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讲提升必修1.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30243595 上传时间:2020-04-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讲提升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讲提升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讲提升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讲提升必修1.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重难点“精讲”】一、俄国十月革命的特点及胜利原因1十月革命的特点(1)革命理论:列宁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2)革命道路:开创了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扩展到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革命道路。(3)革命历程: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形成了两个不同阶段性质的革命。(4)革命方式:由设想和平夺权到运用暴力形式夺取政权。2胜利原因客观原因:(1)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各种矛盾表现得最集中、最尖锐的国家。(2)第一次世界大战加速了革命形势的发展,为俄国革命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3)利用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后的革命时

2、机,俄国反动军队集中于前线,后方薄弱。主观原因:(1)革命得到人民的支持,广大的贫苦农民成为革命的同盟军。(2)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3)及时通过政治、经济、外交措施来巩固政权。(4)各国无产阶级的支援。(5)革命军队的英勇作战。二、俄国从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期间俄国社会发生的四个变化(2)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3)革命策略:和平夺权武装起义(4)国家性质: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三、十月革命与巴黎公社革命的异同 (1)相同点:都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反动统治的革命斗争。背景都是大规模战争,分别是普法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都是以武装起义的形式夺取政权,打碎了旧的

3、国家机器,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2)不同点:巴黎公社没有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指导;十月革命是在以列宁为首的比较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进行的。巴黎公社没有取得农民的广泛支持,只有无产阶级孤军奋战;十月革命中,俄国无产阶级有自己的革命同盟军广大农民的支持。革命取得胜利以后的措施不同:巴黎公社没有立即向凡尔赛的资产阶级反革命巢穴发动进攻,给了敌人喘息的机会;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坚决镇压反革命叛乱,对各种反动势力和外国武装干涉毫不手软。巴黎公社只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尝试;十月革命成功地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知识拓展】四、二月革命与二月革命(破题归纳)项目二月革命十月革命性质资产阶级

4、民主革命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对象沙皇专制统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力量资产阶级参加并起积极作用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结果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两者的联系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紧密相连,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俄国革命由二月革命过渡到十月革命,从而形成了急剧发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素质拓展】1、史料与史证史料主题1:巴黎公社和十月革命都体现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特征 【史料一】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项具体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马克思法兰西内战【史

5、料二】苏维埃政府成立后,摧毁旧的国家机器,废除旧的等级制度,宣布国内各民族人民的权利平等,废除教会的一切特权。苏维埃政权接管银行、铁路,对企业开始实行工人监督,后来将大企业收归国有;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世界近代现代史下 2、史料研习与应用21:史料主题:共产党宣言和巴黎公社材料一劳动力的买和卖是在流通领域或商品交换领域的界限以内进行的,这个领域确实是天赋人权的真正乐园。那里占统治地位的只是自由、平等一离开这个简单流通领域或商品交换领域就会看到,我们的剧中人的面貌已经起了某些变化。原来的货币所有者成了资本家,昂首前行;劳动力所有者成了他的工人,尾随于后。一个笑容满面,雄心

6、勃勃;一个战战兢兢,畏缩不前,像在市场上出卖了自己的皮一样,只有一个前途让人家来蹂。资本论第1卷材料二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共产党宣言材料三(巴黎公社)实行公职人员的民主选举,选举不受任何限制,是名副其实的普选制。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几乎都参加了投票公社委员及其他公职人员除了接受群众监督之外,还可以根据人民的意见,随时撤换所有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技术工人的工资。刘祚昌世界通史22:读史三步曲粗读材料一马克思从资本主义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劳动力在生产领域的变化;材料二反映了共产党宣言强调阶级和阶级对

7、立;材料三体现了巴黎公社无产阶级专政的一些措施,具有民主平等的思想。细读材料一中划线部分的关键信息:在资本主义劳资关系中,工人是被剥削的对象; 材料二中每个人自由发展的实现方式是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取得;材料三中划线部分的关键信息:“所有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技术工人的工资”,目的是防止国家公职人员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史证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变为科学,巴黎公社开始了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伟大尝试。 23:史料应用(1)根据材料一,指出“剧中人的面貌”在什么领域发生了什么变化?(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真正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的根本措施是什么?(3)依据材料三,分析这些措施体现的思想及产生的作用。【解题技巧指导】探究型选择题解题技法一是阅读探究情境,明确主题,充分挖掘探究情境所蕴含的有效信息,明确研究主题;二是利用史实支撑法等分析备选项,找出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这类题目解答多用阶段特征分析法、史实支撑法、理论分析法等。技巧体验: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