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灵山第二中学高一地理月考 1.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30243948 上传时间:2020-04-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灵山第二中学高一地理月考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广西灵山第二中学高一地理月考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广西灵山第二中学高一地理月考 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西灵山第二中学高一地理月考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灵山第二中学高一地理月考 1.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西灵山县第二中学2018年秋季学期高一地理9月份月考试卷解析版一、 选择题 1. 下图是中国局部地区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图。读图,区太阳年辐射总量比区高,主要因为区 A.夏季大气逆辐射强 B.年平均气温比较高 C.正午太阳高度角大 D.天气晴朗且海拔高 解析:由图中经纬网可知为内蒙古高原,为四川盆地。由于内蒙古高原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晴天多、太阳辐射强,且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而四川盆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又加之是盆地地形,云雾较多、日照时数少,太阳辐射少。 答案:D 2. 下列地理现象和太阳活动无关的是 A.无线电短波突然衰减 B.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

2、方向 C.最近几年全球各地气候的异常 D.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解析:本题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当太阳黑子和耀斑增多时,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大气层,会引起大气层扰动,使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会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另外,太阳活动还影响气候变化等。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与太阳活动无关。 答案:D 3. 关于太阳的正确叙述是( ) 巨大炽热的气体球 主要成分是氢和氧 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地球形成发展关系最密切的天体 A. B. C. D. 解析: 太阳的主要成分为氢和氦,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月球。 答案: C 4. 太阳活动的主

3、要标志是( ) A.日珥现象 B.极光现象 C.太阳风现象 D.黑子和耀斑现象 解析: 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出现在光球层上的黑子和出现在色球层上的耀斑。 答案: D 5. 太阳活动最强烈的显示是( ) A.黑子 B.耀斑 C.磁暴 D.太阳辐射 解析: 太阳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耀斑是太阳活动最强烈的显示;磁暴是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的影响;太阳辐射是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放射能量的方式。 答案: B 6. 关于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表面出现的突然增亮的斑块,称为“黑子” B.耀斑爆发持续时间长,释放能量巨大 C.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温度较低、显得暗黑的斑点 D.黑子和耀

4、斑活动的周期大约是10年 解析: 黑子是光球表面出现的黑斑点;耀斑是色球层出现的大而亮的斑块,是太阳大气高度集中的能量释放过程。黑子和耀斑的活动周期约为11年。 答案: C 7. 下列现象,可能是由于太阳活动影响所形成的是( ) A.有线电话突然中断 B.气温异常升高 C.指南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D.山体发生滑坡 解析: 太阳活动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所以A项错误。太阳活动与年降水量间有一定的相关性,而与气温无关,所以B项不对。山体滑坡与太阳活动无关,所以D项也不对。 答案: C 8. 本世纪初,俄罗斯的和平号空间站坠落南太平洋,与此现象相似的天文现象是( ) A.日落现象 B.月落现

5、象 C.彗星现象 D.流星现象 解析: 此题是考查有关天文知识。A、B选项中日落现象和月落现象是自然天体的运动现象,不与大气发生摩擦;C选项中彗星现象是彗星接近太阳时,彗核中的冰物质升华而成气体,它不与大气发生摩擦;流星现象是进入地球大气圈的流星体,因同大气摩擦燃烧而产生的光迹,划过长空而形成的现象。和平号空间站坠落南太平洋的过程,实际上是人造天体同大气摩擦燃烧产生光亮现象,这与流星现象相似。 答案: D 9. 下列能源的形成与太阳能无关的是( ) A.沼气 B.煤炭 C.石油 D.核能 解析: 核能的形成与太阳辐射能无关,按来源和成因划分,核能属于地球内部的能量。 答案: D 10. 太阳耀

6、斑爆发时发出的电磁波会直接( ) A.影响地球上的中波通讯 B.扰动地球磁场 C.导致地球上天气的异常 D.扰动地球电离层 解析: 太阳耀斑爆发时发出的电磁波会直接扰动地球电离层 答案: D 11. 如果建立四座同等规模的太阳能发电站,其地点分别是:青藏高原,北疆,东北平原,成都平原,则年总发电量由多到少依次是( ) A. B. C. D. 解析: 我国太阳辐射能最多的地方为青藏高原,次为西北内陆地区,太阳辐射能最少地区为四川盆地。 答案: A 12. 太阳大气中发出可见光最少的是( ) A.光球层 B.日冕层 C.色球层 D.耀斑 解析: 太阳大气中光球是肉眼可以观测到的太阳表面,厚度约50

7、0千米。地球上接受到的太阳光基本上都是由光球层发射出来的。色球层发出的可见光不及光球的千分之一,只有在日全食或用特殊的望远镜才能看到。日冕层是太阳大气的最外层,它的亮度仅为光球的百万分之一,只有在日全食或用特制的日冕仪才能看到。 答案: B 13. 有关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正确的是() A太阳活动会引起电离层的扰动,影响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 B太阳活动发出的电磁波会引起电离层的扰动,产生磁暴现象 C太阳黑子多的年份,降水量多 D太阳活动放出的能量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直接所用的能源 答案:A解析:太阳活动扰动了地球电离层,会对无线电短波通信产生影响,扰乱了地球磁场会产生磁暴现象。黑子对降水的影响

