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高二生物期中理.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30245684 上传时间:2020-04-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南高二生物期中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海南高二生物期中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海南高二生物期中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南高二生物期中理.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海南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生物试题(理科)(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灰喜鹊是一个灰喜鹊种群B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老房屋中壁虎的种群密度C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D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2用标志重捕法对动物进行野外调查,下列假设条件不符合要求的是A被标记的动物在种群中完全混合B被标记的动物物种有明显的群聚现象C被人捕捉的概率相等,与标记状况、年龄和性别无关D动物在行为上不受标记的影响,标

2、记物不脱落3在种群“S”型曲线的数学模型中,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下列条件会使种群K值增加的是A地面进行硬化后的家鼠B干旱环境中的大熊猫C引入北极狐后的旅鼠D干旱环境中的东亚飞蝗4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如右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营养物质缺乏的环境下,草履虫种群数量长期动态变化规律符合曲线乙Bab段种群数量相对稳定达到K值,种群出生率约等于死亡率C假如某种群数量变化由乙变为丙,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不变D甲、乙、丙三条曲线表示的种群数量增长方式都为“J”形增长5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如蚯蚓等C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

3、氧型和厌氧型两类D生态系统的四种组成成分之间是相互独立的6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示意图,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能量流动是从甲固定的太阳能开始的,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1 250 kJB从乙到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C食物链的营养关系一般不可逆,这决定了能量流动的单向性D将乙和丙的粪便作为有机肥还田,可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7某生态系统中有a、b、c、d四种生物,构成食物链abc,d为分解者,下图是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入b处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的甲表示b的同化能量,乙表示b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B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b的种群数量一般处于K/2值C大肠杆菌可以

4、参与丁过程D图中d的能量不全部来自b生物8如图中食物网所代表的生态系统中,施用了杀虫剂林丹,这种杀虫剂自然降解的速度极慢。这种杀虫剂在下列生物体内的浓度最高的是AA BF CG D H9下图为某元素循环简图,下列哪一组合能代表X、Y、Z三种生物?A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B消费者、分解者、生产者C分解者、消费者、生产者D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10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与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B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和生物种群的繁衍都离不开信息传递C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主要应用之一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D蜜蜂跳舞、雌蛾释放的性外激素等都是行为信息11下图

5、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两种群在一段时间内数量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两个种群间能量流动方向是甲乙BM时甲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C两种群数量波动幅度减小说明生态系统正在衰退D两个种群数量变化说明了信息传递是双向的12下列信息传递的实例中不属于物理信息传递的是 A有些侯鸟的迁徙,在夜间是靠天空星座确定方位的B鼬遇到危险时,由肛门排出有强烈恶臭味的气体,起到报警和防御的功能C鳗鱼、鲑鱼等能按照洋流形成的地电流来选择方向和路线D含羞草在强烈声音的刺激下,就会表现出小叶合拢,叶柄下垂的运动13某池塘中,早期藻类大量繁殖,食藻浮游动物(水蚤)大量繁殖,藻类减少,接着又引起水蚤减少。后期排入污水,引

6、起部分水蚤死亡,加重了污染,导致更多水蚤死亡。关于上述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早期属于负反馈,后期不属于负反馈 B早期不属于负反馈,后期属于负反馈C早期、后期均属于负反馈 D早期、后期均不属于负反馈1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B一块农田疏于管理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C一块农田的抵抗力稳定性提高后,它的恢复力稳定性将降低D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15“低碳生活”和“低碳经济”正在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成为人们所期待的最为主导的生存和发展方式,以下关于“低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低碳经济”是

7、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B“低碳”指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过低C尽量减少塑料袋使用量,遏制白色污染是转向“低碳生活”的途径之一D二氧化碳排放量过大容易导致地球出现温室效应16外来物种引进后若能在野外大量繁殖,以至影响当地原有物种的生存,就称为入侵种。下列有关入侵种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可能影响本地生物群落的生态平衡B可能与本地种互相杂交而改变本地种的基因组成C该物种由于生存环境改变,可能受强烈选择作用而迅速演化成新的物种D可能与生态系统中相同生态地位的本地种互相竞争,并排挤本地种的生存17联合国把每年的5月22日定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2017年的主题是“生物多样性与旅游可持续发展”

