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讲座学习笔记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0243901 上传时间:2020-04-2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突发事件讲座学习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突发事件讲座学习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突发事件讲座学习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突发事件讲座学习笔记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突发事件讲座学习笔记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突发事件讲座学习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突发事件讲座学习笔记(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我国突发事件的形势1、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四大类突发事件提出加强体系建设: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和公共卫生事件。四中全会提出安全立法。2、总体国家安全观:政治安全、国土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核安全、社会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宗旨:人民安全根本:政治安全基础:经济安全保障:军事安全、文化安全依托:国际安全3、突发事件定义: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特点:突发性、严重性、紧迫性、不确定性、社会性。4、危机事件的定义是指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结构和核心价值规范

2、造成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大的情况下,必须对其作出关键决策的事件。特点:危害性、紧迫性、不确定性、社会性。5、紧急状态的含义是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处于危险的紧急情况下,采取(包括使用)国家权力所能使用的一切力量处置紧急情况的一种非常的法律保护措施,旨在结束危机。6、突发事件与应急管理的基本内涵危机管理:是指发生危机时,公共部门采取有助于公民和环境的一系列措施,预测和识别可能遭受的危机,采取防备措施,阻止危机发生,并尽量使危机的不利影响最小化的系统过程。应急管理:是指对危机事前、事中、事后所有方面的管理。风险管理:是指对风险进行识别、分析与评估、处理并对其进行监控的过程7、风险管理:

3、事前预防预警、事中处置 救援、事后善后 恢复8、危机管理、应急管理、风险管理的区别对象目标风险管理是在“事件造成严重后果之前”预防或减少增量风险,消除或控制存量风险,风险管理相对主动。关口前移应急管理关注事件本身预防和减小事件发生所造成的损失,侧重突发事件处置,应急管理相对被动关口再前移危机管理做最坏打算危机=危险+机遇,兼顾了风险管理与应急管理的一些特征9、突发事件的分类、分级、周期及应急管理过程(1)分类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2)分级事件分级响应等级预警等级特别重大级红重大级橙较大级黄一般级蓝(3)周期孕育期-爆发期-持续期-缓解、善后期(4)应急管理过程预防与

4、应急准备检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10、当前我国公共安全的总体形势与特点(1)总体形势:当前,我国面临对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对内维护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双重压力,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2)特点:a.自然灾害多发、频发,防灾基础薄弱;b.安全生产领域重特大事故频发;c.公共卫生形势依然严峻d.社会安全形势不容乐观e.公众意识增强f.敌对势力更加严峻第二章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法制建设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对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等11个领域的国家安全任务进行了明确,是一部综合性、全局性、基础性的法律。2、特点:(1)行政权

5、力优先,公民权力受限(2)程序特殊(3)惩罚严厉(4)严格的时效性3、重要法律体系:(1)自然灾害: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等。(2)事故灾难: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等。(3) 公共卫生与食品安全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4) 社会安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4、 面临的问题A、 突发事件应对法属于一般的概括规定,很多措施缺乏针对性B、 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尚未建立完善严密的体系C、 配套法律法规未能跟进D、缺乏明确的应急管理职

6、责权的法律定位第三章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制建设1、常态下的应急管理机构 非常态下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2、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领导指挥机制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四条规定:国家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3、国外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领导指挥体制美国应急指挥决策主体及参与部门也按事件的严重性划分响应等级:第五季突发事件由地方应急部门指挥应对;第四季突发事件由地方应急部门指挥应对;第三季突发事件由市县区域联合应对;第二季突发事件由州一级范围内联合指挥应对;第一季突发事件则需要由美国联邦级协调应对;第四章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建设1、预防与应急准备危机意

7、识培养风险防范应急准备宣传教育2、监测与预警实时监测危机研判信息报告3、事后恢复与重建事前事发、事中事后决策失误引发事件未及时处理物资发放未采取预防措施处理失当资金管理未及时发布预警救援失利重建规划谎报瞒报家属安抚迟报漏报6、 两条战线作战:做得好 说得好7、 信息与沟通机制建设媒体沟通、公众沟通、内部沟通第5章 国家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预案体系建设1、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预案体系建设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情况应急预案建设中的问题完善应急预案建设的对策建议应急预案的编制流程2、 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情况政府总体应急预案“原则指导”专项应急预案“专业应对”部门应急预案“部门职能”基层单位应急预案“具体处置”重大

