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液配制操作常规及质量控制精编版

上传人:ahu****ng1 文档编号:130262472 上传时间:2020-04-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透析液配制操作常规及质量控制精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透析液配制操作常规及质量控制精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透析液配制操作常规及质量控制精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透析液配制操作常规及质量控制精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透析液配制操作常规及质量控制精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透析液配制操作常规及质量控制精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透析液配制操作常规及质量控制精编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药资料推荐透析液配置操作常规及流程一、配制室1浓缩液配制室应位于透析室清洁区内相对独立区域,周围无污染原,保持环境清洁,每班用紫外线消毒 1 次。2浓缩液配制桶须标明容量刻度,应保持配制桶和容器清洁,定期消毒。3浓缩液配制桶及容器的清洁与消毒。(1)浓缩液配制桶:每日用透析用水清洗 1 次;每周至少用消毒剂进行消毒 1 次,并用测试纸确认无残留消毒液。配制桶消毒时,须在桶外悬挂“消毒中”警示牌。(2)浓缩液配制桶滤芯:每周至少更换 1 次。(3)容器: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国家 / 行业标准中对药用塑料容器的规定。用透析用水将容器内外冲洗干净,并在容器上标明更换日期,每周至少更换 1 次

2、或消毒 1 次。二、成分及浓度透析液成分与人体内环境成分相似,主要有钠、钾、钙和镁四种阳离子,氯和碳酸氢根两种阴离子,部分透析液含有葡萄糖,具体成分及浓度见表碳酸氢盐透析液成分及浓度成分 浓度 (mmol/L)钠 135 145钾 0 4钙 1.25 1.75镁 0.5 0.75氯 100 115醋酸根 2 4碳酸氢根 30 40葡萄糖 0 11二氧化碳分压 (mmHg) 40 110pH 7.1 7.31钠常用透析液钠离子浓度为 135 145 mmol/L,少数特殊病情(如低钠血症、高钠血症等)患者用低钠(钠离子浓度低于 130 mmol/L)或高钠(钠离子浓度高于145 mmol/L)透

3、析液。2钾透析液钾离子浓度为 0 4 mmol/L,常用钾浓度为 2 mmol/L,临床应依据患者血钾浓度适当调整3钙终末期肾衰竭患者有低钙血症倾向。常用透析液钙离子浓度一般为1.5 mmol/L;当患者患高钙血症时,透析液钙离子浓度调至 1.25 mmol/L;当患者患低钙血症时,透析液钙离子浓度调至 1.75 mmol/L。4镁透析液镁浓度一般为 0.5 0.75 mmol/L。5氯透析液浓度与细胞外液氯离子浓度相似,一般为 100 115 mmol/L。6葡萄糖分含糖透析液(5.5 11 mmol/L)和无糖透析液两种。7透析液碳酸氢盐透析液碳酸氢盐浓度为 30 40 mmol/L。8醋

4、酸根浓缩液中常加入 2 4 mmol/L 醋酸,调整透析液 pH 值和防止 CO2 跑掉。三、配制(一)制剂要求1透析液应由浓缩液(或干粉)加符合质控要求的透析用水配制。2购买的浓缩液或干粉,应具有国家相关部门颁发的注册证、生产许可证或经营许可证、卫生许可证。3医疗机构制剂室生产血液透析浓缩液应取得“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后按国家相关部门制定的标准生产。(二)人员要求透析室用干粉配制浓缩液(A 液、B 液),应由经过培训的血透室护士或工程技术人员实施,应做好配制记录,并有专人核查登记。(三)配制流程1浓缩 B 液配制为避免碳酸氢盐浓缩液细菌生长,降低运输和贮存价格,常以塑料袋装固体碳酸氢钠,

5、密封,使用前,用透析用水溶解。碳酸氢盐也可装入特制罐内,透析时直接装在血透机上,由机器自动边溶解,边稀释,边透析。(1)单人份:取标有刻度的容器一个,用透析用水将容器内外冲洗干净,按所购买的干粉(B 粉)产品说明要求,将所需量的干粉(B 粉)倒入容器内,加入所需量的透析用水,使容器内干粉(B 粉)完全融化即可。(2)多人份:根据患者人数准备所需量的干粉(B 粉)。将 B 液配制桶用透析用水冲洗干净后,将所需量的干粉(B 粉)倒入配制桶内。按所购买的干粉(B 粉)产品说明中规定的干粉(B 粉)与透析用水比例,加入相应的透析用水,搅拌至干粉(B 粉)完全融化即可。将已配制的浓缩 B 液分装在清洁容器内。(3)浓缩 B 液应在配制后 24 h 内使用。2浓缩 A 液配制浓缩 A 液的配制流程与浓缩 B 液配制流程相同。根据透析单位使用透析机型号,决定配制透析液的倍数。按照倍数,计算出氯化钾、氯化钙、氯化镁,醋酸和葡萄糖需要量,加适量纯水配制而成。酸性透析液制成固体,袋装也已有市售。四、质量控制透析液细菌培养应每月 1 次,要求细菌数 200 cfu/ml,透析液的内毒素检测至少每 3 个月 1 次,内毒素 2 FU/ml。透析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测每台透析机至少每年检测 1 次。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