8、有正相关和负相关。 14. 下列有关太阳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辐射每年向地球输送的能量,约相当于4亿吨煤的能量 B.太阳辐射的巨大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C.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D.煤和石油的能量是来源于地球内部的能量 解析: 太阳辐射每分钟向地球输送的能量大约相当于4亿吨烟煤产生的热量。太阳能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太阳辐射对地球环境的形成和变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太阳辐射能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煤、石油的能量不是来源于地球内部,而是来源于太阳辐射能。 答案: C 15. 太阳能量来源于( )

9、A.氢原子的聚变反应 B.氢原子的裂变反应 C.氦原子的聚变反应 D.铀等元素裂变的连锁反应 解析: 太阳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太阳内部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4个氢原子核经过一连串的核聚变反应,变为1个氦原子核。在这个核聚变过程中,原子核质量出现亏损,其亏损的质量转化成了能量。目前人类利用的核能,如核电站、原子弹爆炸主要是利用铀等元素的裂变连锁反应释放出的能量。 答案: A 16. 太阳活动标志及出现的太阳大气层正确对应的是( ) A.色球黑子 B.光球黑子 C.光球耀斑 D.色球太阳风 答案:B 17. 下列有关太阳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辐射能中,大约有二亿分之一能到

10、达地球 B.太阳辐射出的电磁波波长集中在0.7610微米范围内 C.太阳辐射决定了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D.太阳常数是衡量地球各地获得太阳辐射多和少的指标 解析: 太阳辐射能量巨大,但只有大约二十二亿分之一能到达地球,但却对地球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而太阳辐射的电磁波波长集中在0.154.0微米;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了光和热,并推进了地球上的水循环、大气运动和生物的活动与变化,决定了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而太阳常数则是在日地平均距离条件下,在地球大气上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 1 cm 2 面积上,1分钟内接受到的太阳所有波长的太阳辐射能量。 答案: C 18. 太阳源源不断地向宇宙空间释放能量,它本身需

11、要( ) A.增加一些质量 B.损耗一些质量 C.增加一些动力 D.提高一些能量 解析: 太阳是靠损耗本身的质量来释放能量的,它们之间的关系为E=mc 2 。 答案: B 19. 下列有关太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的主要成分是氢和氮 B.太阳活动就是太阳内部发生剧烈的核聚变反应 C.太阳辐射是一种电磁波 D.太阳是地球上能量的唯一来源 答案:C 20. 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分布的光区波段是() A波长小于0.4微米的紫外区 B波长在0.40.76微米的可见光区 C波长大于0.76微米的红外光区 D波长在0.154.0微米的可见光区 答案:B解析: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波段

12、,约占总能量的50%。 二、 非选择题21. 读“太阳辐射中各种波长的光所占的比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太阳辐射波长范围在_微米,可分为三部分:A是_,B是_,C是_。 (2)太阳辐射的最短波长部分分布在_光区,从图中看出其波长范围在_。它对地球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是_(选择填空)。 A产生磁暴,干扰磁针正确指示方向 B干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 C使地球上的生物受到灼伤 D有杀菌消毒的作用 (3)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部分集中在_光区,为_波辐射,它是地球上主要能量的来源。 答案: (1)0.154紫外区可见光区红外区 (2)紫外0.150.4微米C (3)可见短 22. 读“太阳大气

13、结构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太阳大气层的名称:A_,B_。 (2)写出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A层出现_,B层出现_。 (3)当B层太阳活动增强时,会引起无线电短波通信突然中断,原因是什么? 答案: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太阳大气层的结构、太阳活动特点及对地球的影响。 答案:(1)光球层色球层 (2)黑子耀斑 (3)耀斑爆发时,强烈射电会引起电离层的扰动,无线电短波会部分或全部被吸收,导致通信衰减或中断。 23. 下图是“北半球海平面6月和12月太阳月总辐射量随纬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6月北半球海平面太阳辐射量最高的海域是_;10N与60N相比,6月太阳辐射总量较高的是_。

14、 (2)描述12月北半球海平面太阳总辐射量随纬度的变化特征:_。 (3)一年中,赤道附近地区太阳总辐射量的变化特点是_。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图示信息的能力。第(1)题,由图中6月太阳辐射量变化曲线可判断其最高、最低值出现的纬度及各纬度的数值分布情况。第(2)题,根据图中12月太阳辐射量变化曲线判断其分布特点,形成此分布的原因可从此时所处的时间及太阳高度的分布情况、日照的时间长短等方面分析。第(3)题,由于赤道附近地区终年高温多雨,故可判断此区太阳辐射量全年变化小,但由于春分、秋分前后太阳直射此地区,故春秋多,冬夏少。 答案:(1)副热带海区 60N (2)太阳辐射总量随纬度的升高而递减;70N以北地区太阳辐射总量趋于0 (3)春秋多,冬夏少;全年变化小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