8、。有关生物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生物多样性发展旅游业与用于科学研究同属直接价值B生物多样性包含三个层级:个体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C建立植物园、动物园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手段D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不同物种之间相互影响共同进化的结果18下列所示的黏性末端是由几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作用产生的A1种 B2种 C3种 D4种19质粒是基因工程最常用的运载体,下列有关质粒的说法错误的是A质粒作为运载体时,应具有标记基因和一个或多个限制酶切点B质粒不仅存在于细菌中,某些病毒也具有C质粒为小型环状DNA分子,存在于拟核(区)外的细胞质中D质粒能够在宿主细胞中稳定保存,并在宿主细胞内复制20下

9、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目的基因和受体细胞均可来自动、植物或微生物B限制酶和DNA连接酶是两类常用的工具酶C载体上的抗性基因有利于筛选含重组DNA的细胞和促进目的基因的表达D人胰岛素原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胰岛素原无生物活性21下列关于基因工程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A切割质粒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均特异性地识别6个核苷酸序列B载体质粒通常采用抗生素抗性基因作为标记基因CPCR反应中温度的周期性改变是为了DNA聚合酶催化不同的反应D抗虫基因插入到受体细胞染色体DNA上必能正常表达22下图为DNA分子的某一片段,其中分别表示某种酶的作用部位,则相应的酶依次是A解旋酶、限制酶、DNA连接酶 B限制

10、酶、解旋酶、DNA连接酶CDNA连接酶、限制酶、解旋酶 D限制酶、DNA连接酶、解旋酶23根据某基因上游和下游的碱基序列,设计合成了用于该基因PCR的两段引物(单链 DNA)。引物与该基因变性DNA(单链DNA)结合为双链DNA的过程称为复性。下图是两引物的Tm(引物熔解温度,即50%的引物与其互补序列形成双链DNA分子时的温度)测定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PCR技术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的核酸合成技术B若两引物的脱氧核苷酸数相同,推测引物2的GC含量较高C两引物分别是子链延伸的起点,并可以反复利用D复性所需温度一般为55-60,这时引物与DNA模板结合,形成局部双链24在判断抗虫基因

11、是否成功转入棉花基因组的方法中,不属于分子检测的是A检测目的基因表达产物蛋白质能否与特定抗体形成杂交带B检测目的基因片段与DNA探针能否形成杂交带C检测目的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与DNA探针能否形成杂交带D通过观察害虫吃棉叶是否死亡25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羧酸酯酶(CarE)制剂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需使用DNA聚合酶B过程需使用解旋酶和PCR获取目的基因C过程使用的感受态细胞可用NaCl溶液制备D过程可采用D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已插入转基因生物的DNA上第卷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满分50分)26(10分)我国南方某地环保部门向遭受严重污染的南湖中引入苦草、

12、黑藻等沉水植物和螺蛳等底栖动物来修复该生态系统。下图为该生态系统修复后的部分生物的营养关系,请据图回答问题:(1)该食物网中共有 条食物链,其中野鸭与罗非鱼的种间关系为 ;在修复该生态系统时要控制污水流入的速率,此举除了有利于有机污染物被充分分解外,还有利于植物对_的充分吸收,防止水体富营养化。(2)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 ,该生态系统修复后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其群落演替类型是_;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是指 。(3)调查野鸭的种群密度常用_法。当螺蛳数量增加时,草鱼和罗非鱼数量也会增多,这样,螺蛳种群的增长就会受到抑制,这是生物群落内部_调节的实例,它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是生态系统 的

13、基础。(4)沉水植物通过一定的信息传递吸引浮游动物栖息在其叶表面,从而抚育出高密度的浮游动物群落。浮游动物能够大量捕食浮游藻类,也间接地控制了藻类的数量。这体现出信息传递的作用是能调节生物的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27(10分)2009年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的世界气候大会上,中国政府作出了降低国内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承诺,到2020年中国国内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50%,低碳经济与绿色生活方式引起人们重视。请据图回答问题:(1)碳从无机环境中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表示的是_过程,在生物群落中以 的形式传递,生物群落中的碳返回无机环境的途径为图中的_(填数字序号)。(2)垃圾资源化、无害化是绿色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可将回收后无法直接利用的有机废物进行发酵处理,该过程所利用的生物属于生态系统的_(组成成分)。(3)煤是“高碳”能源,通过燃烧,碳主要以_的形式进入大气圈。请根据上图分析,提出一项实现“低碳”承诺、缓解温室效应的合理措施:_。(4)若上图虚线框中的种群及相互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假设D种群中的能量是5.8109 kJ;B种群中的能量为1.3108 kJ。若能量的传递效率为10%20%,则A种群中的能量至少是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