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8下物理--《6.2 学生实验 探究—凸透镜成像》教案

上传人:二少****畔 文档编号:130261769 上传时间:2020-04-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北师大版8下物理--《6.2 学生实验 探究—凸透镜成像》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北师大版8下物理--《6.2 学生实验 探究—凸透镜成像》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北师大版8下物理--《6.2 学生实验 探究—凸透镜成像》教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二)能力目标1、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三)情感体验目标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勇于探究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二、教学设想1、重点、难点、疑点(1)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2)凸透镜成像规律。2、课型及基本教学思路课型:新授课。基本教学思路:本节课要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因而宜采用实验、讨论、探索法。三、教具学具准备光具座(或刻度尺)、凸透镜、光屏、蜡烛和火柴、投影仪、投影片等。四、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都是根据凸透镜能

2、利用光的折射成像的原理工作的,它们各自成的像有何不同?(二)进行新课1整体感知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大于一倍焦距而小于二倍焦距。当物距大于一倍焦距而小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大于两倍焦距。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实像是指实际光线会聚成的,可用光屏承接;虚像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成的,只能用眼睛看到,而不能用光屏收到。2探究互动互动1实验中如何使光屏能接收到烛焰的像?明确:通过实验观察,发现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大致要调整在同一高度,另外蜡烛必须放在一倍焦距之外。互动2将蜡烛由远处逐渐移向凸透镜,所成的像有何变化?像

3、距怎样变化?明确:通过实验分析归纳出凸透镜成像规律,小组之间交流自己实验的探究过程。互动3区别实像与虚像。明确:实像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能用光屏承接;虚像看得见但光屏承接不到。3达标反馈(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应调整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烛焰的像能呈在光屏中央(2)下列哪种像不可能得到(D)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实像(3)小明用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做凸透镜成像实验,他把蜡烛放在离焦点5 cm处,则所成的像一定是(C)A正立的 B倒立的 C放大的 D缩小的(4)下列光学仪器中,利用其能得到放大实像的是(D)A放大镜 B潜望镜 C照相机 D投影仪4学习小结(1)内容总结本节课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出凸透镜成像规律,了解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结构与原理。(2)方法归纳本节课适用实验,讨论式探究方法。(三)布置作业补充完整课本P9“分析与结论”中的结论。3实用文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