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高三生物第四次月考 1.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30247032 上传时间:2020-04-26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4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南高三生物第四次月考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海南高三生物第四次月考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海南高三生物第四次月考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南高三生物第四次月考 1.doc(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海南省海南中学2018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若失去结构完整性其寿命将大大缩短B. 支原体细胞内的核糖体一部分游离于细胞质基质中,一部分附着于内质网上C.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一定都具有完整的生物膜系统D. 结核杆菌属于胞内寄生菌,所以其蛋白质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考查对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理解。明确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异同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详解】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正常进行各项生命活动,细胞若失去结构完整性其寿命将大大缩短,A项正确;支

2、原体为原核细胞,没有内质网,B项错误;原核细胞没有膜结构细胞器,没有复杂的膜系统,C项错误;结核杆菌可以独立生活,其蛋白质在自己的核糖体上合成,D项错误。2.据报道,美国某海湾的温暖海水中生活着一种致命的单细胞生物,名为创伤弧菌,可通过人体表面的伤口或者游泳者吞咽海水进入人体内繁殖作乱。其感染后会出现呕吐、发烧、腹泻、低血压、肿胀和疼痛等症状,需要尽快使用抗生素治疗。下列关于创伤弧菌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 与酵母菌细胞相比,创伤弧菌具有更小的相对表面积B. 创伤弧菌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C. 创伤弧菌遗传物质的传递不符合孟德尔的遗传规律D. 创伤弧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答案】C【解析】

3、【分析】本题考查原核细胞,考查对原核细胞结构、功能的理解。明确创伤弧菌的生物类型和繁殖方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详解】弧菌属于细菌的一种,为原核细胞,原核细胞体积较小,酵母菌为真核细胞,与酵母菌细胞相比,创伤弧菌具有较大的相对表面积,A项错误;原核细胞没有染色体,B项错误;创伤弧菌通过二分裂繁殖,不进行减数分裂,遗传物质的传递不符合孟德尔的遗传规律,C项正确;创伤弧菌的遗传物质就是DNA,D项错误。【点睛】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异同比较项目原核细胞真核细胞本质区别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细胞壁主要成分为肽聚糖植物细胞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细胞质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有核

4、糖体和其他细胞器细胞核拟核,无核膜和核仁有核膜和核仁转录和翻译转录、翻译可同时进行转录在核内,翻译在细胞质(核糖体)内是否遵循遗传定律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核基因遵循,质基因不遵循变异类型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3.下列关于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C是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在人体活细胞中的含量最多B. P参与磷脂、ATP、DNA等化合物的合成,是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C. ATP和ADP都是高能磷酸化合物,都能在叶绿体中形成D. 组成RNA和DNA的元素种类相同,但碱基不完全相同【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考查对细胞中各种化合物的元素

5、组成、结构的理解和识记。可在熟记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判断各选项是否正确。【详解】在人体活细胞中的含量最多最多的元素是氧,A项错误;P是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磷脂、ATP、DNA等化合物均含有磷,B项正确;ATP和ADP中都含有高能磷酸键,都是高能磷酸化合物,叶绿体中通过光反应形成ATP,通过暗反应ATP水解为ADP,C项正确;组成RNA和DNA的元素均为C、H、O、N、P,但前者含有T,后者含有U,D项正确。【点睛】元素与化合物的三个易错点(1)误区一:易混淆元素与化合物的干重和鲜重。在组成细胞的元素中,占鲜重百分比:OCHN;占干重百分比:CONH。在组成细胞的化合物中,占鲜重百分比:水蛋白质脂质

6、糖类,但在占干重百分比中,蛋白质最多。(2)误区二:误以为生物体内大量元素重要,微量元素不重要。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是根据元素的含量划分的。无论是大量元素还是微量元素,都是生物体必需的元素。(3)误区三:易混淆“数量”和“含量”。人体活细胞中氧的含量最多,但氢原子的数量最多。4.图为动物某消化酶合成过程中的部分结构图示,为相关的化学键或基团。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A. 若该蛋白质的合成原料中有35S标记的氨基酸,则35S应存在于所示的位置B. 因为的存在使该消化酶可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现紫色C. 所代表的基团是氨基D. 该酶需要细胞中内质网和高尔基的加工才能发挥相应的作用【答案】C【解析】【分析

7、】本题考查蛋白质,考查对氨基酸结构通式和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的理解。根据氨基酸结构特点可判断为R基,为肽键,为羧基。【详解】根据氨基酸结构通式,氨基酸中若含有硫元素,应位于R基中,A项正确;双缩脲试剂可以与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肽键的化合物发生紫色反应,B项正确;所代表的基团是羧基,C项错误;消化酶属于分泌蛋白,在核糖体上合成后,需要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中加工,并分泌到细胞外才能发挥相应的作用,D项正确。5.下列有关真核细胞的相关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核膜两层磷脂双分子层B. 高尔基体合成葡萄糖C. 中心体蛔虫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共有的唯一的无膜细胞器D. 细胞骨架主要由蛋白质和磷脂构成【答案】A

8、【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考查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识记。明确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功能和在不同生物中的分布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详解】核膜为双层膜,具有两层磷脂双分子层,A项正确;高尔基体是分泌物的分类、包装场所,不是葡萄糖合成场所,B项错误;蛔虫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均具有无膜的核糖体,C项错误;细胞骨架由蛋白质纤维组成,D项错误。6.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某黑藻细胞中的一个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右下方,细胞质环流方向为逆时针,如图所示。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A. 实际上叶绿体应位于液泡的左上方,细胞质环流方向仍为逆时针B. 因能被健那绿染液染色,该叶绿体才能在显微镜下可见C. 液泡内含糖类、

