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昌吉市第九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30247611 上传时间:2020-04-26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3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疆昌吉市第九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新疆昌吉市第九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疆昌吉市第九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疆昌吉市第九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昌吉市第九中学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高二年级生物试卷1. 科技人员在对草原鼠害进行调查时,随机选定一块面积不大的区域,第一次捕获68只鼠,标记后原地放回,一段时间后捕获54只鼠,其中标记的鼠有12只。下列有关说法中, 错误的是A. 该区域中鼠的种群数量较多,约为306只,必须积极防治B. 这种调查方法可以用于跳蝻的密度C. 草原上鼠与牛、羊等是竞争关系,鼠害会严重影响畜牧业的发展D. 如果在两次捕鼠期间发生草原大火,统计结果是不准确的【答案】B【解析】设该地段种群中个体数为N,其中标志总数为M,重捕总数为n,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为m,则N:M=n:m可估算出该区域中鼠的种

2、群密度为685412=306只,A正确;这种调查方法为标志重捕法,不适合跳蝻,因为其活动范围小,活动能力弱,适合用样方法,B错误;群落是指所有生物的总和,C错误;如果在两次捕鼠期间发生草原大火,导致鼠的种群数量下降,因此统计结果是不准确的,D错误; 答案是B。【考点定位】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群落的结构特征【名师点睛】知识拓展: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有:样方法、标记重捕法。样方法适用于植物和活动能力较弱的动物,一般要求取样时要随机取样,样方大小合适,并且要求样本数目足够大。标记重捕法一般用于活动能力较强的动物,标记重捕法的条件:必须是标记的和未标记的被重捕的概率相等。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

3、不正确的是( )A. 自养生物都属于生产者,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B. 动物不都是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为初级消费者C. 分解者都是腐生生物,都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D.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指阳光、水分、空气、热能等【答案】A【解析】自养生物都属于生产者,都能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但是不一定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如硝化细菌,A错误;动物不一定是消费者,如蜣螂,其中食草动物为初级消费者,B正确;分解者都是腐生生物,都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C正确;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指阳光、水分、空气、热能等,D正确。3.在珠江三角洲某一桑基鱼塘使用蚕粪作饲料来喂鱼,假设蚕同化的能量为105k

4、J,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鱼可从中获得能量为A. 0kJB. 104 kJC. 2104kJD. 介于104kJ和2104kJ之间【答案】A【解析】鱼从蚕同化的能量中获得的能量是0,因为蚕粪便中的能量并不属于蚕的同化量,而属于桑树的同化量。故选:A。4.如果一个人的食物有1/2来自绿色植物,1/4来自小型肉食动物,1/4来自羊肉,假如传递效率为20%,那么该人每增加1千克体重,约消耗植物( )A. 10千克B. 40千克C. 100千克D. 280千克【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人增重1kg,其中0.5kg来自绿色植物,0.25kg来自小型肉食动物,0.25kg来自羊肉。根据能

5、量传递效率计算植物需要消耗多少。【详解】根据题意我们可以写出三条食物链:(1)植物人,在此食物链中人要增重0.5千克,消耗0.520%2.5千克植物;(2)植物羊人,在此食物链中,人要增重0.25千克,消耗0.2520%20%6.25千克植物;(3)植物植食动物小型肉食动物人,在此食物链中,人要增重0.25千克,消耗0.2520%20%20%31.25千克植物,所以人要增重1千克,共消耗植物2.5+6.25+31.25=40千克。综上,本题答案为B。5.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A. 在生物与无机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信息传递都是双向的B. 金龟子遇敌害从植株上滚落装死属于行为信息

6、C. 猎豹和斑马之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调节种间关系D. 用性外激素干扰害虫雌雄交尾,可有效控制害虫数量【答案】A【解析】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息传递是单向的,A项正确;金龟子遇敌害从植株上滚落装死属于行为信息,B项正确;猎豹和斑马之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调节种间关系,C项正确;用性外激素干扰害虫雌雄交尾,可有效控制害虫数量,D项正确。【点睛】用性外激素控制害虫数量的原理:干扰害虫雌雄交尾,降低害虫的出生率,而不是增加其死亡率。6.下列诗句中不属于物理信息的是( )A.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B.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间桃花始盛开C.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D.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答案】D【

7、解析】【分析】生态系统的信息种类主要有三种:1、物理信息: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如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可来源于无机环境,也可来自于生物。2、化学信息:通过信息素传递信息的,如,植物产生的生物碱、有机酸。3、行为信息:通过动物的特殊行为传递信息的,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都可以传递。【详解】“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意思是春天温度升高,鸭子开始下水游泳,体现了温度对生物影响,属于物理信息,A不合题意;“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表明温度影响生物的生长开花,B不合题意;“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意思是狗在深巷里叫,鸡在桑树顶鸣,体

