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新探究大一轮复习第十五单元1第43讲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课后达标检测(含新题含解析)岳麓版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30245977 上传时间:2020-04-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新探究大一轮复习第十五单元1第43讲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课后达标检测(含新题含解析)岳麓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考历史新探究大一轮复习第十五单元1第43讲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课后达标检测(含新题含解析)岳麓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考历史新探究大一轮复习第十五单元1第43讲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课后达标检测(含新题含解析)岳麓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考历史新探究大一轮复习第十五单元1第43讲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课后达标检测(含新题含解析)岳麓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新探究大一轮复习第十五单元1第43讲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课后达标检测(含新题含解析)岳麓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新探究大一轮复习第十五单元1第43讲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课后达标检测(含新题含解析)岳麓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建议用时:30分钟)一、选择题1(2019衡阳模拟)伏尔泰说:“整个自然界、所有行星竟会服从永恒的法则这是非常奇异的。” 伏尔泰所说的“永恒的法则”()A准确预见了海王星的存在B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C成为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D推动近代实验科学的诞生解析:选A。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了物体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把地球上的物体的运动和天体的运动概括到牛顿力学体系中,按照牛顿的理论,准确预见了海王星的存在,故A项正确。2(2019杭州检测)计算表明,GPS卫星搭载原子钟每天比赤道上用户的钟快38s(微秒),也就是说,如果不进行修正而直接采用G钟的读数,用户终端

2、上的结果每天都就会累积11.4 km的误差。可以解释“出现G钟时间比赤道时间快”这一现象的科学理论是()A惯性定律B加速度定律C万有引力定律 D相对论解析:选D。相对论认为时间、空间具有相对性,与题干中“GPS卫星搭载原子钟每天比赤道上用户的钟快38s(微秒)”,即时间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故D项正确。3(2019榆林模拟)“把能量的变化看成是跳跃式的进行,成功地解释了经典理论无法解释的某些现象,打破了经典物理学中一切过程都是连续变化的观念。”这一理论的诞生()A证明了光、电等的传播载体以太的存在B建立在对低速运动的物质的研究之上C为人们提供了辩证地看待世界的途径D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

3、认识有了革命性的进步解析:选D。材料“把能量的变化看成是跳跃式的进行”反映的是普朗克提出的量子论。量子论是研究微观世界的理论,故D项正确。4(2019山西六校联考)下面是不同时期德、英、法、美等国获得诺贝尔奖数量变化表(单位:次)。由此可知()年份颁奖总数主要国家德英法美19011920年6119810219211940年70171551119411960年8861504219611980年12582166519812000年127147472A.现代西方物理学有显著进步B信息技术加快了科学的发展C20世纪世界科学发展不平衡D全球化的受益国是发达国家解析:选C。材料不能反映颁发的是诺贝尔物理学

4、奖,故A项错误;信息技术的发展主要是在二战以后,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可以看出颁奖总数与主要国家的对比,德、英、法、美占比很大,其他国家占比较小,由此可知世界科技发展的不平衡性,故C项正确;诺贝尔奖的颁发与全球化无直接的关联,故D项错误。5(2019黄石调研)1861年1月,马克思在一封信中说:“达尔文的著作非常有意义,这本书我可以用来当作历史上的阶级斗争的自然科学根据”。这说明达尔文进化论()A从科学理论跃升为社会革命B从默默无闻发展到妇孺皆知C从科学实验升华为理论阐述D从自然科学影响到社会科学解析:选D。根据材料“我可以用来当作历史上的阶级斗争的自然科学根据”可知,进化论为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思

5、想借鉴,故D项正确。6(2019徐州检测)英国科学史家德萨格利斯在其著作实验哲学中认为:他们(蒸汽机的发明者)既不像哲学家那样能够了解原因和理由,也不像数学家那样能够算出各部分的比例,他们十分幸运地能够碰巧找到了他所索求的东西。这说明蒸汽机的发明()A基于实践经验的积累 B体现科学与技术的结合C借鉴自然科学新成果 D凸显发明者的哲学思辨解析:选A。根据材料“既不像了解原因和理由”“也不像能够算出各部分的比例”“十分幸运地能够碰巧找到了”可知,蒸汽机的发明不是严谨科学的产物,是基于经验的积累,故A项正确。7(2019江淮十校联考)有人描述某一时期西方人生产与生活的情景:以前,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