9、无机盐、蛋白质等物质,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D. 若滴加适当高浓度的蔗糖溶液浸泡该细胞,其细胞液的吸水能力增强【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与功能,考查对叶绿体、线粒体观察方法、细胞吸水与失水条件的理解。明确显微镜下物与像的位置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详解】显微镜下的物与像位置关系相反,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某黑藻细胞中的一个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右下方,细胞质环流方向为逆时针,实际上叶绿体应位于液泡的左上方,但细胞质环流方向仍为逆时针,A项正确;观察叶绿体时不需要进行染色,B项错误;液泡内含糖类、无机盐、蛋白质等物质,细胞液具有一定浓度,可以调节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C项正确;若滴加适当

10、高浓度的蔗糖溶液浸泡该细胞,细胞失水,其细胞液的吸水能力增强,D项正确。【点睛】本题易错选A项,错因在于对显微镜下物与像的关系理解不正确。显微镜下的像平面旋转180度后即得到物的位置,细胞质环流方向不会因平面旋转而改变。7.如今的生产工艺导致新鲜的蔬果表面常有水溶性的有机农药残留。现取某种新鲜蔬菜若干浸入一定量纯水中,每隔一段时间,取出一小片菜叶,测定其细胞液浓度,结果可绘制成图的曲线(测得整个过程纯水的浓度变化较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B段细胞吸水,显微镜下可见细胞体积明显增大B. B点时,细胞液与外界溶液没有水的交换C. BC段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复原D. 此曲线说明浸泡时间延长

11、,有机农药溶于水会被植物细胞吸收【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实例,考查对植物细胞吸水与失水条件的理解。将新鲜蔬菜浸入纯水中,由于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会发生吸水,图中BC段不会是细胞发生失水所致。【详解】AB段细胞液浓度减小,说明细胞吸水,但受细胞壁限制,细胞体积不会明显增大,A项错误;B点时,细胞液与外界溶液之间水分子进出达到平衡,B项错误;蔬菜浸入一定量纯水中,不会发生失水现象,不会发生质壁分离,BC段细胞液浓度增大,应是水溶性有机农药被植物细胞吸收,C项错误,D项正确。8.图甲和图乙反映物质进出细胞的两类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依据物质浓度梯度,只要顺

12、浓度梯度的运输就是图甲类型中的自由扩散B. 依据是否需要载体蛋白,需要载体蛋白的运输就是图甲类型中的协助扩散C. 依据跨膜的层数,图乙方式的跨膜层数为0层D. 抑制细胞呼吸,对图甲所示类型无影响,而对图乙类型有影响【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考查对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特点的理解。图甲中物质穿过细胞膜进行运输,可能是自由扩散、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图乙中物质通过胞吞或胞吐进出细胞。【详解】协助扩散也属于顺浓度运输,A项错误;主动运输也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B项错误;胞吞、胞吐过程中,物质没有穿过膜结构,C项正确;抑制细胞呼吸,对主动运输或胞吞、胞吐均会有影响,D项错误。【点睛】

13、有关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6个“不要漏掉”(1)需要载体蛋白协助的运输方式除主动运输外,不要漏掉协助扩散。(2)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除主动运输外,不要漏掉胞吞和胞吐。(3)从高浓度到低浓度的运输方式除自由扩散外,不要漏掉协助扩散。(4)影响协助扩散运输速率的因素除载体蛋白数量外,不要漏掉浓度差。(5)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除供能的线粒体外,不要漏掉载体蛋白的合成场所核糖体。(6)运输速率与O2浓度无关的运输方式除自由扩散外,不要漏掉协助扩散。9.酶是细胞内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物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酶的专一性与它的空间结构无关B. 离开细胞后,酶仍具有生物活性C. 低温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

14、到破坏,欲探究酶的最适温度,需先将酶与底物混合,再放置到一系列的温度梯度下展开实验D. 酶具有高效性,所以酶的数量与反应速率无关【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酶,考查对酶的作用、特性、影响因素的理解和相关的实验设计。明确高温和低温对酶活性和空间结构的不同影响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详解】根据“锁钥学说”,酶的专一性决定于它特定的空间结构,A项错误;酶可以在细胞内或细胞外发挥作用,B项正确;低温时酶的活性较低,但酶的空间结构不会被破坏;欲探究酶的最适温度,需先将酶与底物分别放置到一系列的温度梯度下,然后再混合展开实验,C项错误;在底物足够多的前提下,酶的数量与酶促反应速率成正比,D项错误。10.

15、在某细胞培养液中加入32P标记的磷酸分子,短时间内分离出细胞的ATP,发现其含量变化不大,但部分ATP的末端磷酸基团已带上放射性标记,该现象能够不能说明( )A. ATP中远离腺苷的磷酸基团容易脱离 B. 32P标记的ATP是新合成的C. ATP水解只能脱掉远离腺苷的磷酸基团 D. 该过程中ATP既有合成又有分解【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ATP,考查对ATP的结构、ATP与ADP相互转化关系的理解。明确高能磷酸键和普通磷酸键的不同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详解】在某细胞培养液中加入32P标记的磷酸分子,短时间内分离出细胞的ATP,发现其含量变化不大,但部分ATP的末端磷酸基团已带上放射性标记,说明这部分ATP是新合成的,是原有的ATP脱掉远离腺苷的磷酸基团,形成ADP,然后再利用放能反应释放的能量,ADP结合32P标记的磷酸分子,形成新的ATP,A项、B项、C项正确;ATP中的磷酸基团均可以被水解脱离,远离腺苷的磷酸基团最容易脱离,C项错误。11.如图是酵母菌呼吸作用实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