是用来规定宗族内嫡庶亲疏的办法 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权力和地位 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维系的纽带 具有宗族色彩的政治制度 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2 对西周的影响 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基础 其核

5、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从天子到地方各级统治权的确立及传承均依据于此 在宗法制基础之上的王位世袭制和分封制 构建起从上到下 从中央到地方的严密统治网络 专题1 重点要点探究 3 对后世的影响 1 宗法制影响了后世人们对列祖列宗的崇拜 也影响了封建社会中的皇位继承的嫡长子制等原则的形成 2 后世的百家姓系列丛书 家族家谱的修订 各地宗祠家庙的建立以及民间存在的尊宗敬祖 认祖归宗 祭祖扫墓等社会风俗 都是宗法制的历史遗存 3 宗法制对今天而言 其重视家庭建设 提倡尊老爱幼等思想 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但是过分强调家庭本位 过分重视人情关系 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 会使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

6、这与现代的平等和法制意识多少有些背离 专题1 重点要点探究 例1 2009 山东文综 在 红楼梦 第九十回中 贾母说 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 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 再没有先是外人 后是自己人的 这反映出贾母 A 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B 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C 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D 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 专题1 重点要点探究 C 解析 本题是一道文史结合的典型题目 在解答时一是要充分调用文学巨著 红楼梦 的相关内容 知道林黛玉和贾母有一定的血缘关系 二是调用历史知识宗法制 其突出特点是血缘关系 依据题干有效信息 自己人 外人 作答 林黛玉是 外人 贾宝玉是 自己人 贾母强调宝玉和黛玉的远近亲疏 说明

7、贾母宗法观念浓厚 专题1 重点要点探究 名师点津 宗法制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 对后世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高考命题特别注重对宗法制特点及对后世社会遗存现象的考查 如2010年广东卷对 家国一体 忠孝观念的历史渊源的考查 2009年辽宁 宁夏卷第25题对宗法制特点的考查 天津历史卷第1题对宗法制对封建皇位继承影响的考查 2008年广东卷第1题对祠牌匾与宗法制关系的考查等 今后本考点仍将是高考命题的重点 复习时应特别注意与宗法制有关的历史遗存的现象 如古代对列祖列宗的崇拜 全球华人清明祭拜黄帝陵 百家姓系列丛书 家谱修订 各地宗祠 家庙以及民间存在的尊宗敬祖 认祖归宗 祭祖扫墓等社会风俗 都是宗法

8、制的历史遗存 专题1 重点要点探究 探究点二中国古代三大地方行政制度的比较 1 不同点 1 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地方行政制度 盛行于西周 郡县制是封建社会的地方行政制度 几乎盛行于整个封建时代 行省制确立于元朝 2 和中央的关系 诸侯国相对独立于中央政府 并且权力和地位可以世袭 郡县则是中央政府属下的地方行政机构 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 行省是中央最高行政机关 中书省的派出机构 行政长官直接对中书省负责 专题1 重点要点探究 3 作用 分封制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一些积极作用 但长期以来其残余势力破坏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安定 郡县制和行省制不仅在当时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 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而且经

9、过后世的调整和补充 其积极作用愈益明显 2 相同点 1 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2 目的 都是为了巩固统治 3 结果 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了积极作用 专题1 重点要点探究 3 反映的趋势 由分封制到郡县制 反映了地方官吏任用原则由宗法血缘关系世袭到中央行政官员任命的变化 这是历史的进步 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的完成 从郡县制到行省制度的实施 是对地方管理方式的转变 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例2 2010 全国课标卷 柳宗元在 封建论 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 行郡县时说 其为制 公之大者也 公天下之端自秦始 郡县制为 公天下 之开端 主要体现在 A 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B

10、 更有利于皇帝集权C 制度法令的统一D 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专题1 重点要点探究 D 解析 材料中的 公天下 的含义是从天下选拔官吏 它与分封制下周天子主要从本宗族中任用官吏的 私天下 相对立 由此判断D项与 公天下 的含义相符 A项不是主要表现 可以排除 B C两项虽体现了郡县制的进步性 但不符合 公天下 的含义 故均排除 专题1 重点要点探究 专题1 重点要点探究 名师点津 分封制 郡县制和行省制是我国古代三大地方行政制度 不仅对当时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巩固起了重要的作用 而且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高考命题主要通过新情境 新材料的设置 考查三大制度的内涵 特点及影响 如2010年全国课标卷

