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高考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十四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1讲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30246783 上传时间:2020-04-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密高考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十四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1讲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解密高考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十四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1讲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解密高考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十四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1讲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解密高考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十四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1讲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密高考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十四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1讲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讲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选择题(2016河南开封模拟)根据定量与定性指标,可将全国划分为4个生态大区(东北部湿润半湿润生态大区、北部干旱半干旱生态大区、南部湿润生态大区和青藏高原生态大区)。读“中国生态区分布图”,完成12题。1. 划分四个生态大区的主要依据有()行政区划经济发展水平自然地理特征生态系统特征A. B. C. D.2. 关于生态大区的叙述正确的是具有一定范围、形状都非常脆弱具有明确的区际边界边界具有过渡性()A. B. C. D.1. D【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划分四个生态大区的主要依据既有自然地理特征,又有生态系统特征。2. C【解析】由图可知,生态区具有一定的面积

2、和范围,但区域间并没有明确的边界。南部湿润生态大区、东北部湿润半湿润生态大区要比青藏高原生态大区、北部干旱半干旱生态大区稳定得多。 (2016江西南昌模拟)读下面两幅“区域示意图”,回答35题。3. 甲、乙两地气候类型不同,但年降水量都很多,其共同的影响因素是()A. 纬度 B.地形C. 大气环流 D.洋流4. 关于甲、乙两地气候特征及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 降水的季节变化都很大B. 多雨期与高温期都一致C. 多雨期的盛行风向都相同D. 少雨期降水少的主要原因都是受干燥的盛行东北风影响5. 关于甲、乙两地自然和人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两地水热充足,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均为季风水田

3、农业B. 两地河流径流量大,航运条件都很优越C. 两地都位于两大板块交界地带,多火山、地震D. 两地都容易受到旱涝灾害的威胁3. B【解析】读两区域图可知,甲地降水丰富主要是西南季风受到了地形的阻挡,形成丰富的降水;乙地是西风受到地形的阻挡,形成丰富的降水,所以两地降水丰富的共同的影响因素是地形。4. A【解析】甲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乙为地中海气候,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所以甲、乙两地气候特征是降水的季节变化都很大;甲地少雨期降水少的主要原因是受来自陆地的东北风影响,乙地少雨期降水少的主要原因是受副高控制。5. D【解析】甲、乙两地由于降水丰富,且季节变化明显,所以两地都容易受到

4、旱涝灾害的威胁;甲地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季风水田农业,位于板块内部;两地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对航运影响大。 (2016锦州一模)下图为某城市发展从阶段一到阶段二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6. 据图分析,阶段一该城市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A. 地形 B.河流 C. 气候 D.资源7. 从阶段一到阶段二,城市化过程的不合理性体现在湿地面积减小文物古迹遭到破坏荒地利用过多林地遭到破坏()A. B. C. D.6. B【解析】从阶段一图上看,该城市位于河流的交汇处,具有三个方向的水运优势,所以阶段一该城市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河流。7. D【解析】从阶段一到阶段二,该地湿地面积减小,文物古迹遭到破坏,

5、林地遭到破坏;该地城市化过程中对荒地利用过少,今后应尽量利用荒地、劣地,少占耕地(良田)和林地。 (2016潍坊联考)读“某城市现状及未来规划图”,回答89题。8. 关于该城市未来交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A. 铁路、国道迁出市区阻碍城区进一步扩大B. 火车站和汽车站距离太近,不利于人流、物流集散C. 河运地位将进一步加强D. 北部绿化带的建设有利于隔离交通污染9. 规划图中布局不合理的工厂是()A. 火电厂 B.水泥厂C. 造纸厂 D.自来水厂8. D【解析】铁路、国道迁出市区有利于促进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火车站和汽车站距离近,利于人流、物流的集散;该城市主要依赖陆路交通,河运地位不会有大

6、的变化;北部绿化带有利于隔离交通造成的噪声和大气污染。9. B【解析】水泥厂存在严重的大气污染,规划图中的水泥厂位于城区盛行风的上风向,易造成大气污染。 (2016泸州模拟)下面两图分别为秦汉时期和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土地利用图。读图完成1011题。10. 与秦汉时期相比,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土地利用的变化及其主要原因组合合理的是()A. 草地减少过度开垦B. 耕地增加草地退化C. 荒漠扩大水土流失D. 森林减少矿山开采11. 与秦汉时期相比,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土地利用的变化对图中大河下游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河流含沙量增大河口海岸线后退径流季节变化减小通航能力下降()A. B.C. D.10.