6、息,生活艰苦却很悠闲。现在,人们可以日落而作,日出而息,整个社会可以更自由地支配时间了。导致生产生活方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工业化 B信息化C城市化 D电气化解析:选D。材料“日落而作,日出而息”,突出的是电力对照明及人们劳作的影响,工业化体现的是机器化生产,故A项错误;信息化反映的是信息获取、传播、交流的重要作用,故B项错误;城市化反映的是城市用地规模和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故C项错误;电气化反映了第二次科技革命,以电力广泛使用为代表的科学成就,故D项正确。8(2019聊城检测)“工业4.0”概念即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或革命性的生产方法。该战略旨在通过充分利用信息通讯技术

7、和网络空间虚拟系统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相结合的手段,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据此推知,前三次工业革命的发展趋势按时间先后依次排列应是()A机械化、网络化、电气化B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C工业化、电气化、网络化D技术化、科学化、信息化解析:选B。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了蒸汽技术带动的大机器生产,进入机械化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的发明为主要成就,开始电气时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应用计算机技术,进入信息化时代,故B项正确。二、非选择题9(2019汕头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古代盖天说认为天像一个圆盖盖在地上。这种学说能够解释很多天象,预测日月星辰的运行

8、,准确地预报二十四节气,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盖天说在汉武帝时期遇到了浑天说的有力挑战。浑天说认为全天星辰都布于“天球”之上。汉武帝对争议双方采取的解决办法是让他们分别制定自己心仪的历法,然后接受检验,看谁更符合实际从而确定使用谁的历法。结果浑天说一方胜出,制定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太初历。由此,浑盖之争也拉开了帷幕。争议中,双方大都秉持通过天文观测、仪器校验等方式进行,而不是看其是否遵循某种先验的哲学观念。持续上千年的浑盖之争,促成诸多成就。太初历、浑天仪等天文仪器的发展,勾股定理以及相关测高望远之术,唐代僧一行组织的天文大地测量这些都与浑盖之争息息相关。这种规模和深度的争论即使在世界文明史上亦不

9、多见。摘编自江晓原科学史十五讲等材料二公元2世纪,托勒密总结前人500年的观测结果,提出了地心说体系。中世纪初,阿奎那用此理论论证上帝创世说。从此,地心说与基督教教义结为一体,成了神学的理论基础。16世纪的哥白尼发表天体运行论,提出日心说。后来,伽利略在其物理学和天文学发现基础上,驳斥托勒密的天文学,并宣传哥白尼学说。在旧学派占主导的学术界催促下,教会在1616年禁止了伽利略说话,并宣布哥白尼学说是“错谬的和完全违背圣经的”。但哥白尼学说还是得到帝谷、笛卡尔、牛顿等人的研究支持,1822年,教廷正式裁定太阳是行星系的中心。1835年,白塞尔用精密仪器发现了恒星视差,直接证明了地球确实是绕太阳运

10、动。摘编自江晓原科学史十五讲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浑盖之争”的特点,并说明其历史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618世纪西方科技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解析:(1)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一“持续上千年的浑盖之争”等信息,从争议延续时间的长短、参与人员的情况、实际测量方式、学术争议受到的政治和宗教权威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回答。第二小问历史影响,据材料一“浑天仪等天文仪器的发展”等信息,从天文学对古代数学和农耕经济的影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天人感应观念等方面进行回答。(2)第一小问变化,据材料二“16世纪的哥白尼发表天体运行论,提出日心说”,从日心说的提

11、出、新的科学体系的形成等方面回答。第二小问原因,从政治、经济、思想、科技等方面结合所学回答。答案:(1)特点:争议延续时间长;参与人员多、规模大、涉及面广;影响深远,成就丰富;注重实际测量方式进行检验(重以实践检验真理);学术争议较少受政治、宗教权威的影响;体现了天人感应的思想。影响:促进中国古代天文学发展;促进古代数学发展;有利于农耕经济的发展;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天文学与专制皇权结合得更加紧密(加深了天人感应观念)。(2)变化:近代科技诞生;科学技术从神学中独立开来;形成了新的科学体系;建立了实验科学。原因:传统的科技存在的弊端;文艺复兴等思想解放运动打击了教会的统治和神学世界观;近代天文学革命等科学的进步;科学家的努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科技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民主制度产生和发展,政治环境改善;建立专利制度奖励科技等。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