11、第24题对山东 山西与西周分封制关系的历史渊源的考查 安徽文综卷第14题对秦朝设郡县制所起的历史作用的考查 2009年广东卷第2题对 封建 一词含义与分封制关系的考查 北京卷第12题对北京广安门桥北的蓟城纪念柱与分封制联系的考查 2008年江苏卷第1题关于 齐人 鲁人 的表述变化原因的考查等 今后高考将会加强对分封制 郡县制与行省制比较的考查 专题1 重点要点探究 探究点三汉唐与宋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比较 1 汉朝和宋朝措施的比较 1 相同点 在中央削弱 分割宰相权力 加强皇权 在地方上削弱地方机构的权力 2 不同点 在中央 汉武帝通过设立 中朝 来削弱相权 宋太祖则通过分割宰相军权 财权乃至行

12、政权来削弱相权 在地方上汉武帝主要是削弱王国势力 建立对地方官的监察机制 宋太祖则将地方精兵 财权 行政权收归中央 专题1 重点要点探究 2 唐朝和宋朝措施的比较 1 相同点 通过分割相权 加强皇权 唐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 相权被一分为三 宋朝设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 设三司管理财政 分割宰相的财权 设参知政事 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2 不同点 唐朝加强了三省的职能 宋朝三省有名无实 相权被进一步分割 枢密院 三司 中书门下分割了宰相的军权 财权和行政权 唐朝以尚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 宋朝以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 专题1 重点要点探究 例3 2010 广东文综 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 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 主

13、要评议皇帝得失 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 主要评议宰相是非 这说明 A 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B 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C 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D 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D 解析 唐宋时期的谏官分别对宰相 皇帝负责 由此可以排除C项 唐代谏官的职能 来源表明 他们的存在是对皇权的制约 对相权的加强 据此排除A B项 唐宋谏官不同的来源和职能 说明皇权与相权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宋代的皇权得到了加强 故D项符合题意 专题1 重点要点探究 名师点津 自秦朝设置宰相制度 直至明太祖废除宰相 围绕着削弱相权 强化皇权的斗争一直存在 但每个王朝的措施 特点各不相同 高考命题就是从这个角度设置题目进

14、行考查 如2010年山东卷第10题对宋代分割相权特点的考查 2009年江苏卷第8题对唐代三省机构精细分工的考查 海南卷第6题对宋代分割宰相权力的考查 广东卷第5题对强化君主专制过程中特殊现象的考查等 今后高考将仍然通过设置新情境 考查各个历史阶段强化皇权 削弱相权的措施及其特点 复习中应注意梳理秦汉 唐宋 明清不同历史阶段强化皇权的措施 注意分析比较其异同 把握其强化皇权的规律性和特殊性 专题1 重点要点探究 专题1 重点要点探究 探究点四中央集权 专制皇权的概念及其发展演变的特点 1 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而言的 国家权力集中于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受中央政府的领导与监督 其措施主要是指中央对地方

15、的管辖措施 比如秦实行郡县制 汉代实行郡国制 宋代派文臣做知州 元朝实行行省制等措施 2 君主专制主要是指中央决策方式 包括皇权至上 独裁 帝位终身制 皇位世袭制 反映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专制皇权措施主要是在中央政府官僚体制中强化皇权 削弱相权的措施 如汉代的侍从秘书制度 唐代分散相权 宋代分割相权 明代废除丞相 清代设军机处等 专题1 重点要点探究 3 君主专制 个人集权与宗法血缘关系贯穿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始终 高度集中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下 皇权至上 实行 人治 贵族特权和官僚政治始终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相伴随 4 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演变的趋势 君权不断加强 相权不断削弱 中央权力不断加强

16、 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例4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着眼点是防止唐末以来的藩镇割据局面的重演 其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措施是 极力提高皇权 竭力削弱相权 首先集中军权 削弱地方权力A B C D 专题1 重点要点探究 专题1 重点要点探究 D 解析 本题易错选A项 提高皇权 削弱相权属于强化皇权的措施 加强中央集权是指中央对地方的管辖问题 可排除 故D项符合题意 专题1 重点要点探究 名师点津 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是一个问题两个概念 学习时要注意正确区分 围绕着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的历史发展趋势和特点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内容 如2010年北京文综卷第12题对汉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的考查 江苏卷第1题对汉代对地方管辖措施的考查 福建文综卷第14题对唐代强化皇权措施的考查 2009年浙江文综卷第14题对宋代地方管辖措施的考查 第16题对明代内阁含义的考查 宁夏 辽宁文综卷第28题对明代废行省权分六部的考查等 高考命题常常会设置迷惑项来考查区分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的概念内涵的不同 复习时要区分不同朝代 不同历史时期中央强化皇权措施与加强对地方管辖的中央集权措施 专题1 重点要点探究 探究点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