7、 A【解析】由图可知,与秦汉时期相比,明清时期耕地面积增大,草地面积减小,说明该时期过度开垦导致草地减少。11. C【解析】过度开垦导致草地减少、水土流失加剧,从而使河流含沙量增大,河床抬高,通航能力下降;由于含沙量增大,河口海岸线向海洋扩张;由于缺乏植被覆盖,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径流季节变化增大。 (2016湖北黄冈模拟)读下图,回答1213题。12. 有关图中各地发展特色农业的描述,正确的是()A. a地区农业发展最大的限制性因素是光照不足B. b地区农业发展引河流水灌溉最容易导致水土流失问题C. c地区发展河谷农业是因该地热量相对充足D. 相比d地,f地农业发展的优势为土壤肥沃,光热充足

8、13. 图中耕作方式产生的原因是由于该地区()A. 水利设施不足 B.环境污染严重C. 人口密度过大 D.干旱少雨12. C【解析】由图可知,a、b地区位于干旱、半干旱区,光照充足,但b地区水土流失问题不突出。c地相对青藏高原上的其他地区而言,热量较充足,故在该地发展河谷农业。f地土壤肥沃,但纬度比d地高,光热条件没有优势。13. A【解析】由题图可知,该耕作方式出现于华北地区,灌溉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影响因素,该地水利设施不足,垄槽可起到完善水利设施的作用。二、 综合题14. (2016长春模拟)读甲、乙两幅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甲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简述125经线以东地区等温线分布的特

9、点。(2)简述图乙中所示国家的地形特征。(3)填表完成图中两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并分析由此造成的汛期差异。补给类型汛期差异河流河流(4)说明甲、乙两图中A、B两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并说明两者的共同特征。【答案】(1)等温线数值东部由东南向西北递减,西部由南向北递减;东部沿海较为稠密,内陆较为稀疏。(2)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东南部以高原、山地为主,西北部以平原、盆地为主。(3)补给类型汛期差异河流以雨水和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春汛和夏汛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无明显汛期(4)A地为商品谷物农业,B地为乳畜业。共同特征:面向市场,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产值高。【解析】(1)125经线以东地区等温线

10、的弯曲状况不一致,因此描述时应分段进行,东段等温线数值由东南向西北递减,而西段等温线数值自南向北递减;从等温线分布疏密看,内陆和沿海差异显著。(2)根据图中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可判定,图乙所示国家为法国;据河流流向可确定该国地势特征;根据地势高低和欧洲西部地形分布,可推测该国地形类型。(3)河流为我国东北地区的河流,由于东北地区冬季比较寒冷,地面积雪较多,到了春季气温升高,地面积雪融化,河流会出现春汛;该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受季风影响降水较多,河流形成夏汛。河流流经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终年多雨,河流无明显汛期。(4)我国东北地区耕地面积广阔,土壤肥沃,机械化水平高,适于发展商品谷物农业;而法国的

11、西北部地区靠近大西洋,海洋性气候显著,适合发展乳畜业。这两种农业地域类型具有的共同特征为面向市场,商品率高;技术水平较高;产值高等。15. (2016河南新乡、许昌三模)由于地理条件和历史发展进程不同,区域发展水平和方向也存在差异,阅读以下材料,完成有关问题。材料一湖南省、广东省简图。材料二广东、湖南两省的区域综合发展指标。地区年度国内生产总值(亿元)三类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三类产业就业比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广东198024933.241.125.770.617.212.2480200521 7016.349.544.232.0

12、39.728.323 603湖南198019242.340.217.577.014.18.936520056 47319.440.240.448.621.529.99 616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80年2006年)。材料三广东省“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快制造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装备、汽车、石化等重化工业。(1)比较湖南、广东两省地势特征的显著差异。(2)依据材料二,比较广东、湖南两省区域发展差异的具体表现。(3)根据材料分析,湖南、广东两省在重工业发展过程中如何扬长避短,加强区域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答案】(1)湖南省总体上南高北低,广东省总体上北高南

13、低。(2)与湖南省相比,广东省经济发展速度快;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高);工业化程度高;城市化水平高;三类产业结构层次较高(第二、三产业比重大)。或答:与广东省相比,湖南省经济发展速度慢;经济发展水平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低);工业化程度低;城市化水平低;三类产业结构层次较低(第二、三产业比重小)。(3)湖南有丰富的有色金属,煤炭、水能等资源,可为广东提供重化工业所需的原料和能源。广东为湖南提供资金、技术;湖南可承接广东部分产业的转移。共同培育品牌,共同建立销售网络,开拓国内外市场。【解析】(1)湖南与广东交界处有南岭,故湖南南高北低、广东北高南低。(2)由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可看出经济发展速度,由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可看出两地经济发展水平,由第二产业比重数据可看出工业化程度,由二、三产业比重可看出三类产业结构层次。(3)湖南有资源优势,广东有资金、技术优势。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