8、活动应急预案“一事一议”3、 应急预案建设中的问题操作性差4、 完善应急预案建设的对策建议基于“情境-任务-能力”的应急预案编制进一步明确不同类别预案的定位5、 应急预案的编制流程 确定应对程序形成预案文本确定可用资源确定职责架构构建事件情景风险评估资源普查资料准备资料准备风险评估资源普查构建事件情景确定职责架构确定可用资源确定应对程序形成预案文本。 第六章 卫生技术人员应急处理能力建设一、公共卫生领域突发事件的基本内涵1、 重大传染病疫情2、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3、 重大食物中毒事件4、 职业中毒5、 动物疫情6、 其他影响公共卫生的突发事件2、 公共卫生事件舆情传播的特点1、 波及范围更大

9、、影响更广,放大效应显著2、 媒体指向高度一致(公众弱势+政府监管缺位)3、 “秋后算账”追溯式报道3、 公共卫生领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制度:公共卫生应急法律法规及预案体系体制:公共卫生应急组织体系建设机制:公共卫生应急各项机制建设第7章 教学技术人员应急处理能力建设1、教育领域突发事件基本内涵发生在各级各类学校,指向学校学生、教职工、学生本身、国家或社会,已经危及广大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学校甚至社会的安全稳定并继续或可能继续扩大后果影响的突发事件(校车事故、学生溺水事故、学生上街游行闹事等)2、育领域突发事件的特点明显的时间规律农村地区是多发地区低年级学生易发生事故3、教育领域突发事件

10、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机制(日常管理、预防与应急准备机制)1) 风险隐患普查和监控2) 信息报告制度3) 教育培训/宣传材料4) 应急演练5) 值班制度4、教学技术人员主要包括:专职教师、教学教辅人员、教学管理人员、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人员5、教学技术人员应急处理能力建设1) 安全知识、预防事件的常识2) 地震、洪水灾害紧急避险逃生知识3) 火灾发生后如何逃生4) 拥挤踩踏事件防范重点5) 失误中毒的预防、关键时刻能够救人6) 心理承受能力、应变能力7) 决策能力6、教育领域应急管理体系7、教育技术人员应急处理能力建设第8章 社区工作人员应急处理能力建设1、 社区是一定低于的生活共同体2、 社区应急能力

11、:社区为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而采取的减缓、准备、处置与恢复能力、综合能力、专项领域应急处理能力、一些应具备的基本素质3、 形势:1) 突发事件类型多样,社区安全隐患增多2) 流动人口增多,加大社区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3) 现有社区管理机制不能完全适应应急管理需求4、 社区应急运行机制a、事前预警b、事中处置c、事后恢复:灾后评估;协助政府部门做好居民善后;积极面对媒体,传播正能量第9章 公共场所工作人员应急处理能力建设1、 基本内涵(1)公共场所+大型活动公共场所与大型活动突发事件定义,就是在公共场所发生的,或者在大型活动过程中发生的突发事件。(2) 特点:1) 数量快速增长2) 规模大幅扩大3

12、) 主体构成复杂4) 风险因素增大5) 影响程度加深第十章 媒体工作人员应急处理能力建设1、 媒体传播的介质第一媒体:报纸刊物第二媒体:广播第三媒体:电视第四媒体:互联网(正逐步成为第一媒体)第五媒体:移动网络2、 媒体领域突发事件:(1) 媒体范畴本身突发的事件(2) 外延进行了扩展:媒体在应对其他各类非媒体类的突发事件3、 媒体的应急管理:(1) 对媒体范畴内自身事件的应急管理活动(2) 在应对其他各类突发事件时,媒体进行的应急管理活动。4、 特点:1) 传播速度越来越快2) 影响范围越来越广3) 新的沟通平台不断创新4) 社交平台动员能力惊人5、 两个舆论的区别:1) 关注群体不同2)

13、发布机制不同3) 传播方式不同:发布者为中心线性传播;“多中心、裂变式”传播6、 媒体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原则 统一领导、各负其责、属地管理 平战结合、等级保障、综合防范 联络畅通、信息共享、运转高效 职责分明、团结协作7、 应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制度应急报告制度应急程序及处置措施第十一章 建筑工程技术人员应急处理能力建设1、 建筑工程领域突发事件的分类与 工程施工安全 工程质量安全 市政公用设施运营安全 自然灾害引发2、 分级 特大 重大 较大 一般3、 建设工程领域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建设a. 日常管理与检测预警机制b. 分级响应与信息报告机制c. 应急处置机制d. 应急保障机制4、 应急处置机制几个关键点:第一时间现场,救援、评估、疏散、社会治安维护等。手机事故信息、相关标准等。做好信息对外发布。做好信息对外发布。及时关闭响应程序。5、应急保障机制通信与信息保障应急队伍和物资、技术保障等方面6、 建筑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核心:安全生产负责制7、 建筑施工企业项目负责人的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核心:对施工作业和施工现场的安全负责8、 建筑施工企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核心: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相关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