8、现了声音这一物理信息,C不合题意;“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意思是远方那片白不是雪而是梅花,因为有风吹来带来梅花的暗香,梅花香味是化学信息,D符合题意。7.某湖泊中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变化,则以下选项中错误的是() A. 如图所示调节方式可加速最初所发生的变化,使生态系统远离稳态B. 在人体中也存在类似的调节方式,如甲状腺激素水平的调节C. 图中过程对生态系统虽有极大的破坏作用,但仍旧可能修复D. 如图调节方式不是生态系统主要的调节方式,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十分少见【答案】B【解析】据图分析,湖泊污染后导致鱼死亡,鱼腐烂后所得污染加重,使生态系统更不稳定,A正确;图示为正反馈调节,而甲状腺激素的调节

9、为负反馈调节,B错误;图中过程对生态系统虽有极大的破坏作用,但生态系统具有恢复力稳定性,仍旧可能修复,C正确;生态系统的主要调节方式是负反馈调节,而图示为正反馈调节,D正确。8.我国制定了多部法规来保护野生生物资源,这是因为野生生物在维护生物的多样性、保持生态平衡等方面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这反映了野生生物的( )直接价值 间接价值 潜在价值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多样性的价值主要有三种:(1)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使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2)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3)潜在价值:

10、目前人类不清楚的价值。【详解】野生生物维护生物的多样性、保持生态平衡的功能属于生态功能,这体现了野生生物的间接价值,B选项是正确。【点睛】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生物多样性的价值,能根据具体的实例做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9.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手段是( )A. 就地保护B. 迁地保护C. 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D. 对濒危物种集中一地进行保护【答案】A【解析】【分析】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就地保护是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保护;人们还把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

11、管理,又叫易地保护。此外还建立了种子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另外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此外对破坏者还采取法制教育和处罚等,等等措施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详解】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主要包括就地保护和异地保护两类。就地保护是在原地对被保护的生态系统或物种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及风景名胜区等,这是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保护,A符合题意;迁地保护又叫易地保护,B不合题意;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使人们意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但不是最有效的方法,C不合题意;对濒危物种集中

12、一地进行保护,可利用生物技术对其基因进行保护等,但不是最有效的方法,D不合题意。10. 引起温室效应、酸雨、臭氧空洞的主要气体污染依次是A. CO2、SO2、氮氧化物B. SO2、CO2、氮氧化物C. 氮氧化物、CO2、SO2D. CO2、氮氧化物、SO2【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温室效应与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含量增加有关,酸雨与二氧化硫等污染有关,臭氧空洞的形成与氮氧化物及氟氯烃类等污染有关。考点:本题考查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属于考纲识记层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关心身边的生物学问题。11.说明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分层现象的是A. 森林中有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B.

13、 一片竹林中的竹子高矮不一C. 森林中的树木的间隙有较多的灌木和草丛D. 鹿群中有的鹿高,有的鹿矮【答案】A【解析】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表现为分层现象,如在森林中高大的乔木占据森林的上层,再往下依次是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物层;某些动物如鸟类、鱼类等也有垂直分层分布现象,受到食物等因素的影响,它们有些栖息于区域的上层,有些生活于中层,还有些在底层活动,A正确;“一片竹林中的竹子高矮不一”描述的是竹子的种群特征,不是群落结构,B错误;“森林中的树木的间隙有较多的灌木和草丛”描述的是群落的水平结构,C错误;“鹿群中有的鹿高,有的鹿矮”描述的是鹿这个种群特征,不是群落结构,D错误。12.下列关于群落演替

14、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冰川融化后的地段上形成森林属于次生演替B. 裸岩地衣苔藓草本灌木森林五个阶段为初生演替的必经过程C.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与自然演替的方向、速度不同D. 在正常情况下,次生演替的最终结果使生物多样性降低【答案】C【解析】【分析】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比较:【详解】冰川融化后的地段上形成森林属于初生演替,A错误;根据演替环境的不同,演替的最终阶段也不同,演替的最终阶段受环境的限制,如果环境不适宜,演替可能在某一阶段就会终止,B错误;人类活动会对群落的演替产生巨大影响,如人为地在农田里喷洒农药,会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C项正确;正常情况下,群落的演替总是向营养结构

15、复杂的方向进行,生物多样性提高,D错误。13.有关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如果时间允许,弃耕农田总能形成树林B. 群落演替中最先出现的动物是植食性动物C. 群落演替的结果一定是使群落越来越复杂D. 群落演替的原因一定是群落结构受到干扰和破坏【答案】B【解析】【分析】群落演替是指在一定地段上一个群落被性质上不同的另一个群落所替代的现象。群落演替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在原生裸地或者原生荒原上进行的演替称为原生演替,又称为初生演替。原来的植物群落因为火灾、洪水、崖崩、火山爆发,风灾、人类活动等原因大部消失后所发生的演替叫做次生演替。一般情况下,随着演替的进行,物种丰富度增多,营养结构变复杂,稳定性越高,最后趋于稳定。【详解】在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弃耕的农田不一定能形成树林,A错误;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植物群落先出现,接着最先出现的动物是植食性动物,B正确;有的群落在受到不良因素干扰时,如火灾、地震等,这样群落演替会朝着反方向进行的,群落结构变得更简单,C错误;群落演替的原因是群落内部因素和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是受到干扰或破坏时才会出现群落演替,D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